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病的听觉电生理特征分析

听神经病的听觉电生理特征分析

论文摘要

目的:分析听神经病的纯音听力、畸变产物耳射发射和耳蜗电图SP-AP复合波的特征性变化,探讨听神经病的病损部位及发病机制。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耳科门诊确诊为听神经病者11例(21耳),选择可引出复合动作电位(CAP)的20耳作为听神经病组,对未引出CAP的1耳进行单独分析;选取正常听力志愿者10例(20耳)为正常对照组。常规检测听神经病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纯音听力和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采用外耳道银球电极记录耳蜗电图(ECochG)。采用盲法评估,量取各频率DPOAE的幅度,分析各频率纯音听阈与DPOAE幅度的相关性;测量ECochG的SP-AP复合波峰潜伏期、幅度及时程,比较并分析两组间的差异。结果:听神经病组20耳均呈感音神经性聋,其中17耳听力曲线呈低频下降型,3耳呈平坦型,低频(250Hz、500Hz、1000Hz)听力损失一般大于40dB;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均可引出;听神经病组各频率耳声发射幅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听神经病组SP-AP复合波的波形瞬态反应特性欠佳,即上升缓慢,出现明显的优势-SP(-SP/AP>0.4)及多峰型SP;听神经病组的-SP/AP比值比正常对照组增加;两组的AP峰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听神经病组的AP幅度低于正常对照组;听神经病组的SP-AP复合波时程大于正常对照组。结论:耳蜗电图SP-AP复合波时程增加、SP幅度升高、AP幅度下降、且出现多峰型-SP是听神经病的典型听力学表现。听神经病患者的外毛细胞功能完好,其病损部位可能位于耳蜗传入通路(包括内毛细胞、内毛细胞下传入突触连接及传入神经末梢)。听神经纤维冲动非同步化是听神经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论文目录

  • 内容提要
  • 缩略词简表
  • 综述:听神经病
  • 引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  

    听神经病的听觉电生理特征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