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EDTA为碳源条件下铜绿假单胞菌对络合状态下EDTA的降解及Cr(Ⅵ)去除效果研究

以EDTA为碳源条件下铜绿假单胞菌对络合状态下EDTA的降解及Cr(Ⅵ)去除效果研究

论文摘要

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其自然来源主要是岩石风化,大多呈三价;人为污染来源主要是工业含铬废气和废水的排放。工业废水中主要是六价铬的化合物,常以铬酸根离子(CrO42-)形式存在。水体中的Cr(Ⅲ)主要被吸附在固体物质上而存在于沉积物中;六价铬则多溶于水之中。六价铬在水体中是稳定的,但在厌氧条件下可被还原为Cr(Ⅲ)。Cr(Ⅲ)的盐类可在中性或弱碱性的溶液中水解,生成不溶于水的氢氧化铬而沉入水底。Cr(Ⅲ)在天然水中也可被氧化,但是速率很低。EDTA是化学中一种良好的络合剂,能和碱金属、稀土元素和过渡金属等形成稳定的水溶性络合物。能与铬离子形成稳定水溶性络合物,从而使铬离子不能形成氢氧化铬沉入水底,继而持续污染水体。本课题探讨以EDTA为单一碳源以及用乙酸钠乙酸铵做伴碳源的条件下,采用铜绿假单胞菌处理含铬废水,并对不同条件下铜绿假单胞菌对Cr(Ⅵ)还原的特性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能有效利用EDTA作为碳源,促进Cr(Ⅵ)的还原。加入少量的乙酸钠和乙酸铵能促进菌体对EDTA的降解,但是过量乙酸钠和乙酸铵的加入会对EDTA的生物降解产生抑制作用。菌体在Cr(Ⅵ)初始浓度为2、20、40、60、80mg/L时均能有效还原Cr(Ⅵ),但处理效率随Cr(Ⅵ)初始浓度的升高而降低。Cr(Ⅵ)初始浓度低至2mg/L时,处理24h后,Cr(Ⅵ)的还原率可达100%。共基质乙酸钠和乙酸铵的加入抑制了EDTA对菌体对Cr(Ⅵ)的还原作用。EDTA无论是作为单一碳源还是在乙酸铵、乙酸钠共基质条件下不同碳源对低浓度Cr(Ⅵ)去除率的影响很微弱。24小时后对Cr(Ⅵ)的去除率都接近百分之百,处理效果良好。Cr(Ⅵ)对EDTA的降解有抑制作用,且随着Cr(Ⅵ)浓度的不断升高抑制作用不断增强。铜绿假单胞菌不仅对去除Cr(Ⅵ)有较高效率,而且对降解EDTA效果也非常的理想,对100mg/LEDTA降解率36小时内能达到100%,在Cr(Ⅵ)初始浓度为2mg/L,100mg/LEDTA条件下,在36小时内铜绿假单胞菌对Cr(Ⅵ)和EDTA的去除率都达到了100%。综上所述,铜绿假单胞菌可以利用单一EDTA做碳源,在还原Cr(Ⅵ)同时也降解了EDTA,这可能为EDTA的生物降解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插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EDTA用途和环境风险
  • 1.2 EDTA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生物降解
  • 1.3 铬的环境污染
  • 1.3.1 铬污染的来源以及分布
  • 1.3.2 铬的存在形态以及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 1.3.3 铬污染的危害
  • 1.4 传统的含铬废水处理方法
  • 1.4.1 化学法
  • 1.4.2 膜分离法
  • 1.4.3 吸附法
  • 1.4.4 电解法
  • 1.4.5 离子交换法
  • 1.5 生物法处理含铬废水的研究概况
  • 1.5.1 生物吸附法
  • 1.5.2 纯种微生物还原法
  • 1.6 本课题的提出与研究内容
  • 1.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实验的设计
  • 2.0 实验仪器与药品
  • 2.0.1 实验试剂、药品
  • 2.0.2 实验主要仪器设备
  • 2.1 菌种和培养基
  • 2.2 微生物的培养
  • 2.3 微生物的驯化
  • 2.4 铜绿假单胞菌对EDTA的降解实验
  • 2.4.1 不同初始浓度EDTA的生物降解实验
  • 2.4.2 不同共基质条件下EDTA的降解实验
  • 2.4.3 不同浓度Cr(Ⅵ)条件下EDTA降解实验
  • 2.4.4 低浓度Cr(Ⅵ)条件下EDTA的降解
  • 2.5 铜绿假单胞菌对Cr(Ⅵ)的去除实验
  • 2.5.1 EDTA对Cr(Ⅵ)的去除影响实验
  • 2.5.2 Cr(Ⅵ)初始浓度对Cr(Ⅵ)还原的影响实验
  • 2.5.3 EDTA共基质时对Cr(Ⅵ)还原的影响实验
  • 2.5.4 EDTA对低浓度Cr(Ⅵ)溶液的还原实验
  • 2.6 优化条件下铜绿假单胞菌对EDTA降解及Cr(Ⅵ)去除实验
  • 2.6.1 优化条件下EDTA降解及Cr(Ⅵ)去除实验
  • 2.6.2 优化条件下EDTA完全降解实验
  • 2.7 测定方法
  • 2.7.1 Cr(Ⅵ)测定方法
  • 2.7.2 EDTA的测定方法
  • 2.7.3 COD测定方法
  • 第3章 铜绿假单胞菌对EDTA生物降解
  • 3.1 前言
  • 3.2 铜绿假单胞菌对不同初始浓度EDTA的生物降解
  • 3.3 不同共基质条件下EDTA的降解率
  • 3.4 不同浓度Cr(Ⅵ)条件下EDTA降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铜绿假单胞菌对Cr(Ⅵ)去除
  • 4.0 前言
  • 4.1 EDTA对Cr(Ⅵ)去除的影响
  • 4.2 Cr(Ⅵ)初始浓度对Cr(Ⅵ)去除的影响
