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小麦器官构建动态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冬小麦器官构建动态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一、冬小麦器官建成动态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靖[1](2020)在《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文中认为农田水利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水利部更是做出重要批示要深化农田水利改革,同时也是为了更好的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因此,持续、健康的推进农田水利向更智能化、更精准化方向发展,加快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设施与现代化改造,从水源到田间整体实现水利设施的系统化、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而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为具有地理空间属性的事物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技术上的革新,本次研究通过将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完美结合,再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可实现灌区渠系数据的一体化管理,使得灌区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管理提供了更科学的技术支持。我国的灌区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责任,要实现灌区的精细化管理,首要的工作就是要对灌区内地地理空间要素实现系统、精准化管理,因此建立灌区空间数据库是非常有必要,以数据库为支撑,来制定灌区用水计划。本次研究基于陕西省宝鸡峡灌区为研究区域。采用先进的信息化数据采集手段移动GIS、无人机、GPS等开展数据采集工作。本文主要以研究与开发宝鸡峡灌区扶风段用水计划系统为目标,通过构建灌区空间数据库为重点展开如下工作,取得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成果:(1)首先对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进行概念设计。通过概念设计,对灌区用水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了解系统所需基础数据,通过结合“3S”技术开展了灌区基础数据采集。在数据采集过程中用比较先进的采集手段—无人机测量和移动GIS,提高了数据采集效率。(2)将采集完成的灌区基础数据如渠系资料、田块信息、农作物信息、灌溉制度等进行入库前的预处理,实现数据的规范化和标准化。(3)通过GIS系统构建灌区空间数据库,以Geo Database数据库模型,建立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对灌区内的地理要素分类编码,实现分层管理,构建的灌区动态数据库为后期设计灌区用水系统提供数据支撑。(4)以典型灌区——宝鸡峡灌区渠扶风段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来解决实际问题。利用Arc GIS Engine技术和C#为开发语言,在Visual Studio 2012为开发工具包、.Net Frame Work4.0框架,对GIS系统进行二次开发,将整个系统开发设计为用户管理模块、渠系数据管理模块、属性数据管理模块、优化配水模块、数据导出模块、帮助等几个方面。整个系统界面优化、操作简单、系统数据管理完整、性能突出,有较好的移植性和推广性。

苏芳蕊[2](2011)在《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世界约有35%40%的人以小麦为主食。在信息化技术大发展的时代,为搞好小麦生产,提高小麦产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们在小麦等农作物研究领域中引进可视化等先进技术,用新技术、新手段来研究解决小麦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它是继小麦等作物模拟模型、精准农业研究之后的一项新的研究——虚拟农业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应成果,也使传统农业迎来了新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开始了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本研究在国内外研究小麦可视化的大背景下,借鉴前人研究成果和经验教训,采集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下小麦各器官的相关形态指标,建立了小麦各器官的形态结构模拟模型,并结合三维几何显示模型,设计并实现了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虚拟了小麦群体地上部分的动态生长过程,具有一定的真实感。并利用数据库技术实现了相关的品种参数、气象数据及栽培措施的添加、修改、删除和查询等。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基于所采集的小麦各器官的形态指标,建立了小麦叶长、叶形、叶鞘和麦穗长宽厚的动态变化模型。2.基于小麦的自然生长规律及其拓扑结构,结合计算机图形学知识,研究了小麦植株地上部分各器官的几何显示模型。3.基于各器官的动态变化模型和几何显示模型,利用OpenGL函数实现了小麦群体生长过程的三维动态显示。4.基于作物栽培学和OpenGL坐标系的相关知识,研究了不同密度下小麦群体的计算机表示。5.基于以上研究,在VC++平台上,借助MFC和数据库技术,设计并实现了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能直观地观察不同品种在同一密度下小麦叶片的生长差异以及同一品种在不同密度下小麦叶片的生长状况;能直观地观察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下小麦主茎及各分蘖上穗长、穗宽、穗厚的差异;能动态显示不同品种不同密度下小麦群体的生长过程,为研究小麦各品种的最适宜种植密度提供了技术支撑。另外,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小麦生长,缩短了小麦的生长周期,减少了田间试验,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农学专家指导农业生产提供了决策依据,方便定量化研究小麦的生长发育规律,对小麦生长的调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是将虚拟现实技术和农学知识相结合,利用计算机来模拟小麦群体的生长,为农学工作者研究农学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可视化、可操作、易控制,便于交互的平台。

次仁多吉[3](2010)在《拉萨市主要农区土壤墒情监测预警系统服务平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拉萨地区作物种植区主要分布在河谷沿线,占全市地区总耕地面积的80%以上,多为干旱、半干旱地。现阶段,拉萨大部分地区的缺水形势变的越来越严峻,要想解决目前的缺水问题,大力提倡节水灌溉、节约农业用水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壤墒情监测预报系统的建设可以为灌区用水管理、编制动态用水计划、实现灌区综合节水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手段。以实时灌溉预报来指导灌溉用水,使灌区作物得到“适时”、“适量”的灌溉,将有利于节约农业用水,满足现代化农业要求,对实现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拉萨主要农区为载体,旨在建立一个可以指导主要农区的土壤墒情监测预警服务平台是操作简便、界面友善的土壤墒情监测预警系统。建立以Windows为操作平台的土壤墒情监测预警预测系统;利用跨平台较好的开发工具Java2SDK1.4.2开发包进行开发;存储数据库使用微软Access分布式数据库作为资料的存储数据库。系统主要实现了自动计算出土壤含水量的数据;具备数据入库功能和数据调出查询功能,并根据计算出的数据给出干旱等级、预警指导产品。同时也具备提出的数据资料图形分析功能,绘制出周、月、季度和年数据曲线图形。数据直观明了,解决农业气象对农牧业等相关指导产品;土壤墒情信息的人工采集。本系统在拉萨市属建立覆盖主要农区的土壤墒情信息采集系统,本系统于历史气象资料和历史作物需水量观测资料计算得到不同作物多年平均的整个生育期的需水量;基于多年降雨资料可以得到不同水文年份作物整个生育期的降雨量;基于多年地下水资料可以得到作物整个生育期的地下水补给量。