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自律自控意识是领导干部防腐拒变的关键(论文文献综述)
丁丁[1](2020)在《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研究》文中认为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建设,有助于国企领导干部形成廉洁奉公的内在驱动力量,构筑起防腐拒变的思想防线,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国有企业腐败问题的滋生和蔓延。本文从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时代背景出发,厘清了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的概念、构成及特征,分析了当前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的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培育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发现,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是国企领导干部在廉洁问题上持有的相对稳定的认识、观点和看法体系。它由廉洁认知、廉洁态度和廉洁意志三个方面的内容构成,呈现出驱动性、整体性、客观性和开放性四个特点。当前,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但还存在国企领导干部对廉洁知识和制度了解度不高、清廉自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不足、廉洁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不强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廉洁观教育有效性不足、相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个人意志品质存在弱点。为此,本文认为需要进一步改进国有企业的廉洁观教育工作,完善国有企业的廉洁观建设机制,促进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发展。
王新[2](2020)在《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组成部分,具体而言也是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新时代进行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努力造就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目标为引领,从党和国家民族命运的高度,系统论述了如何进行领导干部政德建设,形成了在理论上具有科学性和创新性,在实践中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理论体系。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理论体系基本内容大致可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主要内容的重要论述,即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理论维度、实践维度、价值维度。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不仅深刻阐释了“大德”、“公德”、“私德”的理论内涵,而且清晰明了地对领导干部在理想信念、党性修养和是非观念上提出了政治建设要求,对坚守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恪守领导干部的公权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提出了思想建设要求,对严格约束自己的操守和行为,做到戒贪止欲、廉洁修身,克己奉公、勇于担当,培育良好家风提出了作风建设要求。二是习近平关于加强政德建设的实践路径。习近平坚持问题意识和责任意识的辩证统一,采用内因和外因双向互动的策略,提出了包括构建领导干部政德教育机制、加强政德文化建设、德治建设与法治建设相互支撑、完善领导干部政德考评和监督在内的四条路径,旨在加强和完善领导干部的政德建设。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不仅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德建设中国化的理论体系,完善了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内容,明确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标准,而且有助于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引领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
徐广田[3](2019)在《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研究》文中提出一个强有力的政党是中国改革走向成功的重要政治前提。中国共产党是新时代各项建设的开拓者和引领者,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核心领导力量。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审视党和国家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综合分析了党内、国家以及国际环境的新情况新问题,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就是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打造坚强的领导核心,关键在全面从严治党。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丰富实践,是我们党对执政党治理现代化问题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回应,集聚了管党治党的新智慧,探索了新时代巩固执政根基的新思路,形成了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的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深入研究这一重要思想,有助于深化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理论认知和规律把握,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实践意义和世界意义。论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和观点,灵活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综合运用文本分析法、系统分析法、辩证唯物主义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论述为文本研究依据,以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为核心研究对象。首先,界定治党、从严治党和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概念;其次,从理论渊源、实践基础和现实依据三方面剖析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形成;再次,从新定位、新要求、新布局和新方略四个治党核心问题阐释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创新发展,清晰勾勒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全貌;同时深入分析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基本特征;最后,系统论述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理论与实践价值及其世界意义。