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可用性策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空分复用弹性光网络,机器学习,灾难保护,区分可用性
可用性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熊余,周彬,贺进有,杨坤融[1](2019)在《基于机器学习的区分可用性抗灾难保护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灾难下空分复用弹性光网络中业务的保护成功率低、保护开销以及芯间串扰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的区分可用性抗灾难保护策略.首先,使用基于线性判别式分析的支持向量机感知业务可用性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采用动态竞争优先级分配,在确保业务可用性需求的前提下,为多链路故障提供最大化保护频谱的共享;最后,为了降低芯间串扰,设计了交替式频谱纤芯选择方案.仿真结果表明:该保护策略在提高业务保护成功率的同时,可以取得较低的频谱冗余率和芯间串扰.(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12期)
[2](2019)在《您的数据策略达到高可用性了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据Gartner估算,服务宕机一分钟带来的损失可超过5600美元,并且这个数字正在不断攀升。目前,大部分企业缺乏适合自身情况同时具有高可用性的数据策略,以应对不断增加的风险,保证业务的连续性。(本文来源于《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期刊2019年09期)
[3](2019)在《Commvault 您的数据策略达到高可用性了吗》一文中研究指出据Gartner估算,服务宕机一分钟带来的损失可超过5600美元,并且这个数字正在不断攀升。造成企业宕机的主要原因多产品、多供应商的数据备份方式会限制企业备份和恢复架构的敏捷性和可用性,从而加剧意外宕机发生的风险。然而,企业可以通过单个供(本文来源于《中国信息化周报》期刊2019-08-12)
齐小刚,强敏,刘立芳[4](2019)在《RSboFMC:提高数据可用性和负载均衡性的碎片矩阵缓存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保证动荡环境下数据可被访问概率对数据存储网络十分重要,其可行方法之一是设计合理的存储策略,提高网络的数据可用性.将存储策略分为复制策略和放置策略进行设计,提出了基于碎片矩阵和缓存的存储策略RSboFMC(Replication Strategy based on Fragment Matrix and Cache),提高动荡环境下的数据可用性.其以重建效率和存储开销为目标,设计缓存机制和基于碎片矩阵的数据分块机制优化复制策略;以负载均衡为目标,设计基于分区和顺逆序的分发机制优化放置策略.仿真结果表明,RSboFMC在数据可用性和负载均衡性方面均优于其他策略,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叶贝[5](2019)在《口令组成策略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应用出现,这些应用绝大多数采用口令认证的方式来对使用者进行身份认证。口令认证通过用户所知道的信息来证明用户的身份,简单有效、实用便捷,因此,许多系统喜欢使用该认证方法。然而,口令认证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口令的安全性问题。用户为了方便记忆口令,常常选择弱口令,而攻击者能够轻松的通过在线或离线攻击猜测出弱口令。要保证口令认证的安全性,一个重要条件就是鼓励用户选择强口令,因此,能够帮助用户创建口令的口令组成策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对口令组成策略的安全性和可用性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归纳如下:1、根据现有的口令组成策略研究问题和方法,本文将口令组成策略分为四类:一般口令组成策略、助记口令策略、随机口令策略以及动态口令组成策略。对口令组成策略分类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口令组成策略。2、不同于以往通过招募参与者的形式在实验室或者网络上进行的研究,本文从实际出发,通过网站中泄露出来的真实口令,研究了现实网站中采用较多的几种口令组成策略对用户创建口令所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这些口令组成策略是否能够帮助用户创建强口令。本文主要比较了没有口令组成策略,basic6策略和2class6策略叁种情形下真实口令的一些特征,分析了这些口令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口令组成策略会对用户所选择的口令的长度和字符类型造成影响,要求多字符类型的口令组成策略会增加口令的长度,并且,用户所选择口令所包含的字符类型数量通常刚好满足口令组成策略的要求。另外,我们也发现上述叁种情形都不能很好地帮助用户创建强口令。3、本文选择了四种用户在创建口令时通常会使用的助记口令生成秘诀,并通过实验分析了这四种秘诀在未知攻击下的安全性,通过计算不同秘诀的搜索空间分析了这些秘诀在忆知攻击下的安全性。本文还从口令的创建时间,回忆口令所需要的时间以及使用口令登录的成功率等几个方面入手,对这四种秘诀的可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未知攻击下,使用UsForm秘诀创建出来的口令对常用的口令猜测工具具有更强的鲁棒性,KbCg秘诀和SenSub秘诀对于在线猜测攻击具有更强的抵抗力,KbCg秘诀对于离线猜测工具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在己知攻击下,SenSub秘诀的安全性高于其他叁种口令秘诀的安全性;使用SpIns秘诀时,口令创建时间最短,使用SenSub秘诀时,回忆口令所需要的时间最短,使用UsFrom秘诀时,口令登录的成功率最高。4、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最后给出了用户使用助记口令秘诀创建口令时的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益楠,王峰[6](2019)在《App端汽车参数可用性设计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通过分析当前汽车参数信息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可用性理论的价值,探讨其给汽车信息设计带来的启示。同时在信息可用性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优化参数信息的组织结构、增加信息的情感设计提升用户参与度、优化状态反馈,提高容错性设计、建立情境化的认知的设计策略,从而构建互联网背景下以可用性为导向的汽车参数可视化设计策略。(本文来源于《大众文艺》期刊2019年06期)
