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牛至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李怡[1](2021)在《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牛至精油(Oregano essential oil,OEO)是植物牛至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多种药用特性,包括抗氧化、抗菌、抗真菌、抗炎特性,同时还具有调节血糖和心血管疾病、抗肿瘤、抗病毒等活性,目前该精油在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较多,对其制剂领域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文制备了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Oregano essential oil 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OEO-NLC),并通过气相色谱法(Gas Chromatography,GC)建立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处方工艺优化、冻干工艺研究、制剂质量评价与抗菌活性初步评价,有效解决牛至精油的难溶性和强挥发性问题,一定程度上提高其应用品质,为其产业化应用提供更多依据。1.文献分析及研究思路本章基于纳米胶体递送系统的研究发展,介绍了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essential oils loaded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EOs-NLCs)的组成及结构特性,从纳米结构脂质载体(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NLCs)对精油理化性质、稳定性和活性成分的释放等方面的影响,阐述其如何克服精油自身的缺点,使精油免受不利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精油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和安全性,并实现活性成分缓、控释释放。概括了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在制药、食品、化妆品和护肤品等领域的发展及现状,并总结牛至精油及其制剂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研究奠定基础。2.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通过气相色谱法建立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对OEO-NLC中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含量进行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与内标物正十一烷分离良好,空白NLC对其含量测定无干扰,专属性良好;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分别在1.976~126.464μg·m L-1、17.888~1144.832μg·m L-1、8.926~571.290μg·m L-1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试验结果显示: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的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值分别为0.95%、0.21%、0.32%,表明该仪器的精密度良好;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的RSD值分别为1.62%、1.75%、1.61%,说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稳定性试验结果显示: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的RSD值分别为1.84%、0.52%、0.60%,表明所制OEO-NLC供试品在48 h内稳定;加样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三种成分平均含量分别为0.1294mg/m L、2.1974mg/m L、1.1023mg/m L,其RSD分别为1.71%、0.99%、1.11%,说明该制备工艺稳定,方法可行。3.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以双硬脂酸甘油酯(Preicirol ATO-5)为固体脂质,辛癸酸甘油酯(Decanoyl/octanoyl-glycerides,DOG)为液体脂质,泊洛沙姆188(Poloxamer 188,P 188)和蛋黄卵磷脂(Egg Yolk Lecithin,EYL)为复合乳化剂,采用熔融乳化-超声分散技术制备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通过单因素试验,选取脂质用量、乳化剂配比、乳化剂用量作为Box-Behnken响应面考察因素,并以粒径和三种指标成分香荆芥酚、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的包封率为评价指标,对OEO-NLC进行处方优化。结果表明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最佳处方为:Preicirol ATO-50.14 g,DOG 0.06 g,EYL 0.1 g,P 188 0.3 g,牛至精油0.2 g,熔融温度为73°C,1000 r/min转速下揽拌25 min,75%振幅超声分散15 min(超声5s,间隔7s),冷却固化30 min即得OEO-NLC。在OEO-NLC冻干工艺研究中,最终选择10%浓度的蔗糖作为OEO-NLC的冻干保护剂,得到的冻干粉质量最佳。4.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质量评价最佳处方工艺下制得的OEO-NLC自然光下呈淡黄色乳光,澄清透明,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结果显示纳米粒呈类球型,分布较均匀;平均粒径为45.00±0.48 nm,其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为0.230±0.007,电动电位(Zeta Potential,Zeta电位)为-29.4±0.56 mv;对-聚伞花素、麝香草酚、香荆芥酚的包封率(Entranment efficiency,EE)分别为89.53%、92.33%、91.76%,其载药量(Drug loading,DL)分别为0.42%、6.42%、3.33%。FTIR(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及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结果均表明OEO已被成功包埋于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中;XRD(X-ray diffractometry)结果则表明OEO-NLC中双硬脂酸甘油酯的晶型结构发生改变,形成一种新的不完全晶型,再次表明OEO-NLC制备成功;体外释放结果表明OEO-NLC具有缓释作用;储存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对于25℃,OEO-NLC应于4℃条件下避光保存。5.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抗菌活性初步评价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对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测定其对两种革兰氏阳性菌(粪肠球菌、单增李斯特菌)、两种革兰氏阴性菌(痢疾志贺氏菌、铜绿假单胞菌)及白色念珠菌的MIC和MBC。MIC结果表明,在24 h内,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对4种细菌的抗菌作用相当,而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强于牛至精油。MBC结果表明,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杀菌效果相当,对痢疾志贺氏菌的杀菌效果最佳,其余三种细菌次之,对白色念珠菌的效果最差。
