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一、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论文文献综述)

陈学丰[1](2021)在《青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就业是民生的基础,也是财富的来源。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把稳定就业和保障就业放在了“六稳”和“六保”的首位。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及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近几年青海省高校每年的招生数量和毕业生逐年增加,为确保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对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的执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于青海省就业政策文本与执行现状的相关分析,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采用史密斯模型作为基础模型,聚焦青海省就业政策执行中的政策文本分析、政策执行主体分析、政策执行客体分析、政策执行环境分析等四方面,研究青海省公共就业政策执行情况。通过研究,剖析发现青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中存在较多问题。政策文本本身存在政策体系缺乏整体性和相关性、政策内容需要进一步优化、缺少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的问题;政策执行主体存在就业政策人力资源配备不足、政策宣传渠道不够丰富,宣传力度不足、缺少就业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环节等问题;政策执行客体存在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脱离国家需要、毕业生的自主创业的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政策执行环境存在就业执行客体的法律意识较为淡薄、少数民族生源较多及就业观念陈旧等问题。针对问题进一步探究出因此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政策体系的制定缺少科学性和长远性规划、政府部门的岗位设置与配置数量受到严格的限制、同级部门监督体系不完整,上下级监督缺少工作体系、没有政策执行效果评价体系和对结果不重视、自主创业的空间有限、高校毕业生缺少主动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就业政策的意识、就业观念深受地域和家庭观念的影响等。根据就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一步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政策制定方面,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政策顶层设计、强化就业政策的预见性与规划性、制定可行的政策实施性文件;在政策执行主体方面,明确政府各部门的职责、配备充足的人力资源,提高执行队伍专业化水平、完善对高校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等建议;在政策执行客体方面,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新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等建议;同时,要优化就业市场环境、强化法治宣传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自助治理能力等。

青海省人民政府[2](2020)在《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青政[2020]80号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管理,根据《青海省行政规范文件制定和备案办法》(青海省人民政府第99号令)的相关规定,省政府以2018年清理结果为基数,

张妍妍[3](2020)在《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文本与话语分析——基于省域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文件的调研》文中认为文章以省域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相关政策文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政策文本进行主题与内容分析,解读现行省域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相关政策文件中关于文创产品开发主体、营销体系、体制机制和保障措施四个方面的部分文本内容所传达的肯定意义和排除的意义。对政策文本进行解析,更有利于图书馆把握政策方向,掌控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实践。

朱红[4](2020)在《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演变逻辑与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医疗卫生市场的竞争,不仅是医疗技术水平的竞争,更是经营管理水平的竞争。要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效率和水平,卫生事业单位首先就要提高内部管理人员的综合职业素质。职员制度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制度创新,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职业化,是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措施之一。自其在90年代提出以来,虽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单位内部管理混乱、效率低下等问题仍然突出。过去学者们的研究大多是从实证的角度,分析其意义、困境和对策,且大部分学者发现职员制改革的困境之一就是政策的不完善。基于此,本文对政策文本进行逐级的归纳、概括、总结,力求清晰地呈现我国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的变迁过程和演变逻辑,并结合现实改革困境,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力求更好地剖析改革的实际问题和正确地发挥政策的指导作用。本文借助“北大法宝”、“北大法意”等权威法律搜索网站对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文本进行梳理,获得75份政策文本,包括中央层面政策文本41份,省级政策文本34份,并对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涉及的中央层面政策文本的颁布时间、文本类型、颁布部门以及政策主题进行量化分析。同时以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方法为指导,对中央政策文本和省级政策文本分别进行编码分析,其中为了厘清国家层面整个政策的变迁过程,将政策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职员概念初提阶段(1993—1999)、岗位设置管理制度改革阶段(2000-2009)、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阶段(2010—2014)、整体构建人事管理制度阶段(2014至今)。编码后得到四个核心的概念类属:政策环境、政策目标、政策措施以及政策权力。这四个政策核心要素的变迁蕴含着内在的逻辑:一、政策改革的推动力由间接的经济面转向直接的社会面;二、政策目标趋向以人为本,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和人们公共服务需求的满足;三、政策改革措施整体全面推进,由最初的分配制度改革,到聘任制度、岗位管理制度的建立,奖惩制度、培训制度以及养老保险制度的全方位改革;四、随着社会对“管理”的认识深化,卫生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的身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完成“干部—行政人—社会人—专业人”的身份变迁,向职业化趋势发展;五、卫生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改革方向由社会化管理改革强调政事分开,转变为分类改革强化其公益属性,而职员制改革政策正是依据单位改革的困境而不断修正前行;六、改革管理权力呈分散下放趋势,改革管理主体多元化。本文对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归纳分析的过程中,一方面看到了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在不断完善,但同时也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政策改革内源性动力不足、部分政策表述模糊和泛化、政策缺乏系统性有序性、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结合现实中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的主要困境:以职级设计为核心的晋升通道受限、以岗位转换为核心的横向流动受阻、以分配考核为核心的薪酬激励不足,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职员制改革要回归劳动和职业本身;二、把握职员制改革中的关键点;三、完善职员制改革的保障机制;四、制定取消行政级别的过渡政策;五、系统完善职员制改革的法规体系建设;六、总结并推广试点经验。