  • 4.3 EDTA共基质时对Cr(Ⅵ)还原的影响
  • 4.4 EDTA对低浓度Cr(Ⅵ)溶液的还原效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优化条件下铜绿假单胞菌对EDTA降解及Cr(Ⅵ)去除实验
  • 5.1 前言
  • 5.2 低浓度Cr(Ⅵ)条件下EDTA的降解
  • 5.3 优化条件下EDTA完全降解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不同硫酸盐浓度下钙矾石对Cr离子的固化作用[J]. 建筑材料学报 2019(06)
    • [2].论行政许可视域下非法经营罪在种子经营中的适用界限——以陆丰市“CR世农301”萝卜种子案为例[J].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低温等离子体技术同步去除水中Cr(Ⅵ)和苯酚的研究[J]. 工业水处理 2020(04)
    • [4].~(50,52,53,54)Cr光核反应数据评价[J]. 原子核物理评论 2020(02)
    • [5].Cr含量对65Mn钢淬透性的影响[J]. 金属热处理 2020(07)
    • [6].酸碱改性对生物炭吸附Cr(Ⅵ)性能的影响[J]. 环境工程 2020(06)
    • [7].纳米氧化铝对Cr~(6+)的吸附研究[J]. 广东化工 2020(14)
    • [8].Cr~(6+)对红树蚬摄食率及其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9].无机改性红辉沸石吸附Cr(Ⅵ)研究[J]. 水处理技术 2020(10)
    • [10].植物提取液绿色合成纳米铁去除地下水中Cr(Ⅵ)[J]. 环境工程学报 2020(09)
    • [11].一阶导数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水样中Cr(Ⅲ)和Cr(Ⅵ)[J]. 岩矿测试 2020(05)
    • [12].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地表水中Cr~(6+)的改进[J]. 污染防治技术 2019(05)
    • [13].FANUC小型协作机器人CR—7iA正式发布[J]. 金属加工(热加工) 2016(22)
    • [14].Cr含量对白口铸铁碳化物类型转变机理的影响[J]. 铸造技术 2016(12)
    • [15].水铁矿纳米带的低成本合成及其去除Cr(Ⅵ)的研究[J]. 环境工程 2017(01)
    • [16].3种甜高粱萌发期对Cr~(6+)胁迫的响应及抗性评价[J]. 山西农业科学 2017(01)
    • [17].炭/炭复合材料表面氢刻蚀改善等离子体渗Cr层的抗氧化性能[J]. 中国表面工程 2017(01)
    • [18].CR网络中基于K秩融合的频谱感知算法[J].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1)
    • [19].分析医学影像科CR的质量管理和控制方法[J]. 中国社区医师 2017(14)
    • [20].12% Cr型超超临界转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 大型铸锻件 2017(04)
    • [21].床旁CR胸片与床旁超声检查对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7(20)
    • [22].两种温度处理下铜绿微囊藻对Cr~(6+)的耐受与吸附特性研究[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23].Cr含量对一种单晶高温合金凝固行为的影响[J].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6(01)
    • [24].CR在胸部检查中的应用及价值[J]. 影像技术 2016(01)
    • [25].CR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探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01)
    • [26].固定化水华束丝藻在Cr(Ⅵ)胁迫下对畜禽废水中氮和磷去除效果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6(10)
    • [27].田字草对重金属V、Cr胁迫的生理反应及其富集能力[J]. 环境工程 2016(S1)
    • [28].纳米氧化铁催化柠檬酸还原Cr(Ⅵ)及其土壤环境意义[J]. 环境化学 2016(11)
    • [29].不同剂量CR在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诊断分析[J]. 吉林医学 2014(36)
    • [30].加强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的几点认识——以CR集团为例[J]. 财经界(学术版) 2014(32)

    标签:;  ;  ;  ;  ;  

    以EDTA为碳源条件下铜绿假单胞菌对络合状态下EDTA的降解及Cr(Ⅵ)去除效果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