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区的组合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研究

基于景区的组合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研究

论文摘要

旅游有效供给的真正体现,必须同时具备旅游经营者愿意出售并有可供出售的旅游产品。这种旅游供给同旅游需求一样,是相对于旅游产品的价格而言,即在特定的价格下,总有特定的旅游产品供给量与之相对应,并随着价格的变动而相应变动。同时,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不能只抓旅游产品的数量,更重要的是提高旅游产品的质量,要在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和旅游设施水平,才能增加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市场的需求。基于景区的组合旅游产品中的核心要素“游”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准)公共物品,公共产品供给的优劣直接影响到私人产品的生产效率,制约着私人产品的消费。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讲,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归根到底是一个如何合理配置资源以达到促进经济发展和提高社会福利的问题。本文试图建立起一套基于景区的组合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通过该模型探讨旅游期间边际成本小、旅游期间边际成本大的旅游消费主体,构建在信息对称、消费预算约束情况下社会总效用最优化模型,讨论在这种情况下组合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情况。然后,把这些理论应用到对我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旅游产品的地区差异分析中来。最终可以得出如下的政策建议:第一、政府应该从公共财政角度提高旅游产品的供给数量(满足需求的数量);第二、政府应有效激励旅游期间边际成本高的旅游消费者,以提高其旅游产品消费数量;第三、政府应有效补贴低收入者;第四、政府应尽量削弱相关信息非对称程度,以提高旅游消费者意愿支付价格。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 基本定义与假设
  • 1.3.1 旅游产品
  • 1.3.2 旅游产品有效需求与无效需求
  • 1.3.3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与无效供给
  • 1.4 创新与结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内容与结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旅游有效供给的一般理论分析
  • 2.1.1 有效供给的缘起及其研究
  • 2.1.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的一般理论分析
  • 2.2 旅游产品无效供给过剩与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 2.2.1 旅游产品无效供给过剩与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的内涵及表现
  • 2.2.2 旅游产品无效供给过剩与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成因
  • 2.3 综述评价
  • 第三章 旅游有效供给评价指标体系
  • 3.1 供给角度的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指标体系
  • 3.1.1 资本
  • 3.1.2 技术
  • 3.1.3 旅游资源
  • 3.1.4 旅游产品质量
  • 3.1.5 从事旅游服务的员工素质
  • 3.1.6 制度安排
  • 3.2 需求角度的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指标体系
  • 3.2.1 旅游者收入
  • 3.2.2 旅游成本
  • 3.2.3 旅游信息
  • 3.2.4 旅游者偏好
  • 3.2.5 旅游者素质
  • 3.2.6 休假制度
  • 3.3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
  • 第四章 旅游有效供给评价模型构建
  • 4.1 理论基础
  • 4.2 基本模型
  • 4.3 扩展模型一:旅游消费预算约束下旅游最优社会效用契约
  • 4.4 扩展模型二:非对称信息下旅游最优社会效用契约
  • 4.5 模型的评价与应用
  • 4.5.1 模型的评价
  • 4.5.2 模型的应用
  • 第五章 实证分析—以旅游产品有效供给区域差异为例
  • 5.1 分析基础
  • 5.2 旅游有效供给地区差异收敛性
  • 5.3 旅游有效供给地区差异实证分析
  • 5.4 分析结果
  • 第六章 增加旅游产品有效供给的途径和方法
  • 6.1 从公共财政角度提高旅游产品的供给数量
  • 6.1.1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 6.1.2 积极引进私人投资
  • 6.1.3 转换政府职能
  • 6.2 激励旅游期间边际成本高的旅游消费者
  • 6.2.1 边际成本高的旅游者行为分析
  • 6.2.2 引导旅游者进行旅游体验
  • 6.2.3 对旅游目的地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应用
  • 6.2.4 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 6.3 有效补贴低收入者
  • 6.3.1 开征旅游产品开发税
  • 6.3.2 发行国债筹集旅游产品供给资金
  • 6.3.3 发行彩票筹集旅游产品供给资金
  • 6.3.4 提高对低收入者旅游产品供给的回应性
  • 6.4 强化信息资源的共享
  • 6.4.1 信息资源共享
  • 6.4.2 信息资源共享模式
  • 6.4.3 信息资源共享效率问题的解决—网络化
  • 第七章 结论与进一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因地制宜 务实推进村庄景区化建设[J].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报 2018(01)
    • [2].论济南景区旅游纪念品研究与开发[J]. 福建茶叶 2019(10)
    • [3].光影视阈下的别样景致——国内景区宣传片的发展现状及策略[J]. 区域治理 2019(35)
    • [4].中国A级景区等级结构和空间分布特征[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1)
    • [5].山西省A级旅游景区服务与环境质量提升策略研究[J]. 山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04)
    • [6].探究网络营销对景区传统营销的影响及协同发展[J].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19(12)
    • [7].“五态融合”范式的景区村庄规划设计探索——以浙江省A级景区村庄石壁湖村为例[J].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3)
    • [8].景区社区一体化模式发展分析——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2020(01)
    • [9].关于加强自然类旅游景区资产管理的思考[J]. 现代园艺 2019(24)
    • [10].福州市A级旅游景区时空演化特征分析[J]. 台湾农业探索 2019(06)
    • [11].文物保护在文化旅游景区建设中的融合分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24)
    • [12].旅游景区利益相关者优先度计量分析[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3].高等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以江西省为例[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14].淮河流域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挖掘研究[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15].基于网络差评的景区负面形象研究——以大连老虎滩景区为例[J].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0(01)
    • [16].我国旅游景区建设留言档案思考[J]. 办公室业务 2019(23)
    • [17].云南省4A、5A级景区空间分布特征[J]. 区域治理 2019(36)
    • [18].山东景区产业发展联盟成立[J]. 山东国资 2019(12)
    • [19].智慧旅游视域下南昌旅游景区口碑营销策略分析[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23)
    • [20].江西“僵尸景区”问题探析[J].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02)
    • [21].广东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22].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景区生态保护的几点思考——以国家5A级旅游景区星湖旅游景区为例[J]. 农业与技术 2020(04)
    • [23].论智慧景区在新华联铜官窑古镇建设的深度应用[J].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0(02)
    • [24].22家旅游景区确定为国家5A级景区[J]. 中国会展(中国会议) 2020(02)
    • [25].基于游客感知角度提升旅游景区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J]. 经营与管理 2020(03)
    • [26].基于文旅融合新任务的景区观光车创新升级[J]. 现代商业 2020(04)
    • [27].基于游客感知的德天跨国瀑布景区服务质量研究[J]. 特区经济 2020(02)
    • [28].特色小镇景区收费围合方案研究[J]. 中国科技论文 2020(02)
    • [29].景区村庄旅游环境承载力关键因子体系构建研究[J]. 现代园艺 2020(03)
    • [30].走进内蒙古国家5A级旅游景区[J]. 内蒙古林业 2020(03)

    标签:;  ;  ;  ;  

    基于景区的组合旅游产品有效供给评价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