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陆地震 Vol.15(2001) 内容

内陆地震 Vol.15(2001) 内容

一、CONTENTS OF INLAND EARTHQUAKE Vol.15(2001)(论文文献综述)

刘爽[1](2021)在《“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文中指出城市的拓展亦是一个征服高地的过程,从罗马城的“七丘”到帝国境内的大量山地城市,“山地建城”的理念也成为多数罗马城市的一大共性,在中世纪的宗教狂热中催生出一座座“山巅之城”,那些在图像中高悬山巅的建筑,成为与神明最为接近的“圣地”,赋予了城市一顶形制特殊的“冠冕”。在文艺复兴时期,这种理想在“七丘之城”罗马得到极大强化,通过一系列的城市改造、在罗马之劫的废墟上建立起一个新的圣城,不仅引起境内城市的竞相效仿,更在海权时代再度拓展到地中海的“边缘”,从而在曾经历罗马化的伊比利亚半岛获得了自由,发展出更具适应性的本土化山城格局。但与4世纪已将自身打造成“第二罗马”的君士坦丁堡不同,这些城市虽与罗马教廷的宗教运动息息相关,却同本国的海外事业有着更大的关联。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不仅通过系列“重建罗马”的计划向圣城靠拢,更将其改造成以“下城区”为核心的“滨海山城”,以此展现海权时代的核心推动力——跨洋贸易。在这一过程当中,经过葡萄牙“本土化”的山城理念被带往印度洋的各个海岸和岛屿,罗马教廷的强盛势力也通过里斯本王室渗透其中,最终以一座座群山环抱下的新城塑造了葡萄牙帝国的海疆。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果阿凭借绝对的政治、宗教地位被打造成一个东方的罗马,它不仅与地中海的第一罗马遥相呼应,更使“高地建城”的理念进一步向远东传递,借助完备的山地建设和系列适应政策,将“真十字之地”澳门营建成一座特征鲜明的“妈港神名之城”。然而,在这种不断“移动”的圣城背后,是罗马人“从山地到海滨”的城市化进程,并在海权时代“从地中海到印度洋”的贸易局势下,经历了建城“媒介”的一次次转变,从而在适应山区、平原、海滨与岛屿的过程中,由古典向近代社会迈进,最终在中西交汇的“十字路口”,将遥想中的“真十字之地”(澳门)化作了现实。

张伟杰[2](2020)在《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的碰撞是青藏高原演化以及特提斯构造域演化的重要中间阶段,但是目前相关研究依然还存在很多争议。拉萨地块白垩纪的精细古地理重建工作是解决相关问题的关键之一,本研究对拉萨地块北缘尼玛县城东侧去申拉组火山岩及沉积岩地层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与古地磁学综合研究,获得了具有精确年代限定的古地磁学结果,为确定班公湖-怒江缝合带的演化过程提供了依据。年代学结果显示研究区去申拉组地层的形成年龄为114Ma~112Ma。古地磁学结果(通过了褶皱检验)显示这一时间段研究区(31.8°N,87.7°E)的古纬度为20.3°N。对比白垩纪拉萨地块、羌塘地块的古地磁学研究结果,得到120Ma~100Ma拉萨地块北缘稳定于20°N,羌塘地块南缘稳定于27.6°N,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尚未接触碰撞,可能是以弧-弧“软碰撞”模式发生碰撞,120Ma~100Ma弧-弧“软碰撞带”的纬向宽度稳定在7.6°。结合已有的研究资料与弧-弧“软碰撞带”的规模,得到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初始碰撞的时间约为163Ma。对比120Ma以来欧亚大陆、羌塘地块、拉萨地块及印度板块的古纬度变化曲线得到印度板块与亚洲大陆碰撞造成青藏高原约20°的纬向构造缩短量具体包括两部分:(1)110Ma~60Ma欧亚大陆与其南侧各地块相背运动引起欧亚大陆南部各个地块之间及其内部产生可能大于10°的纬向构造伸展的消亡,(2)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之间约纬向7.6°的弧-弧“软碰撞带”的消亡。

