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群理论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基于集群理论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乡经济社会等各方面迅速发展,不仅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而且已基本上实现了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城乡社会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围绕“农村、农民、农业”的“三农”问题同益突出,成为新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桎梏。 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指出了方向,也拉开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序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统筹城乡发展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重视。 本文以集群理论为基础,建立了统筹城乡发展研究的理论框架,以此为指导,深入研究了中国统筹城乡发展问题,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具体开展研究的技术路线、主要方法、研究内容的框架结构,并对国内外对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阐述和评价。 第二章基础理论述评。在阐述和评价了二元结构理论、分工理论与极化理论、新竞争优势理论与创新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后,分析了当前研究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框架的不足,以此为基础,提出并建立了以相关基础理论为依托的基于集群理论研究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框架,为本文将城乡有机地结合在一个理论体系中进行统筹城乡发展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三章统筹城乡发展的集群理论分析。首先阐述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进而分析了集群理论的集群效应和统筹城乡发展中集群效应的作用机理,并重点从三个方面剖析了集群效应对统筹城乡发展产生的双重作用,即城镇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城镇对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农村对城镇发展的贡献,弥补了现有文献仅有针对城市对农村经济发展拉动效应研究的成果的不足。最后结合国外城乡发展经验,提出了基于集群理论的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思路,即以集群理论为指导,在集群效应的作用下,以推动农村城镇化促进城镇发展为主要途径,并以城镇网络体系为依托积极发展城镇产业集群,充分发挥集群优势,以实现统筹城乡的协调发展。 第四章中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在历史回顾中,将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历程划分为三个历史阶段:社会主义新型城乡关系确立阶段;以城市为中心的“重城抑乡”阶段;新时期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阶段。以此为基础,剖析了统筹城乡发展在新时期城乡协调发展阶段的有利环境和存在的问题,进而基于集群理论从空间区位、制度因素和创新要素三个方面剖析了阻碍统筹城乡发展的障碍。 第五章统筹城乡下的农村城镇化发展。阐述了农村城镇化的涵义及其发展过程和发展目标,通过对现有的关于农村城镇化作用的论述,本文基于集群理论着重从人口集聚效应、产业集聚效应和空间集聚效应角度深入分析了农村城镇化作用;进一步分析了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并从体制及制度障碍,地方政府施政行为制约,城镇布局分散、规模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述
  • 1.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及采用的主要方法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2 基础理论述评
  • 2.1 基础理论
  • 2.1.1 二元结构理论
  • 2.1.2 分工理论与极化理论
  • 2.1.3 新竞争优势理论与创新理论
  •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 基础理论评价
  • 2.3 现有理论框架的评价及本研究理论框架的建立
  • 2.3.1 现有理论框架的评价
  • 2.3.2 基于集群理论研究框架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3 统筹城乡发展的集群理论应用分析
  • 3.1 统筹城乡发展的内涵
  • 3.2 统筹城乡发展的集群理论分析
  • 3.2.1 集群理论的集群效应原理
  • 3.2.2 统筹城乡发展的集群效应
  • 3.2.3 集群效应对统筹城乡发展的双重作用
  • 3.3 基于集群理论的统筹城乡发展思路
  • 3.3.1 国外城乡结合发展战略及其启示
  • 3.3.2 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4 统筹城乡发展的历史回顾及现状分析
  • 4.1 统筹城乡发展历史阶段的划分
  • 4.2 统筹城乡发展现状分析
  • 4.2.1 现阶段城乡发展的有利环境
  • 4.2.2 存在的问题
  • 4.3 统筹城乡发展障碍探源
  • 4.3.1 基于集群理论的空间区位分析
  • 4.3.2 基于集群理论的制度因素分析
  • 4.3.3 基于集群理论的创新影响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统筹城乡下的农村城镇化发展
  • 5.1 农村城镇化概述
  • 5.1.1 农村城镇化的涵义
  • 5.1.2 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过程
  • 5.1.3 农村城镇化的目标
  • 5.2 农村城镇化的作用
  • 5.2.1 已有相关论述简介
  • 5.2.2 基于集群理论的农村城镇化作用
  • 5.3 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分析
  • 5.3.1 农村城镇化发展现状
  • 5.3.2 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 5.4 农村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模型
  • 5.4.1 统筹城乡下的城乡联系
  • 5.4.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5.4.3 建立评价模型
  • 5.5 基于集群理论的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构想与措施建议
  • 5.5.1 农村城镇化发展战略构想
  • 5.5.2 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措施建议
  • 5.6 本章小结
  • 6 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产业集群发展
  • 6.1 产业集群概述
  • 6.1.1 产业集群的概念
  • 6.1.2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 6.2 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产业集群模式分类
  • 6.2.1 国外主要分类
  • 6.2.2 国内主要分类
  • 6.2.3 本文的分类
  • 6.3 发展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产业集群的意义
  • 6.4 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 6.4.1 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产业集群发展阶段分析
  • 6.4.2 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产业集群区域发展现状
  • 6.5 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产业集群发展因素分析
  • 6.5.1 城乡产业发展对城镇产业集群的影响
  • 6.5.2 城镇产业集群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因素分析
  • 6.6 推进依托城镇网络体系的产业集群发展措施及建议
  • 6.6.1 发挥政府的服务性作用
  • 6.6.2 推动企业自身的发展
  • 6.7 本章小结
  • 7 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性评价模型
  • 7.1 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性影响因素分析
  • 7.1.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 7.1.2 统筹城乡发展可持续性分析
  • 7.2 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2.1 可持续发展指标的演变
  • 7.2.2 评价指标的设计
  • 7.2.3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7.3 可持续性评价模型设计
  • 7.3.1 模糊综合评判数学模型简介
  • 7.3.2 可持续性评价模型的建立
  • 7.4 本章小结
  • 8 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对比分析
  • 8.1 比较实证分析对象的选择与确定
  • 8.1.1 比较实证分析对象的选择原则
  • 8.1.2 比较实证分析对象的确定
  • 8.2 三省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证比较分析
  • 8.2.1 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实证分析
  • 8.2.2 黑龙江省统筹城乡发展实证分析
  • 8.2.3 贵州省统筹城乡发展实证分析
  • 8.2.4 三省统筹城乡发展实证对比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9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对策
  • 9.1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布局
  • 9.2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体系框架
  • 9.3 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对策建议
  • 9.3.1 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
  • 9.3.2 基于集群理论的对策建议
  • 9.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独创性声明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相关论文文献

