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的运用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的运用分析

李慧堃

(锦州市中心医院121000)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成本,对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关键词】临床路径老年性白内障护理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3.7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3-0199-01

临床路径(clinicalpathways,CNP)是国外引进的一种临床上较为先进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是某种疾病为研究对象,针对性的建立出一套较为标注的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规范护理人员的护理行为,降低医疗成本,从而提高康复护理质量[1]。白内障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眼科疾病,多发于老年群体,该病病程长,治疗过程复杂,会给老年患者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不选提升,近年来,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应用中表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应用效果。具体操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白内障的临床诊断标准[2]。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分布56-78岁,平均年龄(64.3±3.1)岁;对照组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分布54-81岁,平均年龄(63.7±2.9)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特征等基线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护理,包括按时喂药、换针,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相应处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临床路径方法进行康复护理。临床路径康复护理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1)组织协调。由院方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成立针对性临床康复护理路径,其中由护士长担任护理路径协作组组长,对护理人员进行临床路径相关知识的培训,对护理人员的安排以及监督评价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管。由护理人员及主管医生负责临床护理路径的具体执行。

(2)培训。将已经制定好的针对性临床护理路径方案以及具体细则对协作组成员进行培训。

(3)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表。由临床护理路径协作组组长、主管医生以及病床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共同商讨制定出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向患者介绍临床路径的具体内容有以及执行作用,在路径中写出具体要求,护理人员在执行过程中,按照时间顺序,严密指导患者,并根据具体情况不断修改和完善。

(4)观察护理效果。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掌握白内障疾病知识的的情况、治疗依从性、住院时间、住院成本、对护士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视力恢复情况进行综合性价,总结出护理有效性。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涉及到的计量数据局采用平均数(±)和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组间单因素方差表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效果的比较[n,%]

3.讨论

老年性白内障是退行性视力下降的表现,是老年患者致盲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社会老龄化现象的越来越严重,近年来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发病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该病发病率高、治疗过程复杂,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何有效护理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视力情况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完善,医疗服务质量得到不选提升,近年来,临床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的护理应用中表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临床护理路径主要是针对患者的病情,按照入院时间对医疗工作流程进行有序安排,使医疗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升。实践证明[4],临床路径在老年新白内障的临床护理中可以有效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成本,提高患者的视力水平,效果显著。

本研究通过对12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分别给予临床路径护理和常规护理手段,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0.0%,数据差异显著,表明临床路径护理较常规护理可以效果更显著,这一结果和相关文献报道的数据相吻合[5]。因此,我们认为,临床路径手段在老年性白内障的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临床路径护理在老年性白内障的护理中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短平均住院天数,降低住院成本,对缓解患者的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卢章云.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病种医疗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2(7):66.

[2]张淑英,江春.临床护理路径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1(3):246-247.

[3]许和,阎金梅,李爱琴,等.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在贫困地区扶贫脱盲复明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3(6):43-45.

[4]张正华,高居中.实施临床路径的意义和方法[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18(9):513-515.

[5]田晓芳,胡小英.在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5):460-462.

标签:;  ;  ;  

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性白内障护理的运用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