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含油量精确测定方法研究

油菜含油量精确测定方法研究

论文题目: 油菜含油量精确测定方法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作物遗传育种

作者: 刘洁

导师: 李加纳

关键词: 含油量测定,索氏抽提法,核磁共振法,近红外仪测定法

文献来源: 西南农业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油菜是我国最重要的四大油料作物之一,菜籽油占我国人民食用消费植物油的35%以上,是我国最重要的食用植物油。因而提高油菜的检测水平,对于发展我国的油菜生产,促进油菜产品进出口贸易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油菜的含油量测定方法及其应用价值做一个全面的介绍、比较,为我国油菜含油量的测定方法的改进尽一些微薄的力量。 本论文运用了3因素3水平+1因素5水平的完全随机组合设计,以影响索氏抽提法含油量测定结果的四个主要因素——样品粗细度[即过筛的目数大小,由粗到细(20目、30目、40目、50目、60目)]、抽提时间[由短到长(6h、8h、10h)]、抽提溶剂种类[无水乙醚、石油醚(60℃-90℃)、石油醚(30℃-60℃)]及品种含油量的高低(高-V09、中-V02、低-V01)为决策变量,详细研究了国标法测定含油量的精确度和准确度,得到以下结论: 1、含油量高低不同的材料在不同抽提溶剂及不同抽提时间的条件下,其含油量的测定结果随筛目由粗到细的变化过程中都呈现出由低到高的趋势,但达到50目后有的会有下降的趋势,有的则趋于向上。 2、含油量高低不同的材料在不同抽提时间及不同筛目粗细度的条件下,其含油量的测定结果随抽提溶剂的变化过程中都呈现出无水乙醚>石油醚(60℃-90℃)>石油醚(30℃-60℃)的趋势。即无水乙醚的抽提效果最好,次而是石油醚(60℃-90℃),抽提效果最差的是石油醚(30℃-60℃)。 3、含油量高低不同的材料在不同抽提溶剂及不同筛目粗细度的条件下,其含油量的测定结果随抽提时间的变化过程中大体上都呈现出10h>8h>6h的趋势。即随抽提时间的延长籽粒的抽提效果会越来越好。 4、含油量的测定过程中通过实验表明:含油量的测定结果与抽提前的浸泡时间也有一定的关系,若浸泡时间延长,则测定结果有显著的提高。 5、综合多因素试验结果,在不考虑待测样品含油量(或待测样品含油量未知)的前提下,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油菜在全球油料作物中的地位及其发展

1.1.1 油菜在世界油料作物中的地位

1.1.2 全球油菜发展状况

1.1.3 我国油菜发展状况

1.2 全球油菜的消费与贸易

1.2.1 全球油菜制品进出口状况

1.2.2 油料市场需求分析

1.3 含油量检测技术

1.3.1 索氏抽提法(Soxhlet extractor method)

1.3.2 核磁共振分析仪测定含油量(Nuclear Magnetism Resonance--NMR)

1.3.3 近红外仪法测含油量(NIR法)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研究范围和内容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 供试材料

3.2 试验设计

3.2.1 索氏抽提法的优化试验方案设计

3.2.2 索氏法与日本的4h二段抽提法时对比检测试验设计

3.2.3 索氏抽提法与核磁共振法、近红外仪测定法对结果稳定性检测试验设计

3.3 实验方法

3.3.1 索氏抽提法

3.3.2 核磁共振法

3.3.3 近红外光谱测定法

3.4 统计分析方法

第4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含油量经典测定方法--索氏抽提法随不同条件含油量测定结果变化趋势

4.1.1 主效因子方差分析

4.1.2 多因素互作分析

4.1.2.1 抽提溶剂与抽提时间互作效应

4.1.2.2 抽提溶剂与样品粗细度互作效应

4.1.2.3 抽提时间与样品粗细度互作效应

4.1.3 小结及建议

4.2 对比检测分析

4.2.1 中日双方对比检测

4.2.2 GB法、日本4h二阶段抽提法及混匀法三者对比结果

4.2.3 直接抽提法与GB法结果对比图

4.2.4 GB法与索氏抽提浸泡法结果对比

4.3 核磁共振法与索氏抽提法测定结果对比

4.3.1 核磁共振法与索氏抽提法准确度的对比分析

4.3.2 核磁共振法与索氏抽提法精确度的对比分析

4.4 近红外仪测定法与索氏抽提法测定结果对比

第5章 结论

第6章 讨论

6.1 油菜籽含油量(索氏)测定方法的改进

6.1.1 粉碎试样方法的改进

6.1.2 抽提样品细度的改进

6.1.3 油重法同残余法优劣对比

6.1.4 中日双方对比检测结果差异原因分析

6.1.5 日本4h二段抽提法中计算方法的改进

6.1.6 索氏操作过程中的体会

6.2 核磁共振法测定过程中影响结果的因素

6.3 近红外仪测定方法中装样方法的改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一览表

发布时间: 2005-07-19

参考文献

  • [1].基于5个RIL群体的甘蓝型油菜含油量QTL分析[D]. 叶家庆.华中农业大学2018
  • [2].甘蓝型油菜含油量主效QTL qOilA5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鉴定[D]. 兰磊.华中农业大学2018
  • [3].棉花含油量候选基因GhA05KASI的鉴定及表达分析[D]. 刘欣欣.华中农业大学2018
  • [4].不同含油量甘蓝型油菜油脂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分析[D]. 虢慧.湖南农业大学2017
  • [5].花生油脂合成酰基转移酶基因表达与籽仁含油量相关性分析[D]. 皮广静.山东农业大学2017
  • [6].油菜次生休眠特性与含油量、脂肪酸、硫苷的相关性研究[D]. 顾思凯.扬州大学2017
  • [7].棉子含油量多世代遗传分析[D]. 孟凡奇.华中农业大学2013
  • [8].油料作物含油量差异原因的初步分析[D]. 王志慧.中南民族大学2013
  • [9].陆地棉棉仁含油量的关联与连锁分析[D]. 赵文霞.华中农业大学2015
  • [10].几个关键油脂合成酶活性及光合作用对油菜含油量的影响[D]. 刘祥含.云南农业大学2017

相关论文

  • [1].环境因子对油菜生长发育及品质形成的影响[D]. 钱钧.华中农业大学2004
  • [2].硼、钼、锌营养对甘蓝型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其机理初探[D]. 陈钢.华中农业大学2004
  • [3].双低油菜高产栽培生理基础的研究[D]. 李得宙.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
  • [4].油菜花后源库关系研究[D]. 唐瑶.扬州大学2005
  • [5].分子标记预测甘蓝型油菜杂种优势的初步研究[D]. 徐新福.西南农业大学2005
  • [6].播期、密度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及生产潜力影响的研究[D]. 李莉.华中农业大学2005
  • [7].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油菜产量和品质影响的研究[D]. 杨粉团.华中农业大学2005
  • [8].氮素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相关分析研究[D]. 周年年.华中农业大学2005
  • [9].氮、磷、硼对双低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初步研究[D]. 王友平.华中农业大学2004
  • [10].油菜不同高产品种的产量构成特性研究[D]. 单文燕.华中农业大学2000

标签:;  ;  ;  ;  

油菜含油量精确测定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