王梦琦[2](2021)在《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的制备及其在低钠盐腊肉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的提高,人们对食品防腐形式也有了新的要求,除了要求其能达到防腐保质的目的之外,还要求其兼具绿色、安全、无潜在毒副作用,不加重环境负担等其他优点。因此将包装材料与绿色抗菌活性物质复合,制备新型活性抑菌包装膜的食品防腐保质手段,既能够满足消费者对食品健康和安全的需求,又可以减少食品包装带来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植物精油的抑菌作用以及肉桂精油和牛至精油复配后的协同抑菌效果。将肉桂精油与牛至精油复配后制得复合精油,分析复合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和稳定性。后续实验以复合精油作为芯材微胶囊化,再将复合精油微胶囊混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乳清蛋白成膜基质中得到具有抑菌效果的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将制备好的成膜液涂抹于低钠盐腊肉表面,可以达到延长低钠盐腊肉货架期的目的。主要实验结论如下:1、通过滤纸片法、二倍稀释法筛选出对供试菌具有较好抑菌活性的肉桂精油、牛至精油、高良姜精油、竹叶精油四种精油,通过棋盘稀释法(Checkerboard Method)确定了肉桂精油和牛至精油联用具有良好的协同抑菌效果,在使用过程中通过6:4的体积比进行复配可以获得最佳抑菌效果。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分析复合精油中主要化学成分有γ-松油烯、芳樟醇、反式肉桂醛、百里酚、丁香酚等,是复合精油发挥抑菌效果的主要活性物质。2、研究加热温度和紫外照射时间对复合精油抑菌效果的影响,分析复合精油的热稳定性和光稳定性。数据结果与空白样品相比,发现复合精油在不同温度(40℃、60℃、80℃、100℃、120℃)和不同时间(40 min、80 min、120 min、160 min、200min)紫外照射处理后,仍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表明复合精油在使用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3、分别测定阿拉伯胶和明胶在不同pH值下的电势并确定微胶囊复凝聚过程的最佳pH为3.0。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精油在壁材溶液中分散的最佳转速为10000 r/min。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包埋率和得率作为响应值,通过响应面试验分析确定制备复合精油微胶囊的最佳参数:壁材比为1.06:1,芯壁比为1.44:1,复凝聚温度为53.40℃,固化时间为6.44 h,预测在此条件下可以达到的包埋率为90.85%,得率可以达到91.70%。在实际实验中根据优化结果设定微胶囊制备过程中壁材比为1:1,芯壁比为1.5:1,复凝聚温度为53℃,固化时间为6.4 h,在此工艺条件下进行验证实验,制备的复合精油微胶囊包埋率为89.61%,得率为89.78%,与预测数据吻合度高,证明该响应面模型具有良好的拟合效果。4、将通过响应面优化条件制备得到的微胶囊进行扫描电镜分析,观察其微观结构发现,微胶囊的粒径在20-30μm之间、呈略带凹陷的不规则圆形。相较壁材和空囊的微观形态,复合精油微胶囊的形态发生了明显变化,从侧面验证了复合精油微胶囊的形成。分析壁材物理混合物、空囊和微胶囊样品的傅里叶红外曲线、热重曲线、差示扫描量热曲线的变化,结果表明复合精油被成功包覆进壁材内部形成微胶囊,整体结构稳定。5、以羧甲基纤维素钠和乳清蛋白作为成膜基质材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和主观加权法(AHP)分析优化得到的方案为甘油添加量为0.5 m L,微胶囊颗粒添加量为1.5 g,干燥温度为40℃,得到的微胶囊复合膜的抗拉强度(TS)为18.8 Mpa、膜的断裂伸长率(E)为61.14%、氧气透过量为3.5 cm3·cm/cm2·s·Pa、透明度为43.79。6、观察空白膜、精油膜和微胶囊抑菌膜在电子显微镜下的表面形态,发现空白膜表面光滑平整。精油膜表面裂纹较多,油滴有所聚集未均匀分散。微胶囊复合膜表面较为粗糙,略有突起,但整体形态均匀稳定。分析空白膜、精油膜和微胶囊抑菌膜的傅里叶红外曲线和热重曲线变化,结果表明抑菌膜中微胶囊颗粒均匀分布在基质材料的网络结构中,没有破坏原本成膜基质之间的氢键和作用力,反而与成膜基质材料形成的新的作用力,制得的微胶囊抑菌膜结构稳定,有较强的抑菌效果。7、将微胶囊抑菌膜涂覆在低钠盐腊肉表面后,与未经任何包装处理的空白组相比,贮藏期间低钠盐腊肉的pH、硫代巴比妥酸(TBARS)和菌落总数的变化趋势均较为平缓,说明微胶囊抑菌膜的涂覆对低钠盐腊肉有防腐保鲜的效果;相较空白涂膜组,微胶囊抑菌膜组的低钠盐腊肉在贮藏后期也没有出现明显升高,说明抑菌膜中的复合精油微胶囊表现出了较好的缓释效果,可以获得较长时间的防腐保鲜效果。
孙钰[3](2021)在《天然源苯酞类化合物和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杀菌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鉴于传统化学杀菌剂对植物病原真菌产生的耐药性以及对人和环境安全造成的威胁,急需找到安全高效的天然产物替代品。因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6种常见的植物病原菌核盘菌、立枯丝核菌、灰葡萄孢、禾谷镰孢菌、尖镰孢菌、稻瘟病菌及2种霉菌黑曲霉、黄曲霉,对当归挥发油及其中主要的苯酞类化合物和天然源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以期发现高效安全的植物源农药。现将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部分当归挥发油成分分析及苯酞类化合物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本文首先提取了当归挥发油,并对挥发油使用GC-MS进行了成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挥发油及其中的四种主要苯酞类化合物针对6种常见植物病原真菌进行抗菌活性研究。其中正丁烯基苯酞对禾谷镰孢菌展示出了最佳抑菌活性其EC50为14.35μg/m L,因此本研究第一部分以禾谷镰孢菌为靶标利用转录组学技术进行抗菌机制研究。根据转录组的结果,进行了菌丝显微镜观察、RT-q PCR验证、细胞膜通透性和完整性实验,麦角甾醇、甘油、MDA和内源性ROS的含量测试等实验确定了正丁烯基苯酞可以诱导内源性活性氧的生成引起细胞膜的脂质过氧化以及抑制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从而导致细胞膜的破损进而发挥抗菌活性。此外,本研究还验证了正丁烯基苯酞对于禾谷镰孢菌呕吐毒素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综上所述,本研究验证了正丁烯基苯酞可以通过破坏细胞膜发挥抗菌作用并且对于霉菌毒素的产生也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第二部分天然源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杀菌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探索已有的研究已经阐述到了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本章先对18种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对6种植物病原菌和2种霉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之后针对两种优势化合物与天然源植物精油和小分子酚类化合物进行协同增效研究。