论文一是着重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在治国理政中的新定位,在时代发展中的新要求,在整体推进中的新布局,重点分析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中的新方略,系统阐述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创新发展;二是总结提炼出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四大特征,即体现了治党与治国相统一的大党建思维,强调全面与凸显从严相结合的治党新理念,彰显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治理逻辑,体现全面从严治党在方法、内容、路径的综合创新;三是从中国视野阐述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即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指导理论,是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行动指南;从更宽广的国际视野深入揭示了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世界意义,即它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建设提供发展范例,也为世界政党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朱映燃[4](2019)在《R县纪检监察机构纪检监察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关于新时期发展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目标,为纪检监察工作的推进制定了新的标准,完善了我国行政部门的职能规划,为新时期纪检监察工作的进行提供了规范。与此同时,监察委在遵循国家基本规范准则的基础上,与其他职能部门相互配合、协作,从而形成全面、综合、完备的国家职能部门体系。县级纪检监察机构也分属于国家权力机构的管辖之下,在我国监察体系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有助于充分发挥中央监察部门的基础职能。为全面了解当前县级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执纪职能履行情况,提出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笔者利用在R县纪委监察委工作的机会,分析出R县纪检监察机构在监督执纪职能履行过程中存在着监督执纪水平不高、监督机制不畅、监督制约不均衡等问题,提出建立常态化监督机制、强化权力运行风险预防机制、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等对策建议,为基层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职能的履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杜波浪[5](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新时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执政风险和执政挑战是前所未有的,所担负的历史使命以及人民的期待也是前所未有的。越是在这个关键时期,越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以此来全方位提升党的各项能力。然而,新时代的大量实践经验表明,如果不从强化党内监督这一基础性工程做起,全面从严治党就很有可能沦为一句停留在嘴上的口号。正是在这样的新时代和实践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本着强烈的责任担当意识,紧紧围绕为什么要进行党内监督、怎样进行党内监督进行了大胆思考和探索。这些思考和探索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监督理论,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学习。本文主要从四个部分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进行论述。第一章是论文的绪论部分,包括论文的选题背景、选题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创新之处。第二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的形成条件,主要是对其概念界定、理论来源和实践依据进行研究,为研究后两章内容做了铺垫。第三章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的主要内容,论文首先对筑牢思想基础是党内监督的根本前提进行了深入阐释,接着对完善制度建设是党内监督的根本保证作了论述,最后阐述了发挥好民主生活会在党内监督中的作用。第四章主要是建立在前三章研究内容的基础上,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两个视角出发,在研究其所具有的重要价值意义的同时,也对本篇文章做了一个较好的总结。通过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的研究,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对权力监督制约的不断努力,也让我对整个国家层面的权力制约与监督充满了期待和信心,我相信中国一定能找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国家分权制衡、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效监督道路。
卢晓萌[6](2018)在《先秦儒家耻感文化的廉政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先秦儒家耻感文化是一种能对人的言行形成一种自觉约束、“改过迁善”的文化,为中华传统耻感文化由萌芽到形成奠定了基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先秦儒家耻感文化包含言行一致、重义轻利、重视礼义廉耻等思想,这些思想蕴含了深刻的廉政价值内容,与廉政的内涵息息相关,是新时代廉政文化的理论来源,也是廉政建设的经验借鉴。先秦儒家耻感文化所蕴含的耻感意识、耻感心理、耻感品性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保证,对我国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通过知耻、远耻、内省、慎独、敬畏、诚信、重义、担当,挖掘先秦儒家耻感文化与廉政建设的契合点——坚守道德底线,培养廉洁情操,形成道德自觉,提升自律境界,秉持规矩意识,培育正确廉耻观,树立正确义利观,弘扬主流价值观。先秦儒家耻感文化有利于强化廉政认知,营造廉政氛围,助推廉政建设,发挥廉政文化效应。它既是对党员干部提出的要求,也是推动我国新时代廉政建设的文化动力与文化资源。本文运用了文献研究、跨学科研究、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等研究方法,探究先秦儒家耻感文化所包含的廉政思想价值。先秦儒家耻感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利用其内涵开展廉政建设就是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廉政建设提供文化支撑,营造扬荣抑耻的社会氛围。
姜亦然[7](2018)在《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党内民主建设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全面从严治党思想的指引下,党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党的政治生态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所在,党内集中是党的力量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只有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才能解决党内民主中存在的党员缺乏民主权利意识、领导干部缺乏民主作风、党内民主权利行使不到位与权利滥用并存,以及党内民主制度不够完善等问题,推动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供坚实的政治基础。政治组织的性质决定着具体民主的形态及限度。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组织严密、纪律性强的政党组织,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的一个成员,中国共产党的每个党员在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时必须立足于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产主义事业,而不是部门的局部利益及自己的个人私利,必须忠诚于党和人民,必须致力于提升党的先进性和凝聚力。全面从严治党更加突出民主集中制在党内民主的地位和作用,严格按照民主集中的要求运行党内民主,以党员权利的行使作为党内集中行使的前提条件,以党内集中引导、规范党内民主行使,在充分有序的党内民主基础上,形成统一意见和最终决策。全面从严治党为党内民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党内民主发展提供了指导思想。党内民主发展有以下要求:必须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必须有利于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增强,必须有利于“四个自我”能力的提升。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所蕴含的价值旨意及规范要求为党内民主预设了发展的基本方向及推进策略:坚持严格党员思想素质教育,以理想信念教育统领民主观教育;坚持严密党内民主制度,用民主集中制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提高党的决策效率和执政能力;坚持严肃党内民主生活会,推进批评和自我批评活动的有效开展;坚持严实党内民主监督,实现党员权利发挥和党内权力制约的有效统一。
