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油松是辽宁省东部地区的主要树种之一,既有大面积的天然林,也有范围广泛的人工林。近年来,油松落针病在辽东山区普遍发生,部分地区危害严重。作者对省内东部山区主要油松林区的油松落针病病情进行了调查,发现导致松针感病脱落的病原菌主要为散斑壳属真菌。散斑壳属是菌物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隶属于盘菌纲(Discomycetes)斑痣盘菌目(Rhytismatales)斑痣盘菌科(Rhytismataceae)。本文采用现代菌物学和林木病理学研究技术,对辽东山区油松落针病病原中的散斑壳属(Lophodermium spp.)部分种的生态学特性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辽东地区油松落针病危害程度的调查及症状的描述、生态因子对病害发生的影响的研究、散斑壳菌培养特性观察及分析。以Minter(1981)的分类标准为主要依据,对采自辽宁省东部地区(沈阳、抚顺、本溪和丹东4个地区)的12个地方的40余号病原菌标本进行整理编号、种的形态及解剖学鉴定及分离培养。共查明散斑壳属真菌5种,分别是:针叶树散斑壳(Lophodermiumconigenum)、松针散斑壳(Lophodermi pinastri)、A2、新2B、光亮散斑壳(Lophodermiumnnitens Darker)。这5种散斑壳菌可在树上挂叶、二年生、三年生或正在腐败的落地针叶上产生子实体。本研究选用其中的4个种进行了研究。辽东山区油松落针病发生与生态因子存在一定的关系:油松落针病的发生与坡向关系不明显,坡位、树种的组成、林分密度和郁闭度与油松落针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关系。坡的下腹发病较重,上坡明显发病较轻。人工纯林病害的发生程度最重,人工混交林和天然混交林的发病程度较低。林分密度越大发病越重;同样,郁闭度越大发生越重,反之则轻。病害的发生和土壤类型也有一定的关系。石质棕色森林土壤类型的发病率和发病指数均高于暗棕色森林土壤类型。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和钙、镁元素含量均随着病重而呈现减少趋势,速效氮表现最明显。随着土壤pH值逐渐降低,酸性增加,油松落针病的发病程度逐渐加重。本研究采用子囊果组织分离法,对部分成熟材料进行分离培养,并对其培养性状进行了观察记录,研究了不同营养、pH值、温度、光照条件对4个菌种菌落特征及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绝大多数菌种在PDA培养基上菌丝生长较快;菌种在CA,OA上形成分生孢子器的时间早些,在PDA,PSA,PA,PAS上形成的稍晚些,但是在PDA,PSA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器直径大于在CA,OA,PA,PAS上形成的分生孢子器直径。所有菌种在培养60天后,仍未见形成子囊;生长最适pH值为5.5或6.0,在pH值4.0-10.0时大部分菌种均可生长;光照条件对菌落生长量影响的差异不显著;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35℃,生长最适温度为25℃,超过35℃时菌丝几乎停止生长。本文在参考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综述和评论了松落针病病原的生活史及其造成的危害性、生态学以及生物学特性,同时对当前国内外防治落针病的方法进行了总结归纳。希望本研究能为在林业生产中防治落针病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