李杰[5](2020)在《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文中认为“对口支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基于我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及中部地区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发展水平存在的较大差距,以及地区之间资源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互补性的客观实际,为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于20世纪70年代末制定、实施并不断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项政策、制度。对口支援的实施,在控制和缩小地区发展差距、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及其破解、“一带一路”的实施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持续进行和发力,特别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为对口支援的创新、完善以及全方位、深层次的有效实施,带来了历史性的新机遇,提供了新导向和新路径。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以《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为题,在充分借鉴现有理论成果及其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政治学、公共管理学府际关系理论和政策网络理论,经济学区域发展理论以及民族学民族发展理论,展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通过梳理对口支援政策的提出、发展历程、基本类型及其推广应用,明确对口支援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及民族政策体系中的地位,探寻对口支援的价值目标、意图以及功能、作用,并对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绩效进行检视。研究发现,对口支援政策在促进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大功能和作用。同时,存在着造血功能不足、援助效率不高以及制度激励不足等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因素使然:既有政策因素的影响,没有使多元主体形成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以及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又受任务设定的制约,诸如任务扩界、任务累加、任务分配、路径依赖以及利益博弈导致的目标分歧等;还有环境条件的约束,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经济发展滞后、社会环境独特以及国际环境条件复杂,等等。问题产生的原因,决定了问题解决的方式及其路径。对口支援中存在的问题,是由政策因素、任务设定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所致,这就决定了这一问题的解决应当遵循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等基本原则,在中央政府领导下,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以及探寻其有效性的实现路径。首先,构建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长效机制。包括:一是对口支援目标机制,全面认识对口支援政策的特殊性和阶段性、强化“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以及产业支援要帮扶受援地区实现产业结构调整。二是对口支援动力机制,实现“互惠共赢”的利益分享、鼓励援助的“利益补偿”以及强化有关主体“利益共同体”意识等。三是对口支援约束机制,完善相关法律约束制度、建立严格的行政问责制度以及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制度等。四是对口支援协调机制,发挥中央政府“顶层设计”的协调功能、坚持“科学规划”的工作方针以及建立健全“政府——市场——社会”统筹协调机制等。其次,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选择。一是紧紧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和有效性,破解当代中国西部民族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地区之间、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二是充分借力“一带一路”的实施和推进,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在两个“互联互通”中发挥对口支援的政策功能和作用。三是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加大教育、卫生、文化对口支援力度;深化西部民族地区经济体制改革,大力改善投资环境;通过“双向交流”、干部支援、在职培训等多种方式,加强西部人才建设,为西部大开发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四是按照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在对口支援中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制度建设的现代化: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并且有效发挥制度效能,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和提升地方政府能力,促进政府与市场、社会间的良性互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资源配置。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6](2019)在《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文中提出编者按历史是一面镜子。纪念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做好现在、开辟未来。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青海解放70周年,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纂了《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纪略》突出体现党的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各民族团结奋斗三大历史主要脉络,重?