然后根据水量平衡方程可以得到作物不同水文年份的年灌溉需水量。作物时段灌溉需水量的预报。根据时段的长短采用不同的方法,实时灌溉预报。本系统基于短期及中长期天气预报中的气象信息来计算每天作物需水量,在根据经验公式得到每天的有效降雨量和地下水补给量,进而逐日循环计算作物计划湿润层内的有效含水量,当计划湿润层内的有效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需要进行灌水。系统特点为:对农田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监测的内容主要为农田土壤墒情系统。实时监测的意义在于通过实时快速信息处理技术的支持,动态地、实时地获取农田土壤墒情信息;提高农田水分的利用率。对农田灌溉系统进行动态评价和有效监督,科学指导农田灌溉。本文以指导灌区用水管理为主要出发点,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用水量,但是由于问题的复杂性和方法手段的局限性,使得许多方面的问题还未得到解决,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王雪梅[4](2010)在《干旱区典型绿洲土壤盐渍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土壤盐渍化是当今世界上土地荒漠化和土地退化的主要类型之一,也是世界性的资源问题和生态问题,对干旱半干旱地区绿洲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阻碍作用,并对绿洲生态系统的稳定构成极大威胁。因此,正确评价和预防土壤盐渍化对促进干旱区绿洲农业生产和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择具有长期研究基础的渭干河—库车三角洲绿洲作为典型研究区域,在景观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以研究区多时相遥感影像数据和多年野外观测数据为基本信息源,运用空间信息技术,统计学及景观生态学等分析方法,从不同尺度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壤盐渍化的变化及其生态效应进行综合、集成的研究。通过科学把握区域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和生态环境演变的过程和规律,为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重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壤盐渍化及其生态效应的研究亦是全球变化的一种区域响应。通过对区域尺度的土壤盐渍化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以1989年、2001年TM/ETM数据以及2007年ALOS数据为主要遥感信息源,采用遥感分析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相结合,建立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壤盐渍化时空动态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图谱模型、转移矩阵和LUCC分析模型方法,开展了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壤盐渍化遥感动态变化研究,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壤盐渍化数量特征、时空分布、变化趋势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1989-2007年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重度盐渍地面积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中度盐渍地面积虽然发生上下波动,但整体面积却有所增加。轻度盐渍地面积则呈现较为明显的下降趋势,非盐渍地面积增长显着;同时,结合盐渍土空间插值结果分析,认为该绿洲盐渍地主要分布于渭干河和库车河的下游,塔里木河的北部,绿洲的西南、南部、东部和东南部地区,可溶性盐以氯化物为主,并伴有少量的硫酸盐-氯化物类。盐渍地在绿洲内部呈条形状分布,而在绿洲外缘呈片状分布,主要分布趋势表现为由绿洲内部向外部的转移。2)在对三期遥感影像判读分析的基础上,开展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动态变化研究,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时空动态数据库。同时,运用多种模型方法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动态变化进行定量分析,揭示其空间分布及变化规律。在1989-2007这18年间,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LUCC的总体变化趋势:绿洲面积有一定幅度的扩张;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上主要表现为耕地和居民区面积的持续增加和天然林地、草地和盐渍地面积的减少。3)以野外实测数据为主要数据源,通过各盐分特征量的空间分布的分析,认为在不同采样时间,土壤含盐量、电导率、TDS和八大盐离子在三层均呈T型分布:0-10cm>10-30cm>30-50cm,盐分表聚强烈,各盐分特征量存在一定的空间变异性;通过对电导率、TDS、土壤PH值、含水量以及盐离子与含盐量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电导率、K+ + Na+与含盐量相关关系极其显着(P<0.01),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良好。TDS和Cl-与土壤含盐量之间有显着的相关关系(P<0.05),回归模型拟合效果较好。而土壤PH值、含水量、CO32-、HCO3-、SO42-、Ca2+以及Mg2+与含盐量的回归模型效果并不显着;通过主成分分析认为,在该绿洲土壤系统中,以Cl-和K+ + Na+为主的第一主成分代表了土壤盐化状况,以SO42-、Mg2+和Ca2+为代表的第二主成分和第三主成分反映了土壤的结构状况,而以CO32-和HCO3-为主的第四主成分则代表了土壤的碱化特征。4)运用数量生态学的方法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的盐生植被及其土壤化学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盐分和土壤PH值与丰富度指数(R)、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E)负相关关系显着(P<0.05),而与优势度指数(C)具有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盐分是影响这一地区植被分布的关键因子,同时土壤PH值也对该区盐生植被的分布有着一定的影响;根据研究区盐生植物分布规律显示,柽柳、盐穗木和芦苇这三种盐生植物广泛分布于各种盐渍化生境,具有较宽的生态分布幅度和很高的耐盐能力。5)以景观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参照Costanza R.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价方法,对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了评价。认为景观结构的动态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影响显着;同时,各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服务价值对生态系统的服务总价值也有一定的影响。通过研究区土壤盐渍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失分析,在1989-2007年间,土壤盐渍化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害作用在不断下降;由林地和草地发生土壤盐渍化造成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缺失最为严重,在总缺失价值中占有较大比例;土壤盐渍化对耕地和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损失最小,所占比例较小;土壤盐渍化对气候调节、水源涵养和废物处理功能损失价值较大,而对气体调节、土壤形成与保护以及原材料生态功能损失价值较小。由于区域土壤盐渍化形成机理的复杂性决定了土壤盐渍化的研究将从多层次、多角度、多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因此,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在大尺度范围内探索土壤盐渍化动态变化规律,土壤盐渍化与相关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作用机理以及盐渍化区域生态恢复的自组织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将是今后努力探索的主要方向。

