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岩性气藏形成机理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岩性气藏形成机理

论文摘要

重点围绕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岩性气藏成藏地质特征,以成藏地球化学与天然气成藏流体历史分析为手段,以盆地构造演化史—热史、生烃史—沉积/成岩史、天然气聚集史和天然气成藏动力学为主线,详细解剖了致密岩性气藏形成过程及形成机理,分析了岩性气藏形成的主控因素,总结出不同含气组合天然气的富集规律。研究区发育有下部、中部、上部三个不同的含气组合,烷烃气碳同位素特征及气源对比表明,天然气主要来自煤成气,个别井混有少量油型气。气藏中甲烷含量及δ13C1与烃源岩成熟度具有明显相关性,表现为天然气近距离运聚成藏的特征。根据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时间、流体包裹体、自生伊利石K-Ar同位素及甲烷同位素动力学分馏等方法综合研究认为,下部、中部含气组合气藏形成经历了两期油气充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为天然气主要充注期,上部含气组合主要存在早白垩世一期主要充注时间。研究区上古生界地史期普遍发育异常高压,源储剩余压差是天然气运移的主要动力。下部、中部组合源储剩余压差大,天然气充注强度高,含气饱和度高;上部组合远离烃源岩,烃类的充注受气源供给条件控制,天然气充注强度小。上古生界储层总体反映了“先致密、后成藏”的特点。下部含气组合各种成藏要素匹配合理,天然气聚集效率高,多形成大型气田;中部含气组合各种成藏要素匹配较好,聚集效率较高,多形成大-中型气田;上部含气组合成藏要素匹配较差,聚集效率较低,多形成小型气田。盆地东部天然气的富集规律主要受烃源岩生烃强度、气藏成藏期源储剩余压力差、输导体系类型、优质储层分布、盖层厚度和排替压力等因素控制,不同含气组合具有不同油气富集成藏规律,以此作为有利勘探目标优选的依据,并将研究区上古生界优选出4个有利勘探目标区,它们分别是下部组合的神木、余兴庄勘探目标区,中部组合的大佛寺勘探目标区,上部组合的王家砭勘探目标区。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三、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思路
  • 四、完成工作量与取得主要成果
  • 第一章 天然气地质特征
  • 第一节 盆地地质概况
  • 一、盆地构造特征
  • 二、地层划分及特征
  • 三、晚古生代沉积背景
  • 第二节 天然气形成基本地质条件
  • 一、烃源岩与生烃潜力
  • 二、三角洲沉积体系与储集砂体
  • 三、成藏组合与资源潜力
  • 第二章 天然气成藏地球化学特征
  • 第一节 天然气组分特征
  • 一、烃类气体组成
  • 二、非烃类气体组成
  • 第二节 天然气同位素特征
  • 一、烷烃气系列碳同位素
  • 二、碳同位素连线类型及倒转
  • 第三节 天然气气源对比
  • 一、天然气组分特征对比
  • 二、天然气同位素特征对比
  • 三、轻烃对比
  • 第三章 天然气成藏年代
  • 第一节 生排烃史分析
  • 一、烃源岩热演化史模拟
  • 二、根据烃源岩的主要排烃期确定气藏形成时间
  • 第二节 储层流体包裹体及成藏期次
  • 一、不同层系包裹体类型及分布
  • 二、包裹体均一温度
  • 三、包裹体内烃类成熟度及成份
  • 四、天然气成藏期次
  • 第三节 储层自生伊利石同位素测年
  • 一、样品特征
  • 二、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
  • 第四节 甲烷同位素动力学分馏
  • 一、包裹体组分碳同位素特征
  • 二、甲烷碳同位素动力分馏特征
  • 第四章 天然气输道体系及运移动力
  • 第一节 天然气输导体系
  • 一、输导体系类型及特征
  • 二、砂体型输导体系特征
  • 三、断裂网络型输导体系特征
  • 四、输导体系演化
  • 第二节 天然气运移动力
  • 一、古压力特征
  • 二、源储剩余压力差
  • 第五章 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成藏
  • 第一节 储层致密化时间
  • 一、致密储层的划分
  • 二、储层孔隙演化
  • 三、储层致密化时间
  • 第二节 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成藏的耦合
  • 一、下部成藏组合—以山2气藏为例
  • 二、中部成藏组合—以盒8气藏为例
  • 三、上部成藏组合—以千5气藏为例
  • 第三节 天然气成藏模式
  • 一、储层成岩—成藏演化过程
  • 二、天然气的成藏机制与成藏模式
  • 第六章 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及勘探建议
  • 第一节 天然气成藏富集规律
  • 一、生气强度控制了气田分布范围
  • 二、运移动力及通道影响了天然气富集程度
  • 三、优质储层是天然气富集的主要场所
  • 四、盖层控制了气田的形成与保存
  • 第二节 成藏地质条件评价
  • 第三节 天然气勘探区带评价
  •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烃源岩石油地球化学评价方法[J]. 国外测井技术 2017(02)
