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语教学中有关中日汉字的形义比较学

日语教学中有关中日汉字的形义比较学

论文摘要

每一个汉字的背后都祭奠了我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它深厚的文化底蕴、宽厚的文化背景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日语中的汉字同汉语中的汉字有较深的渊源,但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日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日语汉字与汉语汉字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共性与差异,不但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同时也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知识面,使他们不再觉得学习日语枯燥无味,对于正确认识日语当用汉字具有重要的意义。日语中所使用的汉字,是指直接取源于汉语汉字或者利用汉字造字法创造的日语汉字。据统计,现代日语文章中,汉字的使用频率高达86.8%。无论在日语的辞典中,还是在报刊杂志中,应用汉字表记的词汇占80%以上。在日语中,大量使用汉字,对于母语是汉字的中国人来说,无疑具有得天独厚的便利条件,学习者可以充分地、正确地运用汉语知识提升日语学习。但是,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就是学习日语比学习其它语言更容易受母语干扰,造成语言的混淆及误用。本文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查阅大量的信息,总结了新的日语汉字学习的方法。汉字之所以能成为日语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因为它具有假名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其一,汉字的表意性决定它含有一定的表意功能;其二,汉字的表意文字性还决定把汉字组合在一起,能创造处许多新词,日语就是仿照这种方式造出了许许多多的词汇。总结了方法之后,我将其应用于课堂实践中,给孩子们创设语言学习环境,把只注重书写变成以偏旁、部首归类总结为核心,注重语言学习的相通性的学习策略,这样使他们通过汉字的形、音、义记忆日语汉字,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在日语课堂中,如何教授好日语汉字,对于日语教师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问题处理好就会促进和帮助学生学习,反之就会妨碍学生对日语的真正理解。我们应该很好的使用中日两国“同文字”的有利条件,分析研究两国文字的异同,取长补短,从中悟出一些道理并找出规律,为改进日语教学另辟蹊径。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契机及研究意义
  • 三、 研究历史及现状
  • 四、 研究方法及预期目标
  • 第一章 汉字的特点
  • 1.1 汉字的起源及发展
  • 1.1.1 汉字的起源
  • 1.1.2 汉字的发展
  • 1.2 汉字的结构
  • 1.2.1 象形字
  • 1.2.2 指事字
  • 1.2.3 会意字
  • 1.2.4 形声字
  • 1.2.5 转注字
  • 1.2.6 假借字
  • 1.3 汉字的字义
  • 第二章 日语汉字的特点
  • 2.1 中日汉字的交流
  • 2.2 日语汉字的结构
  • 2.3 日语汉字的字义
  • 第三章 中日汉字的异同
  • 3.1 中日汉字异同的原因
  • 3.2 中日汉字异同的例证
  • 3.2.1 全同
  • 3.2.2 微同
  • 3.2.3 不同
  • 3.3.4 汉语的独有字
  • 3.3.5 和制汉字
  • 3.3 中日汉字异同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
  • 3.3.1 从汉字偏旁、部首学习日语汉字
  • 3.3.2 通过语言的相通性来学习日语汉字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浅谈汉字发展与中国文化[J]. 现代交际 2016(21)
    • [2].小学低年级学生汉字学习认知诊断研究[J]. 教育探究 2019(02)
    • [3].《汉字里的纪律和规矩》[J]. 博览群书 2019(12)
    • [4].书法对汉字字形认知加工的影响——评《汉字认知与书法表现》[J]. 语文建设 2019(23)
    • [5].汉字与中国文化教学中的理据研究[J]. 皖西学院学报 2019(06)
    • [6].多媒体技术在汉字应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 2019(12)
    • [7].论“象”:汉字图象与汉字美学[J]. 江海学刊 2020(01)
    • [8].浅谈汉字的文化功能与文化传播路径——评《汉字审美与文化传播》[J]. 中国教育学刊 2020(02)
    • [9].基于汉字的桥式学习[J]. 语文建设 2019(22)
    • [10].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汉字危机对策研究[J]. 汉字文化 2019(23)
    • [11].汉字演变及发展规律简析[J].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4)
    • [12].弘扬汉字文化,为汉字和汉字文化走向世界贡献力量——纪念《汉字文化》创刊30周年[J]. 汉字文化 2020(05)
    • [13].浅析汉字元素在茶包装设计中的多层面运用[J]. 工业设计 2020(03)
    • [14].汉字趣解[J]. 思维与智慧 2020(02)
    • [15].从“灾荒”汉字看古代的救灾防治工作[J]. 汉字文化 2020(04)
    • [16].用科学的汉字理论指导汉字教育[J].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20(01)
    • [17].汉字见智慧[J]. 秘书之友 2020(03)
    • [18].汉字趣解[J]. 思维与智慧 2020(06)
    • [19].西方作家对汉字的创造性误用——以谢阁兰和庞德为例[J]. 广东社会科学 2020(03)
    • [20].大学生汉字应用调查研究[J]. 中国大学教学 2020(Z1)
    • [21].基于汉字演变史与对社会影响的弘扬中华汉字文化的教育研究[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06)
    • [22].“思维”在文字里生长[J]. 教育观察 2020(11)
    • [23].青年文化中汉字图案的服饰表达[J]. 戏剧之家 2020(18)
    • [24].饮水思源 计算机汉字标准造福人类——纪念第一个计算机汉字标准诞生40周年[J]. 中国标准化 2020(05)
    • [25].一字汉字ザ变动词上一段化在不同时期的差异[J].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2)
    • [26].探究汉字“家”的结构与古文化[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08)
    • [27].汉字分化的三种内涵析论[J]. 国学学刊 2020(02)
    • [28].汉字型塑“中国”[J]. 书城 2020(07)
    • [29].留学生汉字认知偏误探析[J]. 汉字文化 2020(10)
    • [30].汉字文化热的喜与忧[J]. 智慧中国 2020(08)

    标签:;  ;  ;  

    日语教学中有关中日汉字的形义比较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