汪庆军[8](2018)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建设事业面临着具有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执政环境考验。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关涉到党的生死存亡的伟大斗争为问题导向,从坚定维护党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高度出发,提出要突出强调严明政治纪律的形势要求和迫切任务,将中国共产党关于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推进至新的时代高度,使得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在科学总结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将党的政治建设突出摆在党建全局的首要位置,围绕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了继续强化政治纪律的重大部署,强调全党服从中央、维护中央权威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强调党的建设要以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制度建设为保证,从而赋予了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这一重大研究课题的新时代使命。严明政治纪律是运用多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党内制度约束手段来推动实现全体党员不断强化政治纪律意识与践行政治纪律要求的实践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进程中形成的一贯优良传统和强大政治优势,亦是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下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和完成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开展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研究,源于深化党建理论的现实需要与推动实践发展的时代诉求,不仅能够在理论上推进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创新,探索严明政治纪律的内在规律、历史逻辑以及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而且有利于在实践中增强政治纪律教育实效,有效应对管党治党的风险挑战,推动党的政治建设顺利开展,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本研究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开展研究工作,从党和人民的立场出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以文献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方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同时结合跨学科研究与案例分析的方法,从考察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逻辑与历史逻辑中探索其内在规律与历史必然,从探析十八大以来严明政治纪律的实践逻辑中阐明未来的时代走向。本研究基于严明政治纪律的思想政治属性和党内法规条款,从政治纪律的概念及性质出发来挖掘严明政治纪律的重要价值。在政治方向、政治立场、政治规矩、政治言行的四要素上把握严明政治纪律的实质内涵,紧扣党员干部必须在思想、政治、言行这三个向度上同党保持高度一致的具体实践要求,在党的基本理论、历史使命、时代要求、实践发展四个维度上提炼严明政治纪律的内在理路,并以此为研究思路展开框架布局。本研究主要聚焦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通过深入考察我们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上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基础和历史实践,勾勒出严明政治纪律的应然世界和实然世界,在历时性的宏大视野下提炼出严明政治纪律的内在规律与历史必然,从而破除关于严明政治纪律的认识误区和思想困惑。其次,严明政治纪律对于党和人民事业成败的极端重要意义,引发了我们对于新形势、新时代背景下严明政治纪律时代境遇的反思:我们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目标近在咫尺之际,全党却面临着全球化、经济市场化、信息网络化、制度形式化、党情复杂化等复杂环境的挑战,党内仍然存在着思想腐化、不讲政治、纪律松弛以及不讲规矩等突出问题,其问题根源就在于一些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动摇,其直接后果会使党的团结统一和中央权威遭到破坏,党的政治生态遭到污染,最终势必会危及党和人民的事业。继而,回顾历史与观照现实,十八大以来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制度、实践进行了全面创新,取得了全方位的历史性成就,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产生历史性变革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最后,在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立足十八大以来管党治党的新经验、新成果,围绕继续加强教育、持续优化环境、进一步深化制度建设和不间断强化制度执行力,是立足新时代背景推进严明政治纪律实践发展的必经途径。
马卫国[9](2017)在《企业中的党员干部如何履行好“一岗双责”》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有一些责任履行、责任追究、责任考核不到位的问题存在于领导干部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岗双责"过程中。而处理好律人和律己、抓队伍及带队伍、务实及务虚等关系,强化提升示范、责任、自律等意识,可以为领导干部提供保证,对履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一岗双责"打好基础。要求企业党员干部在坚守自己岗位时,不仅肩负起思想政治工作的责任,也肩负起成本、生产、安全、质量等责任。实施"一岗双责"是做好新时期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举措及新思路,是坚持两手硬、两手抓的有效途径及具体体现。所以说一个岗位、双重职责,就是企业的"一岗双责"。文章针对企业中的党员干部如何履行好"一岗双责"进行探究。
刘倩男[10](2016)在《新时期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廉政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反腐倡廉工作高效运行的智力保证,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进入新时期,尤其是从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便明确提出要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文化,加强反腐倡廉建设,逐步建立并完善配套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一系列要求是站在世界高度从全局出发的角度提出来的。目前,我们在廉政文化建设中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有一些腐败事件发生,这说明腐败这棵毒草并未根除。腐败问题不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到党的执政基础和干群关系,影响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甚至可能对整个社会各方面建设的发展速度都带来影响。如何在新时期对贪污腐败问题进行治理和预防,对社会风气进行重正和净化,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大的挑战。因此新时期对我国廉政文化建设进行研究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课题。本文从廉政文化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入手,阐释了廉政文化的科学内涵以及我国廉政文化的理论来源和现实意义,分析了当前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揭示了目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依据现存的这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路径和对策。本文在坚持科学方法和原则的基础上,力求全面分析与研究廉政文化建设的相关理论和现实规律,以期使廉政文化建设能够更符合我国国情,并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自律自控意识是领导干部防腐拒变的关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自律自控意识是领导干部防腐拒变的关键(论文提纲范文)
