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不溶性β-葡聚糖(β-glucan)诱导小鼠脾脏TNF-α mRNA的表达

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不溶性β-葡聚糖(β-glucan)诱导小鼠脾脏TNF-α mRNA的表达

论文摘要

【目的】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不溶性β-葡聚糖(CAIBG)是一类生物反应调节剂(BRM),具有升白细胞、抗肿瘤、抗病毒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前期实验已经成功地从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中分离出CAIBG,并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CAIBG能对抗环磷酰胺(CTX)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具有升高小鼠外周血中白细胞数的功能,而且能诱导外周血中IL-1β、TNF-α的升高,但其作用机理仍不十分清楚。本实验从白色念珠菌细胞壁提取不溶性β-葡聚糖(Candida albicans insolubleβ-glucan,CAIBG),观察CAIBG对小鼠脾脏TNF-α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促进细胞因子分泌的机制及与升高外周血白细胞的相关性。【方法】首先从白色念珠菌细胞壁提取不溶性β-葡聚糖,小鼠腹腔内注射CAIBG后,分别于3小时、6小时、9小时、12小时、24小时检测小鼠脾脏TNF-αmRNA的表达,以确认小鼠脾脏TNF-αmRNA升高的高峰及衰退的时间点。雄性昆明种小鼠80只,随机分成四组:空白对照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CAIBG组。其中空白组不加任何处理,其它三组每天腹腔注射CTX 100mg/kg.d-1,连续三天,造成白细胞减少模型。从第四天开始,阴性对照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灭菌注射用水0.1ml/10g,阳性对照组小鼠每天腹腔注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瑞白)30μg/kg.d-1,CAIBG组每天腹腔注射自制CAIBG51.2mg/kg.d-1。每组小鼠分别于给药后第1、3、5、7天脱颈处死(每天给药后6小时),取脾脏约70g,加入无RNA酶的裂解液,用研钵磨碎冻存于-70℃冰箱中备用,解冻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TNF-αmRNA。所有动物均于实验前、造模后第1天、第3天及处死前尾静脉取血计数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动物处死后称重,计算脾脏、胸腺指数并常规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CAIBG组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较其它三组均显著升高;各组小鼠给药后,脾脏指数均增加,但CAIBG组脾脏指数较阳性对照组增加时间早,且给药第3天与阳性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从第5天开始,CAIBG组与阳性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CAIBG组胸腺指数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胸腺指数减少,胸腺明显萎缩;与其它三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AIBG给药后6小时,小鼠脾脏TNF-αmRNA表达明显增强,在给药第1、3、5、7天,CAIBG组较空白组、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均有明显增高(P<0.05);组织病理学检查示CAIBG组脾脏有髓外造血现象。【结论】CAIBG可能是通过诱导小鼠脾脏TNF-αmRNA在转录水平上的表达,升高外周血中TNF-α的含量,从而刺激机体白细胞的产生,这可能是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不溶性β-葡聚糖升高白细胞的重要机制之一,从而提示CAIBG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生物反应调节剂,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论文目录

  • 第一部分 学位论文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综述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白色念珠菌细胞壁不溶性β-葡聚糖(β-glucan)诱导小鼠脾脏TNF-α mRNA的表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