徐征和[5](2010)在《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龙口市为沿海经济发达缺水区,面对龙口市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现状水资源问题日趋突出。为了揭示龙口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态势,分析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耦合协调关系。作者参考查阅了国内外大量的相关研究文献,充分搜集整理龙口市自然地理、气象、植被、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资料,通过系列资料整理、野外观测试验与理论计算,实施微观判断与宏观分析,预测龙口市的用水和需水变化,并在此基础上对龙口市农业水资源进行了优化利用研究:(1)针对龙口市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实际情况,在综合研究分析龙口市工业、农业、生活、生态需水的基础上,考虑区域不同水文频率年的供水能力,根据区域可持续发展要求进行了龙口市水资源合理调配,即50%年份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量2179万m3,工业用水量4971万m3,农业可供水量10423万m3;75%年份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量2132万m3,工业用水量4474万m3,农业可供水量8087万m3;95%年份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量1850万m3,工业用水量3485万m3,农业可供水量6438万m3。。(2)利用大系统理论对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进行重点研究,,以区域经济效益最优为目标函数,建立具有两层谱系的大系统分解协调模型,并分别采用动态规划和线性规划方法求解两层模型,确定该区域农作物的最优种植模式及配水过程,实现了研究区不同代表年农业水资源的优化配置。(3)研究分析龙口市应充分利用经济比较发达的优势,针对农业利用分散小水源灌溉的现实,采用多水源联网技术,将区域内可供农业用水的水源联网,建立起以多灌溉水源联网为核心的现代化农业用水模式,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配置、高效利用,在整体上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结合在研究区进行的相关基础性试验,分析适宜于现代农业高效用水工程的主要农作物(冬小麦、葡萄)的节水灌溉制度,即平水年冬小麦地面畦灌灌3水(越冬水、拔节水、抽穗期),每次灌水量675m3/hm2,全生育期灌溉定额2025 m3/hm2;平水年年份葡萄全生育期灌溉定额1200 m3/hm2,其中树液流动期、新梢生长期、幼果生长期、枝蔓成熟期分别灌水300 m3/hm2。(5)针对目前龙口市农业水资源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通过实地调查,结合国内外相关资料,探究了保障农业高效用水的现代化运行管理机制、农业水资源水价计算方法与相应管理政策。本论文旨在通过上述研究为龙口市水资源综合利用与管理、农业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等提供新的思路、理念和科学计算依据。因此,论文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及重要实际应用价值,对龙口市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石晓燕[6](2009)在《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预测作物生产力、分析未来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是评价粮食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作物生长模型由于具有较强地系统综合和定量预测的功能,已成为作物生长动态预测、管理决策以及气候环境影响评估的有力工具。本研究以小麦为对象,首先运用系统分析和动态建模技术,建立了基于生理发育时间(GDD)的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模拟模型;然后基于生长模型区域化应用升尺度化技术,耦合GIS功能与小麦生长模型,构建了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模型;进而利用情景模拟与系统分析方法,模拟与评价了生产水平和气候变化两种情景对区域小麦生产的可能影响;最后运用软构件技术,研制开发了基于生长模型和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系统。研究成果为小麦生产力的区域模拟分析提供了基本框架和实验平台,也为生产潜力预测、气候影响评估和适宜对策分析奠定了数字化基础。以生长度日为时间尺度,通过定量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品种、不同栽培条件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规律,构建了基于过程的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动态模拟模型。模型采用幂函数方程描述了清蛋白含量随花后GDD的动态变化规律,对数函数方程描述了醇溶蛋白和谷蛋白含量的变化过程;并以籽粒氮素和水分因子定量了不同水氮状况对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并利用独立观测资料对所构建的模型进行了初步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对不同生长条件下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变化动态具有较好的预测性。针对生长模型区域化应用中的升尺度连接,通过耦合GIS与田块尺度的小麦生长模型(WheatGrow),建立了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模型(Regional Wheat Model).首先借助GIS的空间插值、图层叠加等技术对气象要素、土壤特性、管理措施等模型基本输入数据进行空间栅格化预处理,通过将研究区域划分成许多视为均质的栅格,解决了区域内环境的空间变异;然后以划分好的空间栅格大小为计算单元驱动WheatGrow运行,获得栅格化模拟结果,实现了小麦区域生产力的模拟预测。利用试验观测与统计资料对WheatGrow模型和空间生产力模型进行了测试与检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与普适性,对温度与CO2变化较为敏感,可用于区域小麦产量、水分生产力、氮素生产力的模拟预测,也可以用于生产潜力分析、环境影响评估。基于所建立的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模型,结合情景模拟方法,构建了生产水平和气候变化两种情景分析模式。以黄淮海平原模拟分析为例,不同生产水平情景下小麦光温潜在、气候潜在及土地潜在生产力分别为9386 kg·ha-1-13907 kg·ha-1.7735 kg·ha-1-12020 kg·ha-1和3770 kg·ha-1-6140kg·ha-1之间,三个生产水平下的小麦生产力差异显着,水分对于小麦产量的限制小于氮素的限制;黄淮海平原麦区增产潜力为5534 kg’ha-1-9065 kg’ha-1,合理加大农业投入可大幅增加小麦理论产量。未来气候情景分析显示,温度升高,小麦生育期缩短,生产力形成受到影响。在不考虑CO2施肥效应时,2008年气候情景下黄淮海平原麦区雨养和灌溉小麦总体上呈现减产趋势,虽然灌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考虑CO2直接施肥效应时,2080年气候情景下黄淮海平原麦区雨养和灌溉小麦均呈现出增产的趋势。据此情景分析,适当调整播期、培育新品种,可以明显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减少由于温度升高而带来的小麦产量负效应。在系统工程理论与方法的指导下,综合运用软构件技术的语言无关性、可重用性、易维护等特点,基于Visual Studio2005开发环境,采用Microsoft Visual C#为编程语言和Access数据库,通过集成小麦生长模型WheatGrow组件与SuperMap Objects GIS组件,研制开发了基于生长模型和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系统,实现了不同空间尺度下小麦籽粒产量、水分生产力、氮素生产力及光温潜在、气候潜在、土地潜在生产力的动态模拟,及未来气候变化情景对小麦生产的可能性影响的评估与适宜性对策分析,为小麦区域化生产力模拟、土地生产潜力分析、气候变化影响评估、适宜性对策取向及粮食安全研究等提供了数字化支持工具。