徐畅[7](2019)在《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说明自2012年提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来,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也紧跟步伐。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科技创新政策不仅作用于系统中的每个主体,也是各个主体间协调合作的纽带。区域创新是促进国家创新的主要动力,但我国各省市资源禀赋、经济能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这就意味着各省市要针对性的制定科技政策。青海是青藏高原上的重要省份之一,近几年青海省的综合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经济增长的速度与创新型省份建设的速度不相匹配。基于此,本文立足于青海省发展实际,评价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效果。基于参考文献的阅读,总结国内外学者对科技创新政策的内涵、政策评估等内容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对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效果评估的标准、原则、角度与方法。根据科技创新政策的一般分类,收集青海省自2005至2017年发布的重大科技创新政策,并从数量、颁布主体等方面分析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的成效。根据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现状,构建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体系,指标体系涵盖科技创新环境型政策、科技创新供给型政策以及科技创新需求型政策三个方面,每个方面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共17项指标。运用熵值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系统分析青海省2005-2017年间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结果表明:2005-2017年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整体实施效果及三项细分政策实施效果总体呈上升趋势,且2017年得分较2005年有明显提升。在三项细分政策中,科技创新需求政策提升速度最快,得分最高,实施效果最为显着,供给政策实施效果次之,而环境政策的实施效果相对较差。最后,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优化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对策和建议。

王晓强[8](2019)在《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政组织法作为内部行政法,在整个行政法体系中始终没有得到很好地发展,包括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在内的诸多基础性理论命题仍然没有得到很好地解决。虽然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已经成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基本政策要求,但是如何认识和推进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仍然有很多具体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具体而言,应包括:如何理解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行政机构设置为何需要法定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范围的划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位阶的确定、行政机构设置法定程度的判断,这些问题层层推进,相互关联,从而构成了本文分析、探讨的逻辑框架与基本主题。本文除绪论之外,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对象进行分析,即如何理解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从静态与动态两个层面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分析探讨,前者主要从主体角度依据不同的标准对行政机构进行类型化划分,后者则主要从行为角度对设置的范围进行界定,所谓行政机构设置是指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内设机构及派出机构的设立、撤销、合并、规格变更、名称变更等一系列行政组织行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源于传统的法律保留、制度性法律保留、行政组织法定主义等,但是又与其存在差别,其将法律、法规、规章一并纳入法定化的调整范围。第二章,主要分析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必要性。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总体上经历了萌芽、初创、发展、改革四个阶段,在机构改革过程中存在法律、制度、理论等方面的问题。行政机构设置之所以要实现法定化,主要是因为我国行政机构设置领域所存在的现实问题需要通过法定化的方式予以解决,规则是减少混乱、建立秩序的最有效方式,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是解决行政机构设置随意化、碎片化、行政化、同质化的最有效途径;此外,在理论方面的原因则主要基于法律保留学说的发展、行政组织规范作用的提升、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的要求、财政预算理论的推动,以及法规范所具有的一致性、稳定性、权威性等法的一般性特征。第三章,对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域外经验进行分析。着重就美国、德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设置的法规范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在行政机构设置领域实现预算控制、行政机构设置的法规范内容尽可能详尽、立法主导行政机构设置、行政机构设置的动态控制机制以及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数量控制等制度和措施,都对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推动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第四章,主要划分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即哪些行政机构的设置需要法规范依据,哪些行政机构的设置则不需要法规范依据。重要性理论应作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划分的理论依据,其在法定化范围的判断上具有重要影响。根据行政机构实施行政职责范围的不同,所有的行政机构可以划分为各级人民政府派出机关、各级人民政府的业务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业务机构的内设机构、各级人民政府及其业务机构的派出机构四种类型;内设机构可以根据机构功能、结构的不同,再划分为业务、事务、辅助、监督机构及行政职位五种,并以行政机构设置是否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产生影响为标准,将业务类行政机构的全部设置行为纳入法定化范围,其他行政机构的设置行为则排除在法定化范围之外。第五章,主要确定了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与法定化程度。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的确定应当参照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规范中有关行政处罚事项等的设定,对划入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事项分别予以分析,尝试在行政机构设置领域建立多元多级的法规范体系;而法定化程度的判断,则认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意味着行政机构设置的过程需要尽可能实现法定化,因而将行政机构设置领域的法规范分为程序方面的要素与其他方面的要素,具体包括提案、方案的编制、审核、决定、备案、监督等程序要素和机构设置的规则要素、结构要素、设置的形式要素等,并且从准则性与单行性法规范并行、明确机构设置的程序要素、数字化表达三方面来增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

