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利益协调原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权利冲突,妥当性原则,利益分享
利益协调原则论文文献综述
龚暄杰[1](2018)在《论农村集体土地利益协调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次一、农村集体土地利益协调的现有原则二、农村集体土地利益协调的改革路径叁、确定利益协调优先价值的权利优先规则四、确定利益协调适当限度的比例原则利益协调是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价值取向,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法治化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构建土地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利益调节机制、利益制衡机制、利益均衡机制等机制。从法律制度来看,农村集体土地利益分享,土地交易(本文来源于《经济法论坛》期刊2018年02期)
高鹏,娄策群[2](2015)在《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链利益协调的原则与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单链条的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链为研究对象,从链内主体的角度探讨了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链利益协调的基本原则,并从叁个方面分析了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链实现利益协调的途径:即链内主体主导实现的经济协调,链外主体主导实现的行政协调,以及法律法规协调。(本文来源于《情报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胡轩琦[3](2012)在《构建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民内部利益矛盾日益凸显,尤其是围绕利益问题而引发的矛盾冲突更加严重。能否正确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处理好利益矛盾问题必须遵循正确的原则,选择合理的路径。(本文来源于《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期刊2012年05期)
王绪成[4](2011)在《利益群体矛盾协调原则与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正确处理利益群体矛盾是确保社会政治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协调群体矛盾必须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努力构建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加强政府的作用;切实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本文来源于《人民论坛》期刊2011年02期)
赵雪峰[5](2010)在《论社会建设中的利益协调原则——以利益矛盾为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建设是一个不断协调利益矛盾的过程。利益矛盾表现为主客体矛盾、主体之间的矛盾以及同一主体不同利益间的矛盾。在利益协调中要坚持利益共享、公平与效率相统一、综合协调的基本原则。(本文来源于《理论与改革》期刊2010年06期)
本报评论员[6](2010)在《坚持“普惠”原则是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过程中利益协调的基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发展很快,人们在肯定经济奇迹、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对文化建设、道德重塑、价值追求、人文修养方面的不适应格外担心,甚至忧心忡忡。须知在社会建设方面,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民主公正的法治环境、公平诚信的市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舒适(本文来源于《甘孜日报(汉文)》期刊2010-07-19)
蔡小雪,李德申[7](2010)在《行政诉讼协调中的利益衡量原则之适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被诉应急预案行为仅仅解决了2006年冬季供暖的问题,应急预案结束后,法院无论判决确认被诉行为违法,还是驳回原告诉讼请求,都不能最终解决李沧区10余万居民的供热问题。为了达到化解纠纷、案结事了的目的,合议庭通过协调,促使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使该案得以圆满解决。(本文来源于《人民司法》期刊2010年10期)
卢宇鸣[8](2009)在《运用协调发展原则和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进行环境保护》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是根据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之协调发展原则以及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以及我们现在运用的局限,提出引进市场机制理论,并据此讨论相关国家正在实施的环境保护手段,以期得出一些适合于我国发展实际的环境保护手段。(本文来源于《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期刊2009-07-01)
汤志华[9](2008)在《坚持“五个统筹”原则,妥善协调叁大利益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五个统筹"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只有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兼顾,才能妥善协调利益矛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本文来源于《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刘权政,程军栋[10](2008)在《论构建和谐社会利益协调的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解决利益矛盾、缓解利益冲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能否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利益原则认识和处理当代中国社会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使当代中国社会的各种利益能够在彼此协调的基础上快速地得到实现,已经成为关系改革开放进一步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本文来源于《新疆职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利益协调原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单链条的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链为研究对象,从链内主体的角度探讨了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链利益协调的基本原则,并从叁个方面分析了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链实现利益协调的途径:即链内主体主导实现的经济协调,链外主体主导实现的行政协调,以及法律法规协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利益协调原则论文参考文献
[1].龚暄杰.论农村集体土地利益协调原则[J].经济法论坛.2018
[2].高鹏,娄策群.信息内容服务产业链利益协调的原则与途径[J].情报科学.2015
[3].胡轩琦.构建合理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的基本原则和路径选择[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
[4].王绪成.利益群体矛盾协调原则与对策[J].人民论坛.2011
[5].赵雪峰.论社会建设中的利益协调原则——以利益矛盾为视角[J].理论与改革.2010
[6].本报评论员.坚持“普惠”原则是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过程中利益协调的基点[N].甘孜日报(汉文).2010
[7].蔡小雪,李德申.行政诉讼协调中的利益衡量原则之适用[J].人民司法.2010
[8].卢宇鸣.运用协调发展原则和利益与责任公平原则进行环境保护[C].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2009
[9].汤志华.坚持“五个统筹”原则,妥善协调叁大利益关系[J].中共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08
[10].刘权政,程军栋.论构建和谐社会利益协调的原则[J].新疆职业大学学报.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