李凤菊[7](2009)在《数字麦作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数字农作决策支持系统作为数字农业的技术载体和应用平台,对农业科技和作物生产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已成为农业信息技术的突出标志和重要支柱。本研究以我国冬小麦主产区近45年气象数据为基础,进行正态性检验和插值方法比较,并计算了20世纪60年代~21世纪初的冬小麦生育期内总日照时数、有效积温和总降水量以及各生育阶段降水量,通过生产潜力模型模拟各冬麦区光合、光-温和光-温-水生产潜力,利用GIS技术分析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气候要素和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以系统分析原理和动态建模技术为手段,通过分析和提炼小麦病虫草害管理方面的最新研究资料,在归纳大量小麦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其与小麦生产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规律,结合小麦栽培管理知识模型以及经济信息,构建了小麦病虫草害管理模型,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日照时数采用半球模型的二阶平滑趋势的普通克里格插值最好,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采用高斯模型的二阶平滑趋势插值最好,降水量采用半球模型的一阶平滑趋势的普通克里格插值最好。生育期日照时数从60年代开始呈递减趋势,尤其是黄淮冬麦区和长江中下游地区降幅最大,各冬麦区生育期有效积温随年代呈逐渐递增的趋势,尤其是90年代增幅最为明显,达到100~200℃,各冬麦区生育期降水量地区差异显着,无明显变化趋势;冬小麦主产区的光合生产潜力随年代递减,光-温、光-温-水生产潜力逐渐增加,生育期日照时数与光合生产潜力变化一致,呈逐渐递减的趋势;有效积温与光-温生产潜力变化一致,呈逐渐递增的趋势;日较差与光-温生产潜力变化趋势相反,呈逐渐降低的趋势。本研究所建立的小麦病虫草害管理模型系统可为小麦病虫草害的防治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持,提高了防治效果,实现了病虫草害的整体预测预报。

侯玉虹[8](2009)在《基于农田气候实时监测的玉米产量性能模拟研究》文中认为作物高产理论的发展和栽培技术创新是作物产量提高的主要途径,也是作物高产研究的重要方向。本研究利用自动气象站获取农田实时生态信息,以作物产量性能方程(MNAR×MLAI×D×HI=EN×GN×GW)为基础进行分析,以高产春玉米为研究对象,对高产作物群体进行实时模拟及对产量形成的生态条件进行定量化分析,取得以下主要结果:(1)结合田间试验及模型模拟,通过数据归一化处理,建立了玉米相对净同化率(NAR)动态模型。对NAR及播种至成熟天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分别将最大NAR(NARmax)、和全生育期(出苗至成熟)天数定为1,以作物生育期内各时期的NAR值及该时期距播种期的天数分别除以NARmax和全生育期天数,得到各时期相应相对NAR(取值范围[0,1])和相对时间(取值范围[0,1])。以相对NAR(y)和相对时间(x)为参数进行模拟,得到相对NAR动态模型y=a+bx+cx2+dx3+ex4。对NAR积分得到叶面增长率(LGR),LGR与相对时间相除可得到任意时间段的MNAR=(ax+(b/2)×x2+(c/3)×x3+(d/4)×x4+(e/5)×x5)/t,与直接计算(MNAR=1/Tt*∑((NARi+NARi+1)/2).t)以及通过“产量性能等式方程”计算得到的MNAR显着正相关。同时,根据相同的方法建立了归一化干物质积累(DMA)动态变化模型。NAR、DMA以及本试验室人员建立的LAI模拟模型,为作物产量“三合结构”定量方程的参数的确定奠定了基础。(2)以吉林桦甸春玉米超高产归一化模型(DMA、LAI和NAR)为基础,通过地区间生态因子(辐射、日照时数、温度以及水分)间差异确定修正参数,将校正参数值与超高产模型相乘得到其他地区的模拟模型。本文温度系数的校正利用了龙斯玉温度效能系数模型,PT=y(T)/y(T0)=(1+(T-T0)/(T0-Tmin))λ1×(1-(T-T0)/(Tmax-T0))λ2。借鉴其思路,确定了日照时数与降雨量校正参数模型,PS=y(S)/y(S0)=(1+(S-S0)/(S0-Smin))y1×(1-(S-S0)/(Smax-S0))y2,PR=y(R)/y(R0)=(1+(R-R0)/(R0-Rmin))φ1×(1-(R-R0)/(Rmax-R0))φ2,同时确定了温度、日照时数和降雨量的三基点数值。通过以上生态因子校正模型对新疆、内蒙古、河南、河北、陕西、山东、沈阳以及廊坊等地进行验证,其中新疆2002年的校正参数最高为1.7451,而陕西2003年校正参数最低,仅为0.4216。模型参数在不同地区、同一地区不同年份而不同以及同一年份不同播期而不同。其中干物质积累校正模型对于低密、晚播、早熟品种模拟的准确度较高,叶面积指数校正模型对高密、晚播、中晚熟品种模拟的准确度较高,净同化率校正模型对于高密、晚播、早熟品种的模拟准确度较高。该校正模型的建立为模型模拟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简便方法。(3)研究确立了基于光热资源状况和高产年份光热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物超高产理论产量指标。根据作物高产区的光热资源气象数据,计算得到了各地区作物生长季的光合生产潜力和光温生产潜力。并根据各地区高产年份的产量水平及其相应的RPP和TPP,提出了表征高产年份光热资源利用效率高低的作物光合生产潜力当量和光温生产潜力当量。同时根据不同产量层次(光温生产潜力、超高产产量、区试产量以及各地区平均产量)提出了我国近期以及中期产量提高的潜力,为我国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4)根据叶面积指数与日照时数、温度和降雨量的关系,确立了玉米获得超高产的生态因子分配特点。文章以相对生长天数、相对有效积温、相对日照时数和相对降雨量为自变量的建立相对化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模型y=(a+bx)/(1+cx+dx2),并对其求导得到超高产(15499.86 kg·hm-2)生态因子资源量在吐丝前后的比值分别为:生长天数1.43、有效积温1.41、降雨量1.44、日照时数1.40,即生态因子在吐丝前后分配比例均约为1.4时,可获得高产、超高产。该指标为玉米高产、超高产栽培,合理开发和利用气候资源,挖掘作物生产潜力提供科学依据。(5)系统、全面地研究了影响产量高低的主要生态因子。按照产量性能方程构成因子,将吉林桦甸三年数据按照平均叶面积指数(Y1)、生长天数(Y2)、平均净同化率(Y3)、收获指数(Y4)以及产量构成因素穗粒数(Y5)、千粒重(Y6)分别与全生育期的有效积温(X1)、总降雨量(X2)、总日照时数(X3)、日均温(X4)、日均降雨(X5)、均日照(X6)、日均湿度(X7)、最高温度平均值(X8)、日最低平均温度(X9)、7月积温(X10)、7月日照(X11)、7月日均温(X12)、7月均日照(X13)、7月日均湿度(X14)、7月日最平均高温度(X15)、7月日最低平均温度(X16)、≥30天数(X17)、吐丝前后生育天数比值(X18)、吐丝前后积温比值(X19)、吐丝前后降雨量比值(X20)、吐丝前后日照时数比值(X21)等21个光、温、湿等气候生态因子进行回归分析,明确定了产量性能方程构成指标与气候生态因子之间的关系。同时得出有效积温、日平均温度、日平均最低温度、七月日平均最高温度以及吐丝前后生长天数、温度、降雨量以及日照时数等指标的分配比例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可以总结为温度相关指标以及吐丝前后生态资源量的分配比率对作物生长发与的影响较大,为作物栽培提供理论指导。(6)试验室自主研发的“农业气象站”第3代产品已经完成,仪器具有多功能、高稳定性、高精度等特点。利用传感器技术能够定位进行光合有效辐射(PAR)、空气温度(Ta)和相对湿度(RH)、风速、风向、降雨量以及土壤含水量等指标的采集,同时利用SD卡以及GSM技术实现数据的实时存储和通讯。根据“农田自动生态采集仪”采集的气象信息以及作物生长信息建立了农业信息管理与决策支持,该系统以气候、土壤、品种、生产条件、作物长势等信息为基础,以栽培知识模型为管理决策的技术支撑,通过数字化模型构建,实现了集农情信息管理、作物生长监测、模拟预测、管理决策为一体的数字化作物栽培决策。

