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315600
摘要:多样的特色化发展已是当前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趋势,如何开展学科特色建设成了一些学校和教研组推进改革的疑难问题。本文以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技术教研组为例,通过实践行动,探索如何开展基于技术领域的学科特色建设,总结学科特色建设的简要方案和主要措施,旨在为其他教研组的学科特色建设、同类学校的学科特色建设提供参考。最后,补充了几点学科特色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应对经验。
关键词:技术学科特色建设方案措施经验
随着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学校纷纷寻找内涵发展,探索多样的特色化发展。多样特色化发展是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途径,建设学术型高中、学科特色高中、普职融通高中和国际教育高中是当前高中多样特色化发展的四种主要途径。浙江省宁海县正学中学是一所由五校合并而成的农村高中,生源差、底子薄,跟重点中学相比实力差距大,属于当地办学格局当中薄弱学校。基于这样的校情,寻找合适的办学定位,欲跟重点中学错位发展,把发展学科特色高中作为学校办学的发展目标,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如何开展学科特色高中建设呢?这是一个学校层面的大课题,关键是要有一批具有学科特色的教研组来支撑,因此把所研究的问题聚焦到教研组层面。那么,如何开展教研组的学科特色建设呢?没有现成的照搬模式,学校要求技术组先行先试,笔者利用担任技术组教研组长机会,通过实践和行动研究来探索基于技术领域的学科特色建设的思路方案和实施过程。尽管学科特色建设还在继续进行当中,但是有必要对前阶段已经所取得的有效做法和成果进行总结,以便对其他教研组的学科特色建设、同类学校的学科特色建设起到引领、示范或借鉴作用。
一、基于技术领域的学科特色建设简要方案
1.指导思想。基于宁海县正学中学的校情与学情,加强教研组建设,开展“一师一特色,一科一品牌”活动,打造一批精品技术课程,满足学生多样的选择性教育,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办好技术教育特色,引领各教研组的学科特色建设,大力推进学校特色高中建设和深化课程改革。
2.主要内容。
(1)“一师一特色”活动。师资水平是学校发展的关键,在课程建设中起到决定因素。蔡元培先生说过:“有特色的教师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只有特色的教师,才有特色的学科。技术组鼓励每一位教师积极学习,积极参与教科研,积极探索“智慧课堂”,至少开发开设一门校本选修课程,在选修课教学中先行先试,发挥优势特长,形成自己特色。提高师资水平,推进课堂改革的重要活动内容有:
①特色课堂论坛。每年举行一次特色课堂论坛,要突出体现当代流行的适合教育、参与式教学理念与实践。
②特色课堂展示。结合校本教研和“一师一优课”活动,开展特色课堂教学展示,推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试验。
(2)“一科一品牌”活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高度综合、注重创造、科学与人文融合的课程,崇尚“做中学、玩中学”,讲求创新与实践,技术教育应立足于技术课程特点开展系列的课程活动。学科品牌是实施特色教育而产生的社会影响。技术组确立打造“技术+”学科品牌,即基于技术领域但不局限于技术领域,凸显跨学科融合的STEAM教育特色(S是指科学、T是指技术、E是指工程、A是指艺术、M是指数学)和注重动手创造的创客教育特色。开展特色的技术教育,良好的课程资源是前提和保障,也是学科特色建设的重要内容。应重视技术课程资源建设,主要内容有:
①建造创新实验室。技术专用教室是技术课程的开设与实施的必备场所,配齐设施设备,提高利用效益。一是要改造原有的通用技术教室和信息技术教室,确保实用性、先进性和创新性,要适合技术特色教育需求,尽量将技术类实验室就近建造在一起,形成技术教育实践中心。二是要建造多功能型的电子创新实验室,既要解决新高考改革急需解决的,确保《电子控制技术》课程的正常开设,作为该课程开设的专用教室,又要解决新课程改革和技术特色教育需要,方便开设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教育方向的特色选修课程,同时也要方便学生课外兴趣活动的开展以及学生电子制作竞赛的辅导培训,作为综合性使用的创新实验室。
