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杨庄休闲农业园位于山西阳城县北留镇4A级风景区皇城相府北500米的山区,是皇城相府风景区进一步开发的延伸和补充,是以农业休闲体验为特色的农业园区。规划的基本理念是从休闲体验、文化等方面延长农业产业链,把农事体验作为园区的核心内容布置安排,结合皇城相府文化和区域文化,打造以休闲体验为灵魂的综合性农业休闲观光园。杨庄休闲农业园以满足现代人对“休闲活动”的要求为主,功能定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农业休闲体验,把园区作为农业养生的乐园,让游客全方位体验农业生产的喜悦、体验农村生活的快乐。二是与皇城相府景区联合,延长游客的旅游时间,丰富旅游的内容,二者共同营建综合性文化旅游区,形成“吃住行游娱购”旅游六要素完整的旅游区。规划紧紧围绕皇城相府文化和独特地形地貌的核心资源,坚持尊重场地精神的原则、农业体验的原则、文化延伸的原则、整体性原则、强调生态保护的原则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利用中国古典园林散点布局的手法,充分发挥视线构图的作用,合理布局,全园形成“一线、五区、六控制点”的景观系统。“一线”则是园区平面构图的控制线和观赏序列线。主要以入画广场、樱桃沟、蝶形生态餐厅、种葛亭广场、别有洞天、观览温室、窑洞宾馆等主要景观节点形成。“五区”即结合地形和功能需求形成五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即以樱桃沟为主的山林养生区,第一个平台上以蔬菜种植为主的人文休闲区,隧道北部花卉种植和农业科技展示为主的农业观览区,北部东侧最高平台上以土地租赁为主的农事体验区,以植被保护和经济林为主的生态保育区。“六控制点”是结合园区地形地貌特色,在五个制高点和出入口区形成六个视线的控制点,六点均有主建筑,分别为文贞阁、九九阁、真意阁、伴闲阁、茱萸阁和入画亭。六个景点之间视线可以互通,利用中国古典园林散点构图的原理来控制全园,强化全园的整体性,同时六个点也可以和山下南部的皇城相府相望,形成两景区之间的呼应。规划在以农业体验为核心内容、结合核心资源形成景区特色、合理利用地形营建特色空间和低成本景观营建方面进行了探索,有一定的创新。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一章 休闲农业概述1.1 休闲农业溯源1.1.1 西方古代的“休闲农业”1.1.2 中国古代的农“休闲农业”1.2 休闲农业的相关概念探索1.2.1 农业1.2.2 观光1.2.3 休闲1.2.4 景观(Landscape)1.2.5 园林(Landscape Architecture)1.2.6 休闲农业1.3 国外休闲农业发展概况1.4 中国休闲农业发展概况1.4.1 发展现状1.4.2 发展前景1.5 休闲农业的特征和功能1.5.1 休闲农业的特征1.5.2 休闲农业的功能第二章 项目概况2.1 项目背景2.1.1 阳城县旅游发展概况2.1.2 皇城相府景区发展需要2.1.3 规划的依据2.2 项目概况2.2.1 区位条件2.2.2 土地利用现状2.2.3 道路市政设施2.2.4 景观资源条件第三章 开发条件SWOT 分析3.1 优势分析(Strengths)3.1.1 区位优越3.1.2 皇城相府景区带来的游客资源优势3.1.3 皇城相府集团公司的从业经验3.1.4 北留镇的社会效应3.1.5 经济投入的优势3.1.6 场地地形的优势3.2 劣势分析(Weakness)3.2.1 旅游基础设施尚未完备3.2.2 植被条件差3.2.3 建设用地少,项目开发受限3.2.4 开山造田的悬崖景观效果差3.3 机遇分析(Opportunity)3.3.1 晋城市旅游业的迅速发展3.3.2 “晋焦洛”金三角旅游圈的启动3.3.3 旅游形态从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3.4 威胁分析(Threat)3.4.1 旅游市场需求变化迅速3.4.2 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3.4.3 两种产业的协同发展增大了其旅游发展的挑战3.4.4 滑坡、塌陷等地质隐患第四章 周边旅游项目分析及借鉴4.1 周边旅游产品分析4.1.1 周边自然山地型旅游景区4.1.2 周边人文类旅游景区4.1.3 周边旅游产品特点4.2 与重点景区合作关系4.2.1 资源分析4.2.2 各景区的功能定位第五章 规划理念及项目定位5.1 规划理念5.1.1 整体开发的理念5.1.2 突出农业主题的理念5.1.3 市场导向的理念5.1.4 回归自然的“绿色”理念5.2 项目定位5.2.1 功能定位5.2.2 目标定位5.2.3 市场定位第六章 总体布局规划6.1 规划原则6.1.1 尊重场地精神的原则6.1.2 农业体验的原则6.1.3 文化延伸的原则6.1.4 整体性原则6.1.5 强调生态保护的原则6.1.6 以人为本的原则6.2 总体布局6.3 竖向规划6.3.1 竖向规划的基本原则6.3.2 竖向规划6.4 道路广场规划6.4.1 外部进入交通规划6.4.2 区内交通规划6.4.3 出入口规划6.4.4 广场及停车场规划6.5 建筑及建筑小品规划6.5.1 功能性建筑6.5.2 农业生产设施6.5.3 景观建筑小品6.6 种植规划6.6.1 山林改造地被规划6.6.2 农业生产体验种植规划第七章 分区规划7.1 山林养生区7.1.1 水系及如画广场7.1.2 园路及樱桃采摘7.1.3 百花园7.1.4 民宿风情7.2 人文休闲区7.2.1 蝶形生态餐厅及蝶牺池7.2.2 种葛广场7.2.3 山居广场7.2.4 梅庄休闲7.2.5 画中游长廊7.2.6 艺蔬文化墙7.2.7 别有洞天7.2.8 停车场7.3 农事体验区7.3.1 土地租赁认领区7.3.2 试验田7.3.3 坎边绿化7.4 农业观览区7.4.1 一二年生花卉田7.4.2 多年生花卉田7.4.3 连栋温室7.4.4 日光温室7.4.5 窑洞民宿7.5 生态保育区7.5.1 文贞阁7.5.2 真意阁7.5.3 九九阁7.5.4 伴闲阁7.5.5 茱萸阁第八章 规划保障措施8.1 强化管理体制8.1.1 原则8.1.2 管理架构8.2 保证旅游人力资源开发8.2.1 人力资源合理配置8.2.2 人力资源开发目标8.2.3 人力资源开发措施8.3 与皇城相府共同打造旅游电子商务网络8.3.1 建立信息发布系统8.3.2 建立网络支持系统8.3.3 建立服务管理系统8.3.4 建立形象演示系统8.4 多方合作,保证先进农业技术的引入和利用8.5 积极寻求外围企业和政府部门的支持8.6 积极争创“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8.7 鼓励当地村民参与,营造和谐旅游环境第九章 论文总结9.1 结论9.2 规划创新点参考文献致谢作者简介附: 陈氏诗文节选附图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农业体验论文; 休闲农业论文; 人文景观论文; 规划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