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文学”:解读“再解读” ——一场海内外互动的学术反思

“十七年文学”:解读“再解读” ——一场海内外互动的学术反思

论文摘要

“十七年文学”在学界的地位曾经起起伏伏,1949-1966年期间“十七年文学”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度赞赏;“文革”期间“十七年文学”被视为“毒草”而遭到否定;在80年代“重写文学史”的“审美主义”大旗下,更几乎是无人问津。在80年代的文学研究中,有关“十七年文学”的研究著作,大多是从社会政治学角度去对之进行肯定或者否定。而正是此时期“十七年文学”研究的缺乏和滞后的现状,给后来的学者留下了较大的学术空间,成为他们进入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90年代以来,一种以经典重读为主要方法、被宽泛地称为“再解读”的研究思路,最先由海外的中国学者实践,逐渐在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引起广泛注意。“再解读”这一研究思路基本上是选择一个特定的文本,并采用西方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精神分析、女性主义、新马克思主义、新历史主义等等在20世纪60年代后兴起的各种文化理论来研究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这种思路也为“十七年文学”研究打开了新的视野。本文研究的是“再解读”产生的历史语境、文本解读方法、它的问题意识及这些问题对20世纪中国文学重构的意义,并考察海内外学者在此一研究领域的互动,借此探讨“再解读”策略在研究“十七年文学”以及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方面的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期待为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一些学术启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对象和思路
  • 第一章 "再解读"出场的当代学术语境
  • 第一节 "重写文学史"的呼唤
  • 第二节 新启蒙主义对革命文学的批判
  • 第三节 西方理论话语的投射
  • 第二章 "再解读"的文本解读方式
  • 第一节 "历史的文本化":想象历史的方法
  • 第二节 "边缘阅渎":文本解渎的策略
  • 第三节 "再解读"文本中心解读策略的缺陷
  • 第三章 海内外互动中的"再解读"
  • 第一节 "再解读"研究在国内的流行
  • 第二节 批评判断立场之争:知识考古学抑或审美?
  • 第四章 "再解读"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重构
  • 第一节 "20世纪中国文学"整体性概念的提出
  • 第二节 "现代"中国文学:隐匿而复杂的现代性
  • 第三节 "十七年文学":反现代的"现代性"呈现
  • 结语 余波未了的"再解读"
  • 注释
  • 参考书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十七年文学”:解读“再解读” ——一场海内外互动的学术反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