郭银巧[9](2008)在《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与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不同株型棉花品种为研究对象,运用系统分析原理和数学建模技术,综合棉花各个器官形态建成过程与温度之间的定量关系,构建了基于生长度日(growing degree day,GDD)的棉花主茎、叶片、叶柄、分枝、棉铃形态生长模型和干物质分配比例指数动态模型。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与软构件技术,在江苏省高信息技术研究试验室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棉花生长模拟模型和管理知识模型为核心,以WebGIS为空间信息管理平台,运用软件工程的思想,采用B/S(Browser/Server)模式,实现了基于模型和GIS技术的数字棉作系统(model and webGIS based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of cotton management,MBWDSSCM)。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系统分析了光温生态因子对棉花叶片长、宽,叶柄长、粗,主茎节间长、粗,果节长、粗,蕾铃高、直径等形态发生的影响,量化了温度、光照时间与棉花各器官形态建成的关系,构建了基于GDD、以Logistic方程为基础的棉花形态建成光温模型。利用同年南京相应条件下的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棉花主茎叶片长度、宽度、叶柄长、主茎节间长、主茎节间粗和果枝叶片长度、宽度、叶柄长度、果节长度、果节直径、蕾铃高度和直径的RMSE值范围分别为0.48cm、0.65cm、0.53cm、0.09cm、0.02cm、0.55cm、0.28cm、0.23cm、0.14cm、0.17cm、0.20cm、0.11cm。棉花器官形态指标的模拟值与检验值具有较好的吻合度,说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描述性。(2)通过对紧凑型株型棉花品种33B主茎和果枝单位主茎、分枝、叶片、叶柄及蕾铃等器官干物重的连续观测和定量分析,构建了棉花地上部各单位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指数动态模拟模型。模型采用线性和指数方程描述了叶片、叶柄、主茎、分枝及蕾铃单位器官分配比例指数随GDD的动态变化过程;分别用指数方程及一元二次方程描述了叶片、叶柄、主茎、分枝及蕾铃单位分配比例指数随不同叶位、节位的动态变化过程。利用同年本试验室所获取的棉花品种33B干物质积累资料,初步检验了本模型预测的棉花品种33B不同单位器官在不同GDD时刻的干物质分配比例指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模型对主茎、主叶、主柄、主茎分枝、果叶、果柄、果枝茎、蕾铃等单位器官在不同GDD时刻的比例指数动态过程均有较好的预测性,模拟值和观测值之间的RMSE平均值分别为0.028、0.017、0.013、0.035、0.021、0.009、0.011、0.014。从干物质分配比例指数观测值与模拟值间的1∶1关系图也可以看出,整个生育期内,除果枝茎、果叶、果柄的模拟值略高外,其他各单位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指数的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均较好,变化趋势也比较一致。棉花形态生长模型的构建为基于生理生态过程的棉花结构一功能形态模拟模型的构建及虚拟生长系统的研制奠定了基础。(3)运用软构件和参数化技术,决策支持与系统设计技术,结合GIS空间技术,充分发挥模拟模型的动态预测功能、GIS的空间信息管理功能、知识模型的管理决策功能,最终建立了基于数字模型和模拟分析的网络化数字棉作栽培管理决策系统,该系统以品种、气候、土壤、生产条件等作为基本输入,可为用户提供棉作区划、方案设计、模拟预测、方案评估和动态调控等功能。利用华北地区及江苏部分县市的资料,对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结构框架符合现代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的发展要求,实现了农业生产的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与以往的棉花管理决策支持系统相比,基于模型和GIS技术的数字棉作系统较好地综合了棉花生长模拟模型、管理知识模型和GIS技术的优点,因而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①在系统结构方面,采用典型的三层B/S结构,数据的产生和表现完全分离,方便系统维护。②系统安全性较高,系统授予不同角色的用户不同权限,很好的保证了系统数据的安全,确保了系统稳定运行。③在操作方面,界面友好,模型与WebGIS的结合大大改善了系统的输入输出界面,易于直观形象地展示运行结果。④在功能方面,决策全面,系统可以提供棉花产前方案设计、产中动态调控、产后效益分析及生产环境管理等贯穿棉花生产全过程的信息化决策支持服务。系统的实现为棉花生产系统的数字化预测、设计、评价和调控提供了支持。

徐光辉[10](2008)在《烤烟地上部器官形态模型研究》文中提出烟草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面积和总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烟草的形态结构比较简单,从形态结构特征分析可知,烟草是由许多叶元构成的,而叶元由节间、节及其上的附属器官(如叶子)组成,所以烟草的生长也可理解为叶元的产生与生长过程。本文以2006、2007年两年的试验资料和广泛搜集的相关信息资料为基础,根据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反馈机制,以生长周期(GC)为时间步长,叶元为结构单元,建立了烟草生长的生理生态和形态结构的模拟模型,包括生长发育模型、同化物生产模型、同化物分配和积累模型、器官形态构建模型等。基于烟草生长过程中叶元数增加与积温变化呈线性相关关系,生长发育模型进行烟草生育进程的预测:基于烟草地上部净同化物增加与生长周期的变化关系,同化物生产模型进行同化物的估算。依据2006年试验和气象数据分析,求得发育参数DR值为75.76(℃-1),形态构建参数包括叶和节间形态参数,基于器官形态构建原理和2006试验数据,求得叶形态参数ξb的值为0.045 g/ cm2,叶长与鲜重的关系k i为11.328,拟合系数r为0.4153,节间形态系数be随节位上升出现两个峰值,节间形态系数β随节间位置的上升而上升。为了验证模型,分别以2007年第12个GC和20个GC的试验数据对模拟结果分别进行比较,试验数据与模拟结果总体上比较吻合,相关系数在0.735以上。采用某一时刻烟草植株地上部总重与生物量的比例来计算地上部的分配指数,采用地上部各器官的重量与地上部总重的比例来计算地上部各器官的分配指数,并以分配指数和生物量为基础模拟了烟草各器官干物重的变化动态。首次构建了地上部、绿叶、茎、分配指数与生长周期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较真实地展示了随着烟草生育进程植株各器官分配指数的连续变化规律,提高了模型的解释性和机理性。通过连续观测烟草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综合分析了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生育进程的变化规律及其与RGB的关系,并构建了基于叶绿素含量的烟草叶色变化模拟模型。烟草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生育进程的变化在生长初期和生长成熟期符合二次曲线的规律,叶色变化的第二阶段叶片叶绿素含量基本保持不变,不同叶位叶片在此阶段的叶绿素含量与叶位呈线性关系。采用分段函数描述了叶片叶绿素含量随生长周期进程的动态变化过程,并用线性方程定量描述了叶片色素含量与RGB的定量关系,叶片色素含量预侧值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763以上。本研究实现了农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所建立的烟草地上部器官形态模型不但有较强的生物学意义和较高的模拟精度,而且具有系统性、机理性的特点。本研究可与根系模型挂接,使作物模型的研究更加完整。也可做为构建烟草虚拟生长的理论依据。

二、冬小麦器官建成动态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冬小麦器官建成动态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国内灌区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宝鸡峡灌区用水管理现状
        1.4.2 宝鸡峡灌区空间数据库构建
        1.4.3 宝鸡峡灌区用水计划系统设计
        1.4.4 技术路线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数据采集
    2.1 灌区基础地理数据
    2.2 属性数据
    2.3 技术路线
    2.4 基础数据采集方式
第三章 基础数据预处理
    3.1 专业术语解释
        3.1.1 地理信息系统
        3.1.2 地理信息数据库
        3.1.3 地图投影与坐标系统