Nicolas,Chaucheprat[7](2018)在《基于成本、可用性的串行生产系统维护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现代化的生产系统来说,预防性定期检修起到了日渐重要的作用。此外,串行生产系统极易受到单一扰动影响。实际上,一个故障或者计划性检修会导致无法避免的系统停运。在系统停运期间,部分元器件仍然处于冷备用状态,由停运造成的生产损失也可折算成停运成本。如果停运是由系统元件强迫退出运行造成的,则会进行最小维修,以求在最短时间内回复生产。同时,通过系统模型可以预测到一部分的故障,基于故障预测,可以执行预防性的计划检修,以减小停运时间。本文假设由设备老化以及外部原因导致的系统故障近似服从韦伯分布。那么从系统成本以及可利用性角度出发,可以生成一个全局性的维修策略。基于上述因素,本文提出了一个考虑最小成本和最大可利用率的全局目标函数。其主要思想为,在由于一台设备故障导致的系统停运期间,可以同时进行其他的设备计划性检修。本文提出了叁个机会模型,分别独立基于机会性检修的时间窗定位,具体设备元件检测定位,以及综合考虑时间窗和设备定位。通过叁个机会模型,从参数设置和计算成本上,本文详细分析了计划性维修策略优化模型在串行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相较于其他模型,本文提出的模型计算时间较长,但得到的最终故障损耗成本更低。(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期刊2018-01-01)
陈玉华,翟颖佳,卓凤艳,李新庆,陈增境[8](2017)在《自动气象站数据可用性影响因素分析和质量提升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影响自动气象站数据可用性的原因,以期更好地开展气象业务工作。分门别类统计2016年各月国家级和区域自动气象站观测得到的全国平均数据和宁夏数据(包括可用率、错误率、可疑率、缺测率),绘制统计图表。分析得出自动气象站数据可用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缺报、要素缺测和数据错误。最后,总结了提高数据传输及时率、加强观测设备巡查和监控、加强自动气象站数据质量控制、研发气象信息综合监控平台和加强业务人员的全面培养等数据质量提升对策。(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创新》期刊2017年06期)
邹虹,钟洋[9](2017)在《基于路径可用性约束的HOWBAN备份路由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备份路由选取,不仅要考虑路径的不相关性,还应考虑业务恢复的资源需求以及备份资源利用率。针对此问题,在光无线混合宽带接入网的融合架构下,确立跨域传输路径可用性与用户对路径可用性需求之间的匹配关系,根据匹配结果分别在光域和无线域划分出2种约束情形,并由此构建用于备份路径选取的条件约束模型,依据此模型选择性预留备份带宽。以提高异构网络资源利用率为目标,将带宽资源划分为工作带宽、备份带宽及空闲带宽,在共享备份原则下,通过渐进优化的方式,按照备份带宽、空闲带宽的先后顺序,完成对工作路径的保护,从而以尽可能少的空闲带宽消耗来保障节点间的连接可用性。数值结果表明,提出的策略有效提高了网络故障恢复率和备份资源效率。(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丁尧[10](2017)在《基于邻域对象可用性的ICN协作缓存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网络的应用从以主机为主的端到端通信转变为用户驱动的内容检索,为了适应这个趋势,提出信息中心网络(Information-Centric Networking,简称ICN)。ICN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利用网内缓存提高内容分发的传输效率。但默认的缓存放置策略使得系统冗余度较高,无法充分利用缓存资源;且默认的路由查找机制未利用网内节点的暂态缓存内容,无法尽可能地降低网络延迟。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对信息中心网络的缓存放置策略和路由查找机制进行优化,旨在降低系统的缓存冗余度,提高缓存对象的可用性。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默认策略在缓存放置时内容冗余度较高,缓存资源利用率较低,且未考虑网络的动态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节点热度和缓存替换率的ICN缓存放置策略,进一步降低请求跳数,提高缓存系统的收益。(2)默认策略在缓存放置时未充分利用数据包返回路径上邻域节点的缓存资源,以及未针对不同流行度的内容采用合适的放置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内容流行度和节点热度的ICN邻域协作缓存放置策略,提高缓存资源的利用率,改善用户体验。(3)默认机制在路由查找时未充分利用邻域节点的暂态缓存资源,只针对稳定的内容源建立路由条目。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布隆过滤器的ICN邻域路由策略,在充分利用邻域节点暂态缓存资源的同时利用更少的缓存空间来储存邻域节点缓存内容的存在性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缓存放置策略和路由查找策略相对于LCE、CLFM和CINC策略,可获得更低的内容请求延迟、更低的网络流量、更低的服务器负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1)根据网络的动态性使用节点热度的概念·,(2)根据节点具有低通滤波器的特性,提出内容流行度的统计模型;(3)利用布隆过滤器储存邻居节点缓存内容的存在性信息,占用更少缓存空间的同时加快内容查找速度。(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7-05-01)
可用性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据Gartner估算,服务宕机一分钟带来的损失可超过5600美元,并且这个数字正在不断攀升。目前,大部分企业缺乏适合自身情况同时具有高可用性的数据策略,以应对不断增加的风险,保证业务的连续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用性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1].熊余,周彬,贺进有,杨坤融.基于机器学习的区分可用性抗灾难保护策略[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您的数据策略达到高可用性了吗?[J].网络安全和信息化.2019
[3]..Commvault您的数据策略达到高可用性了吗[N].中国信息化周报.2019
[4].齐小刚,强敏,刘立芳.RSboFMC:提高数据可用性和负载均衡性的碎片矩阵缓存策略[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5].叶贝.口令组成策略的安全性和可用性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9
[6].张益楠,王峰.App端汽车参数可用性设计策略研究[J].大众文艺.2019
[7].Nicolas,Chaucheprat.基于成本、可用性的串行生产系统维护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8
[8].陈玉华,翟颖佳,卓凤艳,李新庆,陈增境.自动气象站数据可用性影响因素分析和质量提升策略[J].工业技术创新.2017
[9].邹虹,钟洋.基于路径可用性约束的HOWBAN备份路由策略[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10].丁尧.基于邻域对象可用性的ICN协作缓存策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