随后,由于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对黑曲霉展示出了较高的活性EC50为4.19μg/m L。故使用黑曲霉作为靶标对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进行抗菌机制研究。通过对菌丝形态观察,细胞膜完整性和内容物泄露,MDA含量,线粒体膜电位,TCA循环相关酶学以及内源性活性氧的测定,初步确定了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的作用机制。实验结果表明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可能通过诱导ROS的产生对线粒体的活性造成影响,进一步影响TCA循环过程,破坏氧化还原稳态,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王天嗣,柳欢欢,熊耀坤,许汉林,刘烨,黄艺,韩飞[4](2020)在《唇形科属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虽然人类医疗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从天然植物中寻找高效的抗肿瘤活性成分已成为药学领域研究的热点。有研究表明,唇形科属多种植物的有效成分均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故本文以"唇形科植物(夏枯草、紫苏、黄芩等)"、"抗肿瘤"、"活性成分"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PubMed、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维普等数据库中收录的相关文献,就唇形科属植物抗肿瘤的类别、机制及活性成分进行了详细的归纳、总结及分析,希望为唇形科属植物抗肿瘤或其他类别新药的研发提供一定的依据和参考。
郝渊鹏,李静一,杨瑞,李慧,白红彤,石雷[5](2020)在《芳香植物精油的抗菌性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芳香植物精油为具特征性气味的挥发性油状液体,是从芳香植物中提取的一种重要次生代谢物质。芳香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由其化学成分和浓度决定,其中酚类、含氧萜类和萜烯类在抗菌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活性。芳香植物精油的抗菌机制主要涉及脂肪酸外膜的改变、细胞质膜的损坏、质子动力的消耗、代谢物及离子泄露。在畜牧业生产体系中,抗生素的无序使用不仅可能引发"超级细菌"的产生,其残留亦会造成畜产品不安全和环境污染。芳香植物精油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抗菌剂,毒性较低且无残留,作为饲料添加剂可用于维持动物机体的健康,有望成为重要的抗生素替代品。该文阐述了芳香植物精油的活性成分、抗菌作用机制及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为抗菌机理研究和新技术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李定刚,韩愈杰,刘亚川,孙红祥,刘钟杰[6](2020)在《不同工艺来源的牛至提取物对小鼠大肠杆菌性腹泻防治作用的研究》文中认为为了研究不同工艺来源的牛至提取物对大肠杆菌所致小鼠腹泻的防治作用,试验将Balb/c小鼠随机分成7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枫蓼肠胃康对照组、牛至水提物组、牛至挥发油组、牛至水油组合物组和牛至醇提物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小鼠灌胃生理盐水,枫蓼肠胃康对照组小鼠灌胃给予枫蓼肠胃康颗粒,牛至水提物组、牛至挥发油组、牛至水油组合物组和牛至醇提物组小鼠分别经口给予牛至水提物、牛至挥发油、牛至水油组合物、牛至醇提物,1 d 1次,连用5 d。末次给药30 min后,正常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大肠杆菌O101菌液(浓度为4.0×108 cfu/mL),注射量为按体重0.2 mL/10 g。观察小鼠精神状态、腹泻情况及十二指肠组织形态学变化,计算稀便率、稀便级、腹泻指数和腹泻率,评价不同工艺制备的牛至提取物对小鼠腹泻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枫蓼肠胃康对照组和牛至不同提取物组小鼠精神状态明显优于模型对照组,并且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腹泻时间延后情况,其中牛至挥发油组、水油组合物组小鼠精神状态最佳。牛至挥发油组、牛至水油组合物组小鼠腹泻率仅为40%,稀便率、平均稀便级和腹泻指数均低于牛至水提物组、牛至醇提物组及枫蓼肠胃康对照组,且以牛至水油组合物的药效最佳。枫蓼肠胃康颗粒和不同工艺来源的牛至提取物都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大肠杆菌所致十二指肠肠道损伤,改善小鼠肠道组织结构,其中以牛至水油组合物组小鼠肠组织损伤最小、结构最完整。说明牛至水油组合物对大肠杆菌所致小鼠腹泻防治效果最优。
罗飞亚[7](2020)在《唇形科植物精油体外抑菌及抗氧化活性研究》文中认为
程志鹏[8](2020)在《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牛至油对西藏绵羊育肥的探究》文中提出本试验的试验地点,位于西藏那曲地区,该地区平均海拔4 870 m,属于长期缺氧状态,那曲昼夜温差大,长年大风气候干燥,致使当地的一年四季之中没有绝对的无霜季节,所以给当地牧草的生长,带来了挑战。因此,找到能够高效育肥,提高产量的饲喂办法刻不容缓。本研究旨在西藏高海拔地区那曲市班戈县,研究在西藏绵羊基础日粮中添加不同浓度水平的牛至油,观察其对西藏绵羊的生理指标、生长性能、肉质及肠道微生物等的影响,寻找牛至油作为高原高效育肥的植物性添加剂的可行性,为在高寒地区利用牛至油作为长期添加剂保障西藏畜牧业的平稳发展提供依据。试验设置4组分别为牛至油A组(150g/t)、牛至油B组(300g/t)、牛至油C组(450g/t)、空白对照组D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选用20月龄、平均体重为33.45±1.25kg毛发光滑且相近、健康无病的西藏母绵羊5只,总计60只。集中育肥60 d后进行屠宰,屠宰后测定生长性能、生理指标、屠宰性能、肉质、肠道形态及微生物。试验一日粮中添加牛至油能够提高西藏绵羊的平均日增重,屠宰性能并改善羊肉品质。饲喂60天后牛至油组中的平均日增重高于对照组,第一阶段测得日增重各组之间无明显变化,料肉比牛至油组优于对照组,牛至油C组优于牛至油A、B两组。第二阶段,牛至油A、B、C三组日增重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三组牛至油组中牛至油C组日增重最高,日增重可达到54g,牛至油A组与B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在采食量方面,牛至油C组的采食量与其他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牛至油C组的料肉比为最低,即牛至油C组对试验绵羊来说表现最佳,由以上可知饲料添加牛至油可节约饲料,其中牛至油C组为最佳,提升增重效果最好;饲料中添加牛至油后三组牛至油的系水力相比对照组较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熟肉率数值比较中,牛至油各组与空白对照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牛至油C组熟肉率最高;牛至油各组嫩度相比对照组嫩度较高,三组牛至油组中,牛至油C组嫩度最高,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肉色比较,在屠宰后45 min、24 h后对肉色进行综合比较,宰后45 min后对西藏绵羊肉色的亮度、红度、黄度方面比较,宰后24 h肉色比较,牛至油组中西藏绵羊肉的红度和亮度数值相比对照组更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其中牛至油B组亮度最高,牛至油C组的红度最高,试验各组间的黄度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通过以上肉质的检测数据可说明,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牛至油能够改善西藏绵羊的肉质嫩度,提高熟肉率,改善肉色,其中牛至油C组综合改善最好,牛至油产品能够让肉产品取得较好的市场效果。