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轨道交通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高职院校轨道交通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赵永君1范立王乐2

(1,山东职业学院山东济南250014;2,济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东济南250031)

【摘要】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办学是职业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到企业以最短的时间进入角色,成为企业用得上的人才,就必须为学生创造与企业接触的机会。学校办学要突破传统的偏课堂知识讲授、轻岗位技能训练的做法,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创新出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教学方法,顶岗实习正是让学生与企业零距离接触的一种好办法。

【关键词】高职教育;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管理模式;运行机制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顶岗实习能够促使高职院校、企业、学生三赢。因此,必须通过不断密切校企合作,在多途径拓展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有效增加对口顶岗实习岗位的基础上,校企共同加强学生顶岗实习工作的管理,全面做好实顶岗实习教育教学环节,才能切实有效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通过不断总结经验,形成能持续改进的顶岗实习教学管理与运行机制,保证顶岗实习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

1.核心概念界定

1.1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就是以企业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需求为前提,以学生就业为培养目标,将学校和企业以签订“顶岗实习协议”形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共建“利益共同体”。其具体实施方式为:在企业确定人才需求的前提下,由企业提出用人数量和岗位要求,并参与制订学生实习计划、考核体系和评价标准等,实习期间按协议规定对学生进行全面管理。学校则依据教学计划,结合市场需求和岗位职业能力标准及实习企业具体的用人要求制订顶岗实习计划和管理办法。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结束后,经校企双方考核合格后,共同签发学生实习证书。优秀学生企业与其签署就业协议。顶岗实习使教学、实践、就业一体化,提高了学生的就业能力,真正实现毕业生“零距离”就业。

1.2顶岗实习的模式:顶岗实习作为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培养的重要途径,已被广大高职院校认可,并在积极探索顶岗实习的模式与管理方法,但目前,高职院校在实施顶岗实习实践过程中,仍普遍存在着符合顶岗实习要求的岗位数量不足,与企业的沟通协调不够,管理不到位、实习学生放任自流等问题,导致顶岗实习达不到预期效果。

2.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公布以后,顶岗实习已被多数高职院校纳入人才培养计划中,各高职院校不断探索和创新顶岗实习模式,特别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取得了许多成功的经验。那么,高职教育顶岗实习模式的理论基础如何架构,需要用经济学的理论和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来分析高职教育顶岗实习发展模式,就是要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主体如何利用教育内部和外部所能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取得最大的高等职业教育产出,使高等职业教育的社会效益最大化。

2.1系统论的观点。系统是由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而整体又要靠由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的要素有效发挥作用。用系统论的观点解释校际资源共享型发展模式,就是要以相关成员之间互需和互利为前提,实行“优优互补”和“优劣互补”,使系统整体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提高,浪费资源现象、重复建设现象明显降低,从而达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理想状态,有效发挥“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聚合效应。

2.2市场势力理论。市场势力理论认为,一个企业要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就必须充分利用其核心技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同一行业的其它公司实行控制和兼并。用市场势力理论分析高职顶岗实习发展模式,就是要使高职院校依靠其品牌地位,与企业合作创新顶岗实习模式,实现多数专业(专业群)与知名企业互利共赢的格局,促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升。

2.3职业教育理论。现代职业教育是伴随着现代工商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现代工商业发展和现代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正如《不列颠百科全书》解释的那样:“职业教育是旨在传授工商职业知识的教育”。因此,越是工商业发达的国家,职业教育也越发达;美国有40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其中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学校就有3000多所;德国作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经济和社会都非常现代化了,但是,她们的高中后教育,有70%以上的学生,读的是高等职业教育;澳大利亚也相当发达,2300多万人口,就有4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其中有近300所是高等职业学校。由此可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多数人应当选择接受高等职业教育,这是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个人理智的选择。

3.轨道交通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构建

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管理发展模式需要三个核心要素:明晰的发展思路;有效的发展模式;合理的制度规范。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规范的运行机制是引领顶岗实习发展模式成功运行的关键指标。制度在本质上是关于权力和利益的规则体系。

3.1顶岗实习校外实习基地应具备的条件

3.1.1具有稳定的生产任务,可以保证长期连续性生产;

3.1.2具有较强的技术人员队伍和较先进的生产设备;

3.1.3具有安全的工作环境;

3.1.4具有足够的岗位,通过顶岗或轮岗的形式,可以接纳全部或部分实习学生就业。

3.2顶岗实习基地的管理模式。根据顶岗实习基地合作企业的性质、规模,以及在合作教育中所承担的具体教学任务不同,顶岗实习基地的管理模式主要有如下两种:

3.2.1以企业为主的管理模式。这类模式一般适用于两种情况:一种是企业全方位介入的一种订单式合作教育形式,合作方一般是大型企业,企业合作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按其要求培养所需的应用性技术人才;另一种是在合作教育中,以企业接受学生岗位实习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形式,合作方一般是中小型企业。

