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工序规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资源受限项目调度,工序网络,排序,0-1规划
工序规划论文文献综述
苏志雄,魏汉英,涂远芬[1](2019)在《资源受限下平行工序顺序对优化的0-1规划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资源受限是工程项目时刻都可能面对的挑战。由于资源限制,需要将原项目计划中相互之间无优先关系的平行工序调整为顺序工序。平行工序顺序化可导致项目工期延迟,因此需考虑如何使项目工期延迟最小。该平行工序顺序优化问题是项目调度问题,也是排列组合问题,通常难度很大,包括一些NP-hard问题。本文主要研究该问题的一类典型子问题——平行工序顺序对优化,即如何将项目中某2n个平行工序调整为n个顺序工序对,并且对项目工期的影响最小。该问题的总方案数可达到(2n)!/n!。本文借助工序网络(如CPM网络),运用简单的时间参数量化了平行工序顺序化对项目工期的影响,进而降低问题的求解难度,建立了纯0-1规划模型。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求解效率,求解100个平行工序规模的问题平均耗时0.2605秒,而求解500个平行工序规模的问题平均耗时10.66秒。(本文来源于《中国管理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李孟蝶[2](2019)在《基于工序及特征的在机检测规划方法研究与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可实现多品种、大批量生产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保证零件质量,检验则是质量保证的有效手段。传统的离线检测需对零件进行二次装夹,检测结果也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在数控系统上搭载高精度测头,以实现检测自动化与保证检测实时性的在机检测既可弥补离线检测的不足,又能将检测得到的结果直接指导加工,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在追求质量的同时,时间与成本也是生产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多工序制造系统中,对所有工序都进行检测固然会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必定是成本的增加与制造效率的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在机检测特点,对多工序制造的检测过程进行规划研究,以平衡生产总成本与零件质量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工序检测策略。分析多工序制造过程误差组成,明确在机检测对象及目的;以工序过程能力指数大小为零件质量高低的指标,在有无检测两种情况下,对零件质量进行仿真分析,并构建特征关键度指标,对零件质量对在机检测的约束作用进行说明;分析多工序制造过程总成本构成,分别在全数检测、全数不检、抽样检测叁种情况下,对零件制造过程总成本进行建模,并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规划出在满足零件质量要求与总成本较低条件下的待检测工序及特征。(2)研究采样策略及检测路径规划方法。以NURBS曲面来对初级解析曲面与自由曲面进行统一表达,提出基于曲面节点分块及分块曲面高斯曲率的采样策略,并进行仿真分析,对比本文提出采样策略与常用采样策略优劣及适用条件;针对裁剪曲面提出基于曲面参数反求的测点筛选算法,实现外边界外部、内边界内部测点的剔除,以保证在机检测的安全性;以曲面测点法向量为测量接近方向,分析测量路径构成,以总路径最短为目标利用蚁群算法对测量路径进行优化,并通过仿真分析比较路径优化效果。(3)结合工序检测策略及测点路径规划方法,开发在机检测规划软件。软件利用QT与OpenCASCADE等开发工具,可实现零件叁维模型的交互显示、零件信息库交互建立、工序检测计划自动生成、多种方法生成测点及检测路径等功能。(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张铖铖[3](2019)在《风力机轮毂装配工序质量控制及装配序列规划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风力机作为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机械装置,其稳定运行对改革能源结构、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有重要意义。轮毂作为风力机叶片与主轴的连接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风力机的效率与寿命。轮毂装配制造的工序质量控制与装配序列规划决定着轮毂装配质量及可靠性,因此,对上述两者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金支持下,以2.5MW轮毂为研究对象,依据多品种小批量制造模式与定位布置模式特点,构建轮毂装配关键工序识别的数学模型及工序质量控制图;采用布尔矩阵方法构建轮毂装配关系模型,分别采用NSGA-II与MODA算法优化轮毂装配序列。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定位布置模式的轮毂装配关键工序识别。针对定位布置模式的轮毂装配制造,依据生产对象固定、班组作业的特点,利用田口质量损失原理,确定轮毂装配12个定量质量特性的质量损失标准,结合80/20原理,基于改进的质量损失函数构建轮毂装配关键工序识别的数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有效识别轮毂装配关键工序为“安装变桨轴承”与“调整变桨减速器偏心”。(2)建立了基于直觉模糊集的轮毂装配工序相似性评定模型。