(1)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研究缘起和意义 |
1.研究背景与问题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综述 |
2.国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目标与思路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分析法 |
2.问卷调查法 |
3.访谈法 |
4.统计分析法 |
二、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的概念、构成和特征 |
(一)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的概念 |
(二)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的构成 |
1.国企领导干部的廉洁认知 |
2.国企领导干部的廉洁态度 |
3.国企领导干部的廉洁意志 |
(三)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的特征 |
1.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具有驱动性 |
2.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具有整体性 |
3.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具有客观性 |
4.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具有开放性 |
三、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的现状 |
(一)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总体上是积极向上的 |
1.国企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 |
2.国企领导干部对反腐倡廉建设的工作成效认可度高 |
3.国企领导干部在重大原则问题上能够做到是非分明 |
(二)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存在的主要问题 |
1.国企领导干部对廉洁知识和制度的了解度有待提高 |
2.国企领导干部清廉自守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增强 |
3.国企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有待提升 |
(三)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廉洁观教育有效性不足 |
2.相关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
3.个人意志品质存在弱点 |
四、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的培育对策 |
(一)改进国有企业的廉洁观教育工作 |
1.深挖教育内容,打造优质化廉洁观教育 |
2.创新方式方法,打造立体化廉洁观教育 |
3.加强评估督导,打造实效化廉洁观教育 |
(二)完善国有企业的廉洁观建设机制 |
1.完善国有企业廉洁观建设的领导机制 |
2.完善国有企业廉洁观建设的激励机制 |
3.完善国有企业廉洁观建设的监督机制 |
4.完善国有企业廉洁观建设的心理服务机制 |
(三)促进国有企业的廉洁文化发展 |
1.强化政治引领,为企业廉洁文化筑牢共同的思想根基 |
2.强化价值引领,为企业廉洁文化提供坚强的观念保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点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2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
2.1 相关概念阐释 |
2.1.1 政德的内涵及特征 |
2.1.2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的思想内涵 |
2.2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思想渊源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 |
2.2.2 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思想 |
2.2.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思想 |
2.3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形成的实践基础 |
2.3.1 习近平自身丰富的从政实践经验 |
2.3.2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德建设的实践 |
3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主要内容的重要论述 |
3.1 明大德:政德建设的政治统领 |
3.1.1 铸牢理想信念 |
3.1.2 锤炼坚强党性 |
3.1.3 明辨大是大非 |
3.2 守公德:政德建设的核心要义 |
3.2.1 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
3.2.2 恪守以爱岗敬业为基础的职业道德 |
3.2.3 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
3.3 严私德:政德建设的重要保障 |
3.3.1 戒贪止欲、廉洁修身 |
3.3.2 克己奉公、勇于担当 |
3.3.3 培育良好家风 |
4 习近平关于加强政德建设实践路径的重要论述 |
4.1 构建领导干部政德教育机制 |
4.1.1 加强自我教育,实现自律 |
4.1.2 实行党性教育,配以他律 |
4.2 以政德文化涵养政德建设 |
4.2.1 以马克思主义滋养领导干部价值观 |
4.2.2 以中华优秀传统德治文化涵养政德建设 |
4.3 德治建设与法治建设相互支撑 |
4.3.1 以道德建设固本 |
4.3.2 以法治建设强基 |
4.4 完善领导干部政德考评和监督 |
4.4.1 完善选人用人的考评机制 |
4.4.2 拓宽多渠道领导干部政德监督 |
5 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重要论述的当代价值 |
5.1 理论价值 |
5.1.1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德建设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
5.1.2 完善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和加强党的建设的理论内容 |
5.1.3 明确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新要求和新标准 |
5.2 现实价值 |
5.2.1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5.2.2 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
5.2.3 引领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道德风尚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选题意义 |
1.2 相关概念阐释 |
1.2.1 治党与从严治党 |
1.2.2 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建设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 研究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