冯志峰[9](2018)在《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政治组织体系主要分为中央政权、地方政权和基层政权,由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组成。相对于中央政权和基层政权而言,地方政权包括省市县三级,成为我国政权系统承上启下、协调各方、高效运转、强本固基的关键枢纽,对维护党中央权威、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凝聚党心民心、决胜全面小康、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分为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个层级。地方党委组织承上启下、统揽大局、协调各方、强本固基,既是中央精神的执行者和建议者,又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者与领导者,承载着领导地方党的组织建设,履行落实“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职责,成为加强地方治理能力建设条块结合的交汇点,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力量。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角色定位、职位属性与运行特性,内在地反映了地方党委组织的执政规律,蕴含着党组织权力运行与制约之道。遵循其行为之内在逻辑,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规律可提炼为“弹性定律”,鲜明地体现出独特的“二重”性,表现为“双刃剑”的作用,既能够实现有效治理、维护社会稳定,也有可能引发权力腐败、危害人民利益,销蚀党的执政基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在内外不良因素的交互作用下,总体呈现出“十大特征”,体现为“多面人”角色,其演化逻辑可归纳为“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强化跃迁定律”,作为地方主导改革的改革者反而成为改革阻力制造者。为扎实有效地“改革改革者”,破除权力制约“悖论”,就必须统筹“个人修养教化、体制机制转化、社会风气净化”,构建科学系统、务实管用、操作简便的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为此,必须立足于中外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之上,深刻把握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诱致成因,认真分析其生成逻辑,精准提炼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之道,努力促进“文本规定”与“实践运行”的有机融合,将“自我律动法”与“一制九转法”深度融入到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之中,努力实现权力高效运行与有效制约的动态平衡,着力提高地方党委书记执政本领,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的领导核心、组织保证和力量保障,为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

舒方[10](2017)在《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度创新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保障,对于青海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通过对有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分析,在把握制度需求的基础上,构建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有效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由青海省地方性法规、青海省政府规章和青海省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构成的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供给资料库(包含163份文件)。运用文本内容所对应的观测点,结合一级指标,对相关制度条文内容进行编码,描述分析了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供给情况。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目前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有效供给水平为47.2分,处于“较差”等级,并存在相关地方性法规可执行性较差、行政规范性文件整体性不强、协调度较低的问题。围绕明确成果归属、完善激励机制、推动政产学研用等关键环节提出了制度供给的措施建议。

二、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1)青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的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第五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
        一、高校毕业生
        二、大学生就业
        三、就业政策
        四、政策执行
        五、基本就业能力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近现代就业理论
        二、公共政策执行理论
第三章 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现状与调查分析
    第一节 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现状
        一、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机构
        二、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梳理
        三、青海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清单
    第二节 应往届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二、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环境情况调查分析
        三、毕业生对于就业创业政策了解程度调查
        四、关于青海省高校毕业就业服务工作调查
        五、高校毕业生就业基本工作能力的调查
        六、就业创业政策执行效果与存在问题调查
    第三节 青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现状访谈
        一、研究对象与样本选择
        二、对应往届毕业生的访谈
        三、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访谈及分析
        四、对用人单位的访谈及分析
        五、对政府就业机构的访谈
第四章 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第一节 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
        一、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
        二、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主体存在的问题
        三、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客体存在的问题
        四、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环境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政策执行主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客体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加强青海省大学生就业政策执行力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完善青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
        一、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的顶层设计
        二、强化就业创业政策的长远性与科学性
        三、明确部门职责并制定政策实施性文件
    第二节 提高政策执行主体的执行效力
        一、保障政策执行的人力资源配备
        二、构建政策执行的监督评价体制
        三、构建政策宣传渠道加强宣传力度
        四、完善对高校的教育督导体制机制
    第三节 培育政策执行客体的就业能力
        一、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第四节 重视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
        一、优化就业市场环境
        二、强化法治宣传建设
        三、利用社会自助治理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A 青海省高校毕业生促进就业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 B 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访谈提纲
附录 C 对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访谈提纲
附录 D 对用人单位的访谈提纲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清单

(3)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文本与话语分析——基于省域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文件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省域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文本与话语分析
    2.1 政策文本的外在形式特征
    2.2 政策文本的内容特征
    2.3 政策文本话语分析
        2.3.1 话语事件1———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开发主体
        2.3.2 话语事件2———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的营销体系
        2.3.3 话语事件3———图书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体制机制
        2.3.4 话语事件4———图书馆开发文化创意产品的保障措施
3 结语

