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种批评 ——以格非、曹文轩、张大春为例

第四种批评 ——以格非、曹文轩、张大春为例

论文摘要

“第四种批评”是基于法国学者蒂博代所提出的三种批评(媒体批评、学者批评和作家批评)而提出的。论文认为,在这三者之外,还存在着“第四种批评”,也就是兼具作家、学者双重身份的作家学者批评。“第四种批评”是文学史上存在已久、影响深远的现象,但却一直未引起中外学界的关注和研究。本论文试图填补这一空白。本文由导言、正文和结语三部分组成。导言部分从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在新世纪面临的多重话语焦虑出发,阐明论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第四种批评”的整理和挖掘,试图为中国目前的批评格局的建构及本土批评话语的建构提供新的可能。正文分为上、下两编。上编着重于理论建构,从历时与共时的角度审视了“第四种批评”现象产生的历史条件与现实土壤,总结出“第四种批评”异于其他三种批评的特征。第一章通过对批评的概念以及批评发展史的梳理,提出理想的批评不仅须有文化阐释和内容揭示之责,也应行使艺术研究和美学判断之职。第二章通过对蒂博代三种批评的详细介绍和对二十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话语的回顾,提出以批评主体的“身份”特征来作为划分批评形态标准的合理性,对“第四种批评”的概念在广义和狭义上作出了明确界定。第三章从批评立场、学术资源、批评特点及文体风格等四个方面探讨了“第四种批评”的具体特征。第四章梳理了“第四种批评”在整个中国文学发展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这种批评传统在当代中断的历史原因以及这种断裂给中国当代文学生态所带来的不良影响。下编将目光集中于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第四种批评”,选取了格非、曹文轩、张大春等三位有代表性的作家学者逐一进行分析,对他们的批评主张与理论建树分别进行阐述。第五章通过对格非近十年来的文学批评理论的梳理和总结,对其“整体性写作”观念及其文学批评观念逐渐成熟的过程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揭示。第六章总结了曹文轩“第二世界”的艺术哲学本体论、文学价值观以及小说艺术论等方面的独特见解。第七章对张大春的小说理论进行了全面评析,总结了张大春在小说美学和小说技术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结语中进一步强调,“第四种批评”应是多种批评视野的融合;既有审美价值判断也不乏深度阐释功能、既有学者之风又存文人之性的批评。在所有的文学批评都几乎不再关注文学性、艺术性、美学价值的当下,“第四种批评”对于补救文学研究视角的缺失有着积极的意义。但也应当看到,所有形态的批评都是在各自的范式中运行的,都将受到各自范式的制约,而同时又具有各自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因此,提倡“第四种批评”并不意味着取消其他批评的存在。批评格局的理想状态依然如蒂博代所说,是一种共存互生、彼此制衡的批评“共和国”。

论文目录

  • 导言 世纪初的焦虑
  • 上编 历史与现实视阈中的“第四种批评”
  • 第一章 为“批评”正名
  • 第一节 何为批评
  • 第二节 批评何为
  • 第三节 捍卫批评的本质
  • 第二章 “第四种批评”
  • 第一节 理论与方法
  • 第二节 三种批评
  • 第三节 “第四种批评”
  • 第三章 第四种批评的特征
  • 第一节 批评立场
  • 第二节 学术资源
  • 第三节 批评特点
  • 第四节 文体风格
  • 第四章 “第四种批评”的中国命运
  • 第一节 “五四”前的中国文学批评
  • 第二节 “第四种批评”的黄金时代(1904-1942)
  • 第三节 被压抑的“第四种批评”(1942-1979)
  • 第四节 “第四种批评”的复苏(1980—)
  • 下编 中国当代文学中的第四种批评
  • 第五章 格非
  • 第六章 曹文轩
  • 第七章 张大春
  • 结语 同生共存的繁荣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格非访谈录
  • 附录二:曹文轩访谈录
  • 附录三:张大春访谈录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后现代语境下“第四种批评”的文化倾向——以桑塔格的“新感受力”为例[J]. 求索 2010(10)

    标签:;  ;  ;  ;  ;  ;  

    第四种批评 ——以格非、曹文轩、张大春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