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拉铁路沿线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以加查—朗县段为例

林拉铁路沿线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以加查—朗县段为例

论文摘要

拟建林拉铁路将横贯雅鲁藏布江中游地区,是在青藏高原东南部规划修建的世界上海拔最高、地质条件最复杂的铁路。特别是在加查-朗县段,主要出露绢云千枚岩,板岩等软岩,断裂构造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发育大量地质灾害,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铁路的选线。查明这些地质灾害的发育、分布规律成为铁路选线的关键工程地质问题。于此,论文在搜集相关资料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总结崩滑地质灾害的发育规律,分析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林拉铁路加查-朗县段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评价。取得成果如下:(1)通过对研究区的自然地理及工程地质环境条件的分析,归纳总结铁路沿线的崩滑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分布规律。崩塌以大、中型为主,主要分布在花岗岩等硬岩地层;滑坡以大型为主,主要分布在千枚岩,板岩等软岩地层,其中顺向似层状岩质滑坡发育最多。空间分布规律表现为在冷达和加查的陇兰乡分布相对密集;在绢云板岩、炭质千枚岩,花岗岩地层,高程3200-3600m,坡度40°-60°的地方分布较多。时间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5-9月冰雪融化和降雨集中时地质灾害频发。(2)分析了各种因素对崩滑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灾害的分布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断裂构造、降雨、地震及人类工程活动密切相关。(3)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建立了地质灾害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地层岩性、坡度、坡体结构类型、构造分布密度、多年平均降雨量、地震强度、植被覆盖率、人类工程活动、灾害的分布密度和规模大小等11个影响因素作为评价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利用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铁路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价。(4)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依据隶属度最大原则得出各评价单元危险性等级并进行危险性分区:整个铁路共分为六个区,其中Ⅰ区和Ⅳ区为危险性小区,Ⅱ区和Ⅵ区为危险性中等区,Ⅲ区和Ⅴ区为危险性高区。(5)在进行防治工程时,遵循合理规划利用空间差和有效利用时间差的原则,因地制宜的采取合理的工程措施。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西藏地区工程地质调查研究已有工作
  • 1.3 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和工程地质条件
  •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2 气象和水文
  • 2.3 地形地貌
  • 2.4 地层岩性
  • 2.5 地质构造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7.1 新构造运动
  • 2.7.2 地震
  • 第3章 崩滑体发育特征和分布规律
  • 3.1 崩塌发育特征
  • 3.1.1 崩塌类型
  • 3.1.2 典型崩塌分析评价
  • 3.2 滑坡发育特征
  • 3.2.1 滑坡类型
  • 3.2.2 典型滑坡分析评价
  • 3.3 崩滑体分布规律
  • 3.3.1 崩滑体空间分布规律
  • 3.3.2 崩滑体时间分布规律
  • 3.4 地质灾害影响因素
  • 3.4.1 内在因素
  • 3.4.2 诱发因素
  • 第4章 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4.2 危险性评价因子的取值和分级标准
  • 4.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原则
  • 4.4 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评价
  • 4.4.1 建立模糊集合
  • 4.4.2 确定隶属函数
  • 4.4.3 构造模糊矩阵
  • 4.4.4 权重的确定
  • 4.4.5. 模糊变换与综合评判
  • 4.4.6 评价单元的划分及计算
  • 4.4.7 评价结果
  • 4.4.8 铁路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5章. 对铁路工程的影响及防治建议
  • 5.1 对铁路工程的影响
  • 5.2 防治建议
  • 5.2.1 合理规划利用空间差
  • 5.2.2 有效利用时间差
  • 5.2.3 防治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请各位申请学位的研究生注意
  • 授予硕士学位人员登记表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林拉铁路沿线崩滑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以加查—朗县段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