②重构技术课程群。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是推行选择性教育,而现行课程主要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和指定选修课程,改变“统一要求、统一行动、统一管理、统一评价”,倡导“个性需求、分层分类、动态管理、差异评价”,因此必须重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管理制度。其中,课程体系建设是学科特色建设的核心内容,可以通过课程校本化建设来实现。融合国家规定的必修和指定选修课程,进行校本化改造,增补有特色的校本选修课程,基于学科核心素养,重构技术领域课程群体系,示意图如下:
二、基于技术领域的学科特色建设主要措施
1.争取政策支持。
(1)将技术领域特色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目标,提升到学校层面的工作日程。学校发展目标的示意图如下:
(2)以校长亲自挂帅,担任技术领域特色创新项目负责人,以课题项目形式向上级部门申报立项,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其中《基于普通高中技术领域的特色创新项目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项目向宁波市教育局申报立项成功,并争取到了一笔市级专项建设经费;《电子创新实验室》建设项目分别向宁波市教育装备中心和浙江省教育技术中心申报立项成功,得到上级建设指导;一些师生成功入选宁波市“科技新苗”培养计划,参加《如何延长手机电池的待机时间》技术课题研究,得到宁波大学舒杰博士的结对指导。
2.大力宣传发动。技术实验室及走廊的标牌、墙饰等文化环境美化,营造特色技术教育氛围。在适当场合,大力宣传技术特色建设和特色教育,积极推进“一师一特色,一科一品牌”行动,凸显基于技术领域的跨学科的创客教育特色,努力打造有区域影响的“技术+”学科名片。在特色技术课程建设中,面对“STEAM教育”、“创客教育”、“慕课微课”、“3D打印”、“Arduino”和“参与式教学”等新知识新名词,发现一些老师落伍了,了解不多,甚至是首次听说,在教研活动中有必要作知识充电,发动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教育观念更新要先行,新知识新技术学习要先行。
3.任务责任到人。
(1)创新实验室建设。为适应特色技术教育,原有实验室的改造,电子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运作与管理、成立由浙江省特级教师、校长李校长担任顾问,宁波市学科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程老师担任实验室主任,挑选德才兼备、最优秀的技术教师担任实验教师,形成教学与管理团队。由校长指导创新实验室的规划、筹建、使用以及资金保障等全面工作,由实验室主任主持创新实验室的建设、运作与管理的具体工作。为新课改、新高考和特色技术教育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
(2)课程开发。构建技术教育课程群,应发挥教研组集体力量,发动全体成员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结合教师兴趣和专业特长来选择具体开发任务。任务分配还要兼顾统筹安排,保障门类齐全,避免重复劳动。骨干教师应发挥主力作用,勇挑大梁,敢于挑战,着力打造精品选修课程,至少要出一两个主打课程。技术组选修课程开发任务责任分工如下:
经历课程纲要的编写、校本教材的编著等实践过程,促使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学、做、思、悟、创”的潜能,成为课程的开发者、研究者和参与者。
(3)课堂改革。课堂是实施技术特色教育的主阵地,是检验课改成效的试验场。《手机电池用电时间的延长》、《家电维修》、《动漫制作》、《广告设计》、《IT名人堂》等校本课程已经进入到学校统一安排“走班选课”教学常态,深受学生欢迎喜爱。
高举“一师一特色”活动旗帜,推进参与式教学实验。多次安排校级研讨课,在特色课堂展示中尝试,在特色课堂论坛中分享,结果表明参与式教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参与和发展的机会,也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