3.2.2企业与学校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这是我们采取的最为普遍的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企业为学校提供实践教学必需的场地、设备、师资及其他条件,并派专人负责实践教学基地的管理。学生在实践教学基地的实践活动,是企业生产活动的一部分。与企业单独管理不同的是,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活动完全按照专业的要求进行,专业教师直接参与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管理工作。

3.3顶岗实习基地的教学运行管理。顶岗实习基地的教学运行管理是使实习基地完成教学工作,充分发挥基地作用的重要保证,教学管理工作在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校企合作委员会的领导下由系部教研室和生产区队(车间)具体实施。其管理目标是保证学生获得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实践教学内容,依据学生的学习现状及企业现状合理安排调整教学环节,保证现场实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顶岗实习基地的教学运行管理具体实施中,主要由学校校企合作委员会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明确顶岗实习的厂矿、岗位、指导教师,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和协调,落实具体的实习要求、条件与实施方法;由系部专业和企业区队或车间共同实施具体的顶岗实习指导过程。共同对实习的过程进行全面的监控与督导,及时排除影响过程进行的各种不利因素,共同对顶岗实习的学生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对成绩合格的学生共同颁发“工作经历证书”。

3.4顶岗实习基地的学生管理。加强顶岗实习基地的学生管理工作是达到实践教学目标的必要条件,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的重要手段,应当按照企业标准管理学生,使学生养成严格有序、遵守规程、劳动安全等职业品格。

3.4.1严格纪律。只有通过严格管理,才能提高劳动纪律和职责意识。在企业顶岗实习的学生首先应明确自己的双重角色,实习期间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实习单位的职工,每个学生都要以实习单位职工的的身份进行实习。因此,学校要对学生进行入厂教育,要求学生遵守厂纪厂规,严守岗位职责,杜绝私自换岗、顶岗和缺岗现象。操作过程中要步调一致,不得随便拆卸机械零件或点击不熟悉的按键,以防造成人为事故。与此同时,也要了解企业、单位运行的基本规律、原则等,熟悉实习单位的内部管理,增强适应能力,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3.4.2质量监控与考核。为保证实习质量,校企共同制定《学生顶岗实习质量监控制度》,对实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监控,对实习结果进行严格考核。学生从进入实习岗位开始,校企双方要对每位学生进行岗前安全培训与考核,合格者方可顶岗。在顶岗实习期间,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对其实习态度、应知能力、技能水平、工作能力、实习成效等进行全面监控。同时应填写顶岗实习行为指标考核表,作为平时考核的依据之一。顶岗实习结束,由校企考核小组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考评,合格者除通过顶岗实习外颁发的“工作经历证书”,学生以此作为自己工作经历的凭证。

4.顶岗实习运行机制建设

高职教育顶岗实习得以顺利实施和运行,必须构建权力和利益关系相互协调的运行体系。体系主要涵盖政府、职业院校、企业三方的权力和利益关系。探索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达到顶岗实习真正目的,取得最佳效果,构筑以企业、学校为主体,社会、家长、学生参与的开放式教育体系,建立起适应企业需求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柔性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顶岗实习这一工学结合的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进一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能够为同类院校提供借鉴的理念、模式与机制是研究的最终目标。以山东职业学院轨道交通类专业为例研究建立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运行机制。

在我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尚处于发展初期阶段,没有企业的支持很难实现这种办学模式。而轨道交通类专业依托济南铁路局,被济南铁路局确定为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在政策上给予大力的支持。

学院按照轨道交通类专业发展总体规划,建设系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在专业建设与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顶岗实习等方面进行深度校企合作,逐步构建长效运行机制。促进专业主动适应轨道交通行业企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准确专业定位、把握专业方向,使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兼职教师聘用和学生顶岗实习、就业等实质问题得到有效保障。有力促进校企高新技术共享、师资共享和资源共享。

4.1成立轨道交通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依托山东省轨道交通职业教育集团,立足学院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与济南铁路局、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青岛地铁公司等轨道交通类企业深度合作,成立由系主任与行业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组成的轨道交通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

4.2成立轨道交通类专业建设委员会。成立主要由来自多家轨道交通行业企业专家、技术权威和同类院校骨干教师等成员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主要负责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实施、评价和优化、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技术服务、师资培养、校内外实验实训基地、员工培训、学生顶岗实习安排、学生就业等工作。

4.3顶岗实习合作形式与运行机制建设。充分发挥轨道交通专业校企合作委员会和专业建设委员会的作用,与轨道交通行业和企业密切合作,根据职业岗位的具体需求及时调整专业方向,实现培养与就业的全面对接,探索实施招生的对接;根据专业发展需求,不断拓宽合作领域,积极寻求合适的合作途径与方法,逐渐丰富合作内容。以人才培养、技术服务为纽带,积极寻求校企双方的利益结合点,探索建立“互动共建、双向参与”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标签:;  ;  ;  

高职院校轨道交通类专业顶岗实习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