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油三酯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识别5种植物油脂

甘油三酯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识别5种植物油脂

论文摘要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配有蒸发光散射检测器),分析植物油脂的甘油三酯,进行5种植物油脂的识别分析以及调和油的识别分析。以甲醇/丙酮和乙腈/二氯甲烷两种流动相,分别进行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然后对花生油、大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芝麻油、玉米油及葵花籽油等7种植物油脂共222个样品、5种植物油脂的不同比例的二元调和油计270个样品,进行甘油三酯的组成和含量分析。以植物油脂的甘油三酯为变量,使用聚类-主成分分析(CLU-PCA)和簇类独立软模式(SIMCA)分析,对各种植物油脂进行识别分析。对5种植物纯油进行识别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建立的2种色谱分离条件下,分别建立CLU-PCA模型,可将花生油、大豆油、芝麻油、葵花油和棕榈油等5种植物油脂正确的分为5类,随机抽取1/3的样品做验证,除1个芝麻油样品未被验证外,其他均被100%验证。将PCA分析的结果导入SIMCA模式对5种植物油脂进行识别分析,分别建立了5种植物油脂的SIMCA识别模型,对5种植物油的识别准确率均达到100%,除1个葵花油样品未被验证外,其他样品的验证准确率均为100%。代入玉米油和菜籽油数据,得到的CLU-PCA模型对玉米的识别准确率为90%,对菜籽油为100%;SIMCA模型,对玉米油的识别准确率为70%,对菜籽油为98%。对不同比例的二元调和油研究,采用两种方法:方法一,从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得数据中,选取具有明显特征的甘油三酯的百分含量作为变量,建立甘油三酯含量和调和比例之间的关系曲线;方法二,将调和后的多个甘油三酯百分含量作为变量,采用化学计量学方法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识别模型。二元调和油的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调和比例的增加,对给定的样品,均有特征的甘油三酯信息来表征调和比例的变化。以特征甘油三酯的含量为纵坐标,以调和比例为横坐标建立关系曲线,均能建立很好的线性关系, R2可达到0.99以上。对大量样品的二元调和油做统计分析,关系曲线法、CLU-PCA模型法以及SIMCA分析的结果都表明,对任意品种的2种植物油脂的二元调和油,由于品种和产地等之间的差异,可估计调和的大致范围,但不能准确的判定。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油脂甘油三酯简介
  • 1.2 甘油三酯的组成和结构分析方法
  • 1.2.1 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
  • 1.2.2 正相高效液相色谱法(Normal Phase-HPLC)
  • 1.2.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 Phase-HPLC)
  • 1.2.4 银离子色谱(Ag-HPLC)
  • 1.2.5 色谱-质谱联用法
  • 1.3 化学计量学在油脂识别分析中的应用
  • 1.4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 第二章 甘油三酯结合化学计量学识别 5 种植物油脂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样品采集与制备
  • 2.1.2 高效液相色谱试验条件
  • 2.1.3 气相色谱分析脂肪酸测定条件
  • 2.1.4 数据处理方法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HPLC 试验条件的优化
  • 2.2.2 甘油三酯组成分析
  • 2.2.3 5种植物油脂的识别分析可行性研究
  • 2.2.4 多种植物油脂识别模型的优化与应用
  • 2.3 小结
  • 第三章 二元调和油组成的判别模型的研究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样品及制备
  • 3.1.2 仪器及与试剂
  • 3.1.3 样品测定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二元调和油的识别分析
  • 3.2.2 花生油调和大豆油的模式识别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相关论文文献

    • [1].减肥强敌:油、肉、酱[J].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17(07)
    • [2].不同植物油脂对冷制皂入皂特性的影响[J]. 日用化学工业 2018(03)
    • [3].酶制剂在植物油脂与蛋白质提取过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7(19)
    • [4].我国植物油脂制备化工产品的研究进展[J]. 食品界 2018(04)
    • [5].特种植物油脂开发思路的探讨[J]. 中国油脂 2013(04)
    • [6].进口植物油脂短重原因分析及规避对策[J]. 中国油脂 2010(11)
    • [7].天然植物油脂在化妆品中的应用[J]. 日用化学品科学 2009(08)
    • [8].植物油脂品质测定与质量控制[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8)
    • [9].植物油脂微乳制备与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油脂 2018(10)
    • [10].特种植物油脂新食品原料的营养生理功效比较研究[J]. 粮食与食品工业 2016(06)
    • [11].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植物油脂检测中的应用[J].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2013(02)
    • [12].植物油脂工业废水处理工艺研究[J]. 科技信息 2009(09)
    • [13].植物油脂脱色技术研究进展[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1)
    • [14].功能性植物油脂的主要生理活性及应用[J]. 中国食品添加剂 2013(02)
    • [15].植物油脂脂肪酸组成及位置分布研究进展[J]. 粮食与油脂 2011(03)
    • [16].上海超市食用植物油脂产品调查与分析[J]. 中国油脂 2008(07)
    • [17].近红外光谱技术在食用植物油脂检测中的实践研究[J].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9(01)
    • [18].基于电子鼻的植物油脂品质评价[J]. 粮油加工 2010(06)
    • [19].特种植物油脂不皂化物含量及4种生育酚异构体组成研究[J]. 现代食品 2019(21)
    • [20].植物油脂合成代谢及调控的研究进展[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2(05)
    • [21].二氢杨梅素对4种植物油脂抗氧化作用研究[J]. 中国油脂 2017(06)
    • [22].植物油脂合成调控的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通报 2015(08)
    • [23].酶技术制取植物油脂的研究进展[J].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5)
    • [24].酶技术制取植物油脂的研究进展[J]. 饮食科学 2019(04)
    • [25].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01)
    • [26].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南京隆盛植物油脂有限公司[J]. 江苏农村经济 2016(01)
    • [27].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南京隆盛植物油脂有限公司[J]. 江苏农村经济 2014(04)
    • [28].广东检验检疫局攻克食品分子生物学国际检测难题[J]. 化学分析计量 2008(05)
    • [29].植物油脂中风险因子生成与控制研究进展[J]. 中国食品学报 2011(09)
    • [30].江苏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南京隆盛植物油脂有限公司[J]. 江苏农村经济 2014(01)

    标签:;  ;  ;  ;  

    甘油三酯分析结合化学计量学识别5种植物油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