宋辉[3](2019)在《海盗赎金保险责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几年世界各地发生的海盗袭击事件,尤其是发生在亚丁湾及其附近的海盗袭击事件,引发了国际社会,尤其是航运界和海上保险业界的密切关注。海盗袭击事件的持续增加以及引发的巨额损失使得人们开始探讨现代海上保险合同对于海盗风险的承保情况。在海上保险业历史上,海盗风险的定性反复发生变化,有时被列为海上风险,从而由海上保险单承保,有时则被列为战争性质的风险,从而由战争险保单承保。对于海盗风险性质的不同认定也使得不同的海上保险市场在承保海盗风险时采取不同的方式,这也使得针对海盗性质的正确认定不断处于海上保险业界的讨论范围中。2005年之前,伦敦海上保险业界承保船舶时,通常将海盗风险列入船壳险保单承保,但是,持续发生的海盗袭击事件促使一部分保险人开始将海盗风险移出海上保险单,转而放入战争险保单承保。美国保险市场则与伦敦保险市场的做法不同,海盗风险被认定为战争性质的风险从而由战争险保单承保,特别是考虑到近年来海盗袭击事件的居高不下,美国保险市场的做法将会继续保持原样。当前,索马里海盗袭击事件与传统的海盗袭击产生了明显的区别,因为索马里海盗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劫持船舶、货物以及船上人员来向船舶所有人索要赎金,并以此作为释放劫持对象的条件,甚至单独以释放船员为条件索要赎金。为应对海盗袭击事件给航运业带来的威胁,海盗保险业必须针对赎金问题作出回应。当前,对于支付给海盗的赎金应当由船壳险来承保还是战争险承保依然存在争议,同时,由于亚丁湾和红海为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船舶的必经之路,为满足船东对于通过该危险地区的特殊需求,保险市场引入了新的绑架赎金险保单(K&R policy),承保海盗赎金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费用。另外,由于索马里海盗的暴力行为可能导致船员的受伤或者死亡,船东互保协会对于海盗行为的应对也显得非常重要,而海盗赎金能否由船东互保协会承保或者分摊也引起了航运界的讨论。对于货物保险而言,伦敦海上保险市场依然将海盗风险纳入协会货物条款来承保,美国的做法则与伦敦相反,货物保险人同船舶保险人一样,将海盗风险放在战争险保单中承保。考虑到当前海盗袭击事件数量的不断增长以及海盗风险给保险市场带来的越来越多的挑战,伦敦货物保险市场很大概率会将海盗风险纳入战争险保单承保。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应对非洲之角地区猖獗的海盗问题,安理会先后通过两个决议来授权有能力的国家派遣军事力量来打击海盗,维护附近海域的稳定,从而保障航运秩序的有序进行。多个国家的海军部队在红海、亚丁湾以及印度洋上巡航,可以说,亚丁湾已经存在一条国际认可的通行走廊,该通行走廊所涵盖的水域,由于多国海军力量的存在,国际航线的船舶可以选择从该区域通过,免遭海盗的袭击。虽然主权国家的介入使得该地区的安全形势大为改观,但印度洋庞大的水域使得海军巡航不可能覆盖所有水域,虽然很多国家的海军同时也提供护航服务,但是船舶所有人同海军之间签订的护航协议往往产生严重失衡,且仍可能满足不了保赔协会对于穿越高危地区船舶提出的某些特殊要求,故国家力量的介入扔不足以消除海盗的影响。对于船舶所有人来说,保护船舶及船上货物最好的方式依然是投保特定承保海盗风险的船壳险保单。海盗通过绑架索取的赎金最终涉及到海上保险人的保险责任问题,需要解决海盗行为的定性、保险人责任的成立与否、不同保险人之间责任的分摊等一系列问题。作为海盗多发区域的印度洋以及东南亚地区,几乎是我国国际海上运输的必经之路,从已报道的新闻来看,中国籍船舶以及中资背景的船舶深受海盗袭击困扰,未来依然大概率会发生针对中国籍船舶以及中资背景船舶的海盗袭击事件。因此,探究海盗赎金的保险责任问题,不论是对于海上保险业的健康发展还是海事司法实践,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拟用四章来探究船东支付的海盗赎金是否属于保险合同的承保范围,从而获得保险人的赔偿。第一章,对海盗与海盗赎金进行初步介绍赎金出现的背景及原因很有必要,同时应当探究海盗赎金对海上保险造成的新的挑战。第二章,对当前海上保险市场适用范围比较广的标准格式合同中海盗赎金的承保情况进行分析。首先就不同保险市场的船壳险条款中的海盗风险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分析不同的海上货物运输保险标准合同中海盗风险的承保状况进行分析;最后涉及对保赔保险中的相关条款进行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仅针对伦敦保险人协会和美国保险人协会的标准格式合同以及中国海上保险市场常见的标准格式合同中的海盗风险进行分析。第三章,对涉海盗赎金保险责任争议进行分析。分析海盗赎金类保险的保险责任成立条件,保险人的抗辩权研究以及对相关司法观点的评价。主要以英美两国司法判例作为对比研究,分析其差异,希望能够为中国法院处理同类争议提供有益的借鉴。第四章,完善我国海盗赎金保险制度的若干思考,分别分析了船舶保险、货物保险以及保赔保险中的相关条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可能的解决路径,比如,相关保险条款的完善应当借鉴伦敦保险市场相关条款。同时也应当考虑修改海上保险法的有关规定。综上,研究海盗赎金的保险责任问题,首先应确定海盗行为的定义,而传统国际公法上的海盗定义过于狭窄,并不适合在私法语境中完全照搬,具体解决方式是,在海上保险法语境中,海盗行为的定义除了包含《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02条的相关规定外,还应当纳入IMO作出的有关武装抢劫船舶(Armed robbery against ships)的定义。关于海盗赎金的承保方式,由于海盗索取赎金的数目巨大,承保海盗风险的商业保险费率普遍定的很高,此时更为合适的选择是船东互保协会承保海盗风险。法院在认定涉及海盗赎金的保险责任是否成立时,应当考虑到支付赎金在保护人命安全和促进航运业健康发展方面起的作用,肯定赎金支付的合法性,使遭受海盗袭击的受害方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刘江斌[4](2017)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油气勘探取得新突破,再次引起对西南部中生界油气的关注,西南部延长组物源、沉积微相、砂体展布及烃源岩发育等精细化、系统化的研究成为指导油气勘探的基础性课题。基于沉积学、地球化学、石油地质学理论,在综合野外剖面、室内岩心、单井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多种实验方法对研究区开展物源及沉积特征研究,进一步分析烃源岩与砂体、储层的发育,探讨和揭示成藏地质条件及油气富集规律。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10~长7物源主要来自于北祁连构造带及北秦岭造山带,源区的母岩主要为陇山群、秦岭群的变质岩系及古生代、早中生代的岩浆岩体。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分析表明新元古代地层物源贡献较弱,且自长10期逐渐消失。长10~长7期中元古代地层物源贡献逐渐变小,古元古代及太古代地层物源供给增强。研究区长10~长7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划分4类沉积亚相,识别出7类沉积微相。长10期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相,长9~长8期湖岸线西移,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出现,长7期湖盆迅速扩张研究区以深湖相为主,仅西部及南部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形成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及浊积扇等良好的砂体,明显受沉积微相控制,呈南西-北东向。基于对研究区龙门岩体进行岩性及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分析,表明龙门碱性岩体主要为正长岩及二长岩,岩浆侵入的时代为242.3Ma。通过对研究区砂岩及同时代岩体进行对比,结合盆地内热液事件及火山岩的发现,综合分析认为三叠世延长期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并非典型的前陆盆地,在长7期局部仍存在伸展环境。长10~长7段储层主要为细粒岩屑长石砂岩,粒间孔、溶孔发育,属于特低渗、超低渗储层,物源、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主要控制优质储层的发育。烃源岩评价及油源对比表明长73泥页岩为研究区主要烃源岩,长9烃源岩发育较差,对油藏贡献较小。结合盖层条件分析,认为研究区延长组具备较好的成藏条件,形成自生自储及上生下储两种成藏组合。油藏以岩性油藏及构造-岩性油藏为主,分布受到沉积微相及砂体、油源、断层及裂缝的控制,烃源岩为控制油藏分布的关键因素,沉积微相及砂体为油气聚集的基本条件,断层及裂缝能够有效改善运移条件,对下部油藏形成至关重要。

