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芸(四川省射洪县人民医院内二科四川射洪629200)
【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对于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就诊的支气管哮喘病人,随机分为接受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的观察组和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测定FEV1并判定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控制41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为2.31±0.41L、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总体有效率,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西医清喘汤
支气管哮喘是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临床特征。目前临床治疗主要以控制症状、减少发作为主。传统西医治疗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发作时的症状,但是对于疾病远期的复发并无显著疗效。近年来中药因其独特的药理特性被逐步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在此,为了探讨中西医结合三联疗法对于支气管哮喘的疗效,笔者进行了下列研究、先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4月30日-2011年4月30日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60名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80名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病人33例,年龄分布在14-48岁、年龄平均31.04±6.01岁,病程2-13年、平均6.82±0.98年;对照组80名患者中男性43例、女性病人37例,年龄分布在13-50岁、年龄平均33.58±6.89岁,病程2-14年、平均7.05±1.2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全身情况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入选及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发作性的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并符合卫生部2002年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中医哮证诊断标准以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2003年制定的《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中的西医哮喘诊断标准。排除标准:(1)呼吸系统其他慢性疾病患者;(2)合并有严重心肝肾疾病;(3)呼吸系统肿瘤、结核患者。
1.3治疗方式
对照组给予激素类药物布地奈德0.2-0.8mg、雾化吸入、2/日;支气管舒张药物沙丁胺醇0.1-0.2mg、气雾吸入、2/日。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三联用药,即在使用布地奈德、沙丁胺醇的基础上清喘汤(炙麻黄9g,细辛9g,射干9g,生石膏24g,五味子9g,炙甘草9g,法半夏9g)、水煎服、1/日。14d为一个疗程。
1.4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后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的缓解情况,行肺功能检查、测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并按下述标准判定疗效: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缓解,治疗后FEV1增加35%以上,或FEV1≥预计值的80%,发作时不需用药即可缓解。显效:临床症状和体征较治疗前明显减轻,治疗后FEV1增加25%-35%或FEV1达到预计值的60%-80%,发作时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好转: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治疗后FEV1增加15%-24%发作时仍需用糖皮质激素或支气管扩张剂。无效:临床症状和FEV1测定值无改善或反而加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所得结果均按P<0.05判断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根据上述疗效判定标准,观察组80名患者中临床控制41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80名患者临床控制29例、显效17例、有效11例、无效23例,总有效率71.25%。经SPSS18.0软件进行非参数秩和检验可知,观察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患者FEV1为1.62±0.23L、对照组患者FEV1为1.67±0.28L;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EV1为2.31±0.41L、对照组患者FEV1为2.03±0.32L。经t检验可知,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值无差异(P>0.05);经过两组患者FEV1值均明显升高,并且治疗后观察组FEV1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一类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共同参与的、以气道高反应性和气流可逆性受限为特征的、呼吸道慢性炎症性疾病[1]。该病是呼吸系统最为常见的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气急、胸闷、哮鸣、呼吸困难。
目前,该病尚无彻底治愈的方法,临床上主要以控制症状、减少发作为主[2]。传统西医治疗的方式主要通过激素类药物、β2受体阻断剂、白三烯受体阻断剂、茶碱类药物来舒张支气管、控制炎症反应,能够有效的改善急性发作时的症状,但是对于疾病远期的复发并无显著疗效[3]。近年来中药因其独特的药理特性被逐步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中,相关研究表明中医中药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4]。通过我们的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三联治疗的观察组临床控制41例、显效21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
由此可以看出,在扩张支气管、控制炎症等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汤剂清喘汤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进一步分析肺功能检查结果可知,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清喘汤能更加有效的改善肺功能。
通过上述讨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西医结合三联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肺功能、提高治疗总体有效率,对于支气管哮喘的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唐立伟,冯蕊,许国峰.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0(14):1714-1715.
[2]陈宇,李国信.中西医“内外同治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发作期(冷哮证)的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25(4):66-67.
[3]陈翔飞.三联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320例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08,22(31):30
[4]汪海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25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8,22(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