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甲午战争之后,面对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维新志士从“女学兴国”角度出发,将“兴女学”同民族国家命运及女性解放紧密联系在一起,积极探索救国之路。他们通过报刊媒介、著书论述来宣传“兴女学”思想,并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校——中国女学堂,企图以此来改变国家民族命运并且推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戊戌之前中国女子教育情况,了解戊戌时期维新时期“兴女学”的历史背景。简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女子教育、太平天国时期的女子教育、教会女学以及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的女子教育思想。第二部分:从为什么“兴女学”和如何“兴女学”两方面入手,研究戊戌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经元善、谭嗣同等的“兴女学”思想,并分析“兴女学”思想提出的原因及其应采取的措施。第三部分:从报刊媒介方面来分析戊戌维新时期的“兴女学”思潮。以戊戌时期维新派创办的发行量最大的两份报刊——《时务报》和《湘报》为案例,来阐述、分析报刊媒介对“兴女学”社会思潮传播的推动。第四部分:简要介绍了戊戌维新人士将“兴女学”思潮由思想言论向社会实践的转变: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国人自办女学——“中国女学堂”,并梳理了中国女学堂、女学会与《女学报》之间的三位一体关系,三者互相促进,互有帮助,共同促进“兴女学”思潮的传播与发展,使“兴女学”思想深入人心,促进了女性的解放和发展。考察戊戌时期维新时期的“兴女学”社会思潮,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戊戌维新运动的丰富内涵,并能帮助我们从整体上来了解中国近现代女子教育的发展,深入把握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基本进程。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戊戌维新时期我国农业问题研究初探[J]. 现代农业 2008(05)
- [2].戊戌维新时期中国女子体育发展管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08)
- [3].戊戌维新时期不缠足运动中的种族话语[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8(09)
- [4].戊戌维新时期文化观的变革[J]. 学术交流 2014(08)
- [5].浅论戊戌维新时期报刊、学会的社会政治功能[J].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1)
- [6].论戊戌维新时期康有为的教育改革思想[J]. 教育教学论坛 2010(27)
- [7].戊戌维新时期的女性解放思想[J]. 学术界 2010(06)
- [8].戊戌维新时期的兴女学思想探究[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 2016(01)
- [9].自由与平等的自然底蕴与政治向度——戊戌维新时期自然科学观论析[J]. 学术交流 2014(08)
- [10].略论晚清女子教育[J]. 才智 2009(10)
- [11].宣传与思想的并进:对梁启超民权学说的一种解读[J].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8(01)
- [12].戊戌维新时期的义利和谐理念及其当代价值[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3)
- [13].“尊孔保教”——略论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的孔子观[J]. 世纪桥 2014(12)
- [14].戊戌维新时期梁启超宪政思想概述[J]. 法制与社会 2013(34)
- [15].春风化雨聚人心 潜滋默长促和谐[J]. 中国妇运 2008(05)
- [16].对梁启超民权学说的解读[J].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5)
- [17].浅析戊戌维新时期的爱国主义[J]. 法制与社会 2008(31)
- [18].晚清地方公益事业的兴起与助推国家近代化转型探析[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9].戊戌维新时期报刊舆论研究[J].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7(04)
- [20].清末民初贵州不缠足运动[J]. 贵州社会科学 2010(06)
- [21].近三十年国内“近代中国妇女组织”研究综述[J]. 学理论 2016(10)
- [22].戊戌维新时期“西学中源”说的论争[J]. 自然辩证法研究 2009(09)
- [23].戊戌维新时期湖南新旧冲突探析[J]. 广东社会科学 2008(03)
- [24].探究中国近代学会兴起与爱国思想启蒙的关系[J]. 学会 2015(12)
- [25].不新的“新文化”:民国思潮第一幕的嵌入式研究[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2016(03)
- [26].戊戌南学会集会讲论活动若干史实的补正[J].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4)
- [27].民国初年国人科学观念的升华——从社会调查兴起角度的考察[J]. 科学与无神论 2008(04)
- [28].近代求乐免苦幸福观浅论[J]. 前沿 2011(10)
- [29].从清末妇女报刊的兴办看女性解放的思想启蒙[J]. 编辑之友 2017(08)
- [30].论戊戌维新时期的“中体西用”思想[J].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