王米雪[5](2016)在《中国西部强震灾害统计规律及时空对称性结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西部地区位于“大三角”强震活动多发区内,强震带来的损失巨大。研究中国西部强震的历史规律、判断强震的时空灾害趋势并探讨强震发生的相关机制,对构建区域风险防范体系,完善区域自然灾害应急机制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以中国西部的一个大尺度和四个中尺度区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可公度、蝴蝶结构图、平面结构系、立体结构系、空间对称性等方法分析了强震灾害的历史规律、时空对称性特征、未来信号和相关机制。得到初步结论如下:1)在历史强震分析分析中,国外学者善于运用方法和模型来统计历史地震,国内研究多为震区分类、时空分布、算法和模型运用。公元前780-公元2015年中国西部地区一共发生了352次6.0级及以上地震。2)经时间对称性研究得出,中国西部及邻区于2022年可能发生Ms≥7.8强震;新疆在地区在2020年发生6.9级及以上强震信号较强;西藏可能在2017年发生6.4级及以上地震;陕西、甘肃和宁夏地区或将于2018年发生Ms≥16.6强震;而四川和云南地区于2023年发生7.2级及以上强震可能性较大。3)空间对称性研究表明,西部及邻区下一次发生Ms≥7.8强震在经向上将向东迁移,纬向上将向北迁移;新疆下一次发生Ms≥6.9强震将向东南方向迁移;西藏未来区域Ms≥6.4强震可能依然维持在30°N以北、90.5°E以西地区迁移变化;陕西、甘肃和宁夏地区下一次Ms≥6.6强震将向东南方向迁移;四川和云南地区下一次发生Ms≥7.2强震可能向东北方向迁移。4)强震活动的相关机制有太阳黑子、地球自转、月相和板块动力作用。1755-2015年中国西部及邻区强震与太阳黑子的关系表现为:谷值年附近强震多于峰值年,且多数地震集中于太阳黑子极值年附近。其中,新疆,西藏,陕西、甘肃和宁夏,四川和云南地区1755-1889年间的发震频次远小于1890-2015年的。1900-2015年各区域地球自转减速期地震频次均高于加速期,西藏尤为明显,说明强震更倾向于发生在地球自转的减速时期。1900-2015年中国西部及邻区、新疆、四川和云南地区于下弦发震几率较大,西藏强震以下弦和望日居多,陕西、甘肃和宁夏地区地震以朔日居多。1910-2015年阿萨姆发震后的同年和第1年中国西部各区发震几率较后几年大,四川和云南、西藏发震几率较其他区域大;除了新疆以外,帕米尔发震后的第2年和第3年中国西部各区发震几率较同年和第1年大,其中新疆和西藏发震几率高于其他区域。阿萨姆和帕米尔作为印度板块对中国西部地区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北推动力的两个动力点,在离其较近区域的作用更为明显。本研究丰富了时空对称性方法体系,增加了强震研究案例,对今后的灾害研究具有参考价值。

孙庆峰[6](2015)在《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水灾频发,使人民的生命和财产蒙受巨大损失,如何防灾减灾,倍受政府、有关部门及专家学者的关注。突发水灾应急疏散作为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课题,现有研究着眼于应急疏散管理策略、指挥调度、交通规划、路径优化、疏散仿真、个体及群体行为分析等方面,而在应急疏散流程建模、应急疏散可靠性、应急疏散管理的垂直性和协调沟通的水平性矛盾、应急疏散管理信息平台的兼容性等方面的研究乏善可陈。本文立足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1)国内外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比较研究。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是集人、财、物、信息为一体的综合体系。目前,无论从应急管理策略层面还是技术层面,国内均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本文从体制、机制、法制三方面对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寻找差距,取长补短,为突发水灾应急疏散研究提供理论铺垫。(2)突发水灾应急疏散流程的IDEF建模。水灾应急疏散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确保应急疏散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本论文采用IDEF0和IDEF3方法,对应急疏散流程进行建模,利用符号与符号之间的联系,来表达应急疏散流程和行为的逻辑结构,明确应急疏散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逻辑关系,为应急疏散系统可靠性评价奠定基础。(3)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影响因子分析。鉴于影响因子可以作为应急疏散可靠性指标的提取依据,是可靠性研究的基础。本论文借鉴经典的人的行为模式B=f(H, M, E,O)思想,结合应急疏散流程分析,探究应急疏散的影响因子构成,并结合AHP法对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量化界定。(4)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评价。在应急疏散IDEF0和IDEF3建模的基础上,通过对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影响因子分析,构建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从确定评价对象论域、建立评语集入手,运用串、并联可靠性分析方法,对应急疏散可靠性进行评价和实证研究。(5)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的体系保障。主要从应急管理体系及其支撑平台构建着手。应急管理体系的建设既包括预案体系、管理体制建设,又包括运行机制和应急法制的完善。在体系建设过程中,遵循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以权力为核心,以组织结构为主要内容,采用熵(Entropy)理论对应急组织结构进行效质有序度分析,以优化组织结构。提出建立国家层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的基本思路,以解决应急疏散管理中的依据和规范问题。为了确保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行,本文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应急疏散信息管理平台,并从信息基础平台和功能模块两个方面,诠释了平台的构建思路和策略。(6)本文从疏散路径优化技术和疏散仿真两个方面为提高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提供技术保障。在对表上作业、最短路线、最小费用最大流等常用的路径优化方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最短路线法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为了使应急疏散过程得以直观反映,并使疏散过程得以不断优化,本文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运输与物流仿真软件,并以吉林市永吉县水灾应急疏散为例进行仿真模拟,并结合仿真结果,对应急疏散过程控制进行分析,提出提高应急疏散效率效果的建议。本文在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上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首次从可靠性视角对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展开研究。现有研究中,应急疏散理论和方法的应用研究偏多,具有源头创新的思想不足;局域研究偏多,广域研究不足;策略方法偏多,机制研究不足;道路、设施、设备、人员零散信息研究偏多,应急信息的整合与共享机制研究不足。本论文针对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的评价,并从技术保障和体系保障两个方面提出可靠性保障措施,解决信息整合和机制研究滞后问题。(2)运用IDEF建模手段对应急疏散流程进行分析,通过逻辑学中的形式化描述,利用符号与符号之间的联系,来表达应急疏散流程和行为逻辑结构。(3)引入经典的人的行为模型理论,实现对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因子辨识,并在此基础上确定行为因子的权重。(4)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可靠性进行分析。提出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影响的关键因子,构建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理论,从确定评价对象论域、建立评语集入手,对应急疏散可靠性进行评价。(5)采用熵(Entropy)理论对应急疏散可靠性组织结构进行评价,通过效质有序度评价,解决困扰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问题。(6)通过基于物联网的应急疏散信息平台,实现信息的纵横整合。本文系针对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问题进行的探索性研究,为广域应急疏散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通过对应急疏散流程IDEF描述,确定应急疏散影响因子,提出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也是一个全新的研究思路。模糊层次分析、熵理论、最短路线等方法,其共性是简单、实用、可靠,所以本文开辟了尽量少地使用复杂晦涩的理论和方法解决应急疏散问题的研究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本文紧密结合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实际,结合对水灾发生地的调查研究,研究结论具有针对性、前瞻性、可借鉴性。可以为政府及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的突发水灾应急疏散管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撑。

