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对于流人的问题,从秦汉到明清一直存在。但由于清代掀起大规模文字狱,而且以东北为主要发配地。至此,流人这一特殊群体在东北这一特殊地区开始了特殊的生活,也使清代东北地区的流人问题更加突出。以往对流人的研究,多侧重于被流放的原因,以及对于文人的伤害和对文化造成的影响。但对于流人的生活方面,感情世界、精神、心理这些细节问题却缺少研究。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对流人的情感世界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研究,还原流人的真实情感状态。对于一个文人来到陌生的世界,他所作出的反应,他的生活,他的情感进行讨论和分析,以期更为深入的分析和讨论,系统的把流人的生活展示给大家。流放文人来到陌生的东北地区,失落、委屈不平而又无可奈何,面对现实进行了一系列自我心理调节。他们期盼早日回到故乡,重新被任用,但现实是残酷的,这只能是一种期盼。流放文人所承受的苦难,在一定的情况下反应在他们的著作及诗歌中,却没有对自己放弃和绝望。这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巨大苦难的顽强耐受力,以及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的坚韧和深沉。在与满人的不断交往中,加深了满汉之间的了解,并与他们和睦相处,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东北边疆蕴藏着无限生机,大自然也给流放文人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东北地区雄伟、壮阔的山河给予流人巨大的力量,这也是对生命的希望和赞美。边疆地区人民豪爽、直率的性格也潜移默化的影响着被流放的文人。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沉淀、储蓄与流放生活这一全新经历相互碰撞,这一过程没有使流放文人沉沦。相反,这一特殊经历充实了他们的生活,给予流放文人巨大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清代东北地区的状况以及流人的贡献问题有所帮助。本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清代流人的概括,第二部分为清代东北流放文人的爱国之情,第三部分为清代东北流放文人的乡情与亲情,第四部分为清代东北流放文人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