(4)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演变逻辑与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
        二、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度改革政策
    第二节 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一、新公共管理理论
        二、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三、政策文本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
第二章 我国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文本统计分析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政策文本的选取
        二、政策文本的量化统计分析
        三、政策文本的编码分析
    第二节 政策文本的统计分析
        一、政策文本的颁布时间统计
        二、政策文本的文本类型统计
        三、政策文本的颁布部门统计
        四、政策文本的政策主题统计
第三章 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文本的编码分析
    第一节 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度改革中央政策文本编码分析
        一、1993 年—1999 年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文本的编码
        二、2000 年—2009 年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文本的编码
        三、2010 年—2014 年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文本的编码
        四、2014 年至今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文本的编码
    第二节 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度改革省级政策编码分析
    第三节 编码分析结论
        一、政策环境的变迁
        二、政策目标的变迁
        三、政策措施的变迁
        四、政策权力的变迁
第四章 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演变逻辑与问题
    第一节 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的演变逻辑
        一、政策动力由经济面转向社会面
        二、政策目标趋向以人为本
        三、改革措施整体全面推进
        四、管理人员职业化发展
        五、卫生事业单位公益属性的强化
        六、管理监督权力分散
    第二节 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存在的问题
        一、内源性动力不足
        二、部分政策表述模糊和泛化
        三、缺乏系统性有序性
        四、政策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
第五章 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优化的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障碍与政策优化建议
        一、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的必要性
        二、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面临的主要障碍
        三、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R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梳理与述评
        一、文献梳理
        二、文献述评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思路
        二、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准备: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基本认识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对口支援
        二、西部民族地区
        三、府际关系
        四、财政转移支付
    第二节 理论资源准备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二、府际关系理论及其适用性
        三、政策网络理论及其适用性
        四、民族发展理论及其适用性
    第三节 对对口支援的科学认识
        一、政策地位:对口支援已是事实上的国家战略
        二、政策价值:对口支援是中国特色的政策创新
        三、政策本质:对口支援是地方政府间的帮扶与合作
        四、实施结果:对口支援使中央实现对地方治理的嵌入
第三章 历史考察: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化历程
    第一节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的历史图卷
        一、孕育与萌芽阶段
        二、提出与实施阶段
        三、发展与检验阶段
        四、完善与提高阶段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重心的转换
        一、重政治功能、轻经济功能
        二、重经济功能、轻政治功能
        三、政治、经济、社会功能并重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意图
        一、维护边疆稳定
        二、培育市场经济
        三、协调区域发展
        四、促进民族发展
    第四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拓展
        一、重大工程建设
        二、重大灾害救助
        三、东西扶贫开发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第四章 制度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制度体系
    第一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文本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法律依据
        二、对口支援的行政依据
        三、对口支援的政策配套
    第二节 对口支援的政策主体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主体结构
        二、对口支援政策中的府际关系
        三、对口支援政策中主体利益的实现
    第三节 对口支援的运行机制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动力机制
        二、对口支援的工作机制
        三、对口支援的协调机制
    第四节 对口支援政策的功能分析
        一、对口支援的现实功能
        二、对口支援的根本功能
        三、对口支援的价值功能
    第五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具有制度的可能性
第五章 实践检验: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绩效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政策实施状况
        一、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工作概况
        二、对口援疆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三、对口援藏的规模与实施过程
    第二节 对口支援对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三、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其测量
    第三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政策实施中的问题
        一、造血功能不足:受援地自主发展能力不强
        二、援助效率低下:资金的投入——产出比不高
        三、制度激励不足:支援方的援助积极性不高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实践的现实需求
第六章 制约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绩效的因素分析
    第一节 政策因素: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制度不完备
        一、政策主体:没有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工作格局
        二、运行机制:没有形成具有足够内驱力的政策运作机制
        三、政策工具:没有形成一整套精细化的政策工具
    第二节 任务设定: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任务繁杂
        一、任务扩界:政策实践不能承受的“任务之重”
        二、任务累加:支援方政府陷入“两难的境地”
        三、任务分配:结对关系固化造成“厚此薄彼”
        四、路径依赖:对口支援使中央“责任感下降”
        五、目标分歧:利益博弈导致工作“敷衍了事”
    第三节 环境约束: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环境复杂
        一、政治环境:西部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特殊
        二、经济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滞后
        三、社会环境: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环境独特
        四、国际环境:西部民族地区国际背景复杂
    第四节 小结:对口支援“再制度化”是政策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七章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与路径优化
    第一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基本原则
        一、中央统筹与地方联动
        二、规划先行与科学发展
        三、软硬结合与突出重点
        四、坚持互利与加强合作
    第二节 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机制构建
        一、构建合理的对口支援目标机制
        二、构建有效的对口支援动力机制
        三、构建严格的对口支援约束机制
        四、构建完善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
    第三节 新时代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的路径优化
        一、新背景: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
        二、新机遇:借力“一带一路”倡议
        三、新定位:助力“西部大开发”战略
        四、新路径:走“现代化治理”之路
结语
    一、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
    二、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三、本项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有限理性假设下对口支援府际关系的动态演化
附录二:基于“合成控制法”对援藏、援疆工作经济性产出的测算
附录三:对口援藏重大项目情况

