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APL患者治疗前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对预后的影响;不同诱导缓解方案对于APL患者的疗效差异以及导致早期死亡的主要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9月至2007年9月在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确诊并进行诱导缓解治疗的56名APL患者,收集治疗前的WBC及PLT,和预后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56名患者所使用的治疗方案分为四组:①组3例单独使用维甲酸(40-60mg/d口服)直至缓解或达2个月;②组17例使用维甲酸(40-60mg/d口服)直至缓解或达2个月同时联合使用亚砷酸(10mg/d静滴,28d为一疗程);③组使用维甲酸(40-60mg/d口服)直至缓解或达2个月同时在使用维甲酸5-7天后联合使用柔红霉素(40-60mg/d静滴,3-5次);④组联合使用维甲酸、砷剂和柔红霉素(剂量同上)。对这四组的CR率,死亡率,到达CR时间,RAS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探讨是否有疗效差异,并对常规剂量柔红霉素组和以骨髓抑制为目标的个体化用量组进行比较分析,探讨疗效是否有差异。对56名病例中死亡病例进行分析,探讨导致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结果1.高WBC组和正常WBC及低WBC组相比,其缓解率低于其他两组,而死亡率高于其他两组,治疗效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正常WBC组与低WBC组相比,其缓解率和死亡率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PLT计数>40×109/L组的患者缓解率高于PIT计数<40×109/L组的患者,死亡率低于<40×109/L组的患者,其结果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2.不同治疗方案的四组患者CR率、死亡率以及RAS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②③④组患者到达CR时间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①组患者到达CR时间要比其他三组患者长,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3.常规剂量柔红霉素组个体化用量组的患者缓解率低于个体化用量组,死亡率高于个体化用量组,到达CR时间长于个体化用量组,亦有统计学差异(P<0.05)。4.在死亡的5例患者中,使用维甲酸、维甲酸和砷剂、三联药物治疗方案的分别为一人,使用维甲酸和DNR方案的为两人。死亡时间为确诊后8-12天。死亡原因均为脑出血。5人均伴发DIC,死亡时的PLT为31.8±6.98×109/L,WBC计数为62±11.4×109/L。结论1.APL患者治疗前的初诊白细胞水平和血小板水平对缓解率和死亡率都有影响,高白细胞和低血小板为预后不良的因素。2.在诱导缓解治疗时,单用维甲酸治疗的到达缓解时间较其他组长,但缓解率和死亡率并没有统计学差异。3.柔红霉素的常规剂量组与个体化用量组相比,常规计量组缓解率低于个体化用量组,死亡率高于个体化用量组。4.APL患者的死亡原因主要是脑出血,高白细胞血症、DIC和低血小板尤其是高白是导致脑出血的重要原因。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维甲酸综合征的药学监护[J]. 中国药师 2017(03)
- [2].以HA-DA方案加维甲酸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09(01)
- [3].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甲酸软膏中维甲酸的含量[J].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09(06)
- [4].服用维甲酸的年轻人要避孕[J]. 家庭医学 2014(08)
- [5].维甲酸软膏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J].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0(03)
- [6].亚砷酸联合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和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3(09)
- [7].维甲酸X受体作为药物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J]. 医学研究杂志 2016(09)
- [8].维甲酸软膏的质量控制[J]. 中国药师 2009(11)
- [9].维甲酸致小鼠高转换型骨质疏松模型建立及量效关系探讨[J]. 中国兽医杂志 2018(08)
- [10].污水处理厂出水维甲酸X受体干扰效应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11(02)
- [11].维甲酸抗肿瘤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 口腔医学研究 2018(04)
- [12].维甲酸增加诱导型FOXP3~+细胞数量:直接作用还是间接作用?[J].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2009(05)
- [13].维甲酸X受体在杂色鲍性腺发育中的调控作用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5(23)
- [14].维甲酸类受体与食管癌的研究进展[J]. 安徽医学 2013(09)
- [15].维甲酸及其衍生物抗肺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临床肺科杂志 2009(01)
- [16].维甲酸对胎鼠骨骼致畸作用的研究[J]. 生物技术进展 2019(03)
- [17].维甲酸诱导腭裂小鼠的舌组织基因芯片筛选和差异基因生物学信息的初步探讨[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8(08)
- [18].维甲酸类衍生物诱导K562细胞分化的活性筛选[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09(05)
- [19].新型维甲酸衍生物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J].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2011(05)
- [20].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维甲酸受体α融合基因的不同亚型对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临床表现的影[J]. 血栓与止血学 2017(04)
- [21].维甲酸抑制甲状腺鳞癌细胞株生长增殖作用机制的探讨[J].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2009(02)
- [22].亚砷酸联合维甲酸及化疗治疗复发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分析[J].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2020(01)
- [23].痤疮药最好晚上用[J]. 江苏卫生保健 2017(09)
- [24].半导体激光与维甲酸软膏联合治疗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疗效观察[J]. 河北医学 2014(12)
- [25].维甲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筛选[J]. 中国新药杂志 2009(11)
- [26].维甲酸(RA)在临床上的应用[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2(24)
- [27].维甲酸治疗肺气肿的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医药 2011(14)
- [28].小鼠囊胚细胞凋亡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表达与维甲酸的诱导作用[J].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2011(02)
- [29].全反式维甲酸治疗APL所致维甲酸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 亚太传统医药 2011(03)
- [30].13-顺维甲酸体外诱导神经母细胞瘤干细胞分化的体外实验[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0(05)
标签: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论文; 柔红霉素论文; 治疗论文; 死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