张璇[7](2014)在《利用红外遥感资料研究断层活动变化》文中认为热红外遥感通过测量地-气系统的红外辐射来探测地表的热状况。随着卫星遥感技术在地震前兆方面的深入研究,大量的红外图像结果显示断层的活动变化与红外辐射异常密切相关。断层的现今活动是把异常与地震联系起来的地质载体,研究其温度场信息是探测断层构造活动的新途径。在利用红外遥感资料对断层活动变化的研究中,反应真正与断层活动有关的热信息只是很少一部分,需要剔除如大气状况和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本文以静止气象卫星FY-2C/2E的红外亮温资料为数据源,以甘东南及邻近地区为研究范围,通过使用小波差值分析法,详细研究了该区域内各活动断裂带的热红外资料时空分布变化与断层之间的关系,推测了甘东南及邻近地区断层活动的强弱性分布,并能对该区域有效跟踪;利用相对功率谱法,结合断层垂直剖面数据分析了典型震例的亮温时空演化过程,初步形成较完善的热红外研究断层活动变化的分析流程,研究结果形成以下结论:1.研究区内断裂带红外亮温数据对断层分布及相对活动水平有较好反映,能为断层热信息的提取提供一些指示信息。小波差值分析法适用于提取和识别活动断裂的热辐射强弱变化和整体的地震危险程度,对一些次级断裂和隐伏断裂也有明显显示。断层垂直剖面差值分析图中的热条带宽度多在20km左右,该宽度应为红外亮温差异的影响宽度,而非断层的真实宽度。2.研究区主要活动断裂亮温空间分布特征明显,总体上表现为块体边缘高、内部低,这可能与块体边缘受压或应力变化有关,也是应力场变化特征的反映。该研究区中,西秦岭北缘断裂西段及以西区域表现为强度变化幅度最大。3.通过结合小波差值法和相对功率谱法,初步提出活动断裂的红外地震异常信息提取流程。经过对汶川、玉树和岷县-漳县三个典型构造区域的震例研究发现:(1)各地震的发震断裂均在断层垂直剖面差值分析图中有清晰显示,岷县-漳县地震的热条带位置显示,该地震的发震断裂或为距临潭-宕昌断裂带10-20km处的一条隐伏断裂。(2)地震前后存在明显的红外异常特征周期。三个地震由于所处的区域地质环境不同,所表现的热辐射特征周期也有所差别。(3)地震热红外异常与构造明显相关,震时的时空分布图上都出现了与构造活动有关的带状分布影像,震中均位于该热异常条带上。(4)各震例红外异常持续时间均在半年左右,异常面积与震级大小无明显对应关系,热异常演化均表现为出现-增强-收缩-消失的过程。同时,距离发震时刻越近,逐渐收缩形成的与断层走向基本一致的热异常带越清晰,或与区域应力积累,地震前地表裂隙增加或闭锁,导致地下温室气体量和底层大气温度改变有关。与前人工作相比,本文首次给出了活动断层的时空动态分布,有助于提高热红外异常地震预测判定的精准度。但是对于影响各断层热辐射差异的控制因素,以及确定隐伏断裂可靠程度的研究尚不深入,是今后研究的关键所在。

刘红[8](2014)在《重大自然灾害废墟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地震、海啸、飓风等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摧毁了世界各地的社会基础设施,导致在短期内大量的废墟和废物产生,对环境、公众健康、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形成严重威胁,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对灾害废墟进行有效的管理,既是对公众健康、安全和环境的负责,又是帮助支持灾后重建的资源。灾害废墟管理是现代社会的巨大挑战之一,国外已经进行了很多相关研究和开发工作,特别是美国、日本等国家长期以来在灾害废墟管理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引起了国际社会相当大的关注。灾害废墟管理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应急管理研究的热点领域,而我国灾害废墟管理无论是相关研究还是政策方面都是一个相对较新的话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通过理清灾害废墟管理的内涵、废墟的类型、研究废墟管理在应急管理中的地位、基于过程模型的灾害废墟管理内容、废墟管理的关键问题等基本理论问题以及对日本阪神大地震和东北地区太平洋近海地震、美国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意大利拉奎拉地震等灾害事件进行案例研究,借鉴学习发达国家灾害废墟管理实践经验,构建我国灾害废墟管理框架,提出提升我国灾害废墟管理的对策。本文旨在通过对灾害废墟管理作比较整体和全面的诠释,为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决策制定提供依据,为应急管理领域学术研究提供有价值的资源,为我国灾害废墟管理今后的发展道路添砖铺瓦。

曾莉[9](2014)在《幼儿园多元文化启蒙教育 ——以中国西南地区S省幼儿园节日教育为视窗》文中指出多元文化启蒙教育是一种理念,其基本主张是通过民族文化的教育让幼儿了解民族文化,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通过他国文化的教育让幼儿学会尊重、欣赏与理解他国文化。节日不仅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蕴含了丰富的多元文化教育资源。以幼儿园节日教育为窗口进行多元文化启蒙教育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幼儿园节日教育的特点,分析幼儿园节日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尝试构建以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为引导的幼儿园节日教育体系,以促进教师、家长、幼儿的共同进步。论文梳理了国内外文献关于多元文化教育与幼儿园节日教育的研究成果,并评析了这些成果的特点和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论文还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生物生态学理论以及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阐明了这些理论对幼儿园节日教育研究的启示。本研究首先采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法考察了S省三个城市的24所幼儿园的节日教育是否反映了多元文化教育的情况。研究结果不仅反映出幼儿园节日教育在目标、内容、方式、途径、评价等方面未能完全反映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问题,还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了幼儿园内部、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大环境对节日教育的影响因素。针对幼儿园节日教育调查研究结果和问题,探索并尝试了以幼儿园节日教育为平台构建多元文化教育的行动研究框架。通过对教师进行理论学习、文化素养的学习为前提,在节日教育的实践中尝试探索包括节日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与评价在内的较为系统的幼儿园节日教育体系。结果表明,同未进行行动研究相比,教师、家长、幼儿均在各个方面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本研究还综合分析了行动研究中幼儿园节日教育的影响因素,探讨了包括教师教育信念、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的节日教学准备、幼儿园管理、家庭、社区、社会等方面对节日教育的影响。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关于幼儿园方面、家庭方面、社区方面和社会方面的教育建议,并指明了研究的特点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思考的方向。