(6)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论文提纲范文)

编者按
1949年
1950年
1951年
1952年
1953年
1954年
1955年
1956年
1957年
1958年
1959年
1960年
1961年
1962年
1963年
1964年
1965年
1966年
1967年
1968年
1969年
1970年
1971年
1972年
1973年
1974年
1975年
1976年
1977年
1978年
1979年
1980年
1981年
1982年
1983年
1984年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7)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科技创新政策内涵
    2.2 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发展综述
        2.2.1 科技创新政策研究内容
        2.2.2 政策评估的研究内容
        2.2.3 青海省科技政策评估效果实践
        2.2.4 研究述评
第3章 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现状分析
    3.1 科技创新政策分类
        3.1.1 科技创新供给政策
        3.1.2 科技创新需求政策
        3.1.3 科技创新环境政策
    3.2 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现状分析
        3.2.1 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的数量分析
        3.2.2 青海省科技政策的颁布主体分析
        3.2.3 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作用对象分析
        3.2.4 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涉及内容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科技创新政策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估过程
    4.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构建原则
        4.1.2 指标的选取
    4.2 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
        4.2.1 选取原始数据
        4.2.2 计算评估指标隶属度
        4.2.3 设置各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的权重
        4.2.4 计算最终结果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结果分析与对策建议
    5.1 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评估结果分析
        5.1.1 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系统分析
        5.1.2 青海省科技创新供给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5.1.3 青海省科技创新需求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5.1.4 青海省科技创新环境政策实施效果分析
    5.2 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存在的问题
        5.2.1 科技创新环境基础较为薄弱
        5.2.2 科技创新供给政策实施力度有待加强
        5.2.3 技术市场整体规模有待改善
        5.2.4 科技创新政策执行效果滞后期较长
        5.2.5 科技创新政策评估没有形成常态化机制
    5.3 优化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建议
        5.3.1 加强科技创新环境政策上的顶层设计
        5.3.2 加大科技创新供给政策的实施力度
        5.3.3 以需求为改革方向,盘活技术市场
        5.3.4 优化现有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5.3.5 建立科技创新政策的动态跟踪系统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局限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局限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目录
附录 B: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估指标隶属度
附录 C:熵值法计算过程
作者简介