1.4.2 研究方法 |
2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形成 |
2.1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
2.1.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学说 |
2.1.2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从严治党思想 |
2.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吏治思想 |
2.2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
2.2.1 中国共产党长期从严治党实践的丰富经验 |
2.2.2 中国共产党对苏联亡党教训的深刻反思 |
2.2.3 习近平管党治党实践的经验总结 |
2.3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
2.3.1 深刻变化的世界形势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考验 |
2.3.2 全面深化改革对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能力的考验 |
2.3.3 党内突出问题对中国共产党纯洁性的考验 |
3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创新发展 |
3.1 全面从严治党在治国理政中的新定位 |
3.1.1 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方略 |
3.1.2 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核心举措 |
3.1.3 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前提 |
3.1.4 巩固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障 |
3.2 全面从严治党在时代发展中的新要求 |
3.2.1 锻造坚强领导核心的战略目标 |
3.2.2 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时代使命 |
3.2.3 全面增强党的执政本领的新任务 |
3.2.4 强调党内治理整体联动的新思路 |
3.3 全面从严治党在整体推进中的新布局 |
3.3.1 政治建设摆在全面从严治党的首位 |
3.3.2 净化思想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基石 |
3.3.3 “抓关键少数”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组织保障 |
3.3.4 “正风肃纪反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突破口 |
3.3.5 “扎牢制度笼子”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保障 |
3.4 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新方略 |
3.4.1 在精准治标与深化治本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 |
3.4.2 纯洁性建设与先进性建设协同推进 |
3.4.3 依规治党与以德治党协同治理 |
3.4.4 科学治党与从严治党紧密结合 |
4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基本特征 |
4.1 体现治党与治国相统一的大党建思维 |
4.1.1 树立党的建设与国家建设相统一的全局意识 |
4.1.2 强调统筹推进“四个伟大”的战略思维 |
4.1.3 坚持管党治党与人民幸福相结合的发展理念 |
4.2 强调全面与凸显从严相结合的治党新理念 |
4.2.1 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 |
4.2.2 政治建党统领与纪律治党约束协同配合 |
4.2.3 作风治理与腐败治理相互促进 |
4.3 揭示中国共产党进行自我革命的治理逻辑 |
4.3.1 “谁来治理”回答中国共产党治理主体问题 |
4.3.2 “治理什么”提出中国共产党具体治理方案 |
4.3.3 “治理得怎么样”解决中国共产党治理效果评价 |
4.4 体现全面从严治党在方法、内容和路径的综合创新 |
4.4.1 坚持问题导向与领导示范相结合 |
4.4.2 坚持继承传统与改革创新相结合 |
4.4.3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协同相结合 |
5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及当代价值 |
5.1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
5.1.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新时代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指导理论 |
5.1.3 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行动指南 |
5.2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理论价值 |
5.2.1 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从严治党理论 |
5.2.2 开辟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新境界 |
5.2.3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注入新内涵 |
5.3 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的实践价值 |
5.3.1 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有效利器 |
5.3.2 党有效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法宝 |
5.3.3 为世界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建设和世界政党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R县纪检监察机构纪检监察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3.1 创新 |
1.3.2 不足 |
1.4 研究内容 |
1.5 理论工具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分析法 |
1.6.2 调查研究法 |
1.6.3 案例分析法 |
1.6.4 访谈法 |
第2章 纪检监察职能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纪检监察的涵义 |
2.2 纪检监察的职能定位 |
2.2.1 监督执纪职能 |
2.2.2 问责职能 |
第3章 R县纪检监察职能现状分析 |
3.1 R县概况 |
3.2 R县纪检检察队伍的总体情况 |
3.2.1 机构设置 |
3.2.2 人员配备 |
3.3 职能履行 |
3.3.1 监督执纪职能履行情况 |
3.3.2 问责职能履行情况 |
第4章 R县纪检监察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4.1 存在的问题 |
4.1.1 缺乏清晰的职能定位 |
4.1.2 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督管理机制 |
4.1.3 缺乏灵活的干部任免机制 |
4.1.4 缺乏有效措施制衡“一把手”集权和“小微腐败” |
4.1.5 监督执纪问责水平尚待提高 |
4.2 原因分析 |
4.2.1 监督机制不畅通 |
4.2.2 监督制约不均衡 |
4.2.3 对问责过于倚重 |
第5章 强化R县纪检监察职能作用的对策 |
5.1 组建权威高效的基层监察体系 |
5.1.1 重点做好纪律法律深度融合 |
5.1.2 将基层公权力全部纳入监督范围 |
5.2 参与权力运行流程的全过程 |
5.2.1 完善遏制权力滥用的制度设计 |
5.2.2 重点监督“一把手”、“小微权力”等权力运行 |
5.3 建立健全常态化监督机制 |
5.3.1 建成合力机制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 |
5.3.2 突出监督关键节点、重点领域 |
5.4 注重权力运行风险预防 |
5.4.1 实现多方面监督有机结合 |
5.5 强化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
5.5.1 探索纪检监察队伍优化机制 |
5.5.2 将“监督者”置身于监督之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2.1 选题目的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2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的形成条件 |