韩美[10](2012)在《基于多期遥感影像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态与湿地补偿标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生态补偿作为一种新型的资源、环境管理手段,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在过去20年里,国内外学者已经在生态补偿的概念、机制与模式、标准、效益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由于生态补偿研究具有很强的学科交叉性和地域差异性,致使上述研究内容尚存在较大的分歧,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标准关系到生态补偿的可行性及效果,因此是生态补偿研究的核心。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涉及生态经济学、环境管理学、区域地理学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并且与当地的生态环境水平、经济发展水平、公民生态意识等密切相关,所以至今尚没有统一的量化方法。本文试图以黄河三角洲湿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依据生态功能价值损失和市场价值损失来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的途径,以期为研究区实施湿地生态补偿提供科学依据,为其他区域相关研究提供方法参考。文章选取1992年、1995年、2000年、2006年、2010年5期Landsat5TM和Landsat7ETM+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通过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波段组合、图像增强等处理,识别每种湿地类型的色调、纹理、形状等解译标志。采取面向对象的分类方法,利用Erdas软件对研究区的湿地进行自动分类。为了提高自动分类的精度,又利用人工目视解译的方法通过Arcmap软件对湿地自动分类结果进行修改、细化与补充,从而得到1992年、1995年、2000年、2006年、2010年五期湿地类型、面积、植被类型及其时空变化等数据信息,为湿地生态价值估算和生态补偿标准制定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遥感解译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总面积呈波动增加趋势,这主要是由于黄河携带泥沙在河口淤积所致;②总体来看,自1992年至2010年研究区湿地发生了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变化,总体呈退化趋势;③从一级湿地类型来看,人工湿地呈增加趋势,天然湿地呈减少趋势,非湿地呈基本稳定态势。这主要是由于部分天然的滩涂、芦苇等转化为人工的盐田、养殖水面等,尽管非湿地中大量未利用地转化为建设用地,但非湿地与湿地转化较少所致;④从二级湿地类型来看,河流水面、水用、滩涂、灌草地、翅碱蓬草地、芦苇草地及其他草地,面积总体呈减少趋势。盐田、水库水面、养殖水面,面积总体呈增加趋势。在非湿地中,旱地保持稳定,建筑用地持续增加,未利用地持续减少;⑤从整个区域景观格局来看,变化最明显的区域集中在研究区的北部、东部滨海地区以及中东部平原地区。北部及东部滨海地区景观变化显着的原因是人类对滨海地区草地、滩涂及未利用地的大量开发。中东部平原地区变化显着则是因该区为东营市所在地,城市扩展所致。西部及南部多为耕地,景观变化不明显。在上述遥感解译结果的基础上,文章首先探讨了依据湿地生态功能价值损失来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的途径。①为保证生态价值估算的客观性,作者本着尽量减少各功能之间交织重叠的原则,对研究区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进行了分类和识别,之后依据每种功能的特点分别选择直接市场法(包括市场价值法、费用支出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人力资本法等)、揭示偏好与替代市场法(包括旅行费用法、防护费用法和享乐价格法等)、模拟市场价值法(包括条件价值法;碳税法和造林成本法)等对湿地的成陆造地、物质生产、气候调节、调洪蓄水、降解污染、生物栖息地、盐碱地改良等生态功能的价值进行了量化,得到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156.85亿元;②研究区湿地的单位面积生态功能价值略接近全国及全球平均水平。全球湿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55420元/hm2,中国湿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为55489元/hm2,黄河三角洲湿地单位面积生态服务功能价值58115元/hm2。这说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与全国及世界平均水平相当;③不同生态功能具有不同的价值。在评估的10项生态服务功能中,以物质生产功能和降解污染物功能的价值最大,分别占总价值的22.95%和20.36%。其次是蓄水调洪功能和生物栖息地功能,分别占总价值的18.37%和11.27%。说明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以物质生产、蓄水调洪、降解污染、生物栖息为主,以气候改善、保护土壤、旅游休闲、教育科研及成陆造地功能为辅;④不同湿地类型具有不同的价值。从总价值上来看,自然湿地价值为97.14亿元,远高于人工湿地的价值61.29亿元。从单位面积价值来看,人工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为54172元/hm2低于自然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57963元/hm2;⑤2010年与1992年相比,研究区湿地面积减少74783.85hm2由此带来的生态功能价值损失为43.5亿元,依据生态功能价值制定的生态补偿标准为全区平均58115元/hm2,自然湿地57880元/hm2,人工湿地54172元/hm2。补偿资金分配为滩涂湿地11.6亿元,芦苇湿地8.06亿元,灌草地7.52亿元,其他草地7.75亿元。探讨了依据湿地市场价值的损失量来制定生态补偿标准的途径。由遥感解译结果和实际调查可知,由于受油田开发、环境污染、滩涂围垦、黄河断流、风暴潮灾、海岸侵蚀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黄河三角洲湿地出现了面积减少、湿地类型转化、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由此造成了生态价值的严重损失。湿地面积减少带来的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采用市场价值法计算,就是利用因湿地面积变化引起的产值和利润的变化来计量经济损益,间接损失由恢复生态环境的费用来确定。环境污染造成的价值损失量主要采取环境保护投入费用评价法计算。计算所得的湿地生态价值总损失量及单位面积价值损失量即为湿地生态的总补偿量和补偿标准。2010年与1992年相比,因湿地面积减少带来的直接市场价值损失为11.94亿元,生态间接损失为2.19亿元。油田环境污染带来的市场价值损失为2.28亿元,湿地市场价值总损失16.41亿元。根据市场价值损失量计算的补偿标准为2194元/hm2-a。由上述研究结果可见,依据生态功能价值损失制定的补偿标准远高于依据市场价值损失制定的补偿标准。这主要是由于前者充分考虑了湿地的各种生态功能价值,而后者只考虑了湿地的直接市场价值损失,未考虑湿地的非市场价值损失(如调节气候价值的损失、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损失等)所致。依据生态功能价值损失制定的补偿标准付诸实施的可行性较差。因为有些生态功能比较抽象,如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目前很难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同时,由于该标准包括了湿地的各项功能价值,高出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支付能力和意愿。依据市场价值损失制定的补偿标准,考虑的是因湿地面积变化引起的产值和利润的损失,因此更直观,更容易被群众接受,也比较符合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支付能力和意愿,所以操作性更强。由于受资料、估算方法等方面的限制,本文的估算结果与实际价值还存在误差,只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研究区湿地的生态价值和补偿标准。在今后研究中,还应不断完善研究方法,形成合理可行的评估体系。

二、CONTENTS OF INLAND EARTHQUAKE Vol.15(2001)(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ONTENTS OF INLAND EARTHQUAKE Vol.15(2001)(论文提纲范文)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与意义
    第二节 主要视角与方法
    第三节 论文结构
    第四节 15-18世纪欧亚大陆“罗马城市”图像的研究语境
        一、葡萄牙“罗马城市”景观研究
        二、葡萄牙殖民地城市景观研究
        三、澳门城市图像的跨文化研究
    第五节 问题的提出:罗马圣城景观在里斯本、果阿与澳门?
第一章 、七丘:罗马“圣城”景观的形成
    第一节 罗马早期的山地景观及其演变
        一、“七丘”的建立
        二、城市形象的早期传播
    第二节 七丘之城:文艺复兴时期罗马的理想形象
        一、尼古拉五世的“理想城市”图形式规划
        二、利奥十世时期的“重建罗马”建筑计划
        三、耶稣会与保罗三世时期的高地建设
        四、世界的形象:新时期的“七丘之城”
    第三节 又见罗马?——圣城景观的转移
    小结
第二章 、里斯本的山城建设与“水上罗马”的形象
    第一节 背景:葡萄牙的“山城”传统与大航海时期的形象改造
        一、山城传统与基督教的空间理念
        二、高地与内城建筑、道路体系
        三、高地防御的新发展
    第二节 里斯本山城的早期“罗马化”
    第三节 曼努埃尔一世的理想城市与高地重心转移
    第四节 若昂三世的“重建罗马”与“七丘之城”形象
        一、罗马教廷与罗马城市图像的影响力
        二、奥朗达的“重建罗马”城市改造
    第五节 水上的罗马:若昂五世时期的“形象转变”
        一、耶稣会的高地争夺战
        二、菲利波·尤瓦拉的里斯本“新罗马”计划
    第六节 结束与开始:震后的里斯本
    小结
第三章 、果阿与葡萄牙海外殖民地的“滨海山城”理想
    第一节 山城理想初探:七城岛与真十字
    第二节 葡萄牙亚洲殖民地中的山城与理想的图形式规划
    第三节 前殖民时期的山城果阿
    第四节 殖民时期果阿的高地景观演变
        一、城市高地与圣城格局的形成(1510-1604年)
        二、又见“水上的罗马”:滨水区的建筑景观建设(1605-1759年)
    第五节 里斯本还是罗马?——果阿的“七丘之城”形象
    小结
第四章 抵达远东:澳门半岛上的“东方圣城”景观
    第一节 濠镜澳——被遗忘的“真十字”之地
        一、东亚的“维拉科鲁兹地”
        二、“另一端的岛屿”:七洲山
        三、十字与王冠之盟——十字门
    第二节 开埠前的高地景观(1557年之前)
    第三节 开埠早期“中央高地”的建立(1558-1582年)
        一、“城市制高点”——圣保罗山
        二、澳城的另一面相:本土力量对高地景观的影响
    第四节 “山巅之城”格局的形成(1583-1700年)
        一、17世纪“高地建筑”的建立
        二、七个“堂区”,一种格局
    第五节 水上圣城的东方形象:妈港神名之城
        一、“复原”记忆:源自地中海的岛屿“理想”
        二、新旧理想的交替:山城形象的革新与没落小结
    小结
第五章 、从复制到改写:15-18世纪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转移”
    第一节 从山地、平原到海滨:罗马山城的“转移”
    第二节 “水上的圣城”及其形象的形成
    第三节 从地中海、大西洋到印度洋:岛屿山城的崛起
        一、贸易模式与滨海山城的形成
        二、新媒介中心的出现:“岛屿”上的帝国理想
        三、高地的竞争者——宗教团体
    第四节 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圣城景观的“改写”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葡萄牙东方殖民地所有要塞、城镇平面图之书》图像、部分文本列表
附录二、果阿、里斯本教区列表、示意图
附录三、从全景到街景——从里斯本东方艺术博物馆藏“十三行潘趣酒碗”看“长卷式”城市视野的形成
附录四、由“指针”导向的城市视野——一件东西城市瓷盘上的跨洋航路与家族版图
致谢
学术成果统计-作品、论文及专着发表
学术成果统计-展览及获奖