日粮添加牛至油能够提高西藏绵羊的胴体重量,试验中牛至油各组相比对照组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牛至油C组的胴体重数值最高;屠宰率方面四组数值平均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眼肌面积中牛至油组数值大于对照组,并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牛至油C组的数值最高,综上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可提高屠宰性能。试验二日粮添加牛至油增强西藏绵羊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经生理指标测定,西藏绵羊中血液所含总蛋白(TP)、白蛋白(ALB)、碱性磷酸酶(ALP)数值正常,在正常生理指标范围内,牛至油组中的数值较高,且具有牛至油剂量的增加呈现上升趋势,根据统计学分析可知,牛至油组相比对照组高存在明显差异(P<0.05),说明牛至油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牛至油组中,牛至油C组总蛋白(TP)、白蛋白(ALB)数值最高,生理指标中尿素氮(BUN)在正常范围内有所降低,尿素氮是蛋白质代谢的产物,血液中尿素氮偏低可说明牛至油可提高蛋白质的吸收,试验中牛至油组与对照组相比数值较低,存在显着差异(P<0.05),牛至油各组之间无显着差异(P>0.05),其他生理指标指标无明显变化,综上说明,牛至油有利于蛋白质的合成与吸收其中牛至油C组(450g/t)改善最佳,牛至油对西藏绵羊血液一般情况及身体代谢无不良影响。试验三日粮中添加牛至油改善肠道形态结构和菌群促进西藏绵羊生长。牛至油组中回肠、十二指肠、空肠的绒毛长度全部大于空白对照组并且十二指肠、空肠差异显着(P<0.05),牛至油组中牛至油C组的绒毛长度最长,相对其他三组有显着差异(P<0.05);回肠、十二指肠、空肠中绒隐比数值较高的为牛至油组,其中牛至油C组在各肠段中与其他三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牛至油C组为最长,分别可达到724μm、741.8μm、831.8μm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所有小肠肠段中,牛至油各组在绒隐比中表现的数值为从A到C组依次递增。综上试验结果可说明,日粮中添加牛至油可促进西藏绵羊小肠绒毛长度、肌肉层厚度的增长,并促进肠道内消化与吸收,提升动物的生产性能,其中牛至油为450g/t的C组相比其他牛至油两组更强;根据属类菌群丰富度来看,牛至油组对特定属类菌群有增加丰富度的作用,并且牛至油组相比对照组差异显着,牛至油B、C两组丰富度较高,综上所述,牛至油对菌群属类菌群有增强丰富度趋势,其中牛至油300g/t的B组、450g/t的C组表现最佳。
阿曼古丽·杰木斯[9](2020)在《复方新塔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文中认为目的:通过利用两种不同实验性大鼠心肌缺血动物模型,以辛伐他汀为阳性对照药,研究复方新塔花(由芳香新塔花、神香草、牛至三种中草药组成传统方药)对急性心肌缺血和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并初步研究其机制。方法:(1)采用高脂乳剂联合注射维生素D3导致血管内皮损伤,诱导慢性心肌缺血模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74只SD大鼠分为六组: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新塔花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各试验组每日上午给予高脂乳剂灌胃(8m L/kg/d),高脂灌胃1周后腹腔注射维生素D3注射液70U/kg,第3周开始给予复方新塔花低剂量组(6.25g/kg)、中剂量组(12.5g/kg)和高剂量组(25g/kg)、阳性药为辛伐他汀(0.45mg/kg)连续给药14周后,采血测定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等四项血脂水平,检测细胞因子(L-1β、TNF-α、IL-6、IL-10)水平,血浆血栓素PGE2和TXB2水平。HE染色观察心脏和冠状动脉组织形态。(2)建立垂体后叶素(Pit)诱导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SD大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辛伐他丁阳性药组(0.45mg/kg)、复方新塔花低剂量组(6.25g/kg)、复方新塔花中量组(12.5g/kg)、复方新塔花高剂组(25g/kg),观察心电图ST段变化,检测血清肌酸激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A)和肌钙蛋白(c Tn1)含量,并观察心脏组织病理。结果:慢性心肌缺血实验结果:(1)B超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冠状动脉内壁有明显的粗糙,可见斑块及血管狭窄,说明慢性心肌缺血模型的建立是成功的。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大鼠动脉内壁局部增粗减少,未见明显的斑块。与模型组相比,复方新塔花各剂量组颈动脉B超声结果均有改善,高剂量组大鼠动脉壁未见明显的斑块,但是可见不规则血管增粗,中剂量组大鼠动脉内壁可见少量斑块,血管管壁内膜有增厚,复方新塔花低剂量组大鼠动脉内壁有斑点状粥样结构。(2)血脂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清中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含量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新塔花三个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血清中TC、TG及LDL含量明显降低,HDL含量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3)各组大鼠血浆TXB2及PGE2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浆中TXB2及PGE2水平显着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复方新塔花高、中剂量组及阳性药组血浆中TXB2及PGE2含量明显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4)各给药组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水平降低,而IL-10明显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5)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组血管内膜光滑平整,未见病理性变化。模型组内膜增厚,内膜下脂质沉积有斑块形成,可见血管狭窄,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与模型组相比,辛伐他汀组内膜的脂纹形成,可见少许条状增粗,炎性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复方新塔花三个剂量组内膜增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可见少量粥样斑块灶,可见炎性细胞浸润现象,但是较模型组有减少。高剂量组血管增粗和脂纹改善更明显,提示复方新塔花可能具有减少血管粥样斑块形成的作用。急性心肌缺血实验结果:(1)各组大鼠心电图变化结果显示正常心电图有P、Q、RST等波形;模型组大鼠快速注射垂体后叶素30~90s后心电图出现了ST段抬高>0.1mv或ST段下移>0.1mv等变化,显示急性心肌缺血大鼠模型成功建立,尤其在30s时最明显。与模型组相比复方新塔花低、中、高剂量给药组均可改善ST段变化,心电图ST段变化<0.1mv,具有统计学意义。