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摘要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不断发展,以及信息媒体等通讯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也在不断增强,这引起了世界投资者和学者的不断关注。目前,大多数的研究都是针对世界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之间联动性进行的,对于新兴股票市场之间或其与发达国家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的研究较少。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日益成熟以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与世界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也在不断的显现。特别是由次债危机所引发的金融危机之后,中美股市的联动性可能呈现出新的特征。本文主要从收益率和波动率两个方面来分析中国和美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为了体现中美股市联动性的动态变化趋势,本文利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至2010年12月底的3041个数据,分四个研究阶段,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和美国股票市场之间的联动性。本文首先对中美股市的收益率数据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分析了收益率数据的基本特征。然后本文通过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模型等方法分四个阶段对中美股市收益率的联动性进行比较分析;考虑到中国和美国时差的不同,本文进一步利用(结构化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分析了中国对美国股票市场的信息传递效应;最后,本文利用二元GARCH模型分析了中美股市波动率的联动性。本文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随着中国股票市场的不断成熟,特别是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中国和美国股票市场之间收益率的联动性显著增强,存在由美国股票市场到中国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中国股票市场对美国股票市场的溢出效应并不明显,这也印证了美国股票市场的龙头地位;然而,由于时差的因素,存在由中国到美国股票市场的同期内的信息传递效应;二元GARCH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在金融危机发生后,存在美国股市波动率对中国股市波动率的联动性。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1.1.1 研究背景1.1.2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1.3 文章结构和主要内容1.4 本文的创新之处2 中美股市的比较及联动性的原因分析2.1 中美股市的发展历程2.1.1 美国股市的发展历程2.1.2 中国股票市场的发展历程2.2 中美股市的比较2.2.1 上市公司数量比较2.2.2 中美股市证券化水平的比较2.3 联动性的原因分析2.3.1 溢出效应2.3.2 传染效应2.3.3 同期信息传递效应2.4 中美股市联动性的特点探析3 中美股市收益率的综合比较分析3.1 收益率的表示方法3.2 数据的选取与分析3.2.1 数据的选取与初步处理3.2.2 研究阶段的划分3.3 中美股市的收益率波动比较3.4 中美股市收益率的偏度和峰度比较3.5 中美股市收益率分布的正态性比较3.6 中美股市收益率的相关关系4 中美股市之间联动性的方法论研究4.1 单位根检验4.1.1 时间序列数据的平稳性4.1.2 平稳性的单位根检验4.2 格兰杰因果检验4.3 VAR模型4.3.1 滞后期数的确定4.3.2 脉冲响应函数4.3.3 方差分解分析4.4 SVAR模型4.5 二元GARCH模型4.5.1 单变量GARCH模型4.5.2 二元GARCH模型5 中美股市收益率联动性的实证分析结果5.1 收益率数据的平稳性检验结果5.2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5.3 VAR模型分析结果5.3.1 滞后期数的确定及参数估计结果5.3.2 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5.3.3 方差分解分析结果5.4 SVAR模型分析结果5.4.1 SVAR模型5.4.2 SVAR模型参数的估计结果6 中美股市波动率联动性的实证分析结果6.1 中美股市波动率的方差协方差图6.2 二元GARCH模型的参数检验结果7 结论、展望与局限性7.1 本文研究结论7.2 本文研究的展望7.3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参考文献致谢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详细摘要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中美股市论文; 收益率论文; 波动率论文; 联动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