        3.1.4 空间分析
    3.2 栅格数据处理(地理配准)
    3.3 地图矢量化-Arc Scan自动矢量化
    3.4 遥感数据处理
    3.5 拓扑关系构建
    3.6 数据处理辅助软件
        3.6.1 奥维互动地图
        3.6.2 Arc GIS10.2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典型灌区空间数据库的构建
    4.1 典型灌区地理状况
    4.2 空间数据库构建理论基础
    4.3 空间数据库的特点
    4.4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4.4.1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目的
        4.4.2 空间数据库研究的内容
    4.5 数据库设计原则
    4.6 空间数据库设计
    4.7 属性数据库设计
    4.8 空间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联结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灌区用水计划系统的实现
    5.1 系统的需求分析
    5.2 系统的设计思想和原则
        5.2.1 系统设计思路
        5.2.2 系统设计原则
    5.3 系统开发总体框架设计
    5.4 系统开发平台
        5.4.1 系统开发硬件环境
        5.4.2 系统开发软件环境
    5.5 系统模块设计
        5.5.1 登录界面设计
        5.5.2 地图管理模块
        5.5.3 渠系数据管理模块
        5.5.4 灌区属性数据管理模块
        5.5.5 用水计划生成
        5.5.6 数据导出模块
        5.5.7 帮助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2)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可视化技术的研究概况
        1.1.1 可视化技术的分类及应用步骤
        1.1.2 可视化技术在农作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现状
    1.2 可视化技术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1.2.1 生长机模型的研究现状
        1.2.1.1 小麦生理生态模型的研究现状
        1.2.1.2 小麦形态结构模型的研究现状
        1.2.2 小麦可视化模型的研究现状
2 引言
3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试验材料
    3.2 数据采集方法
    3.3 模型检验
4 小麦器官形态模拟模型的建立
    4.1 小麦叶片的形态模拟模型
        4.1.1 小麦叶长的形态模拟模型
        4.1.1.1 小麦叶长形态模拟模型的构建
        4.1.1.2 小麦叶长形态模拟模型的检验
        4.1.2 小麦叶形的形态模拟模型
        4.1.2.1 小麦叶形形态模拟模型的构建
        4.1.2.2 小麦叶形形态模拟模型的检验
    4.2 小麦叶鞘的形态模拟模型
        4.2.1 小麦叶鞘形态模拟模型的构建
        4.2.2 小麦叶鞘形态模拟模型的检验
    4.3 小麦麦穗的形态模拟模型
        4.3.1 小麦麦穗形态模拟模型的构建
        4.3.2 小麦麦穗形态模拟模型的检验
    4.4 结论与讨论
5 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5.1 系统开发的技术背景
        5.1.1 计算机图形学
        5.1.2 MFC 知识
        5.1.3 OpenGL 函数
        5.1.4 NURBS 曲线/曲面
        5.1.5 OpenGL 中的几种变换
        5.1.6 数据库技术
        5.1.6.1 数据库的类型
        5.1.6.2 访问数据库的方式
    5.2 系统的开发语言及开发环境
        5.2.1 系统的开发语言—C++语言
        5.2.2 系统的开发环境
    5.3 系统的设计思想
    5.4 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
        5.4.1 系统的功能简介及功能图
        5.4.2 用户登录模块
        5.4.3 数据库操作模块
        5.4.4 显示模块
        5.4.4.1 小麦群体生长的动态显示
        5.4.4.2 气象数据的查询显示
        5.4.4.3 栽培措施的查询显示
        5.4.5 旋转功能
        5.4.6 “暂停/播放”功能
    5.5 系统开发中的注意事项
        5.5.1 Visual C++ 6.0 下OpenGL 环境的配置
        5.5.2 glMatrixMode(GLenum mode)函数和glLoadIdentity()函数
        5.5.3 OpenGL 坐标系
        5.5.4 OpenGL 在 Win32 console 与 MFC AppWizard(exe)下的不同之处
        5.5.5 有关 OpenGL 图像显示的问题
        5.5.6 MFC AppWizard(exe)下光标焦点的获取
6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bstract

(3)拉萨市主要农区土壤墒情监测预警系统服务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与建设现状
        1.2.1 国外现状
        1.2.2 国内现状
    1.3 技术方案
        1.3.1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小结与讨论
第二章 项目区的基本情况
    2.1 拉萨地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社会经济状况
    2.2 气温
        2.2.1 平均气温
        2.2.2 拉萨站历年气温变化
        2.2.3 极端最高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
        2.2.4 多年平均降水特征
    2.3 水资源概况
    2.4 拉萨市主要农区土壤水文特性分析
        2.4.1 四个监测点地理位置、剖面状况
    2.5 四个监测点土壤水文特性分析
        2.5.1 田间持水量分析
        2.5.2 土壤容重分析
        2.5.3 凋萎湿度分析
    2.6 综合分析与本节小结
    2.7 拉萨主要农区土壤湿度变化规律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7.1 研究区域概况
        2.7.2 资料与方法
        2.7.3 作物生长发育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7.4 土壤湿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2.7.5 本节小结
第三章 拉萨主要农区土壤墒情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3.1 总体结构设计
    3.2 系统功能
        3.2.1 墒情数据采集系统
        3.2.2 墒情数据管理系统
    3.3 主要仪器介绍
        3.3.1 仪器及工具
    3.4 墒情监测点的技术方法
        3.4.1 测定土壤水分常数
        3.4.2 统一取样时间和方法
        3.4.3 统一土壤水分测试方法
        3.4.4 情况调查和数据分析
    3.5 墒情报告
    3.6 监测制度
    3.7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墒情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的功能与编程的实现
    4.1 系统设计与功能模块规划
        4.1.1 系统总体规划
    4.2 技术路线的核心部分
    4.3 本文的重点与难点
    4.4 系统的功能
    4.5 墒情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的实现
    4.6 气象站计算方法
    4.7 各监测站数据计算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墒情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的功能测试