(2)各组大鼠心率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注射Pit 30~90s后大鼠出现心率加快,模型组各时间点心率与正常组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组心率变慢,与模型组相比,阳性药物组及各给药组心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组大鼠血清CK-MB,LDHA及c Tn1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模型组血清中CK-MB,LDHA的水平及含量明显升高(P<0.01),c Tn1水平及含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复方新塔花低、中、高剂量组及辛伐他汀组血清中CK-MB,LDH活力及含量明显降低(P<0.05),c Tn1水平及含量降低(P<0.05)。(4)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显示HE染色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心肌纤维排列成束,细胞核为椭圆形位于细胞中央被染为蓝色,心肌细胞整齐,胞质染色均匀,组织结构清晰。模型组大量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大量炎性细胞浸润,部分心肌细胞溶解消失。与模型组相比,阳性对照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明显改善,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与模型组相比,复方新塔花低、中、高剂量给药组大部分心肌纤维结构正常,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其中高剂量组心肌组织学改变相对轻微,改善更明显,提示复方新塔花可能具有减轻心肌损伤的作用。结论:复方新塔花三个剂量组均可调节血脂,降低炎症细胞因子水平,降低血栓素的含量,改善B超和HE染色显示的内膜增厚,炎性细胞浸润,斑块形成等病理变化,减轻心肌损伤程度。复方新塔花三个剂量组可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急性心肌缺血ST段偏移,降低血清CK-MB,LDHA水平及c Tn1含量;改善心肌缺血引起的心肌纤维排列紊乱,炎性细胞浸润等变化。本研究结果显示复方新塔花对急慢性心肌缺血具有显着的保护作用,说明复方新塔花减轻心肌损伤、保护心肌细胞的作用可能与其抗炎抗氧化作用有关。
张盼盼[10](2018)在《牛至叶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糖尿病是一种全球性的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临床上主要有双胍类,磺酰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类等类型,但其均会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目前尚无根治糖尿病的药物及方法,所以寻找低毒,高效的预防和治疗糖尿病的功能性食品或药物成为糖尿病研究的重要任务。牛至(Origanum vulgareL.)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的传统中药,以全草入药。传统中医药理论认为其具有“清暑解表,利水消肿”的功效。牛至中化学成分主要有机酚酸、牛至苷类、黄酮、三萜与留醇等类代谢物,具有抗菌,抗氧化、抗黑色素沉积、抗癌等多种药理作用。本论文在体外活性筛选的指导下,用高相液相色谱和飞行时间质谱仪联用(HPLC-ESI-QTOF-MS)分析比较鉴定了不同采收期牛至叶提取物中的生物活性和主要化学成分,并进一步在HepG2细胞和HepG2-GFP-CYP2E1(CYP2E1过表达的HepG2细胞,E47细胞)细胞模型上,深入探讨了 10月份采收的牛至叶提取物的降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以下3个方面:1.采摘不同采收期(4月份-10月份)的牛至叶,晾干,粉碎过筛。采用乙腈-水(1:1)超声提取后,冷冻干燥备用。分别检测不同采收期牛至叶的总抗氧化能力(FRAP),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比较不同采收期牛至叶的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7月份的牛至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能力;通过α-葡萄糖抑制试验和荧光葡萄糖(2-NBDG)吸收实验对不同采收期牛至叶提取物的降糖活性进行比较测定,结果显示10月份的牛至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降糖活性。2.利用HPLC-ESI-QTOF-MS对牛至叶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不同采收期牛至叶均含有牛至苷I,木犀草素7-O-葡萄糖醛酸苷,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迷迭香酸,紫草酸和牛至苷I衍生物(未知物)等6个主要成分。进一步分别测定了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结果显示7月份牛至叶中总酚含量最高,9月份牛至叶中总黄酮含量最高。结合以上抗氧化和降糖活性结果以及相关文献报道,推测其酚类和黄酮类成分可能是其主要活性成分。3.以10月份的牛至叶提取物为研究对象,在HepG2和E47细胞模型上,探讨其降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0月份的牛至叶提取物能有效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促进葡萄糖吸收,降低糖基化水平,同时缓解E47细胞中CPY2E1过表达引起的氧化损伤,修复其损伤细胞中的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降低氧化应激引起氧自由基(ROS)的水平。分子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0月份的牛至叶提取物能降低HepG2细胞中糖异生关键因子PEPCK启动子活性,及其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脂合成关键因子SREBP-1c启动子活性,及其mRNA和蛋白表达;也可抑制E47细胞中CPY2E1mRNA和蛋白的表达,增加GLUT2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上结果表明,牛至叶提取物可以通过抑制糖异生,降低脂合成,缓解氧化损伤,共同发挥其降糖作用。综上所述,本论文系统的研究了不同采收期牛至叶提取物的生物活性及其主要成分,重点探讨了其体外降糖活性和可能的具体作用机制,为药食两用植物牛至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也为研究开发治疗糖尿病的功能性食品和药物提供了资源。
二、牛至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牛至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及分析 |
1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研究进展 |
2 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EOs-NLCs)的组成及结构特性 |
2.1 EOs-NLCs的组成 |
2.2 EOs-NLCs的结构特性 |
3 EOs-NLCs体系的理化性质、稳定性和活性成分的释放 |
3.1 EOs-NLCs体系的理化性质及稳定性 |
3.2 EOs-NLCs体系的包封率及生物活性成分的释放 |
4 EOs-NLCs在医药健康产业中的应用 |
4.1 EOs-NLCs在制药中的应用 |
4.2 EOs-NLCs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4.3 EOs-NLCs在化妆品及护肤品中的应用 |
5 牛至精油的研究进展 |
5.1 牛至概述 |
5.2 牛至精油主要化学成分分析 |
