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制药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制药业,环境信息披露,综述,中国
中国制药业论文文献综述
刘芷婷,卞鹰[1](2019)在《中国制药业环境信息披露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制药业是中国重污染行业之一,为阐述以往药企环境信息披露(EID)质量,并总结中国制药业EID现状,为今后建立药企环境报告质量考评指标体系,亦为学者、政策制定者、药企领导者进一步改善企业EID问题提供帮助,系统性回顾了37篇发表于中文学术期刊(2004-2018)并涉及中国制药业EID的文章。结果表明:中国制药业EID发展缓慢,1991年至今EID质量偏低,影响因素复杂。当前主要挑战有:中国相关政策法规开始趋于强制要求上市公司披露环境信息,但药企自身意识不足,EID第叁方鉴证机构不成熟。建议今后建立药企环境报告质量考评指标体系时,针对制药工业特点细化评分条目。同时建议未来研究观察制药业EID长期连续性数据,注重国内外制药业EID的差异与差距。(本文来源于《环境科学与管理》期刊2019年10期)
朱军生[2](2019)在《寻找中印合作的最大公约数》一文中研究指出来自《印度医药经济信息》的报道称,印度主要出口型制药公司麦克罗(Micro Labs)总经理迪利普·苏拉纳(Dilip Suran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印度制药业欲大力减少对中国原料药的过度依赖。产业链一体化Dilip Surana表(本文来源于《医药经济报》期刊2019-08-19)
丁正良,于冠一[3](2019)在《买方势力与资产专用性对中国制药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即将逐步推行的药品集中采购计划,会减少对仿制药的依赖,意味着对制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具有正向刺激作用。这一影响在制药业横向市场和纵向市场上会有所不同。从制药业的纵向市场关系视角出发,基于2001-2016年我国制药业和医疗行业数据,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面板负二项模型实证分析资产专用性和产业链下游买方势力对中国制药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买方卖方势力分别以地区医院总数、制药企业总数作为代理变量时,买方势力降低上游制药业创新投入与创新产出,不利于其创新能力的实现;资产专用性和市场需求增长率对上游制药业技术创新具有负效应;政府规制、人均GDP和销售利润率均促进其技术创新。买方势力较大,上游制药业具有与下游相抗衡的势力时有利于企业创新行为,不拥有抗衡势力时不利于创新行为;买方势力较小,上游制药业相对等的较小市场势力更能够增强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较大的市场势力反而不利于企业创新激励,即上下游行业之间较为对等的市场势力更能够促进创新行为的实现。以地区医院总数衡量买方势力、制药业年销售收入和年度工业总产值衡量卖方势力进行模型扩展时,也证明上述结论的稳健性。建议进一步完善医药分离模式,打破医院在药品采购和药品销售的"双重垄断",以更有力地促进制药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同时缓解医患关系紧张状况。(本文来源于《产经评论》期刊2019年02期)
梁皓然[4](2017)在《企业家特征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重污染行业是所有企业中对环境影响最为突出的一部分,其环保态度和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保证重污染行业有效地披露其环境信息,加强企业环保意识,环保部2010年9月14日公布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见稿),要求16类重污染行业在环保部门和公司网站披露年度环境报告。制药业虽属重污染行业之列,却不如煤炭、冶金等重工业长期受到投资者和消费者的关注,然而关注度低并不代表不存在问题,且出于药企生产的特殊性,其环境污染问题的严重程度甚至高于传统的重工业,因此,对其环境信息披露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基于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从公司治理、披露情况、环境绩效指标、环境支出、环境现状、自发环保行为六个维度,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指数,对沪深两市制药业上市公司2011—2015年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中国制药业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整体上仍处在较低水平,但呈提升态势;环境信息披露内容分布不平衡,披露水平具有层次性;行业间披露水平存在显着差异,西药企业披露水平相对高于中药企业。信息披露作为公司治理的一部分,和执掌企业的企业家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可以说,企业家对待环境的态度决定了企业在未来发展中的环境影响程度。因此,本文参考《中国上市公司企业家能力指数报告》,将企业家特征分为人力资本、关系网络、社会责任、战略领导力四个维度,并以此为解释变量,试图通过多元回归的方式研究企业家个人特征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以此找出环保事业和企业家特征的契合点,为政府、投资人和消费者为其设立激励和监督机制提供参考,促进企业家的环境信息披露意愿。(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7-04-01)