    • [2].烃源岩解析气在克拉美丽地区气源对比中的应用[J]. 地质论评 2017(S1)
    • [3].川南地区金页1井早寒武世烃源岩沉积地球化学特征[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20(04)
    • [4].松辽盆地梨树断陷高—过成熟烃源岩生烃潜力评价[J]. 世界地质 2020(03)
    • [5].鄂尔多斯盆地中部—东南部延长组长7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9(04)
    • [6].陆相泥质烃源岩液态烃生成-排出-滞留模拟实验及其地质意义[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7].杭锦旗地区基于测井响应特征的泥质烃源岩有机质丰度评价研究[J]. 石油物探 2016(06)
    • [8].雷家地区沙四段烃源岩分级评价与预测[J]. 化工管理 2016(32)
    • [9].烃源岩岩心内外部地球化学特征对比及污染因素分析[J]. 中国锰业 2016(05)
    • [10].烃源岩有机碳含量与生排油效率动态评价[J]. 石油实验地质 2017(04)
    • [11].南华北盆地豫西地区C—P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5(01)
    • [12].塔西南坳陷二叠系烃源岩热演化及生烃史模拟[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05)
    • [13].准噶尔盆地陆东—五彩湾地区石炭系烃源岩[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0(05)
    • [14].鄂尔多斯盆地甘泉—富县地区长7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J]. 岩性油气藏 2018(01)
    • [15].利用测井方法定量评价大冷断陷烃源岩有机碳含量[J]. 内江科技 2018(08)
    • [16].奈曼凹陷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8(05)
    • [17].致密油藏烃源岩有机碳含量预测方法研究[J]. 中国锰业 2016(04)
    • [18].二连盆地赛汉塔拉凹陷烃源岩有机相与烃源灶[J]. 岩性油气藏 2017(02)
    • [19].成熟——过成熟烃源岩有机质类型识别[J]. 物探与化探 2017(02)
    • [20].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烃源岩沉积有机相探讨[J].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15(06)
    • [21].沧东凹陷沙河街组低熟烃源岩生烃特征[J].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22].彩南探区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展布与潜力评价[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4(24)
    • [23].内蒙古额济纳旗大狐狸山地区干泉组烃源岩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及意义[J]. 地质通报 2013(04)
    • [24].鄂尔多斯盆地长7烃源岩有机碳测井评价[J]. 岩性油气藏 2013(04)
    • [25].烃源岩有机质丰度的测井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探讨[J]. 岩性油气藏 2011(02)
    • [26].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探区烃源岩生烃能力[J].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9(04)
    • [27].凌源—宁城盆地牛营子坳陷侏罗系海房沟组烃源岩芳烃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9(03)
    • [28].四川盆地二叠系烃源岩及其天然气勘探潜力(一)——烃源岩空间分布特征[J]. 天然气工业 2018(05)
    • [29].烃源岩排烃期与储层致密期匹配关系的确定及意义——以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芦草沟组致密油为例[J].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8(28)
    • [30].中扬子地区二叠系烃源岩研究[J]. 内江科技 2015(02)

    标签:;  ;  ;  ;  ;  

    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岩性气藏形成机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