(2)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班公湖-怒江(洋)缝合带研究现状
        1.2.2 拉萨地块古地磁学研究现状
        1.2.3 羌塘地块古地磁学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锆石U-Pb年代学
        1.4.2 古地磁学
    1.5 论文主要工作量
    1.6 论文特色和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及采样
    2.1 研究区地质背景
    2.2 采样概况
第三章 年代学实验与结果
    3.1 锆石年代学实验
    3.2 锆石年代学结果
第四章 古地磁学实验与结果
    4.1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与分析
    4.2 热退磁实验结果与分析
        4.2.1 热退磁实验结果
        4.2.2 低温剩磁分量
        4.2.3 特征剩磁分量
        4.2.4 古地磁极位置
        4.2.5 可靠性检验
第五章 讨论
    5.1 拉萨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结果
        5.1.1 拉萨地块早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及其意义
        5.1.2 拉萨地块晚白垩世古地磁学研究及其意义
    5.2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白垩纪古地磁学结果对比
    5.3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碰撞过程
    5.4 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运动过程
    5.5 青藏高原的构造缩短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海盗赎金保险责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目标
    三、文献综述
    四、主要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主要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海盗风险对于海上保险的影响
    第一节 海盗行为的起源和发展
        一、早期海盗行为
        二、现代海盗行为
    第二节 海盗赎金的出现及其对海上保险的影响
        一、海盗赎金概述
        二、海盗赎金对海上保险的影响
第二章 涉海盗赎金保险条款的分析与评价
    第一节 船舶保险制度下的海盗风险
        一、英国协会条款中的相关规定
        二、美国保险人协会船舶保险条款
    第二节 货物保险制度下的海盗风险
        一、英国协会货物保险下的海盗风险
        二、美国保险人协会货物保险下的海盗风险
    第三节 船东互保协会承保的海盗风险
        一、船东互保协会关于海盗赎金险的相关规定
        二、船东互保协会相关规定的评价
第三章 海盗赎金保险责任争议研究
    第一节 海盗及海盗行为的定义之争
        一、国际公法中海盗的定义
        二、国内法中有关海盗定义的规定
        三、海上保险法中海盗的定义
    第二节 海盗赎金的法律定性
        一、共同海损说
        三、海难救助说
        四、施救费用说
    第三节 海盗赎金的合法性分析
        一、海盗赎金的支付是否违反法律
        二、海盗赎金是否违反公共政策
第四章 完善我国海盗赎金保险制度的建议
    第一节 相关保险条款的完善
        一、船舶保险
        二、货物保险
        三、海盗赎金相关保险条款在适用过程中存在的缺陷
    第二节 法律制度的完善
        一、立法解释
        二、海上保险条款的完善
        三、《海商法》相关条款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及译着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学位论文类
    四、中文网站类
    五、外文案例类
    六、外文论文类
    七、外文着作类
    八、外文网站类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4)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来源及研究意义
    1.2 选题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区研究现状
        1.2.3 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思路
    1.4 主要工作量
    1.5 论文主要成果及特色创新点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
    2.2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沉积演化
    2.3 三叠系沉积及地层特征
    2.4 地层划分与对比
        2.4.1 标志层特征
        2.4.2 厚度与旋回对比
        2.4.3 地层展布特征
第三章 物源分析
    3.1 西南部周缘古陆特征
    3.2 古流向分析
    3.3 砂岩碎屑组分分析
    3.4 轻、重矿物分析
        3.4.1 轻矿物及岩屑分析
        3.4.2 重矿物分析
    3.5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3.5.1 主量元素分析
        3.5.2 稀土元素分析
    3.6 碎屑锆石U-PB同位素定年
        3.6.1 实验样品测试信息
        3.6.2 锆石成因类型分析
        3.6.3 碎屑锆石年龄分布特征
        3.6.4 碎屑锆石沉积物源分析
第四章 沉积相与盆地属性
    4.1 沉积相标志
        4.1.1 岩性特征
        4.1.2 粒度及结构特征
        4.1.3 沉积构造
        4.1.4 古生物标志
        4.1.5 测井相标志
        4.1.6 地球化学环境分析
    4.2 沉积相类型
        4.2.1 湖泊相
        4.2.2 辫状河三角洲相
    4.3 沉积相展布特征
        4.3.1 湖岸线、深湖线划分的原则
        4.3.2 沉积相连井剖面对比
        4.3.3 沉积相及砂体平面展布
    4.4 沉积演化特征
    4.5 中晚三叠世延长期西南部盆地属性
        4.5.1 龙门岩体侵入时代
        4.5.2 中晚三叠世延长期西南部盆地属性
第五章 油气富集规律
    5.1 烃源岩特征及分布
        5.1.1 有机质类型
        5.1.2 有机质丰度
        5.1.3 有机质成熟度
        5.1.4 优质烃源岩分布
    5.2 储层特征
        5.2.1 储层岩石学特征
        5.2.2 储层孔隙类型
        5.2.3 储层物性特征
        5.2.4 物源及沉积相对储层发育的影响
    5.3 油气富集规律
        5.3.1 成藏条件及油藏类型
        5.3.2 油藏分布影响因素
        5.3.3 成藏模式
结论与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5)中国西部强震灾害统计规律及时空对称性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灾害时空对称性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研究区概况
    1.4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1.4.1 资料来源
        1.4.2 研究方法
    1.5 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1.5.1 主要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西部历史强震统计规律
    2.1 地震统计研究进展
        2.1.1 国外地震统计研究进展
        2.1.2 国内地震统计研究进展
    2.2 西部历史强震统计
第3章 西部强震的时间对称性研究
    3.1 西部及邻区Ms≥7.8强震的时间对称性
        3.1.1 资源来源
        3.1.2 可公度趋势判断
        3.1.3 蝴蝶图趋势判断
        3.1.4 可公度结构系趋势判断
    3.2 西部典型区强震的时间对称性
        3.2.1 新疆Ms≥6.9时间对称性分析
        3.2.2 西藏Ms≥6.4时间对称性分析
        3.2.3 陕西、甘肃和宁夏地区Ms≥6.6时间对称性分析
        3.2.4 四川和云南地区Ms≥7.2时间对称性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西部强震的空间对称性研究
    4.1 西部及邻区Ms≥7.8强震的空间对称性
    4.2 西部典型区强震的空间对称性
        4.2.1 新疆Ms≥6.9空间对称性分析
        4.2.2 西藏Ms≥6.4空间对称性分析
        4.2.3 陕西、甘肃和宁夏地区Ms≥6.6空间对称性分析
        4.2.4 四川和云南地区Ms≥7.2空间对称性分析
    4.3 小结
第5章 西部强震时空对称性的相关机制分析
    5.1 太阳黑子活动与强震活动相关分析
        5.1.1 太阳黑子与西部及邻区强震的关系
        5.1.2 太阳黑子与西部典型区强震的关系
    5.2 地球自转与强震活动相关分析
    5.3 月相与强震活动相关分析
    5.4 板块动力作用与强震活动相关分析
    5.5 小结
第6章 结论和讨论
    6.1 主要结论
        6.1.1 强震的历史统计
        6.1.2 强震的时间对称性
        6.1.3 强震的空间对称性
        6.1.4 强震的相关机制
    6.2 讨论
    6.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6)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2.1 水灾相关研究述评
        1.2.2 应急疏散相关研究述评
        1.2.3 个体与群体行为相关研究述评
        1.2.4 应急可靠性相关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突发自然灾害应急管理体系比较研究
    2.1 我国应急管理体系的演进
        2.1.1 “部门分制”阶段
        2.1.2 “有限参与”阶段
        2.1.3 “一案三制”阶段
    2.2 国外典型应急管理体系
        2.2.1 美国应急管理体系
        2.2.2 日本防灾减灾体系
        2.2.3 澳大利亚应急管理体系
    2.3 国内外应急管理体系对比分析
        2.3.1 应急管理体制对比分析
        2.3.2 应急管理机制对比分析
        2.3.3 应急管理法制对比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突发水灾应急疏散流程IDEF建模
    3.1 IDEF 建模方法
        3.1.1 IDEF0 建模方法
        3.1.2 IDEF3 建模方法
    3.2 应急疏散 IDEF0 建模
        3.2.1 应急疏散流程分析
        3.2.2 IDEF0 功能建模
    3.3 应急疏散 IDEF3 建模
        3.3.1 受灾方自救处置 IDEF3 建模
        3.3.2 救灾方救援处置 IDEF3 建模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评价
    4.1 应急疏散系统可靠性概述
        4.1.1 系统可靠性分类
        4.1.2 应急疏散系统可靠性类型的确定
    4.2 应急疏散影响因子分析
        4.2.1 应急疏散影响因子辨识
        4.2.2 应急疏散影响因子的权重确定
    4.3 应急疏散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
        4.3.1 可靠性影响因子分析
        4.3.2 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
    4.4 应急疏散可靠性评价步骤及实例
        4.4.1 应急疏散可靠性评价步骤
