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与抑郁治疗的实验和临床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神经病学
作者: 陈运平
导师: 孙圣刚,梅元武
关键词: 抑郁,应激,大鼠,重复经颅磁刺激,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抑郁症,刺激强度,卒中后抑郁
文献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建模大鼠行为变化影响的研究目的:探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行为的影响,建立慢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并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建模大鼠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抑郁模型组:选用SD雄性大鼠,给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21天。rTMS干预组:该组大鼠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同时给予低频rTMS,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0.5Hz,每日一序列,连续刺激21天。正常对照组:该组大鼠不给予任何应激和低频rTMS。观察三组大鼠应激前、后敞箱试验(open field test)、蔗糖水消耗试验、强迫游泳试验结果。结果:与应激前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抑郁模型组大鼠、rTMS干预组大鼠应激后敞箱试验中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蔗糖水消耗水平显著减少,强迫游泳试验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正常对照组大鼠实验后敞箱试验中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蔗糖水消耗水平、强迫游泳试验中的不动时间与应激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抑郁模型组与rTMS干预组比较,应激后大鼠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蔗糖水消耗水平、强迫游泳试验中的不动时间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后大鼠活动能力显著下降,兴趣丧失、快感缺乏、容易绝望,充分模拟了抑郁症患者的核心症状,是理想、可靠的抑郁动物模型。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的同时给予低频rTMS并不能改变应激对建模大鼠行为的影响。第二部分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目的: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及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海马内氨基酸递质含量的变化,探讨低频rTMS对抑郁的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用SD雄性大鼠制备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的应激抑郁模型。随机分为磁刺激组、抑郁模型组。磁刺激组大鼠给予低频rTMS治疗,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0.5Hz,每日一序列,连续治疗10日为一疗程。抑郁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则不给以磁刺激。于治疗前、后观察三组大鼠敞箱试验(open field test)、蔗糖水消耗试验、强迫游泳试验的结果。在治疗结束后24小时处死各组大鼠,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及海马内氨基酸递质含量的变化。结果:与刺激前比较,磁刺激组大鼠刺激后敞箱试验中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蔗糖水消耗水平显著增高,强迫游泳试验中不动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抑郁模型组、正常对照组大鼠刺激后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蔗糖水消耗水平、强迫游泳试验中不动时间与刺激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与抑郁模型组比较,磁刺激组大鼠刺激后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蔗糖水消耗水平显著增高,强迫游泳试验中不动时间显著减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磁刺激组大鼠刺激后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蔗糖水消耗水平、强迫游泳试验中不动时间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抑郁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大鼠实验后敞箱试验中水平运动得分、垂直运动得分、蔗糖水消耗水平显著减少,强迫游泳试验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抑郁模型组大鼠额叶皮质内5-羟色胺(5-HT)、海马内5-HT及多巴胺(DA)、纹状体内DA、下丘脑内5-HT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磁刺激组大鼠额叶皮质内5-HT、海马内5-HT及DA、纹状体内DA、下丘脑内5-HT含量与抑郁模型组大鼠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抑郁模型组大鼠海马内谷氨酸(Glu)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磁刺激组大鼠海马内Glu与抑郁模型组比较显著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大鼠海马内天冬氨酸(Asp)、甘氨酸(Gly)、γ-氨基丁酸(GABA)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能改变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行为;抑郁模型大鼠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5-HT及DA显著降低,海马内氨基酸递质Glu显著降低,为抑郁症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低频rTMS调节不同脑区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和海马内氨基酸递质的水平,作为抗抑郁治疗的作用机制之一。第三部分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治疗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20例抑郁症患者予以低频rTMS治疗,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0.5Hz,每日一序列,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观察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结果:低频rTMS治疗后,患者平均HAMD评分为13.8±7.8分,而治疗前平均HAMD评分为26.6±6.0分,治疗后平均HAMD评分显著降低(P<0.01)。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17/20)。结论:低频rTMS对抑郁症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第四部分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抑郁康复治疗作用的研究目的:探讨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卒中后抑郁(PSD)的康复治疗作用。方法: 16例PSD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低频rTMS治疗,以60%最大刺激强度刺激双侧额叶,每侧刺激30次,频率0.5Hz,每日一序列,连续治疗7天为1个疗程。对照组则仅给予常规治疗。于治疗前、后观察二组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MSSS)的变化。结果:rTMS治疗组治疗后平均HAMD评分从25.9±5.2分降至15.4±6.7分,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rTMS治疗组抑郁症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7.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rTMS治疗组治疗后MSSS评分从18.3±4.8分降至12.6±4.6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较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低频rTMS对卒中后抑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论文目录:
一、前言
二、中文摘要
三、英文摘要
四、缩略词
五、正文
第一部分 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及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建模大鼠行为变化影响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脑内单胺类及氨基酸类神经递质影响的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治疗作用的研究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卒中后抑郁康复治疗作用的研究
前言
对象和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课题总结
六、综述 重复经颅磁刺激技术及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七、附录1(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八、致谢
发布时间: 2007-07-13
参考文献
- [1].左侧背外侧前额叶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健康青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神经电生理、脑代谢机制[D]. 李艳敏.河北医科大学2017
- [2].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老化相关认知功能损害的影响及机制探讨[D]. 马将.河北医科大学2017
- [3].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及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D]. 郑会蓉.中南大学2010
- [4].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模型动物的效应和机制研究[D]. 冯书芳.第四军医大学2013
- [5].低频rTMS增强Aβ模型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研究[D]. 谭涛.天津医科大学2013
相关论文
- [1].难治性抑郁症患者氢质子磁共振波谱及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研究[D]. 郑会蓉.中南大学2010
- [2].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模型动物的效应和机制研究[D]. 冯书芳.第四军医大学2013
- [3].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模型鼠治疗作用及相关机制[D]. 王全懂.河北医科大学2008
- [4].重复经颅磁刺激对癫痫大鼠模型的作用以及对大脑葡萄糖代谢影响的研究[D]. 郭谊.浙江大学2009
- [5].经颅磁刺激抑制癫痫发作的机制研究[D]. 宋毅军.天津医科大学2003
- [6].重复经颅磁刺激对帕金森病治疗作用的研究[D]. 赵澎.天津医科大学2006
- [7].经颅磁刺激技术安全性的动物实验研究[D]. 孙毅.中国协和医科大学1995
- [8].重复性经颅磁刺激生物效应及其机制的研究[D]. 李葳.四川大学2006
- [9].卒中后抑郁大鼠单胺类递质和受体的变化及米氮平保护机制的研究[D]. 李晶.吉林大学2007
- [10].磁刺激头部的感应电场分析及其对神经功能影响的研究[D]. 杨硕.河北工业大学2007
标签:抑郁论文; 应激论文; 大鼠论文; 重复经颅磁刺激论文; 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论文; 单胺类神经递质论文; 氨基酸论文; 抑郁症论文; 刺激强度论文; 卒中后抑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