(8)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缘由
        (一)问题的提出背景
        (二)研究的问题
    二、研究的价值
        (一)有利于完善我国行政组织法的构建
        (二)有利于发展我国行政组织法学理论
        (三)有利于指导行政机构改革的实践
        (四)有利于公民合法权益的保障
    三、国内外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研究述评
        (二)国外研究述评
    四、研究的方法
    五、研究的结构与思路
第一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对象
    第一节 静态层面的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一、机构的内涵
        二、行政机构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三、作为行政法学术语的行政机构
        四、类型化的行政机构
    第二节 动态层面的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一、行政机构设置权及设置的外延
        二、机构设置与职权配置的关系
        三、机构设置与职位、编制设置的关系
    第三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理论变迁
        一、行政组织法中的法律保留
        二、法律保留不能承受之重
        三、从法律保留原则到行政法定原则
        四、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中法的内涵
第二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依据
    第一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理论依据
        一、法律保留学说的发展
        二、行政组织规范作用的提升
        三、基本权利的客观价值秩序
        四、财政预算理论的推动
        五、法规范的一般性特征
    第二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实依据
        一、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实状况
        二、我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所面临的问题
        三、个案分析:环境保护领域的行政机构设置
第三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域外经验
    第一节 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现状
        一、美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二、德国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三、日本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四、台湾地区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
    第二节 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的基本经验
        一、预算控制行政机构设置
        二、行政机构设置的规定应尽可能详尽
        三、立法主导行政机构设置
        四、行政机构设置的动态调整机制
        五、对行政机构设置进行数量限定
第四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
    第一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判断标准
        一、从法律保留原则到制度性法律保留原则
        二、法律保留范围的判断标准:从干涉、全面保留到重要性理论
        三、重要性理论应为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判断标准
    第二节 我国大部分行政机构设置非法定化
        一、中央层面
        二、地方层面
    第三节 判断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时须考虑的因素
        一、行政保留产生的影响
        二、行政机构设置对行政相对人权利保障产生的影响
        三、行政机构设置对行政任务正确、有效实施产生的影响
        四、行政机构设置行为本身产生的影响
    第四节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范围的确定
        一、区分行政决策机构与行政执行机构?
        二、业务类行政机构的设置应纳入法定化范围
        三、行政机构的所有设置行为应纳入法定化范围
第五章 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与程度
    第一节 法律规范密度的双重性
        一、区分法定化位阶与法定化程度
        二、法律规范密度在我国法律中的表现
        三、法律规范密度确定的不同标准
    第二节 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位阶
        一、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的不同模式
        二、我国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位阶的现状
        三、如何确定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位阶
    第三节 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程度
        一、比较借鉴:域外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分析
        二、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程度的现状
        三、行政机构设置的内容要素
        四、如何加强行政机构设置的法定化程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情况
附件:行政组织法规范汇总目录(1949~1999)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聚焦与研究意义
        (一)现实问题聚焦
        (二)问题研究意义
        (三)问题研究价值
    二、文献综述与相关评论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与评论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现状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研究方向
    三、研究设计与主要框架
        (一)明确调查研究要素
        (二)科学选取研究方法
        (三)合理设计研究框架
    四、资料来源与数据说明
        (一)历史文献资料来源
        (二)实地访谈资料来源
        (三)核心概念内涵界定
第二章 中外权力制约思想比较
    一、权力制约的理论内涵
        (一)权力的本质定义
        (二)权力的固有特征
        (三)制约与监督辨析
    二、中国传统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中国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中国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中国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历代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西方古代权力制约思想
        (二)西方中世纪权力制约思想
        (三)西方近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西方现代权力制约思想
    四、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理论脉络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原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开创性权力制约思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主体化权力制约思想
    五、中外权力制约理论体系
        (一)以道德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先导
        (二)以法律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保障
        (三)以权力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核心
        (四)以权利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根本
        (五)以社会制约权力是实现权力制衡的依据
第三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现状
    一、中国共产党地方党委建制的演变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地方党委建制的雏形
        (二)土地革命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形成
        (三)抗日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发展
        (四)解放战争时期地方党委建制的调整
        (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建制的成熟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的经验做法
        (一)地方党委书记选拔标准逐步得到明确,凸现党性坚定首要性
        (二)地方党委书记任用程序逐步得到规范,呈现环节设计科学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逐步得到控制,体现流程管理严肃性
        (四)地方党委书记绩效考核逐步得到优化,实现评价方式合理性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监督逐步得到健全,展现腐败整治威慑性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要素
        (一)地方党委书记职位厘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构成分析
        (三)地方党委书记队伍成长特征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模量定律”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含义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特征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弹性定律的成因
第四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衡量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现象的界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标准的认定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定义的确定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要件
        (一)“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性别构成
        (二)“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级别构成
        (三)“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地域分布
        (四)“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期间
        (五)“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案发年龄
        (六)“落马”地方党委书记潜伏时长
        (七)“落马”地方党委书记腐败类型
        (八)“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罪名分布
        (九)“落马”地方党委书记判处结果
    三、地方党委书记违法乱纪的行为特征
        (一)违反政治纪律,挑战党中央权威
        (二)违反组织纪律,干部选任藏猫腻
        (三)违反廉洁纪律,官商勾结搞腐败
        (四)违反群众纪律,脱离群众捞名利
        (五)违反工作纪律,言行不一污形象
        (六)违反生活纪律,贪图享受堕牢笼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运行轨迹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形成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转化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心理的强化
        (四)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重复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行为的惩罚
    五、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腐败成因追问
        (一)地方党委书记心理贪欲强化是权力腐败的原始驱动力
        (二)地方党委书记制度规定泛化是权力腐败的外在驱动力
        (三)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异化是权力腐败的内在驱动力
        (四)地方党委书记管理监督弱化是权力腐败的间接驱动力
        (五)地方党委书记人情交往物化是权力腐败的直接驱动力
第五章 地方党委书记权力制约机制
    一、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自我律动法”的实施途径
        (一)加强党性修养,坚定对党忠诚执政立场
        (二)明确主攻方向,树立稳中求进执政目标
        (三)提高领导水平 带好立党为公执政队伍
        (四)坚持服务群众 打牢为民造福执政基础
        (五)发扬民主作风 完善求真务实执政机制
        (六)勤于学习调研 提高实干兴邦执政魄力
        (七)践行法治思维 形成改革创新执政方法
        (八)锐意攻坚克难 肩负敢于担当执政责任
        (九)保持党员本色 固守清正廉洁执政底线
        (十)加强官德修养 涵泳诚信平实执政道德
    二、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的他律途径
        (一)加强人才储备精准“育权”、好中选优正本清源
        (二)改进选任方式法定“授权”、坚持标准严格程序
        (三)明确权力边界科学“厘权”、合理定位职责明晰
        (四)科学划分权责依法“制权”、坚持原则恪守规矩
        (五)推进党务公开全程“晒权”、公布清单职责法定
        (六)设计权力流程依规“行权”、固化程序规范运行
        (七)加强权力制约有效“控权”、严格制度强化监督
        (八)优化考评机制公正“评权”、创新方式科学考核
        (九)完善奖惩机制规范“退权”、优胜劣汰吐故纳新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附件1 “现任”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2 “落马”地方党委书记简明表
    附件3 党中央制定的权力监督制度简明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学术研究成果
后记

