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集群崛起,造就了“中国制造”强大的国际竞争力,但产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低成本时代结束后成本上升与技术创新不足的双重压力,急需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和创新绩效以实现从低成本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转变,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本文以产业集群理论、创新系统理论为依据,在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创新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型及其构建思路,并以宁波市为例,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 论文指出,产业集群的形成是多种聚集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以及产业集群自身从低成本集群向创新集群的转变,产业集群的聚集机制正在从传统的聚集经济向技术创新效应转变,聚集经济的概念应从传统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复合体拓展到技术创新效应。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以合作创新为主要形式,是一种建立在创新集群基础上的集群式创新。建立在技术关联基础上的创新集群是产业集群技术创新规律所在,合作创新是技术交易高成本、高风险和网络互动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选择,产业集群的地理集中性、网络结构、技术关联等为集群内的企业开展基于技术关联的合作创新提供了优越的生态环境,产业集群中的企业及其支撑机构开展基于技术关联的合作创新呈现出一种新的技术创新组织形式——集群式创新。 论文界定了创新系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及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概念与内涵,提出创新系统是系统范式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应用,现有的创新系统研究是基于技术基础上的,从系统的边界角度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以行政区域为边界的国家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二是以技术联系为边界的技术系统、部门创新系统等。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产业集群创新网络与产业集群创新环境的叠加,产业集群的创新平台和创新规制则是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环境,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为集群学习提供了空间。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是企业创新系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系统的三级耦合。企业创新系统是基础,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核心,三级系统之间的耦合是关键。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是包含了企业创新系统的集群创新系统与区域创新环境的叠加,集群创新系统嵌入在区域创新环境之中。 论文论述了构建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须遵循产业集群导向和区域导向原则,认为波特的产业集群判定方法适用于国家层面,空间基尼系数不适宜于产业集群的判定,提出以区位商为主,参考空间基尼系数,是区域层面产业集群界定的可行之法。依照区位商方法,指出宁波市最有可能存在产业集群的行业是文教体系用品制造业和纺织服装制造业,其次是石化、冶金、造纸等重化工业,和包括电气机械与器材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等的机电行业。结合宁波市现已形成的三大产业体系,可以将宁波市的产业集群分为传统优势产业集群、临港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三大类。宁波市的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多为自发型产业集群,具有显著的根植性。公共设施共享是临港产业集群最主

论文目录

  • 第1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
  • 第2章 产业集群及其创新模式
  • 2.1 产业集群概述
  • 2.2 产业集群的形成机制
  • 2.3 产业集群的创新模式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创新系统理论
  • 3.1 技术创新模型与创新系统
  • 3.2 区域创新系统
  • 3.3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型框架
  • 4.1 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
  • 4.2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模型框架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的构建
  • 5.1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构建原则
  • 5.2 区域产业集群的判定
  • 5.3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构建
  • 5.4 区域创新环境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宁波市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系统的现状
  • 6.1 宁波市的产业体系与产业集群判定
  • 6.2 宁波市区域创新系统建设现状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产业集群的宁波区域创新系统构建
  • 7.1 基于产业集群的宁波区域创新系统构建思路
  • 7.2 宁波重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建设
  • 7.2 宁波市创新环境的建设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陶瓷产业集群创新研究综述[J]. 现代商贸工业 2020(29)
    • [2].河南省产业集群创新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J]. 创新科技 2020(06)
    • [3].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状况分析及对策[J]. 经贸实践 2017(01)
    • [4].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机制研究[J]. 现代商贸工业 2016(34)
    • [5].农业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进展[J]. 科技管理研究 2017(13)
    • [6].基于网络结构的软件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21)
    • [7].多元视角下的产业集群创新协同演进机理分析[J]. 信息资源管理学报 2016(01)
    • [8].浅谈信息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估指标的确定[J]. 现代商业 2016(03)
    • [9].基于信息化的邯郸市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研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2016(03)
    • [10].浅析产业集群创新[J]. 内燃机与配件 2016(08)
    • [11].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与厂商学习、知识积累关系研究[J]. 科学管理研究 2015(01)
    • [12].产业集群创新机制研究[J]. 现代商业 2015(11)
    • [13].基于知识转移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构建研究[J]. 中国商论 2015(26)
    • [14].基于知识图谱的产业集群创新绩效可视化分析[J]. 智富时代 2016(12)
    • [15].农业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研究[J]. 北方经贸 2020(06)
    • [16].推动江苏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8(23)
    • [17].产业集群创新网络治理结构及运作机制探究[J]. 经济研究导刊 2017(16)
    • [18].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发展策略[J]. 价值工程 2016(24)
    • [19].我国体育文化产业集群创新研究[J]. 新校园(上旬) 2015(12)
    • [20].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育及其绩效研究[J]. 湖南社会科学 2014(03)
    • [21].产业集群创新网络运行机制剖析[J].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 2014(07)
    • [22].河南省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J].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3(04)
    • [23].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资源和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及创新发展策略[J]. 经济研究导刊 2013(21)
    • [24].从知识分工看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形成[J]. 商 2013(12)
    • [25].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展路径与机制研究[J]. 经济地理 2013(08)
    • [26].开放式创新视阈下的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3(09)
    • [27].金融服务业驱动产业集群创新的研究[J]. 经济问题探索 2012(01)
    • [28].合芜蚌跨行政区域产业集群创新现状调查及对策[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 [29].产业集群创新中行业协会的构成体系与运行机制[J]. 经济地理 2012(05)
    • [30].旅游产业集群创新体系研究[J]. 商品与质量 2012(S4)

    标签:;  ;  ;  

    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创新系统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