    5.1 各监测点的土壤数据自动计算测试
    5.2 各气象台站的降水资料计算测试
    5.3 农业气象监测的土壤相对湿度指数测试
    5.4 降水尺度与土壤湿度对比测试
    5.5 调AB 报功能
    5.6 数据保存功能
    5.7 其它功能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所获得的成果

(4)干旱区典型绿洲土壤盐渍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立题背景与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立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土壤盐渍化研究
        1.2.1 国内外土壤盐渍化的研究进展
        1.2.2 土壤盐渍化遥感监测中存在的问题
    1.3 景观生态学
        1.3.1 国际景观生态学的总体发展态势
        1.3.2 我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
        1.3.3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趋势
    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1.5.1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1.5.2 论文的组织结构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与地貌
        2.1.3 气候
        2.1.4 水文
        2.1.5 植被与土壤
        2.1.6 人口与社会经济状况
        2.1.7 土地利用状况
    2.2 数据来源
        2.2.1 遥感影像数据
        2.2.2 野外调查数据和历史统计资料
    2.3 研究方法与研究条件
        2.3.1 研究方法
        2.3.2 研究条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遥感影像的处理及专题信息提取
    3.1 遥感影像的预处理
        3.1.1 遥感影像的辐射校正
        3.1.2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
        3.1.3 波段选择与分析
    3.2 信息提取方法
        3.2.1 土壤盐渍化专题信息提取方法
        3.2.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信息提取方法
    3.3 分类系统的确立
        3.3.1 盐渍地分类系统的确立
        3.3.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系统的确立
    3.4 分类样点的选择及分类后处理
        3.4.1 土壤盐渍化专题图
        3.4.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图
    3.5 分类结果评价
        3.5.1 土壤盐渍化信息提取结果评价
        3.5.2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分类结果评价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土壤盐渍化动态演变规律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地学图谱模型
        4.1.2 动态度模型
        4.1.3 趋势和状态指数模型
    4.2 土壤盐渍化的时空演变分析
        4.2.1 总体动态变化分析
        4.2.2 转移矩阵分析
        4.2.3 土壤盐渍化的变化速度与趋势分析
    4.3 基于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的土壤盐渍化水平
        4.3.1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总体动态变化分析
        4.3.2 不同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类型的土壤盐渍化水平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盐渍土空间特征分析
    5.1 数据来源
        5.1.1 样品采集及预处理
        5.1.2 土样化学分析
        5.1.3 数据处理
    5.2 研究方法
        5.2.1 描述统计分析
        5.2.2 地统计分析
        5.2.3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5.2.4 主成分分析
    5.3 结果分析
        5.3.1 特征描述
        5.3.2 空间异质性分析
        5.3.3 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
        5.3.4 主成分提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壤盐分因子对植被分布规律的影响分析
    6.1 主要植被物种简介
    6.2 数据采集及处理
        6.2.1 样地布设及数据采集
        6.2.2 室内实验分析
        6.2.3 植被数量指标的计算
    6.3 研究方法
        6.3.1 双向指示种分析
        6.3.2 模糊数学排序
    6.4 结果分析
        6.4.1 植被群落类型的确定
        6.4.2 不同植被群落类型的物种多样性分析
        6.4.3 不同植被群落类型的土壤化学因子分析
        6.4.4 不同植被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土壤化学因子的相关分析
        6.4.5 植被群落的模糊数学排序
        6.4.6 土壤化学因子与植被分布的相关关系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渭干河-库车河三角洲绿洲盐渍化景观的生态评价
    7.1 数据来源
    7.2 研究方法
        7.2.1 景观格局评价指标
        7.2.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7.2.3 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
    7.3 评价结果分析
        7.3.1 盐渍化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7.3.2 土壤盐渍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分析 #n5
        7.3.3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敏感性分析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土壤盐渍化的驱动力分析及防治措施
    8.1 土壤盐渍化的驱动力分析
        8.1.1 干旱荒漠气候是形成盐渍地的重要条件
        8.1.2 母岩和母质含盐是形成盐土的物质基础
        8.1.3 封闭的地形是盐渍化形成的强化因素
        8.1.4 流域水文过程分析
        8.1.5 人为因素是形成次生盐渍化的重要条件
    8.2 土壤盐渍化防治措施
        8.2.1 具体的改良措施
        8.2.2 发展趋势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5)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水资源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
        1.2.2 国内水资源研究现状及进展分析
        1.2.3 本选题领域中国内外研究成果的简述
2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2.1 主要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思路
3 研究区概况
    3.1 基本情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土壤植被
        3.1.4 气象水文
        3.1.5 河流水系