(10)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1.2.1 研究方法
        1.2.2 研究思路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重点与研究难点
        1.5.1 研究重点
        1.5.2 研究难点
    1.6 研究的可能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科技成果转化
        2.1.2 制度与制度创新
    2.2 构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有效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第3章 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制度供给现状
    3.1 青海省科技活动基本情况
    3.2 青海省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现状
    3.3 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供给分析
        3.3.1 研究样本与文本编码
        3.3.2 信度与效度评估
        3.3.3 描述统计分析
第4章 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有效供给水平评价
    4.1 研究范围和评价指标体系
        4.1.1 研究范围
        4.1.2 评价指标体系
    4.2 评价过程
        4.2.1 指标权重的确定
        4.2.2 不同制度类型的权重
        4.2.3 评价标准及得分
    4.3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1 评价结果
        4.3.2 评价分析
    4.4 问题分析
        4.4.1 相关地方性法规可执行性较差
        4.4.2 行政规范性文件整体性不强
        4.4.3 行政规范性文件协调度较低
        4.4.4 各项制度供给水平差异较大
第5章 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创新措施
    5.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5.2 加强关键环节制度供给
        5.2.1 构建明确的权属和奖励机制
        5.2.2 推动政产学研用
        5.2.3 强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保障措施
第6章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正式制度有效供给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信效度调查和权重打分表
附录B 第三轮确定权重时其他专家判断矩阵及检验
附录C 青海省省级地方性法律规章文本编码及得分
附件D青海省行政规范性文件(青政与青政办文件名与编码)
附录E 青海省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青政)编码及得分
附录F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规范性文件编码及得分
作者简介

四、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论文参考文献)

  • [1]青海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D]. 陈学丰. 青海师范大学, 2021(02)
  • [2]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省政府、省政府办公厅行政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J]. 青海省人民政府. 青海省人民政府公报(汉文版), 2020(21)
  • [3]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文本与话语分析——基于省域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政策文件的调研[J]. 张妍妍.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20(04)
  • [4]卫生事业单位职员制改革政策演变逻辑与优化[D]. 朱红.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20(07)
  • [5]对口支援西部民族地区研究[D]. 李杰.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6]青海解放70年大事纪略[N]. 青海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青海日报, 2019
  • [7]青海省科技创新政策实施效果评价[D]. 徐畅. 青海大学, 2019(04)
  • [8]行政机构设置法定化基本理论研究[D]. 王晓强.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 [9]地方党委书记权力运行与制约机制研究[D]. 冯志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10]青海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创新研究[D]. 舒方. 青海大学, 2017(10)

标签:;  ;  ;  ;  

中共青海省委办公厅、青海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青海省事业单位机构人事制度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