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人脸重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三维人脸重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论文摘要

人脸是人体最具表达力的部分,具有个性化和多样化的特点。生活中我们通过人脸来辨别身份,通过人脸来表达喜怒哀乐,人脸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人脸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和表面材质,现有的一些问题用二维方法不能很好地解决。如在人脸识别方面,表情变化问题始终是一个阻碍提高识别率的关键因素,如果能在三维模型上人工合成表情动作,充分利用三维信息进行识别,在理论上会提高识别率和识别的鲁棒性。同时人脸建模在计算机动画等领域也有着很好的应用。本文从人脸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出发,提出了改进型的形变模型框架,实现初步的单幅正面人脸三维人脸重建系统,并对人脸重建中的关键技术——图像配准技术做了重点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 BJUT-3D三维人脸数据库的原始数据非常粗糙,本文从人脸库中提取了纹理信息,并对其进行了投影和影射处理,建立三维人脸的正面人脸信息库及相应的三维人脸信息索引库。对建立的人脸图像库做了一定预处理,包括对光照的归一化处理等,按照性别、年龄等条件对所建立的人脸库进行分类。2.三维数据扫描仪获取的三维原始样本的数据量相当大,在配准时运算时间较长,对计算机的要求也特别高,本文提出了改进型的形变模型框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1)精简原始三维模型的数据点(主要是按照一定的步长对原始模型进行采样);(2)提出了改进型的形变模型框架,优化了人脸建模过程。3.分析了人脸数据的特点,利用数据结构描述了三维人脸信息,结合OpenGL,初步建立了三维人脸重建系统,实现了对三维人脸模型的快速建模和显示。4.重点研究了人脸重建的核心技术——图像配准技术以及它的运用。利用光流技术实现了不同人脸间的稠密对应,并结合光流技术和AdaBoost人脸检测算法,提出了一种融合算法用于视频人脸的实时检测方法。5.结合AAM算法与Warp图像变形技术,提出了一种新的图像配准技术方法。并将该方法用于建立虚拟人脸库,提高多姿态人脸识别的识别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三维人脸重建的应用和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2 三维形变模型
  • 2.1 人脸建模研究发展概述
  • 2.2 三维人脸建模的方法
  • 2.2.1 基于图像建模的方法
  • 2.2.2 基于人体医学和人体测量的方法
  • 2.2.3 由数字化仪的方法测量脸部数据
  • 2.3 Morphorbale 模型(形变模型)
  • 2.3.1 模型建立过程
  • 2.3.2 重建三维人脸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基于改进的 Morphable 模型框架下的人脸建模
  • 3.1 改进的 Morphable 模型
  • 3.2 改进的 Morphable 模型框架下的人脸建模
  • 3.2.1 建立重建人脸信息库
  • 3.2.2 最优模型搜索
  • 3.2.3 重建人脸与模型人脸间的匹配
  • 3.2.4 人脸重建的效果显示
  • 3.3 系统运行示意图
  • 3.4 本章小结
  • 4 基于光流的图像配准技术及应用
  • 4.1 图像配准的方法介绍
  • 4.2 光流算法
  • 4.2.1 基于匹配的方法
  • 4.2.2 基于能量的方法
  • 4.2.3 基于相位的方法
  • 4.3 基于 AdaBoost 和光流的实时人脸检测
  • 4.3.1 角点提取
  • 4.3.2 AdaBoost 与光流的融合
  • 4.3.3 实验结果
  • 4.4 区域光流改进算法
  • 4.5 本章小结
  • 5 基于 AAM 和 Warp 的图像配准技术及应用
  • 5.1 AAM 算法
  • 5.1.1 关于AAM 的一些重要研究成果
  • 5.1.2 AAM 目标建模过程
  • 5.1.3 AAM 目标搜索过程
  • 5.2 Warp 算法
  • 5.3 基于 AAM 和 Warp 的图像配准技术
  • 5.4 基于 AAM 和 Warp 的配准技术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
  • 5.4.1 基于单视图的多姿态人脸图像的生成
  • 5.4.2 建立FERET 库对应的虚拟图像库并将其应用在人脸识别中
  • 5.4.3 人脸识别方法
  • 5.4.4 实验结果
  • 5.5 其他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图像驱动的三维人脸自动生成与编辑算法[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19(01)
    • [2].融合曲面形状和纹理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8(09)
    • [3].基于局部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J]. 现代计算机(专业版) 2016(06)
    • [4].一种侧视图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J].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6(03)
    • [5].基于矩-傅里叶描述子的不同姿态三维人脸识别[J].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16(03)
    • [6].基于自遮挡的三维人脸重建优化[J]. 数据通信 2016(04)
    • [7].基于深度数据的三维人脸识别[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6)
    • [8].由粗到精的三维人脸稀疏重建方法[J]. 吉林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3(06)
    • [9].一种基于正面头像的三维人脸建模方法[J]. 考试周刊 2011(84)
    • [10].三维人脸识别研究进展综述[J].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1)
    • [11].基于单张图像的三维人脸表情重建研究[J]. 电子测量技术 2020(15)
    • [12].基于分层特征化网络的三维人脸识别[J]. 计算机应用 2020(09)
    • [13].基于弱监督学习的三维人脸形状与纹理重建[J]. 计算机系统应用 2020(11)
    • [14].真实感三维人脸建模技术综述[J]. 软件导刊 2018(01)
    • [15].基于单张图像的三维人脸重建[J].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18(08)
    • [16].基于关键点和局部特征的三维人脸识别[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3)
    • [17].三维人脸图像的数据采集与预处理[J]. 刑事技术 2015(02)
    • [18].基于信息融合的三维人脸识别[J].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1)
    • [19].基于联合稀疏描述的多姿态三维人脸识别[J].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2014(03)
    • [20].表情变化的三维人脸特征分析方法[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13(05)
    • [21].基于局部形变模型三维人脸快速建模[J]. 电视技术 2011(03)
    • [22].基于脊谷特征提取的三维人脸识别[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11(12)
    • [23].基于肤色模型的三维人脸重建[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24].流形学习在三维人脸特征降维中的应用[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0(10)
    • [25].基于单幅正面照片的三维人脸重建方法[J]. 计算机工程 2010(20)
    • [26].三维人脸识别研究综述[J].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2008(07)
    • [27].三维人脸图像中特征点的激光定位[J]. 激光杂志 2019(12)
    • [28].基于残差网络的三维人脸识别方法[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29].一种多特征相结合的三维人脸关键点检测方法[J]. 液晶与显示 2018(04)
    • [30].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表情不变三维人脸识别[J]. 电子测量技术 2017(04)

    标签:;  ;  ;  ;  

    三维人脸重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