4.加强业务交流。
(1)“请进来”指导。邀请专家来校指导和把关,以免少走弯路。例如,2014年12月27日邀请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吴老师携宁波市通用技术名师骨干来校指导;2015年3月26日邀请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魏老师来校作题为《校本课程的设计与编撰技术》专题讲座;4月1日邀请宁海县教育局教研室童老师携通用技术骨干教师来校指导;12月2日邀请宁海县教育局教研室胡老师携信息技术名师骨干来校指导。
(2)“走出去”取经。为了寻找技术特色创建的路子,到校外考察学习。例如,2015年10月底考察杭州市外国语学校“通用技术课建设”和杭州白马湖“中国教育信息化国际会展”;11月底组队去温州市考察“浙江省乐清中学”和“温州市实验中学”的创客教育;12月18日参加宁波市创客教育推进会,并考察了“鄞州区姜山中学”科技特色教育实验室和“宁波市实验小学”创客特色教育空间。最深刻的收获体会是技术学科特色创建离不开“教师、场所、课程”三大法宝。
5.完善考评机制。为了提高学科特色建设的有效性和落实力度,技术组建议学校出台有关考核制度和奖励政策,以评促建。例如,在选修课程开发与开设方面,学校专门制定了《宁海县正学中学选修课程开发开设评审制度和奖励办法》,规定选修课程开发完成后,必须通过“教师申报”和“学校审核”等程序才能被学校批准开设,学校还要对选修课程的教学质量以及相关档案材料进行考核和评奖,对于考核优秀的选修课程,优先推荐参加县、市精品课程的评选,被评上县、市、省级精品课程的分别给予更大的物质和精神奖励。
三、基于技术领域的学科特色建设经验总结
技术组的大致建设思路和做法,已经在前面的简要方案和主要措施当中说明,为其他教研组的特色建设提供参考样板。下面对如何开展学科特色建设问题再作几点补充经验。
1.特色建设要有目标指向性,要为实施特色教育服务。一些教研组对学科特色建设的目的性不明确,迷失了工作方向。开展学科特色建设目的应当是为了实施学科特色教育,最终目的还是推进深化课程改革。事先定位什么样特色教育,然后才是考虑开展什么样特色建设,特色建设是为实施特色教育服务的。在经济腾飞的创新时代,当今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现在或许还不存在,每个孩子需要一个务实的未来,未来将属于那些拥有与众不同思维的人。顺应时代潮流,技术组把基于技术领域的创客教育作为教育特色,强调培养跨学科的综合处理问题能力,注重培养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建造电子创新实验室,开发《玩转趣味Arduino》等课程,这些都是围绕这一特色技术教育而展开。
2.学科特色建设的内容,可从“人、物、事”三要素入手。一些教研组对学科特色建设的内容不明确,不知从何入手。其实,想实施什么样特色教育,需要准备什么样条件和什么样环境,这些准备就是特色建设内容。特色建设可以从“人、物、事”三要素入手。比如,开展创客教育,需要建设的内容有:一要创客(开课教师),二要创客空间(教学场所),三要创客活动(具体课程)。又如,开设某一门选修课,需要建设的内容有:一要开课教师(人),二要课程纲要、教材等课程资源(物),三要课堂教学、学生辅导等课程活动(事)。
3.特色教育建设和常规教育建设要齐头并进。在特色创建的大张旗鼓氛围下,也许会出现抓了特色教育,而放了常规教育,走向另一极端。首先要搞清何谓“特色”?它是指独特的风格和形式,主要表现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常见的教育模式是“合格+特色”,其中“合格”是基本模式,也是基本要求;“特色”则是一种独特模式,是唯我独优的要求。前者是普及层次,后者是提高层次。因此,在建构新的课程结构体系时,要兼顾两者,两手都硬:一要兼顾好国家规定的必修和指定选修课程,办好常规教育;二要开发开设多样化的特色选修课程,办好特色教育。
4.学科特色建设是一个螺旋式推进的过程。学科特色建设本身就是一项行动研究过程,不是轻车熟路,而是摸石子过河,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和困难,不要畏惧困难。沿着“聚焦问题→设计方案→实施方案→成效评价→再聚焦新问题→……”循环路径,不断地解决一个个新问题,螺旋式前进,直至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