5.3 牛至精油药理作用研究 |
5.4 牛至精油制剂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色谱条件 |
2.2 溶液的配制 |
2.3 方法学考察 |
2.4 OEO-NLC样品含量测定 |
3 实验结果 |
3.1 方法学考察结果 |
3.2 OEO-NLC样品含量测定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 |
1.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OEO-NLC的制备 |
2.2 OEO-NLC处方的单因素考察 |
2.3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OEO-NLC处方 |
2.4 OEO-NLC冻干工艺的研究 |
3 实验结果 |
3.1 OEO-NLC处方的单因素考察 |
3.2 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OEO-NLC处方 |
3.3 OEO-NLC冻干工艺的研究 |
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质量评价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形貌观察 |
2.2 粒径、粒径分布及电位 |
2.3 包封率及载药量 |
2.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5 差示扫描量热(DSC) |
2.6 X射线衍射(XRD) |
2.7 体外释放研究 |
2.8 储存稳定性 |
3 实验结果 |
3.1 形貌观察 |
3.2 粒径、粒径分布及电位 |
3.3 包封率及载药量 |
3.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3.5 差示扫描量热(DSC) |
3.6 X射线衍射 |
3.7 体外释放研究 |
3.8 储存稳定性 |
4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抗菌活性初步评价 |
1 实验仪器与材料 |
1.1 实验仪器 |
1.2 实验材料 |
2 实验方法 |
2.1 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最小抑菌浓度(MIC)的测定 |
2.2 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最小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3 实验结果 |
3.1 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最小抑菌浓度(MIC) |
3.2 牛至精油及其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最小杀菌浓度(MBC) |
4 小结与讨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2)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的制备及其在低钠盐腊肉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精油的概述 |
1.2 植物精油的抑菌机理 |
1.2.1 影响细胞壁膜系统功能 |
1.2.2 影响蛋白质和脂质的表达 |
1.2.3 影响基因的表达 |
1.3 复合植物精油协同抑菌效果 |
1.4 微胶囊技术 |
1.4.1 植物精油的微胶囊化 |
1.4.2 复凝聚法制备微胶囊 |
1.5 活性包装膜的概述 |
1.5.1 抗菌活性包装膜 |
1.5.2 羧甲基纤维素钠抗菌活性包装膜的研究现状 |
1.6 低钠盐腊肉 |
第2章 引言 |
2.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2.2 主要研究内容 |
2.2.1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
2.2.2 复合精油微胶囊工艺优化及结构表征研究 |
2.2.3 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其在低钠盐腊肉中的应用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章 精油抑菌活性和稳定性的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植物精油抑菌活性的测定 |
3.2.2 植物精油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 |
3.2.3 复合精油抑菌活性研究 |
3.2.4 复合精油最佳复配体积比的测定 |
3.2.5 复合精油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
3.2.6 复合精油稳定性的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复合精油微胶囊制备工艺优化及其结构表征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3 数据处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明胶与阿拉伯胶在不同pH值下电势测定结果 |
4.2.2 复合精油微胶囊制备单因素试验 |
4.2.3 响应面法优化微胶囊制备工艺条件 |
4.2.4 复合精油微胶囊表征结构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的制备、表征及在低钠盐腊肉中的应用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试验方法 |
5.1.3 数据处理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甘油添加量对微胶囊抑菌膜物理特性的影响 |
5.2.2 微胶囊添加量对微胶囊抑菌膜物理特性的影响 |
5.2.3 干燥温度对微胶囊抑菌膜物理特性的影响 |
5.2.4 正交试验设计分析和AHP法多指标权重分析 |
5.2.5 膜的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5.2.6 膜的傅里叶红外结构分析 |
5.2.7 膜的热重变化分析 |
5.2.8 膜的抑菌效果研究 |
5.2.9 贮藏期低钠盐腊肉pH的变化 |
5.2.10 贮藏期低钠盐腊肉硫代巴比妥酸的测定 |
5.2.11 贮藏期低钠盐腊肉贮藏期间菌落总数的测定 |
5.3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情况 |
附件1 缩略语表 |
(3)天然源苯酞类化合物和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杀菌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物源杀菌剂研究概述 |
1.2 植物源精油作为植物源杀菌剂的研究进展 |
1.2.1 植物精油概述 |
1.2.2 植物精油在常见植物病原真菌防治中的应用 |
1.2.3 植物精油在防腐防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1.3 本论文植物源活性成分的选取与技术路线 |
1.3.1 当归及其挥发油 |
1.3.2 天然源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当归挥发油成分分析及苯酞类化合物抗菌活性及作用机制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材料 |
2.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2 供试化合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
2.2.3 培养基配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当归挥发油的提取 |
2.3.2 当归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
2.3.3 当归挥发油及苯酞类化合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初筛 |
2.3.4 正丁烯基苯酞对植物病原真菌毒力方程测定 |