        4.4.2 应急疏散可靠性评估实例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的体系保障
    5.1 应急管理体系构建
        5.1.1 应急预案体系
        5.1.2 应急管理体制
        5.1.3 应急运行机制
        5.1.4 应急管理法制
    5.2 应急管理体系支撑平台初步设计
        5.2.1 物联网在应急疏散信息平台构建中的作用
        5.2.2 应急疏散信息平台功能设计
        5.2.3 应急疏散信息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5.2.4 应急疏散信息平台构建策略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的技术保障
    6.1 应急疏散优化技术
        6.1.1 常用路径优化方法
        6.1.2 常用运输与物流仿真软件
    6.2 应急疏散路径优化
        6.2.1 最短路径算法设计
        6.2.2 路径优化建模
    6.3 应急疏散仿真技术
        6.3.1 疏散区域的人口和地理条件分析
        6.3.2 道路应急疏散仿真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利用红外遥感资料研究断层活动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红外遥感在地震科学中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1.1 热红外遥感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1.1.2 地震红外异常的机理研究
    1.2 选题依据及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思路及内容
第二章 红外遥感理论基础及热图像解译
    2.1 热辐射原理概述
        2.1.1 热辐射基本定律
        2.1.2 物体的亮温温度
    2.2 热辐射与地-气系统的相互作用
    2.3 热红外亮温图像地学解译
第三章 红外遥感资料断层信息处理提取方法
    3.1 资料收集及预处理
    3.2 红外遥感资料断层信息处理及提取方法
        3.2.1 小波变换
        3.2.2 功率谱估计
第四章 甘东南及邻近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热红外资料特征及变化
    4.1 甘东南及邻近地区地质构造背景
    4.2 甘东南及邻近地区主要活动断裂热红外影像变化及分布特征
        4.2.1 东昆仑断裂(玛曲段)区域构造及红外亮温变化分布特征
        4.2.2 西秦岭北缘断裂区域构造及红外亮温变化特征
        4.2.3 临潭-宕昌断裂区域构造及红外亮温变化特征
        4.2.4 礼县-罗家堡断裂区域构造及红外亮温变化特征
        4.2.5 光盖山-迭山断裂至塔藏断裂区域构造及红外亮温变化特征
        4.2.6 文县断裂区域构造及红外亮温变化特征
        4.2.7 六盘山断裂至陇县-宝鸡断裂区域构造及红外亮温变化特征
    4.3 小结
第五章 地震热红外异常信息提取及应用
    5.1 活动断裂的红外地震异常信息提取
    5.2 典型地震构造活动研究
        5.2.1 2008 年 5 月 12 日汶川 8.0 级地震
        5.2.2 2010 年 4 月 14 日玉树 7.1 级地震
        5.2.3 2013 年 7 月 22 日岷县-漳县 6.6 级地震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主要认识和结论
    6.2 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和特色
    6.3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8)重大自然灾害废墟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应急管理研究现状
        1.2.2 灾害废墟管理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本文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和工具
第二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概述
    2.1 应急管理
        2.1.1 应急管理的概念
        2.1.2 应急管理的阶段理论
    2.2 灾害废墟管理
        2.2.1 灾害
        2.2.2 废墟
        2.2.3 废墟管理
    2.3 废墟管理在应急管理中的地位
第三章 灾害废墟管理的内容
    3.1 灾害废墟管理过程模型
    3.2 基于过程模型的灾害废墟管理内容
        3.2.1 危机前:减缓与准备
        3.2.2 危机后:响应与恢复
    3.3 灾害废墟管理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第四章 国外灾害废墟管理的实践及启示
    4.1 日本阪神大地震和东北地区太平洋近海地震
    4.2 美国新奥尔良卡特里娜飓风
    4.3 意大利拉奎拉地震
    4.4 国外灾害废墟管理的启示
第五章 中国灾害废墟管理框架构建
    5.1 灾害废墟管理目标
    5.2 灾害废墟管理体制
    5.3 灾害废墟管理的核心内容
    5.4 灾害废墟管理政策与规划
    5.5 灾害废墟管理保障体系
第六章 提升我国灾害废墟管理的对策
    6.1 健全灾害废墟管理法律法规
    6.2 明确废墟管理中政府角色和责任
    6.3 重视废墟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6.4 合理控制废墟管理成本
    6.5 减少废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6.6 提升废墟清理与废物管理效益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不足
    7.2 研究趋势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幼儿园多元文化启蒙教育 ——以中国西南地区S省幼儿园节日教育为视窗(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问题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内相关研究及分析
    第二节 国外相关研究及分析
第三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
    第二节 生物生态学理论
    第三节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第四章 多元文化启蒙教育(上)——以幼儿园节日教育的调查研究为平台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小结与思考
第五章 多元文化启蒙教育(下)——以幼儿园节日教育的行动研究为平台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过程
    第四节 幼儿园节日教育的探索
    第五节 幼儿园节日教育的成效与问题
    第六节 幼儿园节日教育的影响因素
    第七节 小结与思考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教育建议
    第三节 研究特色
    第四节 研究不足
附录
    一、幼儿园节日教育研究教师(园长)调查问卷
    二、幼儿园节日教育研究教师(园长)访谈提纲
    三、幼儿园节日教育研究家长访谈提纲
    四、幼儿园节日教育研究的观察提纲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10)基于多期遥感影像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态与湿地补偿标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湿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 湿地生态补偿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研究现状
    1.2 主要研究内容
        1.2.1 湿地遥感信息提取
        1.2.2 基于生态功能价值估算的生态补偿标准
        1.2.3 基于生态价值损失的湿地生态补偿标准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2.1 研究方法
        2.1.1 遥感技术
        2.1.2 野外调查法
        2.1.3 生态经济学方法
    2.2 技术路线
第三章 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域
    3.2 数据来源
        3.2.1 遥感数据源
        3.2.2 其它数据源
第四章 湿地遥感信息提取
    4.1 遥感影像预处理
        4.1.1 几何精校正
        4.1.2 图像波段组合
        4.1.3 图像增强
    4.2 遥感影像湿地分类
        4.2.1 湿地分类方案
        4.2.2 湿地分类过程
        4.2.2.1 图像分割
        4.2.2.2 对象特征选择及自动分类
        4.2.2.3 人工目视解译
    4.3 湿地解译结果分析
        4.3.1 湿地景观基本情况
        4.3.2 湿地景观的时空变化
        4.3.2.1 湿地景观的时间变化
        4.3.2.2 湿地景观的空间变化
        4.3.3 湿地景观的类型特征
        4.3.4 湿地景观转移变化分析
        4.3.4.1 天然湿地转入转出分析
        4.3.4.2 人工湿地转入转出分析
        4.3.4.3 非湿地转入转出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生态功能价值损失的生态补偿标准
    5.1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分类
        5.1.1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概念
        5.1.2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分类
    5.2 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方法
    5.3 研究区湿地的生态价值估算
        5.3.1 气候调节功能的价值
        5.3.1.1 吸收CO_2释放O_2的价值
        5.3.1.2 温室气体排放损失的价值
        5.3.1.3 气候调节功能的价值
        5.3.2 蓄水调洪功能的价值
        5.3.2.1 稻田和芦苇湿地调洪的价值
        5.3.2.2 水库蓄水的价值
        5.3.2.3 蓄水调洪功能的价值
        5.3.3 提供水源功能的价值
        5.3.4 生物栖息地功能的价值
        5.3.5 成陆造地功能的价值
        5.3.6 物质生产功能的价值
        5.3.7 降解污染物功能的价值
        5.3.8 保护土壤功能的价值
        5.3.9 教育科研功能的价值
        5.3.10 旅游休闲功能的价值
    5.4 生态功能价值估算结果
        5.4.1 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总量
        5.4.2 湿地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结果验证
        5.4.2.1 研究区湿地生态服务价值与中国及全球的比较
        5.4.2.2 研究区不同湿地类型的生态服务价值
    5.5 基于生态功能价值的生态补偿标准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市场价值损失的生态补偿标准
    6.1 湿地市场价值损失量计算
        6.1.1 湿地生态破坏引起的市场价值损失
        6.1.2 湿地环境污染引起的市场价值损失
        6.1.3 湿地市场价值总损失
    6.2 基于市场价值损失的湿地生态补偿标准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创新与不足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主持课题目录
读博期间主持完成的纵向科研项目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附录

