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阶段中美两国择校行为比较研究

基础教育阶段中美两国择校行为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的择校行为主要发生在基础教育领域,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然而由于国家实施“就近入学”政策,自由择校不被允许。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领域的择校行为愈演愈烈,并刮起了一股择校“飓风”。择校逐渐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是政府和教育界十分关注和所要解决的焦点问题,关乎千家万户的利益。美国已然经历了我国当前面临着的择校难题,它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是当今世界上择校制度较为成熟的国家,择校被认为是教育研究和政策领域最受关注和最重要的话题,研究我国的“择校”问题自然要向美国取经。通过对中美择校问题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我国政府必须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政策制定和宏观调控功能,建立和健全择校机制,使得择校行为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本论文共包括以下六个部分:引言部分包括问题如何提出,基本概念界定、研究的意义和方法以及文献综述。第二章详细介绍了基础教育阶段中美两国择校行为的发展历程。美国的择校发展经历了萌芽期、形成期和发展期三个阶段,不仅择校形式多样,而且以制度设计保障择校权利;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择校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沉寂时期、活跃时期和爆发时期,但公立学校系统内部的择校始终不被法律和官方所认可。第三章对基础教育阶段中美两国的择校成因进行了比较研究。美国择校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并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联邦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鼓励择校的法律政策,将教育选择权视为天赋人权,寻求以打破垄断的方式进行公立学校体制改革;我国择校产生的根源在于教育发展不平衡,优质教育资源稀缺,无法满足群众对教育质量的要求。第四章对基础教育阶段中美两国的择校政策进行了解读。笔者从共时性角度对美国联邦和地方政府两级择校政策进行了阐述;针对中国择校特点则从历时性角度分析了治理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和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两项政策。第五章则是在全面比较基础教育阶段中美两国择校行为之后,得到的一些启示和建议。笔者对“就近入学”政策的合理性进行了质疑,并对择校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在认识了择校的意义后,笔者提出了如下建议:因势利导,发挥政府政策制定功能、适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择校机制。结束语是对基础教育阶段中美两国择校行为比较研究的总结。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基本概念界定
  • 三、研究意义与方法
  • 四、文献综述
  • 第二章 中美两国择校行为的发展历程比较
  • 第一节 美国择校行为的发展历程
  • 一、美国择校行为的萌芽时期
  • 二、美国择校行为的形成时期
  • 三、美国择校行为的蓬勃发展时期
  • 第二节 我国择校行为的历史沿革
  • 一、我国择校行为的沉寂时期
  • 二、我国择校行为的活跃时期
  • 三、我国择校行为的大规模爆发时期
  • 第三节 中美两国择校历程的异同分析
  • 一、有无制度设计:中美择校历程的分野
  • 二、从普及到提高:中美择校的共同经历
  • 第三章 中美两国择校行为的成因分析
  • 第一节 美国择校行为成因分析
  • 一、坚实的理论基础:新自由主义和教育市场化理论
  • 二、强大的政治推力:源自于政府和总统的一贯支持
  • 三、转型的经济背景:经济政策的转变呼唤教育改革
  • 四、多元的文化格局:自由选择权是不可剥夺的人权
  • 五、尴尬的教育处境:公共教育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 第二节 我国择校行为成因分析
  • 一、重点学校制度:教育非均衡发展是历史原因
  • 二、就业压力过大:择校行为产生的现实驱动力
  • 三、心理期待过高:家长的传统观念是主观因素
  • 四、教育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的短缺是根源
  • 五、公共权利变迁:教育决策和行为主体的转变
  • 第三节 中美两国择校成因的异同分析
  • 一、教育质量还是资源:中美择校成因的差别
  • 二、为了孩子的发展:中美家长择校的共同动机
  • 第四章 中美两国择校行为的政策应对
  • 第一节 美国择校行为的政策应对
  • 一、入学政策的转变:从限制择校到鼓励择校
  • 二、联邦政府择校政策——以《NCLB》法为例
  • 三、地方政府择校政策——以明尼苏达州为例
  • 第二节 我国择校行为的政策应对
  • 一、义务教育择校乱收费治理政策
  • 二、义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政策
  • 第三节 中美两国择校政策的异同分析
  • 一、国家还是个人:中美择校政策价值导向各异
  • 二、规范择校行为:中美择校政策取向殊途同归
  • 第五章 启示与建议
  • 第一节 中美择校行为比较带来的启示
  • 一、"就近入学"合理性的质疑
  • 二、学校选择的积极意义
  • 第二节 发挥政府政策制定职能,优化我国学校选择机制
  • 一、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加强薄弱学校建设
  • 二、扩充教育资源供应渠道,大力发展民办教育
  • 三、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招生制度改革
  • 四、形成不同办学模式,推行教育券计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引导民办义务教育机构发展的税法路径[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8(04)
    • [2].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领域基层政务公开标准指引》[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24)
    • [3].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政策的演变特征与启示[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12)
    • [4].义务教育经费“省级统筹”政策执行分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9(06)
    • [5].义务教育阶段区域资助政策的公平与效率研究——以郑州市为例[J]. 决策探索(下) 2020(01)
    • [6].民族地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策略研究[J]. 科技风 2020(07)
    • [7].“无信不立”:教育对一般信任的影响——来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证据[J].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0(01)
    • [8].袁希涛的义务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教育评论 2019(12)
    • [9].如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校合作的实效性[J]. 西部素质教育 2020(02)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义务教育政策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思路[J].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4)
    • [11].精准扶贫视角下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探究——以青海省菖菖县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20(06)
    • [12].国家教育部: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应助尽助[J]. 农村百事通 2020(07)
    • [13].为千秋基业的发展提供系统的历史参照——评熊贤君著《民国义务教育研究》[J]. 大学教育科学 2020(02)
    • [14].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J].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20(03)
    • [15].天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J]. 政策瞭望 2020(05)
    • [16].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九问[J]. 当代广西 2020(11)
    • [17].中国义务教育阶段汉语词汇教学量化标准的里程碑——读《义务教育常用词表(草案)》[J]. 嘉应学院学报 2020(02)
    • [18].基于课程层级理论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实施监测——以浙江省为例[J].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20(03)
    • [19].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义务教育发展探究——以湖北省红安县M小学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13)
    • [20].重庆:坚持问题和目标双导向 完善控辍保学机制[J]. 人民教育 2020(12)
    • [21].论日本市町村合并对其义务教育管理的影响[J]. 外国教育研究 2020(06)
    • [22].“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与经验[J]. 人民教育 2020(12)
    • [23].应对人口变动的义务教育设施布局规划策略研究——以厦门市为例[J]. 建筑设计管理 2020(07)
    • [24].推动贵州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高质量发展[J]. 理论与当代 2020(08)
    • [25].义务教育阶段集团化办学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影响——以广东肇庆为例[J]. 肇庆学院学报 2020(04)
    • [26].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困境与出路——以南宁农村义务教育现状研究为例[J].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20(08)
    • [27].区域经济发展视角下的义务教育改革探究[J]. 发展 2020(08)
    • [28].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后服务的再思考[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11)
    • [29].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J]. 中国民族教育 2020(10)
    • [30].义务教育法治四十年:让每个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J]. 全球教育展望 2018(12)

    标签:;  ;  ;  ;  

    基础教育阶段中美两国择校行为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