谢立,安娜[5](2015)在《浅述中国制药业的专利权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而制药企业利益得到保证才能促进其对新药的不断研发,从而持续造福于整个人类社会。保护制药业利益的核心是对专利权的保护,甚至说没有专利就没有新药也是不过分的。本文就中国制药业专利权保护的特点、现状及相应的对策予以分析,希望可以对我国制药业的专利保护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5年04期)
老马[6](2015)在《中国制药业解困》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制药业还处在上升期,希望与困难并存,可以预见行业中蕴含的办法和突破能力比困难更强大。2014年11月28日国务院发改委下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药改"方案涉及药品供应领域的8个行业协会,核心内容是从2015年1月1日起2700多种由国家定价的药品价格会"全部放开"。冷对与热捧在经济"新常态"下,对于牵涉所有中国人日常健康保障的药品价格,以一种什么新姿态出现意义重大。(本文来源于《小康(财智)》期刊2015年01期)
王晓晴[7](2014)在《中国制药业迎来发展良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前举行的名校名师公益课堂上,国际药事法规专家、CFDA高级研修学院特聘专家姚遥详细介绍了当前国际药品市场的形势和中国制药业的现状,称近几年是小分子原创新药专利到期的高峰,仿制药正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全球最大的药品市场——美国仿制药短缺,中国制药企业(本文来源于《深圳特区报》期刊2014-09-22)
方剑春[8](2014)在《国际化:中国制药业蹚新路》一文中研究指出6月26日~28日,第十四届世界制药原料中国展,第九届世界制药机械、包装设备材料中国展亮相上海。尽管今年以来我国制药原料出口增速放缓,企业经营情况不理想,但是该展会仍吸引了大批参展商和专业观众。展会主办方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中国医保商会”(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报》期刊2014-07-08)
赵春江,王晨[9](2014)在《高风险必备产品制造企业的政府干预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美国制药业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风险必备产品诸如基础药品、特种化工材料等物品如果短缺可能对整个社会造成严重甚至是灾难性的后果。因此,政府有责任制定政策和措施来帮助相关企业,以维持相应物品的市场供应。通过建立企业在政府政策和扶持措施的帮助下进行生产规划决策的模型,分析政府调控政策和扶持措施的效果。鉴于美国制药行业相关数据典型性、成熟性和公开透明,以此行业为范例进行数学建模和分析。通过模拟仿真分析政府预先采购,以及销售季后回购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为中国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了数据参考和定量分析的依据。(本文来源于《统计与信息论坛》期刊2014年05期)
[10](2013)在《爱尔兰制药业瞄准中国市场》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爱尔兰制药业的迅猛发展,制药业已成为该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世界上十大生物制药公司有九家将其欧洲研发总部设在爱尔兰,2012年该国医药年出口值高达550亿欧元。随着医药业的强劲增长,爱尔兰已把目光瞄准中国,希望能在广阔的中国市场抢占一席之地。爱尔兰由于重视基础研究和创新研发,再加上受过高等教育的众多劳动力,成为全球制药业(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3年26期)
中国制药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来自《印度医药经济信息》的报道称,印度主要出口型制药公司麦克罗(Micro Labs)总经理迪利普·苏拉纳(Dilip Surana)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印度制药业欲大力减少对中国原料药的过度依赖。产业链一体化Dilip Surana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制药业论文参考文献
[1].刘芷婷,卞鹰.中国制药业环境信息披露综述[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
[2].朱军生.寻找中印合作的最大公约数[N].医药经济报.2019
[3].丁正良,于冠一.买方势力与资产专用性对中国制药业技术创新影响的实证[J].产经评论.2019
[4].梁皓然.企业家特征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7
[5].谢立,安娜.浅述中国制药业的专利权保护[J].法制博览.2015
[6].老马.中国制药业解困[J].小康(财智).2015
[7].王晓晴.中国制药业迎来发展良机[N].深圳特区报.2014
[8].方剑春.国际化:中国制药业蹚新路[N].中国医药报.2014
[9].赵春江,王晨.高风险必备产品制造企业的政府干预研究及对中国的启示——基于美国制药业的分析[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4
[10]..爱尔兰制药业瞄准中国市场[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