2.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概述 |
2.1.1 新时代党内监督的含义 |
2.1.2 新时代党内监督与其他几种监督的比较 |
2.1.3 新时代党内监督的实质 |
2.2 新时代党内监督思想形成的理论来源 |
2.2.1 马克思恩格斯政党组织内部监督思想 |
2.2.2 列宁苏俄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 |
2.2.3 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的党内监督思想 |
2.3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形成的实践依据 |
2.3.1 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考验 |
2.3.2 加强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 |
2.3.3 提高党内监督实效的必然要求 |
第3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的主要内容 |
3.1 筑牢思想基础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根本前提 |
3.1.1 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 |
3.1.2 凝聚共产党人党内监督共识 |
3.1.3 激发共产党人党内监督活力 |
3.2 完善制度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根本保证 |
3.2.1 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 |
3.2.2 坚持民主集中制是强化党内监督的核心 |
3.2.3 做好监督体系顶层设计 |
3.2.4 推动巡视向纵深发展 |
3.3 发挥好民主生活会在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的重要作用 |
3.3.1 民主生活会是发扬党内民主的优良传统 |
3.3.2 民主生活会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平台 |
3.3.3 民主生活会是加强党内监督的重要方式 |
第4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的价值 |
4.1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的理论价值 |
4.1.1 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党内监督理论 |
4.1.2 为新时代党内监督工作提供了思想指导 |
4.2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的实践价值 |
4.2.1 推动了党内监督方式的创新 |
4.2.2 筑牢了党内监督的思想基础 |
4.2.3 完善了党内监督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先秦儒家耻感文化的廉政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先秦儒家耻感文化及廉政价值概述 |
1.1 相关概念界定 |
1.1.1 先秦儒家耻感文化的概念 |
1.1.2 先秦儒家耻感文化的内容 |
1.1.3 廉政的概念内涵 |
1.1.4 廉政价值 |
1.2 先秦儒家耻感文化与廉政的关系 |
1.2.1 内容上相互补充 |
1.2.2 功能上相互促进 |
1.3 先秦儒家耻感文化对廉政建设的现实意义 |
1.3.1 新时代廉政文化的思想来源 |
1.3.2 新时代廉政建设的经验借鉴 |
第2章 先秦儒家耻感文化蕴含的廉政价值内容 |
2.1 明确的耻感意识 |
2.1.1 知耻:坚守道德底线 |
2.1.2 远耻:培养廉洁情操 |
2.2 健康的耻感心理 |
2.2.1 内省:形成道德自觉 |
2.2.2 慎独:提升自律境界 |
2.2.3 敬畏:秉持规矩意识 |
2.3 宝贵的耻感品性 |
2.3.1 诚信:培育正确廉耻观 |
2.3.2 重义:树立正确义利观 |
2.3.3 担当:弘扬主流价值观 |
第3章 先秦儒家耻感文化在我国廉政建设中的价值实现 |
3.1 增强耻感意识强化廉政认知 |
3.1.1 明确荣耻的核心标准 |
3.1.2 强调知耻的内化功能 |
3.1.3 形成耻感的尚荣心态 |
3.2 培育耻感文化营造廉政氛围 |
3.2.1 挖掘耻感文化的精髓 |
3.2.2 发挥媒体宣传辐射作用 |
3.2.3 净化社会文化环境 |
3.3 完善耻感运行机制助推廉政建设 |
3.3.1 健全教育机制 |
3.3.2 健全评价机制 |
3.3.3 健全奖惩机制 |
3.4 树立荣耻典型发挥廉政文化效应 |
3.4.1 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
3.4.2 强化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7)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党内民主建设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研究现状 |
二、研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思路、创新之处及难点 |
一、研究方法和思路 |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研究的难点 |
第二章 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内涵及意义 |
第一节 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背景及过程 |
一、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背景 |
二、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过程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解析 |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落实主体责任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二、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在于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 |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是党的政治建设 |
四、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在于“从严” |
五、全面从严治党的要害在于廉政建设和反腐斗争 |
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是管党治党实践的重大发展 |
一、全面从严治党是应对“四大考验”、克服“四种危险”的现实选择 |
二、全面从严治党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根本保证 |
三、全面从严治党是增强“四自”能力的必然要求 |
第三章 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历程及当前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历程及基本经验 |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历程及各个阶段的特点 |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发展的基本经验 |
第二节 苏联共产党党内民主走向歧途的历史教训 |
一、斯大林时期党内民主的缺失 |
二、戈尔巴乔夫时期党内民主的泛滥 |
三、苏联共产党党内民主失败的历史教训 |
第三节 当前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的主要问题 |
一、部分党员的民主意识不够 |
二、党内民主权利行使不到位与权利滥用并存 |
三、党内民主制度不够完善 |
第四章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内民主内涵及发展要求分析 |
第一节 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党内民主的内涵 |
一、政治组织的性质决定着具体民主的形态及限度 |
二、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员权利的准确定位 |
三、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民主集中制的科学理解 |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内民主发展的要求 |
