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以中冶集团人才学院为例

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以中冶集团人才学院为例

论文摘要

在经济和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代,终身教育的思想已深入人心,职务晋升、人才流动、职业转换的过程中,越来越依仗继续教育,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构建适应人们终身学习需要的教育体系,继续教育越来越受到的重视。高校拥有丰富和优质的教育资源,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各种设施等,是实现继续教育的重要场所,要大力发挥高校继续教育的作用。而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管理科学迅猛发展、市场环境变幻莫测的今天,企业对高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沟通协调能力、执行驾驭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现代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管理人员知识更新速度要求越来越快。这就需要建立学习型企业,企业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高校与企业是社会组成的两个职能分工主体,其在社会发展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和企业建立双方长效合作机制,高校自身的优势是企业选择高校作为其合作对象的前提条件,而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和实践基地也是高校选择企业合作的必然趋势。双方的合作中一方面高校发挥了继续教育的作用,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为企业培训员工,提供科研成果等;另一方面,企业为高校提供研究经费、实践锻炼的场所、解决学生的就业等打下良好基础。学校的理论学习和企业的实践锻炼得到很好结合,实现双方资源的共享和双赢。本文从相关概念的界定出发,指出了在终身教育思潮下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继续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视野,接着分析了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以及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继续教育模式。高校和企业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科学选择,为高校和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目标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 本文的创新之处
  • 2 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模式的相关理论依据
  • 2.1 校企合作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继续教育
  • 2.2.2 终身教育
  • 2.2.3 校企合作的界定
  • 2.3 相关理论依据
  • 2.3.1 终身教育理论
  • 2.3.2 教育价值理论
  • 2.3.3 学习型组织理论
  • 3 国内外继续教育的概述
  • 3.1 我国的继续教育情况
  • 3.1.1 我国的继续教育发展概述
  • 3.1.2 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的现状
  • 3.1.3 我国高校继续教育现状的原因分析
  • 3.2 国外主要发达国家继续教育的概述
  • 3.2.1 美国的继续教育概况
  • 3.2.2 法国的继续教育概况
  • 3.2.3 日本的继续教育概况
  • 4 校企合作的意义
  • 4.1 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理论意义
  • 4.2 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实践意义
  • 4.3 高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的原因
  • 4.3.1 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 4.3.2 高校继续教育发展的需要
  • 4.3.3 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 5 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
  • 5.1 学校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具备的条件
  • 5.1.1 强烈的合作愿望
  • 5.1.2 真诚的合作过程
  • 5.1.3 合适的科研项目
  • 5.1.4 其它社会因素的配合支持
  • 5.2 世界发达国家的校企合作情况
  • 5.3 校企合作的主要继续教育模式
  • 5.3.1 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
  • 5.3.2 订单项目合作模式
  • 5.3.3 共建实训基地合作模式
  • 5.3.4 教育联合体模式
  • 5.3.5 其他合作模式
  • 5.4 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未来趋势
  • 5.4.1 校企合作的国际化趋势
  • 5.4.2 校企合作的集团化趋势
  • 5.4.3 校企合作内容的综合化趋势
  • 5.4.4 校企合作层次的高级化趋势
  • 5.4.5 校企合作体制的产业化趋势
  • 6 校企合作典型——中冶集团人才学院
  • 6.1 基本情况简介
  • 6.2 中冶集团人才学院的办学特点
  • 6.2.1 领导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 6.2.2 学员珍惜机会,学习风气浓厚
  • 6.2.3 教学安排科学充实,针对性强
  • 6.2.4 管理规范,成效显著
  • 6.3 合作成果介绍
  • 6.3.1 中冶集团人才学院第五期干部培训班教学计划
  • 6.3.2 部分图片资料
  • 6.3.3 部分成果
  • 6.4 中冶集团人才学院的办学经验和不足之处
  • 6.4.1 中冶集团人才学院的办学经验
  • 6.4.2 中冶集团人才学院在办学中的不足之处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新生代农民工继续教育模式的发展路径——基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7(01)
    • [2].高职教师的继续教育模式浅谈[J]. 长江丛刊 2020(12)
    • [3].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模式探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7(47)
    • [4].专业化背景下教练员继续教育模式的建构[J]. 湘南学院学报 2013(05)
    • [5].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的高校学生党员继续教育模式构建[J].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8(05)
    • [6].欧美继续教育模式的特点与启示[J]. 中国成人教育 2017(03)
    • [7].“学校、企业、基地”三位一体继续教育模式的实施[J]. 中国成人教育 2016(14)
    • [8].高校与政府合作开展继续教育模式解析[J].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3(10)
    • [9].中国科学院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模式分析与探索[J]. 继续教育 2009(07)
    • [10].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 中国商论 2018(19)
    • [11].基于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17)
    • [12].浅论高校教师网络继续教育模式的质量监控机制[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3].互联网“解构”与“重构”继续教育模式探究[J]. 包装世界 2017(01)
    • [14].终身教育体系下民办高校发展继续教育模式转型与实施策略研究[J]. 成人教育 2015(12)
    • [15].高职教师专业化继续教育模式刍议[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 2011(11)
    • [16].新形势下校企合作开展继续教育模式的研究[J]. 成人教育 2013(04)
    • [17].在职人员继续教育模式对策与建议[J]. 职教通讯 2013(22)
    • [18].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模式创新研究[J]. 船舶职业教育 2019(04)
    • [19].继续教育模式的创新途径[J]. 长江丛刊 2017(35)
    • [20].“互联网+”背景下的继续教育模式浅析[J]. 新课程研究(中旬刊) 2017(02)
    • [21].高校图书馆青年馆员继续教育模式的现状及对策探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0(07)
    • [22].微课视角下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J]. 职业 2019(01)
    • [23].创新纺织人才继续教育模式[J]. 现代商业 2013(11)
    • [24].基于多媒体网络的教师英语继续教育模式研究[J]. 成人教育 2011(01)
    • [25].基于信息素养教育的高校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模式初探——以西南林业大学为例[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0(15)
    • [26].教育改革背景下新型继续教育模式探析[J]. 成人教育 2017(08)
    • [27].基于学习共同体建构的继续教育模式创生研究[J]. 继续教育研究 2015(05)
    • [28].三位一体乡村医生“互联网+”继续教育模式探究[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7(03)
    • [29].校企合作继续教育模式的借鉴与思考[J]. 航海教育研究 2014(04)
    • [30].浅谈高校管理人员继续教育模式探讨[J]. 大学教育 2014(03)

    标签:;  ;  ;  ;  

    校企合作的继续教育模式研究 ——以中冶集团人才学院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