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研究 ——以惠民县胡集镇为例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研究 ——以惠民县胡集镇为例

论文摘要

我国土地后备资源有限,人地关系十分紧张,而当前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紊乱、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设施条件差、不少空地和老宅基地得不到有效利用而形成了“空心村”。要改善这一现状,只有通过土地整理,充分利用闲置土地、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才能缓解当前用地紧张的状况。农村居民点整理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土地利用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客观要求,也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发展农村经济和现代化乡村社区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不少地方已经开展了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但其程序还很不规范,仍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对居民点整理模式的研究很少,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实践中也缺少理论方面的指导。进行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研究,促进农村土地整理健康发展是重要而又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将对之进行深入、系统地研究,提出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及其适用条件,并以山东省惠民县胡集镇进行应用,以期丰富居民点用地整理理论,指导居民点整理实践。文章的大体思路为,在区位理论、区域空间集聚理论、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村镇规划理论、公众参与理论、人居环境理论等理论的基础上,应用土地整理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及其适用条件进行探讨,将整理模式概括为空间技术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和筹资模式。其中农村居民点整理空间技术模式可分为村庄改造控制型整理模式和迁村并点型整理模式和城镇化整理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可分为自组织模式、政府组织模式和市场组织模式;筹资模式可分为政府投资模式、市场投资模式、政府与市场结合模式和自主投资模式。以惠民县胡集镇为例进行具体应用,实地调查了胡集镇44个村庄的基本情况,收集实地数据资料,进行室内整理、分析,综合分析各村庄的基础设施及经济条件,提出了这44个村庄各自适合的空间技术模式、组织管理模式以及筹资模式。最后进行总结,得出结论。本研究成果丰富了居民点用地整理理论,将对胡集镇居民点整理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问题的提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2.1 国外研究进展
  • 2.1.1 德国土地整理动态
  • 2.1.2 苏联土地整理动态
  • 2.1.3 韩国土地整理动态
  • 2.2 国内研究进展
  • 2.2.1 改革开放前的土地整理
  • 2.2.2 改革开放后的土地整理
  • 2.3 总体设计
  • 2.3.1 研究内容
  • 2.3.2 研究方法
  • 2.3.3 研究技术路线
  • 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有关概念
  • 3.1.1 土地整理的含义
  • 3.1.2 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含义
  • 3.1.3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含义
  • 3.1.4 土地整理模式的含义
  • 3.2 农村居民点整理的理论基础
  • 3.2.1 区位理论
  • 3.2.2 区域空间集聚理论
  • 3.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 3.2.4 村镇规划理论
  • 3.2.5 公众参与理论
  • 3.2.6 人居环境理论
  • 4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理论研究
  • 4.1 空间技术模式
  • 4.1.1 村庄改造控制型整理模式
  • 4.1.2 迁村并点型整理模式
  • 4.1.3 城镇化整理模式
  • 4.2 组织管理模式
  • 4.2.1 自组织模式
  • 4.2.2 政府组织模式
  • 4.2.3 市场组织模式
  • 4.3 筹资模式
  • 4.3.1 政府投资模式
  • 4.3.2 市场投资模式
  • 4.3.3 政府与市场结合模式
  • 4.3.4 自主投资模式
  • 5 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惠民县概况
  • 5.1.2 胡集镇概况
  • 5.2 胡集镇农村居民点整理模式研究
  • 5.2.1 空间技术模式
  • 5.2.2 组织管理模式
  • 5.2.3 筹资模式
  • 5.3 整理效益分析
  • 6 结论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6.1.1 对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的模式进行理论研究
  • 6.1.2 以惠民县胡集镇为例进行应用研究
  • 6.2 研究创新与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相关论文文献

    • [1].湖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市场周刊 2019(12)
    • [2].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以慈利县为例[J]. 湖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5)
    • [3].1820-1964年苏皖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数量估计与空间网格化重建[J]. 现代城市研究 2019(05)
    • [4].上海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与演变特征分析[J]. 上海城市规划 2018(04)
    • [5].浅谈农村居民点用地管理问题及对策[J]. 国土资源 2017(02)
    • [6].农村居民点用地的多功能性划分及其农户利用差异性评价[J]. 农业工程学报 2017(12)
    • [7].基于多因素定量分析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可行性研究[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04)
    • [8].基于生态环境保护视角的农村居民点用地布局适宜性评价——以江苏省宜兴市为例[J]. 水土保持通报 2016(04)
    • [9].东北商品粮基地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6(19)
    • [10].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北京市门头沟区为例[J].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5(01)
    • [11].基于多源遥感数据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提取技术[J]. 山东国土资源 2015(03)
    • [12].安化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现状及潜力研究[J]. 南方农业 2015(12)
    • [13].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潜力分析方法和应用实践——以上海市闵行区为例[J]. 上海国土资源 2015(03)
    • [14].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问题的思考[J]. 科技致富向导 2011(30)
    • [15].重庆市北碚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景观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J]. 山地学报 2017(06)
    • [16].2007—2015年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与农村人口时空耦合关系[J]. 自然资源学报 2018(11)
    • [17].重庆市农村人口与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及协调度分析[J].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7(05)
    • [18].湖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适宜性评价及分区[J]. 地理信息世界 2017(04)
    • [19].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 科技致富向导 2013(32)
    • [20].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以开封市为例[J]. 经济研究导刊 2014(10)
    • [21].对山西省黄土覆盖区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机制创新的研究[J]. 华北国土资源 2013(01)
    • [22].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以宜春市为例[J]. 江西科学 2013(02)
    • [23].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评价[J].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13(02)
    • [24].基于生计转型的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整治适宜区域[J]. 地理学报 2012(03)
    • [25].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初探[J]. 广西城镇建设 2012(01)
    • [26].中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的社会经济因素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3)
    • [27].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演变研究进展及展望[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5)
    • [28].农村居民点用地中的问题与对策[J]. 吉林农业 2012(04)
    • [29].河南省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综合潜力评价[J]. 湖北农业科学 2012(13)
    • [30].江西省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 安徽农业科学 2011(03)

    标签:;  ;  ;  ;  

    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模式研究 ——以惠民县胡集镇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