一、党内民主发展必须有利于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
二、党内民主发展必须有利于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
三、党内民主发展必须有利于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增强 |
四、党内民主发展必须有利于“四个自我”能力的提升 |
第五章 全面从严治党视域下党内民主建设路径 |
第一节 坚持严格党员思想素质教育 |
一、思想建党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基础 |
二、以理想信念教育统领民主观教育 |
第二节 坚持严密党内民主制度 |
一、党内民主发展必须围绕制度建设为核心系统展开 |
二、坚持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 |
三、坚决严密党内民主制度的执行 |
第三节 坚持严肃党内民主生活会 |
一、加强纪律建设是党内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 |
二、严肃开展党内民主生活会的要求 |
第四节 坚持严实党内民主监督 |
一、党内民主监督是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举措 |
二、明确党员党内民主监督的民主权利和政治责任 |
三、拓展党员党内民主监督的制度化途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 |
(8)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思路与创新 |
1.3.1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3.2 研究的难点与创新 |
1.4 核心概念的阐释及辨析 |
1.4.1 纪律 |
1.4.2 党的纪律 |
1.4.3 党的政治纪律 |
1.4.4 党的政治纪律在党纪中的核心地位 |
第二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路阐释 |
2.1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基本内涵 |
2.1.1 严明政治方向:维护党的团结 |
2.1.2 严明政治立场:维护党的宗旨 |
2.1.3 严明政治规矩:维护党的传统 |
2.1.4 严明政治言行:维护党的权威 |
2.2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基本特征 |
2.2.1 阶级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2.2.2 实践性与理论性相统一 |
2.2.3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
2.2.4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
2.3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价值指向 |
2.3.1 根本性指向:维护党的领导核心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
2.3.2 整体性指向: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 |
2.4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内在逻辑 |
2.4.1 党的基本理论: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根基 |
2.4.2 党的历史使命:严明政治纪律的目标任务 |
2.4.3 党的时代要求:严明政治纪律的发展动力 |
2.4.4 党的坚强领导:严明政治纪律的根本保证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恩格斯对无产阶级政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开创 |
3.1.1 坚持独立的政治思想与政治纲领 |
3.1.2 维护统一的政治行动与中央权威 |
3.1.3 消除党内一切宗派主义与分裂倾向 |
3.2 列宁对无产阶级政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阐释 |
3.2.1 党的政治纪律是“铁一般纪律” |
3.2.2 政治纪律严明是完成历史使命的基本条件 |
3.2.3 严明政治纪律离不开制度保证 |
3.3 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对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发展 |
3.3.1 毛泽东对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发展 |
3.3.2 邓小平对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发展 |
3.3.3 江泽民对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发展 |
3.3.4 胡锦涛对严明政治纪律的理论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回溯 |
4.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1.1 建党初期与大革命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1.2 井冈山斗争与中央苏区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1.3 延安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2 全面执政后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2.1 过渡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2.2 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展开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2.3 “文化大革命”时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3 改革开放后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3.1 改革开放初期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3.2 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后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3.3 党的十六大以后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实践 |
4.4 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经验及时代启示 |
4.4.1 历史经验:严明政治纪律是实现党的使命的必然要求 |
4.4.2 时代启示:党面临的形势越严峻就越要严明政治纪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时代境遇 |
5.1 中国梦的提出与严明政治纪律的必然性 |
5.1.1 中国梦的提出与党的历史使命的新阶段 |
5.1.2 严明政治纪律是实现“中国梦”的必然选择 |
5.2 中国梦境遇下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环境挑战 |
5.2.1 全球化带来的方向困扰 |
5.2.2 经济市场化带来的立场矛盾 |
5.2.3 信息网络化带来的思想困惑 |
5.2.4 制度形式化带来的权威冲击 |
5.2.5 党情复杂化带来的内化困境 |
5.3 中国梦境遇下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的问题症候 |
5.3.1 思想腐化:理想信念动摇 |
5.3.2 不讲政治:损害党中央权威 |
5.3.3 纪律松弛:破坏党的团结统一 |
5.3.4 不讲规矩:污染党内政治生态 |
5.4 中国梦境遇下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的案例分析 |
5.4.1 “理想信念敌不过物欲贪念” |
5.4.2 “两面派和双面人” |
5.4.3 “守纪律讲规矩就是一阵风” |
5.4.4 党员干部违反政治纪律现象的规律与特点 |
5.5 中国梦境遇下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时代要求 |
5.5.1 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 |
5.5.2 坚持严明政治纪律与严明政治规矩相结合 |
5.5.3 坚持严明政治纪律与优化系统环境相结合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历史性成就 |
