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妊娠恶阻是中医病名,是妇科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妊娠恶阻常见于高龄或低龄初孕妇。生活节奏快、精神压力大以及环境污染的影响,都可能诱发或加重病情。本病的特点是妊娠早期(6周左右),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倦怠、恶闻食气,甚或食入即吐,8周左右最为剧烈,多于妊娠12周前后逐渐消失。中医对妊娠恶阻的认识由来已久,历代中医文献中包含大量治疗妊娠恶阻的宝贵经验,中医药对于治疗妊娠恶阻的治疗,有效果确切,疗效巩固,不良反应少等特点。目的:本文从历代文献入手,探讨历代文献中妊娠恶阻的病名源流,病因病机,脉证,治则治法的历史沿革。探讨历代文献中治疗妊娠恶阻的方剂和药物的配伍规律。收集历代比较完整的有关妊娠恶阻的文献资料,为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及科研应用奠定文献学基础。方法:1.文献评述本次研究所使用的书籍主要来源于本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其次由经费购买,若无印刷版本的从《中华医典》电子丛书搜寻电子版本。通过收集历代有关妊娠恶阻的文献,整理从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东汉《金匮要略》至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个时期各个医家对妊娠恶阻的论述,归纳妊娠恶阻的病名,病因病机,脉法,治则治法和方药概况,揭示其发展变化的规律。2.方药证治规律研究历代方药的选择以《中华医典》为主要检索目标,结合图书馆及互联网资源搜索的方法进行收集。治疗妊娠恶阻的方药文献最早见于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故本研究收集的方剂范围从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选用Excel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频数分析,选用国际上公认的权威统计分析软件“Spss19.0”,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文献评述部分:(1)病名源流:东汉《金匮要略》称为“妊娠呕吐不止”,隋代《诸病源候论》提出“恶阻”之名,唐代称之为“子病”,“恶食”,宋代开始有了“胎逆”,“病儿”,“选饭”,“妊娠不下食”之名。明清之后,病名变化不大,而重在辨证论治的展开。(2)病因病机:妊娠恶阻的病因病机主要集中在脾胃亏虚、中脘停痰、肝脾不和、肝肾阴虚等证,各朝代的论述重点各有不同。(3)治则治法:妊娠恶阻的治则可归纳为:Ⅰ绝其医药者,重在调护;Ⅱ绝其病根者,重在辨证;Ⅲ绝其妊娠者,重在保母。治本辨证的治法主要有:健脾益气、顺气豁痰、健脾调肝、滋养肝肾等,治法均结合病机而设。2.方药证治规律研究部分:(1)宋代以前。宋代以前治疗妊娠恶阻的方药中,共涉及药味29味,频率较高的药类为: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解表药。药性以温为主,药味辛、苦、甘为主,主归脾、胃经。(2)宋代。宋代治疗妊娠恶阻的方药中,共涉及药味58味,出现频率较高药类为: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理气药。药性以温为主,药味辛、甘、苦为主,主归胃、脾经。(3)金元时期。金元时期治疗妊娠恶阻的方药中,共涉及药味21味,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类为:理气药,补虚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药性以温为主,药味辛、甘、苦为主,主归脾、胃经。(4)明代。明代治疗妊娠恶阻的方药中,共涉及药味68味,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类为:补虚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药性以温为主,药味辛、甘、苦为主,主归胃、脾经。(5)清代。清代治疗妊娠恶阻的方药中,共涉及药味65味,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类为:补虚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药性以温为主,药味辛、甘、苦为主,主归胃、脾经。结论:1.《金匮要略》对妊娠恶阻的表现有了初步的认识,并从虚寒病机角度,列出了相应的治法和方药。随着朝代发展,妊娠恶阻的概念逐渐被划分明确。2.恶阻病名首见于隋代《诸病源候论》,该书明确提出妊娠恶阻的症状,针对病机,提出了“元本虚赢”和“风冷痰饮”两大立论,对后世的病因病机学说产生了很大影响。3.历代的医家对妊娠恶阻的病因病机提出了不同的论述,总体可归纳为脾胃亏虚,中脘停痰,肝胃不和和肝肾阴虚。治法主要有:健脾益气、顺气豁痰、健脾调肝、滋养肝。肾等,治法均结合病机而设。4.历代医家主要用药各有特色,多以补益药为主,性味以辛,甘,苦为主。多入脾、胃经,体现了妊娠恶阻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为主要病机的特点。5.历代方药统计聚类组合体中,以二陈汤、四君子汤的化裁方最具代表性,提示了妊娠恶阻以脾胃功能失常的基本病机,反映了经方在治疗本病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用药最多者为补虚药,理气药和化痰止咳平喘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