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以通过前期研究获得的黄花苜蓿4个品系(品系代号分别为:A、B、C、D)及其5个相关种质(种质材料代号分别为:E、F、G、H、I)为试验材料。首先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进行了9份供试材料的种子贮藏蛋白遗传多样性研究,探讨了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然后,以农艺性状表现突出的黄花苜蓿A、B、C三个品系的子叶、下胚轴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黄花苜蓿不同品系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生根以及繁殖系数的影响。对种子量较少的黄花苜蓿品系D,则以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对其继代增殖以及生根的影响。同时进行了品系D的扦插试验,探索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插条成活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单株取样的方法,进行黄花苜蓿不同品系及其相关种质的种子贮藏蛋白电泳,共检测到69条谱带,总多态带为56条,多态带百分率为81.16%,表明在蛋白质水平上,4个品系及其5个相关种质间存在着丰富的多样性,其中种质H的遗传多样性最丰富。其次为种质F,其余几个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顺序为:A>E>D>C>B>I>G。2)9份供试材料的总基因多样性为0.2214,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4929<0.51,表明其49.29%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供试材料间,50.71%遗传变异存在于供试材料内。说明供试材料间变异程度高,遗传分化较大。3)基于不同品系及其相关种质间的Nei’s遗传距离,用UPGMA法进行聚类,结合种质材料(品系)特性和地理来源,9份供试材料可以分为4类,首先是品系D单独为一类,其次是种质H和I聚为一类,然后是C单独聚为一类,最后品系A、B和种质E、G、F聚为一类。4)以群体取样的方法,进行黄花苜蓿不同品系及其相关种质的种子贮藏蛋白电泳,共检测到58条谱带,其中有38条共有带,有20条表现出多态性,多态带百分率为34.48%,低于单株取样的研究结果。5)通过对各种培养基的对比研究,筛选出适于黄花苜蓿品系A和B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SH+2,4-D2.0mg/L+6-BA0.5mg/L;分化培养基为SM+KT0.3 mg/L+NAA0.2 mg/L+CH250 mg/L;其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其繁殖系数分别为:12.9和10.40。最适于品系C愈伤组织诱导的培养基为SH+2,4-D2.0mg/L+6-BA0.5mg/L;分化培养基为: SM+KT0.15 mg/L+NAA0.25 mg/L;生根培养基为:MS培养基,繁殖系数是12.65。适于品系D增殖培养与生根的培养基均为SH+NAA0.2mg/L,增殖系数是6.35。6)通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黄花苜蓿品系D的插条扦插生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BA对其插条生根的影响最大,用30mg/L 6-BA处理效果最好,其成活率达91%,根数5条,根长7.12cm,是黄花苜蓿品系D通过扦插快繁最好的插条处理方法。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处理对打破野生黄花苜蓿种子硬实的效果研究[J]. 种子 2018(01)
- [2].黄花苜蓿种质资源评价研究[J]. 草原与草业 2018(03)
- [3].黄花苜蓿抗逆性研究进展[J]. 吉林畜牧兽医 2015(12)
- [4].盐、碱胁迫与温度对黄花苜蓿种子发芽的影响[J]. 草业科学 2015(11)
- [5].黄花苜蓿高产栽培[J]. 云南农业 2016(09)
- [6].徽县药用黄花苜蓿栽培技术规范[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0(15)
- [7].内蒙古鄂温克旗气候条件对人工种植黄花苜蓿生长的影响及气象服务对策[J]. 种子科技 2019(16)
- [8].不同盐分对黄花苜蓿早期幼苗生长及离子积累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19(04)
- [9].生态型黄花苜蓿引种试验[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8(03)
- [10].黄花苜蓿种植技术要点[J]. 农村新技术 2014(08)
- [11].黄花苜蓿栽培技术[J]. 新疆畜牧业 2013(06)
- [12].温岭种黄花苜蓿的特征特性及种子生产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1(10)
- [13].特种水稻紫香糯1号—黄花苜蓿轮作栽培技术规程[J]. 农业装备技术 2018(02)
- [14].大棚黄花苜蓿—菱角水旱轮作栽培技术[J]. 上海蔬菜 2018(05)
- [15].含腐植酸水溶性肥料在黄花苜蓿上的应用效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 2018(21)
- [16].时蔬秧草[J]. 饮食科学 2013(05)
- [17].海拔与黄花苜蓿表型性状的相关性研究[J]. 草业学报 2019(01)
- [18].反季节栽培黄花苜蓿的病虫草害绿色防控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 2018(04)
- [19].黄花苜蓿花药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与单倍体鉴定[J]. 草业科学 2018(05)
- [20].安徽野生黄花苜蓿与紫花苜蓿产量性状、核型及遗传纯合度比较分析[J]. 草原与草坪 2020(03)
- [21].4种苜蓿属植物幼苗的抗旱性研究[J]. 草地学报 2010(02)
- [22].黄花苜蓿与4种禾草混播对返青期生物量动态的影响[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4)
- [23].不同品种苜蓿在不同生育期总皂苷含量变化的研究[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10)
- [24].黄花苜蓿MfNAC37基因的克隆及盐胁迫下的表达分析[J]. 中国草地学报 2019(03)
- [25].EMS诱变对蒙古国黄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种子 2018(10)
- [26].5个新疆野生黄花苜蓿居群表型变异性[J]. 草业科学 2019(02)
- [27].黄花苜蓿化学除草技术[J]. 湖北植保 2010(02)
- [28].添加乳酸菌和纤维素酶对黄花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J]. 中国草地学报 2017(06)
- [29].二倍体和四倍体野生黄花苜蓿形态特征比较研究[J]. 草地学报 2009(04)
- [30].紫花苜蓿和黄花苜蓿种子萌发期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响应[J]. 中国草地学报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