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微球表面放大原理的LM毒力基因传感器研究

基于金微球表面放大原理的LM毒力基因传感器研究

论文摘要

本研究利用金微球对金电极表面的放大作用,以LM的毒力基因hlyA为分子识别元件,以石英谐振器为敏感元件,构建了一种DNA传感器,以建立方便、快速、准确地检测李斯特菌的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LM毒力基因探针的设计及特异性检测针对LM的毒力基因hlyA,综合考虑DNA探针的特异性与长度,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设计了构建压电基因传感器的寡核苷酸探针,并用斑点杂交证明探针的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探针与LM杂交显色,与非LM杂交不显色,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2巯基自组装压电DNA传感器的自组装过程和性能的研究利用自组装法将5,巯基修饰的探针固定在金电极表面。研究了固定探针的浓度和固定液pH值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并用此传感器检测溶液中单链DNA。结果表明:当探针浓度小于1.0μmol/L时,随着探针浓度的增大,探针固定在金电极表面的数量增大,并满足良好的线性关系;在酸性环境中,探针固定在金电极表面的数量最大,但是杂交效果最差;在中性环境中,探针固定的数量最小,但是杂交效果最好;杂交液中单链DNA浓度在0.01~1.0μmol/L范围内,DNA浓度的增加与频率降低线性相关。3氨基修饰的探针在电极上的固定合成了活性偶联化合物TAPD,该化合物可在金电极表面形成SAM,探针上的氨基与TAPD的活性酯基团反应形成酰胺键而固定金电极上,并用此传感器检测杂交液中的单链DNA。结果表明:用此传感器检测1μmol/L互补ssDNA时,频率下降较低,仅为38 Hz,说明用此固定方法制作的传感器性能较差。4基于金微球表面修饰原理LM毒力基因传感器的研究合成了16nm的金微球及金微球修饰探针。将ssDNA固定在金电极表面,使其与金微球标记的互补ssDNA发生杂交反应,然后用金微球标记的未被结合ssDNA检测样品溶液中与金微球上探针互补的ssDNA,该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没有金微球修饰相比提高了1倍。5传感器检测牛奶样品中的单核增生李斯特菌用此传感器检测15株李斯特氏菌、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良好的特异性;检测牛奶中污染的李斯特氏菌,检测限达10cfu/mL,可初步运用于对LM的定性定量检测。该法与目前国内外报道的较先进的常用于食品中LM检测的PCR法(在牛奶中增菌后检测的检测限为10cfu/mL)、免疫法(24h内检测食品中污染的LM增菌后可检测10~100 cfu/g)相比,基于金微球表面放大原理生物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LM整个操作过程简单快速,仅需2h就能完成检测;对样品要求不高,可采用煮沸法提取DNA;而且不需要特殊的试剂,价格便宜;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因此,在食品安全检测、临床诊断、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前言
  • 1.2 LM 的特点及其鉴定法
  • 1.2.1 LM 的生物学特点
  • 1.2.2 LM 对人的致病性、症状及治疗
  • 1.2.3 LM 的实验室检测
  • 1.2.4 现阶段检测单增李斯特菌存在的问题
  • 1.2.5 展望
  • 1.3 压电生物传感器
  • 1.3.1 石英晶体压电效应
  • 1.3.2 基本原理
  • 1.3.3 构成
  • 1.3.4 压电生物传感器的分类
  • 1.3.5 压电生物传感器的特点
  • 1.3.6 压电生物传感器固定化技术
  • 1.3.7 压电生物传感器的应用
  • 1.3.8 压电生物传感器发展趋势
  • 1.3.9 小结
  • 第二章 LM 毒力基因探针的设计与特异性检测
  • 2.1 材料和试剂
  • 2.2 探针设计和实验方法
  • 2.2.1 探针设计方法
  • 2.2.2 细菌培养
  • 2.2.3 菌株鉴定
  • 2.2.4 细菌总 DNA 的提取
  • 2.2.5 DNA 提取液中加 DNA 纯度和含量测定
  • 2.2.6 检测菌株及 DNA 提取的可靠性研究
  • 2.2.7 电泳
  • 2.2.8 杂交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DNA 检测探针的设计
  • 2.3.2 设计探针的一般性质
  • 2.3.3 实验菌株的可靠性
  • 2.3.4 检测菌株及 DNA 提取的可靠性研究
  • 2.3.5 杂交实验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巯基修饰的探针在电极上的固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试验材料
  • 3.1.2 仪器
  • 3.2 试验方法
  • 3.2.1 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 3.2.2 检测方法
  • 3.2.3 电极的清洗
  • 3.2.4 探针的固定
  • 3.2.5 杂交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探针在电极上的固定量的确定
  • 3.3.2 固定液pH 的选择
  • 3.3.3 杂交量的确定
  • 3.4 小结
  • 第四章 氨基修饰的探针在金电极上的固定
  • 4.1 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2.1 原理
  • 4.2.2 TAPD 的合成
  • 4.2.3 TAPD 的鉴定
  • 4.2.4 电极的清洗
  • 4.2.5 电极表面的 H2N-ssDNA 的固定及杂交
  • 4.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3.1 TAPD 的鉴定结果
  • 4.3.2 探针的固定与杂交
  • 4.4 方法比较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金微球表面放大原理 DNA 传感器的研究
  • 5.1 实验材料
  • 5.2 试验方法
  • 5.2.1 金微球的制备
  • 5.2.2 金微球标记互补的探针
  • 5.2.3 传感器的研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金微球颗粒的鉴定
  • 5.3.2 探针在金微球上的固定
  • 5.3.3 探针在电极上的固定
  • 5.3.4 灵敏度检验
  • 5.4 小结
  • 第六章 传感器检测牛奶中污染的 LM
  • 6.1 实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
  • 6.2.1 细菌培养
  • 6.2.2 平板计数
  • 6.2.3 稀释液的DNA提取
