初中音乐课的导入

初中音乐课的导入

【摘要】: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良好的导入法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音像形象化导入艺术手段

好的开端,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因此,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必须重视“导入新课”这一环节。良好的导入法能够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心理,形成一种积极参与的精神状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该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新课的导入呢?新授课前五分钟,是学生兴致高昂,注意力最佳时期,音乐教师要善于抓住有利时机,精心设计好“开场白”,为上好整节课奠定基础。实践证明,在正式讲授教学内容之前,通过简单的导言,有意义的提问,或者直观的教学手段等,能很好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吸引到新课上来。

一、利用多媒体音像画面,在形象化的教学法中以“形”以“情”的形象化的导入是启迪感知、体验、联想的重要艺术手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已成为当今音乐教师的标志。的确,多媒体画面色彩艳丽,形象逼真。与音响浑然一体,能充分调动学生视听感官,使学生耳目一新,获得准确生动的艺术形象。形象化导入法的目的就在于,首先启迪学生易于感受、体验的敏锐的心理素质,培养,发展学生富于幻想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都要在如何启迪学生感受,开发思维的想象力上做学问。无论是传授音乐知识,还是通过音乐进行思想教育,首先要以“情”以“形”为导入。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进入到感知、体验的状态之中陶冶情操,发展想象力,培养知音律、通心灵的音乐的耳朵。

“比喻”是形象化导入,启发联想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当学生对某种情感难以投入、某种知识难于理解、某项技能难于掌握的时候,运用学生有生活直接或间接经验的形象,情感做比喻,如同一把钥匙,可以打开联想之门,通向体验通向理解。

二、以扣人心弦的故事,用情感导入

音乐是最情感的艺术。(黑格尔)通过音乐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要遵循艺术学科形象思维的特征。需要的是“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渗透于理”的情感导入的方法。也就是说要把思想性寓于音乐艺术美的情感、形象之中。用艺术手段启发、开拓学生的感情世界、培养学生心灵感应、投入体验的能力。

对于叙述性内容的艺术作品,剧中人物情感变化。课前精选一段与课题相关的故事题材作为开场,能使学生对艺术作品尤其是大型艺术作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了解,作为顺利欣赏作品的过渡。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的情节,叙事性很强,所以一开场我就为同学们讲述了古老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梁祝相识----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欣赏完整个乐曲后,有的同学为梁祝美好纯真的情感不禁黯然泪下,有的为两位当时年轻的曲作家能创作如此动人的民族交响音乐而骄傲。

三、律动参与法,增强学生情感体验

律动是人类以身体的动作为介体的一种充满节奏韵律的动作,律动作为一种人类心理、生理特点的综合反映,从根本上说使听觉、运动觉参与其间的一种审美活动。通过律动来体验音乐情感,用身体对音乐的节奏、旋律、力度等作出即兴反映,锻炼人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最终使审美的能力得到提高。

那么,所谓律动参与法,即给学生创造一种参与音乐律动的环境,让学生置身于某种音乐情景下,通过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能够迅速缩短与作品之间的时间距离和与作者的心理距离,使学生在气氛的渲染下和教师产生共鸣,引发兴趣,体验情感,然后进入新课教学。在这需要提到的是,教师创设的这种情趣要自然适度,律动动作要切实可行,难度不能过大,如果过分渲染造作,会让学生产生“假”的感觉,这样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欣赏情趣,反而会影响新课的教学。

四、其他导入方法:在教学中,还有许多可以充分利用的方法,比如:

A.用故事导入,易于吸引学生进入情景,产生间接体验,加强记忆。

B.生动的背景,人物生平介绍可以增进学生对音乐作品情感的理解,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C.视听声像导入:形象显明,情感表现更直接的综合性艺术更具有吸引力,易培养兴趣和开拓视野。特别是对于民族音乐艺术,学生由于不了解,感情上有距离,难以呼应。选编有较高艺术水平的声像视听资料做导入,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爱心和对世界文化艺术的了解。

D、借鉴的方法:对于与学生生活距离远的历史体裁的音乐所表现的思想情感,需要运用“借鉴”的方法,借鉴某一种情境、情感启迪学生心灵的感应。有层次地有步骤地借鉴,逐步深入启发、引导。

五、教学导入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有针对性

教学导入必须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实际进行设计。材料与教学内容相扣,还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他们所需要的、所喜欢的去设计。

2、要有趣味性

在引导中,应变平淡为热烈,变枯燥为生动,变深奥为浅显。教师的态度应饱含热情,要有一个年轻的、童真的心态。

3、要有启发性

坚持启发性学习,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也是新课标的指导思想。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

4、要有多样性

导入的方法,有从内容上导入的,也有从形式、体裁、风格上引入的。总之,运用的方法要巧妙、新颖,从多角度去思考,手段要多变,才能有吸引力。

音乐教学中导入新课的方法多种多样,并不是一成不变,特别是随着当今社会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课件、影象资料的引进,更是给音乐课中的导入带来种种便利的条件。只要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考虑到学科特点、教材内容、教学设施等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巧妙设计、灵活运用,选择最为合适的导入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强化,学习的热情不断提高,才能真正使学生在情感上达到愉悦,真正喜欢上音乐课!

(昌邑市奎聚中学)

标签:;  ;  ;  

初中音乐课的导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