四、CONTENTS OF INLAND EARTHQUAKE Vol.15(2001)(论文参考文献)

  • [1]“七丘之城”:从里斯本、果阿到澳门 ——跨文化视野下15-18世纪罗马“圣城”景观在欧亚大陆的复制与改写[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8)
  • [2]拉萨地块北缘下白垩统去申拉组古地磁学研究及其地质意义[D]. 张伟杰. 西北大学, 2020(02)
  • [3]海盗赎金保险责任问题研究[D]. 宋辉.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4]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研究[D]. 刘江斌. 西北大学, 2017(03)
  • [5]中国西部强震灾害统计规律及时空对称性结构[D]. 王米雪.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5)
  • [6]突发水灾应急疏散可靠性问题研究[D]. 孙庆峰. 吉林大学, 2015(08)
  • [7]利用红外遥感资料研究断层活动变化[D]. 张璇.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2014(01)
  • [8]重大自然灾害废墟管理研究[D]. 刘红. 兰州大学, 2014(08)
  • [9]幼儿园多元文化启蒙教育 ——以中国西南地区S省幼儿园节日教育为视窗[D]. 曾莉.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10]基于多期遥感影像的黄河三角洲湿地动态与湿地补偿标准研究[D]. 韩美. 山东大学, 2012(05)

标签:;  ;  ;  ;  ;  

内陆地震 Vol.15(2001) 内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