  • 6.2.4 DNA 变性
  • 6.2.5 样品检测
  • 6.3 结论与讨论
  • 6.3.1 平板计数
  • 6.3.2 细菌 DNA 提取
  • 6.3.3 样品检测
  • 6.4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与展望
  • 7.2.1 创新点
  • 7.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 [1].Pairing Mismatched ssDNA to dsDNA Studied with Reflectometric Interference Spectroscopy Sensor[J].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2016(08)
    • [2].Terminal protection of small molecule-linked ssDNA-SWNT nanoassembly for sensitive detection of small molecule and protein interaction[J].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2013(02)
    • [3].Asymmetric PCR method in generation of HBV ssDNA for pyrosequencing[J]. Academic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2009(01)
    • [4].二巯基苯并咪唑自组装金电极检测和识别ssDNA的电化学传感器[J]. 中国西部科技 2010(04)
    • [5].An Efficient Multi-Scale Modelling Approach for ssDNA Motion in Fluid Flow[J].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2008(04)
    • [6].Fe~(3+)诱导的DNA构象变化在基于AuNPs的DNA损伤比色检测中的应用[J]. 广东化工 2020(11)
    • [7].口腔鳞癌ssDNA标记指数的研究[J].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24)
    • [8].电荷对ssDNA与红细胞结合的影响[J]. 中国输血杂志 2017(02)
    • [9].癌胚抗原ssDNA核酸适配子的体外筛选及鉴定[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8(14)
    • [10].2种不同方法制备玉米赤霉烯酮单克隆抗体适配子的ssDNA文库的比较[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2013(05)
    • [11].ssDNA适配体阻断FcγR介导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研究[J]. 中国输血杂志 2017(09)
    • [1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ssDNA适配子检测方法的评价[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09)
    • [13].不同致龋性变形链球菌临床分离株差异ssDNA配基的筛选和鉴定[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3(05)
    • [14].Nature of DNA-graphene Interaction System: An Theoretic Account[J].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13(06)
    • [15].灭活铜绿假单胞菌适体的筛选[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09(01)
    • [16].SSCP在寡核苷酸适配子ssDNA多克隆筛选中的应用[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8(05)
    • [17].Glucose detection at attomole levels using dynamic light scattering and gold nanoparticles[J]. Science China(Chemistry) 2014(07)
    • [18].甲胺磷的核酸适体筛选[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3(02)
    • [19].基于ssDNA适配子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检测方法的建立[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1(07)
    • [20].水蒸气诱导单链DNA(ssDNA)刷的构象的反常转变[J]. 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21].幽门螺杆菌ssDNA适配子的筛选及其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14)
    • [22].随机ssDNA文库不对称PCR扩增条件的优化及回收效率比较[J]. 四川畜牧兽医 2015(11)
    • [23].Whirly转录因子研究进展[J]. 植物生理学报 2012(07)
    • [24].毛细管电泳法评价细胞色素c与单链脱氧核糖核酸库的相互作用[J]. 色谱 2012(12)
    • [25].K562细胞ssDNA适配子检测方法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诊断价值的研究[J]. 检验医学 2014(08)
    • [26].早期胃癌中原代细胞ssDNA适配子检测的临床意义[J]. 实用癌症杂志 2014(09)
    • [2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ssDNA适配子PCR扩增条件的优化[J].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2013(03)
    • [28].单壁碳纳米管的猝灭效应用于银离子的检测[J]. 化学传感器 2012(02)
    • [29].指数级富集配体的系统进化技术筛选高转移肝癌细胞HCCLM3的ssDNA适配子[J].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17(02)
    • [30].RhD抗体ssDNA适配体结构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 2015(07)

    标签:;  ;  ;  ;  

    基于金微球表面放大原理的LM毒力基因传感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