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怀菊花干物质积累和有效积温的关系及需肥规律。同时,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研究了氮、磷、钾配施对怀菊花产量、品质和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通过分析揭示了怀菊花的生长规律,氮、磷、钾及部分微量元素的吸收规律,氮、磷、钾配施效应及其产生效应的实质,得出了高产、优质、高效的施肥处理组合。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供试条件下,菊花移栽至大田后,其植株地上部干物质、叶片干物质及茎干物质随有效积温增加而增长的过程均符合Logistic方程所描述的曲线,增长过程方程分别为:Wt1=220/[1+exp(5.3122-0.0032t)],Wt2=63/[1+exp(4.5474-0.0036t)]和Wt3=105/[1+exp(6.1295-0.0039t)]。2.菊花植株内氮的含量以生根期最高,各生育时期均以叶器官含量最高。生根前吸氮量不多,生根后则急剧增加,阶段吸氮高峰期出现在生根至分枝期。开花期氮主要分布在花、叶器官,其次是茎。在2763.13kg/hm2的产量水平下,每公顷菊花吸氮193.42kg,平均生产1kg干花需吸收氮0.07kg。3.菊花植株内磷的含量以开花期最高,各生育时期均以根器官含量最高。生根前吸磷量不多,生根后则急剧增加,阶段吸磷高峰期出现在现蕾至开花期。开花期磷主要分布在花器官,其次是茎。在2763.13kg/hm2的产量水平下,每公顷菊花吸磷41.86kg,平均生产1kg干花需要吸收磷0.02kg。4.菊花植株内钾的含量以生根期最高,从返青至现蕾期以叶片中钾含量最高,开花期以叶柄中钾的含量最高。生根前吸钾量不多,生根后则急剧增加,阶段吸钾高峰期出现在生根至分枝期。开花期钾主要分布在茎器官,其次是叶片。在2763.13kg/hm2的产量水平下,每公顷菊花吸钾307.89kg,平均生产1kg干花需要吸收钾0.11kg。5.菊花植株内锰、铜的含量以返青期最高,生根前吸锰量不多,生根后则急剧增加,阶段吸锰高峰期出现在生根至分枝期。开花期锰、铜分别主要分布在叶片和茎中,在2763.13kg/hm2的产量水平下,每公顷菊花需要吸收锰和铜的量分别为706.12g、238.08g,平均每生产1kg干花需要吸收锰和铜量分别0.25g、0.09g。6.菊花植株内锌和铁的含量分别以现蕾期和返青最高,生根前吸锌和铁量不多,生根后则急剧增加,阶段吸收锌和铁的高峰期分别出现在生根至分枝期、现蕾至开花期,开花期锌和铁分别主要分布在茎和花中,在2763.13kg/hm2的产量水平下,每公顷菊花需要吸收锌和铁分别为:434.54g、3097.10g,平均每生产1kg干花需要吸收锌和铁分别为:0.16g、1.12g。7.从移栽到生根期,在菊花各器官中以菊花茎中黄酮的含量最高,分枝至现蕾期以菊花叶中黄酮的含量最高。8.在供试范围内,怀菊花花中粗蛋白的含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但增加的幅度越来越低;花中粗蛋白的含量随着施磷、钾的量增加而提高,但到达一定限度时,即使磷、钾的施用量增加,粗蛋白的含量也不会再提高,相反会降低。9.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供试条件下,氮、磷、钾对菊花产量的影响均达到了1%的显著水平,氮、磷、钾不同水平间和各处理组合间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在供试条件下,仅就产量来说,以4号处理即N2P1K2为最优。氮、磷、钾配施效应模拟方程为: Y=1823.27+68.6632N+72.2292P+90.3175K-1.1639N2-2.8803P2-2.8841K2获得最高产量的各因素组合的最佳方案为:N=442.50(kg/hm2),P2O5=188.1(kg/hm2),K2O=234.90(kg/hm2)。获得最高利润是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的用量分别为:442.05(kg/hm2),187.65(kg/hm2),234.45(kg/hm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