2.3.5 孢子萌发抑制实验 |
2.3.6 正丁烯基苯酞对于禾谷镰孢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2.3.7 基于转录组学的正丁烯基苯酞抗菌机制研究 |
2.3.8 对于转录组学结果进行RT-q PCR验证 |
2.3.9 正丁烯基苯酞作用机理验证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当归精油成分分析结果 |
2.4.2 当归精油及其四种主要苯酞类化合物抗菌活性初筛 |
2.4.3 正丁烯基苯酞对植物病原菌的毒力方程测定 |
2.4.4 正丁烯基苯酞对禾谷镰孢菌孢子萌发抑制作用 |
2.4.5 正丁烯基苯酞对禾谷镰孢菌菌丝形态的影响 |
2.4.6 基于转录组学的正丁烯基苯酞对于禾谷镰孢菌的作用机理研究 |
2.4.7 RT-qPCR验证 |
2.4.8 正丁烯基苯酞对于禾谷镰孢菌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 |
2.4.9 正丁烯基苯酞对于禾谷镰孢菌细胞膜完整性的影响 |
2.4.10 正丁烯基苯酞对于禾谷镰孢菌麦角甾醇的含量影响 |
2.4.11 正丁烯基苯酞对于禾谷镰孢菌甘油含量的影响 |
2.4.12 正丁烯基苯酞对于禾谷镰孢菌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
2.4.13 正丁烯基苯酞对于禾谷镰孢菌内源性ROS的影响 |
2.4.14 正丁烯基苯酞对于禾谷镰孢菌DON产生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天然源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及其类似物的杀菌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探索 |
3.1 引言 |
3.2 实验材料 |
3.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2.2 供试化合物及植物病原真菌 |
3.2.3 培养基配置 |
3.3 实验方法 |
3.3.1 天然源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及其类似物体外抗菌活性初筛 |
3.3.2 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和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抗菌的毒力方程测定 |
3.3.3 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与小分子酚类化合物以及植物源精油的协同增效研究 |
3.3.4 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与小分子酚类化合物以及植物源精油的协同增效研究 |
3.3.5 孢子萌发抑制实验 |
3.3.6 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对于黑曲霉菌丝形态的影响 |
3.3.7 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对于黑曲霉细胞膜的影响 |
3.3.8 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对于黑曲霉线粒体的影响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体外活性初筛 |
3.4.2 两种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的毒力方程测定 |
3.4.3 2-苯乙基异硫氰酸酯与小分子酚类化合物以及植物源精油的协同增效研究 |
3.4.4 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与小分子酚类化合物以及植物源精油的协同增效研究 |
3.4.5 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对黑曲霉孢子萌发抑制作用 |
3.4.6 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对黑曲霉菌丝形态的影响 |
3.4.7 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对黑曲霉细胞膜的影响 |
3.4.8 1-(2-异硫代氰酰基乙基)-4-甲氧基苯对于黑曲霉线粒体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唇形科属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抗肿瘤作用 |
1.1 抗肿瘤类别及机制 |
1.2 活性成分 |
1.2.1 挥发性成分 |
1.2.2 非挥发性成分 |
2 结语与展望 |
(5)芳香植物精油的抗菌性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芳香植物与植物精油 |
2 芳香植物精油的抗菌活性比较 |
2.1 芳香植物精油的抗菌性 |
2.2 芳香植物精油的抗菌成分 |
2.3 芳香植物精油的抗菌机理 |
3 芳香植物精油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 |
3.1 提高动物的消化吸收能力 |
3.2 改善动物消化道菌群的分布 |
3.3 缓解动物病害 |
3.4 增强动物的免疫力 |
4 植物精油功能研究的新技术 |
4.1 植物精油组配的抗菌性应用 |
4.2 植物精油包被技术的抗菌性应用 |
4.3 植物精油功能的组学研究应用 |
5 小结 |
(6)不同工艺来源的牛至提取物对小鼠大肠杆菌性腹泻防治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试验动物和菌株 |
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3 试验药物 |
2 方法 |
2.1 牛至提取物的制备 |
2.1.1 牛至水提物的制备 |
2.1.2 牛至挥发油包合物的制备 |
2.1.3 牛至水油组合物的制备 |
2.1.4 牛至醇提物的制备 |
2.2 试验动物分组和处理 |
2.3 精神状态观察 |
2.4 腹泻指标考察 |
2.5 小鼠十二指肠切片的制备与观察 |
2.6 数据的统计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小鼠精神状态的观察 |
3.2 不同牛至提取物对小鼠大肠杆菌性腹泻的影响 |
3.3 不同牛至提取物对大肠杆菌腹泻小鼠肠组织形态学的影响 |
4 讨论 |
(8)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牛至油对西藏绵羊育肥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西藏那曲地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养殖模式 |
1.2 牛至油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牛至油主要成分 |
1.2.2 牛至油的理化性质及功能作用 |
1.2.3 牛至油的产品形式 |
1.2.4 牛至油在西藏应用的可行性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牛至油对西藏绵羊生产性能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2.3.1 试验设计 |
2.3.2 生长性能的测定方法 |
2.3.3 羊肉品质性状的测定 |
2.3.4 屠宰性能的测定方法 |
2.3.5 数据分析 |
2.4 试验结果 |
2.4.1 牛至油对西藏绵羊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 |
2.4.2 牛至油对羊肉品质性状的测定结果 |
2.4.3 牛至油对羊肉屠宰性能的测定结果 |
2.5 讨论 |
2.6 小结 |
第三章 日粮添加牛至油对生理生化指标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方法 |
3.3.1 颈静脉采血方法 |
3.3.2 数据分析 |
3.4 指标检测方法 |
3.5 讨论 |
3.6 小结 |
第四章 牛至油对西藏绵羊小肠形态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4.3.1 试验设计 |
4.3.2 方法与步骤 |