    • [1].我市两产业集群入选“中国百佳”[J]. 泰州科技 2010(02)
    • [2].靖江培育“雁阵式”产业集群[J]. 泰州科技 2010(02)
    • [3].工信部《关于进一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指导意见》[J]. 中国有色建设 2015(03)
    • [4].关于宝鸡市加快培育现代产业集群的思考和建议[J]. 宝鸡社会科学 2012(02)
    • [5].县域经济中的产业集群规划问题[J]. 陕西综合经济 2009(04)
    • [6].产业集群风险的影响及对策建议[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9(12)
    • [7].山东确定12个高端化工产业集群[J]. 通用机械 2020(Z1)
    • [8].运转、赋权、有效:激活产业集群党建功能的三重维度——上海新桥镇产业集群党建的实践探索与理论思考[J].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9].2020年全国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12个果业集群入选[J]. 西北园艺(果树) 2020(03)
    • [10].“产业聚集”不等于“产业集群”[J].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0(05)
    • [11].广西打造高端家具家居材料制造产业集群[J]. 中国人造板 2020(07)
    • [12].宁波聚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J]. 模具制造 2020(08)
    • [13].集聚产业特色,提升行业动力,助推街道经济高质量发展——云亭街道产业集群发展探索与实践[J]. 中国产经 2020(14)
    • [14].产业转移下产业集群跨区域创新合作研究述评与展望[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8(10)
    • [15].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研究[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9(08)
    • [16].关于加强产业集群党建的几点思考[J]. 国家治理 2019(16)
    • [17].安徽:砀山果蔬食品产业集群将获省级扶持[J]. 中国果业信息 2019(06)
    • [18].浅谈影响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要素及对策[J]. 纺织报告 2019(04)
    • [19].产业集群视域下黔南州山地户外体育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04)
    • [20].打造农村电商产业集群的现实路径[J]. 人民论坛 2019(28)
    • [21].郑州产业集群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分析[J]. 现代商业 2019(26)
    • [22].大数据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初探[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34)
    • [23].产业集群的虚拟转型[J]. 中国工业经济 2017(12)
    • [24].产业集群及相关概念辨析[J]. 中国商论 2018(01)
    • [25].我国区域流通产业集群发展问题研究[J]. 南方农机 2018(04)
    • [26].安徽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对策[J]. 铜陵学院学报 2018(01)
    • [27].品牌生态理论视角下产业集群升级研究——基于河南12个地级市调研案例[J]. 管理工程师 2018(02)
    • [28].民营经济产业集群发展及其创新探讨[J]. 西部皮革 2018(10)
    • [29].品牌正宗性视角的产业集群品牌化战略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18(07)
    • [30].中山市产业集群和城镇化互动发展浅析[J]. 现代营销(经营版) 2018(08)

    标签:;  ;  ;  

    基于集群理论的统筹城乡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