旨在解决轮毂装配制造过程中相关质量特性数据数量不足的问题,本文应用成组技术与相似理论,提出基于直觉模糊集的工序相似性评定方法,构造轮毂装配工序相似性评定5M1E因素的13项具体指标,据此,基于直觉模糊集的隶属度与非隶属度,构建装配工序相似性评定模型;同时完成轮毂装配成组工序的30组质量特性数据的转换及检验,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够高效完成轮毂装配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3)构造了轮毂装配关系模型与装配序列评价指标及其评价函数。针对传统轮毂装配序列规划存在以经验为主、计算工作量大、效率低等问题,据此,结合轮毂装配制造实际情况,综合考虑零部件联接、支撑等因素,并引入装配关键工序所确定的零部件重要度,利用布尔矩阵方法构建轮毂装配关系模型;综合考虑5个零部件级与3个产品级评价指标,构造轮毂装配序列3个评价函数。(4)研究了基于NSGA-II与MODA算法的轮毂装配序列优化。以装配关系模型为约束条件,评价函数为优化目标,分别采用NSGA-II与MODA算法优化轮毂装配序列,仿真分析种群数量等关键参数对两种算法性能的影响,进而对比分析两种算法的优化结果;研究表明,NSGA-II相比MODA算法更适合轮毂装配序列优化,能够获取最优的轮毂装配顺序及工位分配。(本文来源于《兰州理工大学》期刊2019-03-18)
林涛[4](2018)在《二轴半加工工艺自动特征识别与工序规划的研究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CAD/CAPP/CAM的集成是现代制造系统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关键技术。数据的共享和传递效率制约了各过程集成技术的发展。目前,采用自动特征识别技术可以实现CAD/CAPP的集成。对于CAM的集成,主要依靠人工操作对识别特征进行工序规划,工艺分离,效率较低。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二轴半加工工艺的自动特征识别与工序规划集成方案。该方案采用自动特征识别技术为核心,结合加工工艺需求,从零件的实体模型中提取STEP定义的二轴半工艺特征及特征的加工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结合预定义加工数据库,进行特征的工序规划。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规则法识别过渡特征和仅由圆柱面或圆锥面组成的特征。提高简单特征的识别效率。(2)基于B-rep模型元素的属性扩展属性邻接图(AAG)。解析B-rep模型面与边元素的几何与拓扑属性,将属性赋予到模型AAG中。此方法为基于子图匹配的特征识别提供了关键的预定义匹配规则。(3)基于图匹配法以加工反序识别二轴半工艺特征。以实际特征加工的反序进行特征识别,识别特征后对模型AAG进行更新,得到工件阶段性减材前的AAG。此方法有利于交叉特征进行分步识别。(4)基于特征信息筛选数据库并进行工序规划。解析已识别特征的加工相关信息,并依据特征信息从数据库中筛选预定义的工序。对工序进行优化,完成特征的工序规划。(本文来源于《武汉工程大学》期刊2018-09-26)
王维豪,吴立辉[5](2017)在《基于整数规划的晶圆后道工序加工生产计划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电子设备种类日益增多且更新换代迅速,导致半导体芯片数量和种类需求急剧增加。针对大规模、多品种订单需求,半导体制造企业急需进行生产计划优化,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文章针对晶圆后道工序加工企业建立整数规划模型,进行仿真实验表明,该模型具有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7年17期)
张国政,田晓青,周元枝[6](2016)在《多工序制造系统自动装夹工艺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多工序制造系统中,自动装夹工艺规划是现代计算机辅助装夹规划CAFP(Computer Aided Fixturing Planning)系统的重要研究内容和方向之一。对当前装夹工艺规划的图论、聚类和遗传算法等主要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从装夹顺序、装夹次数、装夹力优化等3个主要装夹工艺规划研究方面分析了工件加工特征与制造资源能力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自动装夹工艺规划的CAFP系统模型。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说明数控机床能力对装夹工艺规划的影响,并对自动装夹工艺规划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期刊2016年28期)
周元枝,张国政,王军[7](2016)在《箱壳件多工序加工工艺规划及夹具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向多工序数控加工的工序集中要求,以工件特征加工面的工位判别方法,分析箱壳体工件的加工工艺。考虑到箱壳件加工工位较多,要完成的加工工序包括铣削平面、钻孔、攻丝、铰孔和镗孔等。为解决工件一次装夹完成多工位、多工序加工问题,设计一种能利用卧式数控加工中心机床功能的夹具。通过优化夹具体结构工艺性,采用气动快速夹紧机构,实现高效、高精度、可靠的装夹。(本文来源于《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柳守宽,郑联语,杜瑞芳,陈光进[8](2016)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钣金折弯自动工序规划》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钣金折弯工序规划的效率,需要保证在不干涉的前提下,为每个工步选择合适模具,使得模具更换、板料的掉头和翻转次数尽可能少。为此,采用一种改进的高效遗传算法对折弯工序进行优化设计。该方法将发生干涉的工序位置引入适值的计算,在初始种群中快速进化出更优个体,同时为了提高遗传算法的收敛速度,将每一代中的最优个体直接保存到下一代中。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相对传统方法更具有高效性,能够快速得到近似最优解的工序方案。(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6年06期)