4.3.3 数据分析 |
4.4 试验结果 |
4.5 讨论 |
4.6 小结 |
第五章 牛至油对西藏绵羊肠道菌群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试验材料 |
5.3 试验方法 |
5.4 试验结果 |
5.4.1 样本测序量统计 |
5.4.2 样品多样性分析 |
5.5 讨论 |
5.6 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9)复方新塔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复方新塔花对慢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作用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饲料 |
1.2 实验仪器 |
1.3 药品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复方新塔花的提取及制作 |
2.2 高脂乳剂配制 |
2.3 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给药 |
2.4 颈动脉超声检测 |
2.5 生化指标检测 |
2.6 病理学检测 |
2.7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复方新塔花对大鼠慢性心肌缺血的作用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复方新塔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作用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实验动物及饲料 |
1.2 药品与试剂 |
1.3 实验仪器 |
2 实验方法 |
2.1 动物模型建立及分组给药 |
2.2 心电图检测 |
2.3 生化指标检测 |
2.4 病理学检测 |
2.5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复方新塔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变化的影响 |
3.2 复方新塔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率的影响 |
3.3 复方新塔花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酶的影响 |
3.4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 |
讨论 |
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心肌缺血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新疆医科大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10)牛至叶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糖尿病的概况 |
1.1.1 糖尿病的流行及危害 |
1.1.2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1.1.3 糖尿病药物的研究现状 |
1.2 牛至的研究现状 |
1.2.1 牛至的化学成分研究现状 |
1.2.2 牛至的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
1.3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
1.3.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 |
2.1.2 细胞 |
2.1.3 植物来源 |
2.2 仪器设备 |
2.3 溶液的配制 |
2.3.1 DMEM培养基 |
2.3.2 PBS溶液的配制 |
2.3.3 细胞冻存液 |
2.3.4 DEPC水的配制 |
2.3.5 TAE电泳缓冲液 |
2.3.6 过硫酸铵(APS) |
2.3.7 丙烯酰胺/甲叉双丙烯酰胺 |
2.3.8 SDS-PAGE电泳缓冲液 |
2.3.9 电转缓冲液 |
2.3.10 TBS缓冲液 |
2.3.11 TBST缓冲溶液 |
2.3.12 封闭液 |
2.4 实验方法 |
2.4.1 HepG2和E47细胞的培养 |
2.4.2 牛至叶提取物的制备 |
2.4.3 牛至叶提取物对细胞的增殖/毒性作用 |
2.4.4 牛至叶提取物体外降糖活性研究 |
2.4.5 牛至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
2.4.6 牛至叶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分离与鉴定 |
2.4.7 牛至叶提取物中总酚含量 |
2.4.8 牛至叶提取物中总黄酮含量 |
2.4.9 牛至叶提取物对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 |
2.4.10 双荧光报告基因实验 |
2.4.11 总RNA的提取和qRT-PCR检测 |
2.4.12 总蛋白的提取及其检测 |
2.4.13 数理统计 |
第3章 实验结果 |
3.1 不同采收期牛至叶提取物活性及其化学成分比较 |
3.1.1 不同采收期牛至叶提取物的细胞增殖/毒性作用 |
3.1.2 不同采收期牛至叶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 |
3.1.3 不同采收期牛至叶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比较 |
3.1.4 不同采收期牛至叶提取物主要化学成分及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比较 |
3.2 牛至叶提取物降糖活性研究 |
3.2.1 牛至叶提取物对葡萄糖摄取的影响 |
3.2.2 牛至叶提取物对糖基化的影响 |
3.2.3 牛至叶提取物保护氧化应激损伤 |
3.3 牛至叶提取物降糖作用机制研究 |
3.3.1 牛至叶提取物对糖异生通路的影响 |
3.3.2 牛至叶提取物对脂代谢通路的影响 |
3.3.3 牛至叶提取物对氧化应激通路的影响 |
第4章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牛至化学成分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牛至精油纳米结构脂质载体的制备及评价[D]. 李怡. 江西中医药大学, 2021(01)
- [2]复合精油微胶囊抑菌膜的制备及其在低钠盐腊肉中的应用[D]. 王梦琦. 西南大学, 2021(01)
- [3]天然源苯酞类化合物和异硫氰酸酯类化合物杀菌活性评价及作用机制研究[D]. 孙钰. 兰州大学, 2021
- [4]唇形科属植物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进展[J]. 王天嗣,柳欢欢,熊耀坤,许汉林,刘烨,黄艺,韩飞. 中国药师, 2020(10)
- [5]芳香植物精油的抗菌性及在动物生产中的应用[J]. 郝渊鹏,李静一,杨瑞,李慧,白红彤,石雷. 植物学报, 2020(05)
- [6]不同工艺来源的牛至提取物对小鼠大肠杆菌性腹泻防治作用的研究[J]. 李定刚,韩愈杰,刘亚川,孙红祥,刘钟杰.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20(16)
- [7]唇形科植物精油体外抑菌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 罗飞亚. 湖南农业大学, 2020
- [8]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牛至油对西藏绵羊育肥的探究[D]. 程志鹏. 西藏大学, 2020(12)
- [9]复方新塔花对实验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初探[D]. 阿曼古丽·杰木斯.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8)
- [10]牛至叶提取物的体外降糖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 张盼盼. 湖北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