6.1 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严明政治纪律理论 |
6.1.1 理念先导:管党治党的治本之策 |
6.1.2 党性修养:党员干部要做政治明白人 |
6.1.3 用权为民:扞卫人民群众利益 |
6.1.4 从严治党: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6.1.5 问题导向: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
6.2 严明政治纪律的党内法规实现全面创新 |
6.2.1 构建严明政治纪律的党内法规体系创新 |
6.2.2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党内法规内容创新 |
6.2.3 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党内法规处分创新 |
6.3 严明政治纪律的实践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
6.3.1 教育实践活动创新 |
6.3.2 强化巡视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 |
6.3.3 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的路径走向 |
7.1 继续加强党的政治纪律教育 |
7.1.1 转变政治纪律教育理念 |
7.1.2 完善政治纪律教育内容 |
7.1.3 创新政治纪律教育方法 |
7.1.4 构建政治纪律教育的长效机制 |
7.2 持续优化严明政治纪律的生态环境 |
7.2.1 优化政治环境 |
7.2.2 优化经济环境 |
7.2.3 优化文化环境 |
7.2.4 优化网络环境 |
7.3 进一步深化严明政治纪律的制度建设 |
7.3.1 进一步健全严明政治纪律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 |
7.3.2 进一步完善严明政治纪律的监督体制机制 |
7.3.3 进一步健全违反政治纪律行为的网上举报机制 |
7.4 不间断强化严明政治纪律的制度执行力 |
7.4.1 重点:从领导干部严起 |
7.4.2 核心:强化严明政治纪律的执纪 |
7.4.3 关键:强化严明政治纪律的问责 |
7.5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9)企业中的党员干部如何履行好“一岗双责”(论文提纲范文)
1 企业“一岗双责”落实难原因 |
1.1 廉政责任监督不足 |
1.2 反腐倡廉重视不足 |
1.3 不了解“一岗双责” |
1.4 廉政建设推进不够 |
2 企业中的党员干部履行“一岗双责”重要性 |
2.1“一岗双责”关键是以人为本关爱员工 |
2.1.1 加强员工关怀工作 |
2.1.2 加强企业对员工的服务支撑响应 |
2.2“一岗双责”是企业发展保证 |
2.3“一岗双责”保障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
2.3.1 抓好员工文体建设 |
2.3.2 抓好学习型团队建设 |
2.3.3 结合全业务发展工作开展竞赛创建活动 |
2.4“一岗双责”基础是掌握员工思想动态 |
2.4.1 搞好走访员工工作 |
2.4.2 详细分析员工思想状况 |
2.4.3 对员工不同阶段思想变化情况的掌握 |
3 企业中党员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举措 |
3.1 增强自律意识 |
3.1.1 严格把握金钱观 |
3.1.2 尽力掌控权力观 |
3.2 切实履行好“一岗双责”,需增强责任意识 |
3.2.1 明确分工 |
3.2.2 增强责任意识 |
4 结语 |
(10)新时期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分析法 |
1.4.3 综合归纳法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廉政文化的界定 |
2.1 廉政文化的含义 |
2.2 廉政文化的特征 |
2.2.1 时代性 |
2.2.2 先进性 |
2.2.3 政治性 |
2.2.4 群众性 |
2.2.5 民族性 |
2.3 廉政文化的功能 |
2.3.1 导向功能 |
2.3.2 监督功能 |
2.3.3 批判功能 |
2.3.4 教化功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新时期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
3.1 新时期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
3.1.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廉政文化思想 |
3.1.2 西方廉政文化理论 |
3.1.3 中国廉政文化思想 |
3.2 新时期加强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
3.2.1 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需要 |
3.2.2 铲除腐败文化的需要 |
3.2.3 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需要 |
3.2.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期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 |
4.1 当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
4.2 当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2.1 思想认识偏差 |
4.2.2 内容形式单一 |
4.2.3 系统规划欠缺 |
4.3 当前我国廉政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 |
4.3.1 多元文化的影响 |
4.3.2 建设思路的局限 |
4.3.3 廉政制度不完善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时期加强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
5.1 借鉴国外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和方式 |
5.2 深化廉政文化建设中的思想引导和观念教育 |
5.2.1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想道德教育 |
5.2.2 加强党政干部的从政道德和纪律规矩教育 |
5.2.3 构建完整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 |
5.3 丰富廉政文化建设中的内容形式和传播载体 |
5.3.1 重视古为今用 |
5.3.2 营造崇廉尚廉的社会氛围 |
5.3.3 创新廉政文化的各种载体 |
5.4 完善廉政文化建设中的长效机制和制度保障 |
5.4.1 健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
5.4.2 强化廉政监督机制 |
5.4.3 深入廉政法治建设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四、加强自律自控意识是领导干部防腐拒变的关键(论文参考文献)
- [1]国企领导干部廉洁观研究[D]. 丁丁.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 2020(12)
- [2]习近平关于政德建设的重要论述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 王新. 河南理工大学, 2020
- [3]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重要思想研究[D]. 徐广田.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4]R县纪检监察机构纪检监察职能履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 朱映燃. 苏州大学, 2019(06)
- [5]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思想研究[D]. 杜波浪.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6]先秦儒家耻感文化的廉政价值研究[D]. 卢晓萌. 河北大学, 2018(12)
- [7]全面从严治党视阈下党内民主建设探究[D]. 姜亦然. 江苏大学, 2018(05)
- [8]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严明政治纪律研究[D]. 汪庆军.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9]企业中的党员干部如何履行好“一岗双责”[J]. 马卫国. 科技资讯, 2017(11)
- [10]新时期我国廉政文化建设研究[D]. 刘倩男. 河北科技大学, 201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