张富强,付颖斌[9](2016)在《制造物联驱动的工序物流动态规划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离散型制造车间中存在的混流排程计划与多任务执行脱离的问题,结合制造物联技术的应用重新定义当前制造过程,设计具有实时制造信息特征的新工序物流规划模型和算法,以适应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的要求。以离散车间工序物流规划为研究对象,通过搭建面向实时制造过程的无线射频识别物联环境,构建了动态物流规划体系框架,详细分析了面向车间制造过程的传感物联网络构建、基于实时跟踪信息的工序物流规划、加权赋值有向型工序物流网络的拓扑构型等关键使能技术,给出了基于浏览器/服务器结构的工序物流规划实现方法,为提升制造车间的整体物流服务水平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期刊2016年05期)
黄华,靳岚,芮执元,苟卫东[10](2014)在《基于多零件工序族工艺规划的机床产品构型综合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床产品的定制问题,以基本工艺元为基础将多零件工序族进行组合,建立了工艺和机床结构的映射关系,建立了机床的运动功能模型并计算完成工序族所需要的运动范围,制定了机床的运动学图谱并根据约束条件进行选择,使机床的工艺能力在多零件工序组合的加工需求变化范围内,从而实现机床的定制柔性。工艺聚类和排序为实现以工艺能力为导向的机床结构设计提供了依据,保证了设计的定制性,最后以实例进行了说明。(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4年05期)
工序规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可实现多品种、大批量生产的柔性制造系统的广泛应用,极大地促进了制造业的发展。制造业发展的核心目标是保证零件质量,检验则是质量保证的有效手段。传统的离线检测需对零件进行二次装夹,检测结果也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在数控系统上搭载高精度测头,以实现检测自动化与保证检测实时性的在机检测既可弥补离线检测的不足,又能将检测得到的结果直接指导加工,更好地保障产品质量。在追求质量的同时,时间与成本也是生产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多工序制造系统中,对所有工序都进行检测固然会提高零件的加工质量,但是,随之而来的也必定是成本的增加与制造效率的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结合在机检测特点,对多工序制造的检测过程进行规划研究,以平衡生产总成本与零件质量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工序检测策略。分析多工序制造过程误差组成,明确在机检测对象及目的;以工序过程能力指数大小为零件质量高低的指标,在有无检测两种情况下,对零件质量进行仿真分析,并构建特征关键度指标,对零件质量对在机检测的约束作用进行说明;分析多工序制造过程总成本构成,分别在全数检测、全数不检、抽样检测叁种情况下,对零件制造过程总成本进行建模,并用粒子群算法求解,规划出在满足零件质量要求与总成本较低条件下的待检测工序及特征。(2)研究采样策略及检测路径规划方法。以NURBS曲面来对初级解析曲面与自由曲面进行统一表达,提出基于曲面节点分块及分块曲面高斯曲率的采样策略,并进行仿真分析,对比本文提出采样策略与常用采样策略优劣及适用条件;针对裁剪曲面提出基于曲面参数反求的测点筛选算法,实现外边界外部、内边界内部测点的剔除,以保证在机检测的安全性;以曲面测点法向量为测量接近方向,分析测量路径构成,以总路径最短为目标利用蚁群算法对测量路径进行优化,并通过仿真分析比较路径优化效果。(3)结合工序检测策略及测点路径规划方法,开发在机检测规划软件。软件利用QT与OpenCASCADE等开发工具,可实现零件叁维模型的交互显示、零件信息库交互建立、工序检测计划自动生成、多种方法生成测点及检测路径等功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工序规划论文参考文献
[1].苏志雄,魏汉英,涂远芬.资源受限下平行工序顺序对优化的0-1规划模型[J].中国管理科学.2019
[2].李孟蝶.基于工序及特征的在机检测规划方法研究与系统开发[D].电子科技大学.2019
[3].张铖铖.风力机轮毂装配工序质量控制及装配序列规划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9
[4].林涛.二轴半加工工艺自动特征识别与工序规划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工程大学.2018
[5].王维豪,吴立辉.基于整数规划的晶圆后道工序加工生产计划模型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
[6].张国政,田晓青,周元枝.多工序制造系统自动装夹工艺规划研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2016
[7].周元枝,张国政,王军.箱壳件多工序加工工艺规划及夹具设计[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
[8].柳守宽,郑联语,杜瑞芳,陈光进.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钣金折弯自动工序规划[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6
[9].张富强,付颖斌.制造物联驱动的工序物流动态规划框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6
[10].黄华,靳岚,芮执元,苟卫东.基于多零件工序族工艺规划的机床产品构型综合设计[J].中国机械工程.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