        3.1.6 水文地质
        3.1.7 社会经济
    3.2 水资源状况及其特点
        3.2.1 降雨量
        3.2.2 地表水资源量
        3.2.3 地下水资源量
        3.2.4 水资源总量
        3.2.5 水资源特点
    3.3 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分析
        3.3.1 供水工程现状
        3.3.2 龙口市可供水量统计分析
    3.4 龙口市农业水资源的应用问题
        3.4.1 龙口市农业用水危机加大
        3.4.2 农业灌溉工程标准总体水平较低
        3.4.3 建立龙口市农业水资源现代化管理技术体系
    3.5 小结
4 水资源优化配置中代表年的选定
    4.1 代表年降水量的分析计算
    4.2 典型年的选定
    4.3 小结
5 龙口市水资源合理配置研究
    5.1 区域水资源合理配置分析
        5.1.1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
        5.1.2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含义
        5.1.3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基本原则
        5.1.4 我国水资源优化配置中存在的问题
        5.1.5 水资源合理配置的主要任务
    5.2 龙口市水资源合理配置模式
        5.2.1 数学模型
        5.2.2 模型参数确定
        5.2.3 模型求解、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5.2.4 林果的用水问题分析
    5.3 小结
6 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
    6.1 大系统优化理论
        6.1.1 大系统优化理论
        6.1.2 大系统优化理论特点
        6.1.3 大系统优化分解协调模型
    6.2 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
        6.2.1 单作物优化模型(第一层模型)
        6.2.2 多种作物之间优化模型(第二层模型)
        6.2.3 龙口市研究区农业及农业水资源状况
        6.2.4 龙口市研究区小麦、玉米水资源优化配置
    6.3 小结
7 龙口市农业水资源的联网利用研究
    7.1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7.1.1 经济发达缺水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特点
        7.1.2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7.2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的工程规划
        7.2.1 多灌溉水源联网调度工程规划原则
        7.2.2 多灌溉水源联网工程规划
    7.3 多灌溉水源联网工程设计
        7.3.1 工程区基本情况
        7.3.2 管网管径的选择与水力计算
        7.3.3 管网投资与管网运行费用分析
    7.4 多水源联网工程供水优化
    7.5 多水源联网调度自动化控制技术
        7.5.1 工作原理与系统功能
        7.5.2 系统的应用效果
    7.6 小结
8 龙口市现代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8.1 冬小麦地面畦灌的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8.1.1 冬小麦节水灌溉制度试验设计
        8.1.2 试验成果分析
        8.1.3 冬小麦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8.2 葡萄滴灌的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8.2.1 葡萄采用滴灌工程的适宜性分析
        8.2.2 葡萄滴灌节水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8.2.3 葡萄节水高效灌溉制度
    8.3 小结
9 提高龙口市农业用水效率的现代化运行管理机制
    9.1 现代化农业高效用水管理模式的内涵
        9.1.1 现代化的定义
        9.1.2 农业用水市场化管理
    9.2 现代化农业用水管理模式
        9.2.1 龙口市农业用水管理模式
        9.2.2 龙口市农业用水管理服务体系
    9.3 关于现代化农业高效用水运行机制改革的思考
        9.3.1 强化区域农业水资源的统一调配运用
        9.3.2 进行农业高效用水的投入机制改革
        9.3.3 加快农业用水的水价改革进度
        9.3.4 进行农业用水工程的"产权"改革
    9.4 构建农业灌溉水资源的价格体系
        9.4.1 农业灌溉水资源价值的构成
        9.4.2 区域农业用水水价体系
        9.4.3 水市场价格的宏观调控
    9.5 小结
10 结论与讨论
    10.1 结论
    10.2 讨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摘要
    1 数字农业概述
        1.1 数字农业的概念与发展
        1.2 数字农业关键技术
    2 作物生产力预测研究
        2.1 作物生产潜力分析
        2.2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
        2.2.1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发展阶段
        2.2.2 小麦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2.2.3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区域应用
        2.3 地理信息系统与作物空间生产力预测
    3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摘要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2 资料收集与处理
        2.1 田间试验
        2.2 数据获取
        2.3 文献收集
    3 模型的建立与检验
        3.1 模型建立
        3.2 模型完善
        3.3 模型检验
    4 软件系统设计、开发与测试
        4.1 软件系统设计原则
        4.2 系统开发流程
        4.3 系统开发环境
        4.4 系统测试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小麦籽粒蛋白质组分含量的动态模拟模型
    摘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 资料分析与利用
    2 蛋白质组分模型的描述
    3 蛋白质组分模型的检验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技术
    摘要
    1 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2 小麦生长模拟模型的算法框架
        2.1 顶端发育与物候期模型
        2.2 光合作用与物质生产子模型
        2.3 同化物物质分配与器官建成子模型
        2.4 产量与品质形成子模型
        2.5 水分平衡子模型
        2.6 养分动态子模型
    3 小麦生产力预测的空间尺度化
        3.1 小麦模型应用的升尺度连接
        3.1.1 时空变异
        3.1.2 完全归并
        3.1.3 升尺度过程的偏差分析
        3.1.4 有效控制减少偏差方法
        3.2 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模型构建
    4 支持区域生产力模拟的空间数据库构建
        4.1 模型基础数据库的构建
        4.2 空间数据资源的处理
        4.2.1 气象资料处理
        4.2.2 土壤数据处理
        4.2.3 栽培管理数据处理
        4.2.4 区域品种类型参数
    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模型的测试
    摘要
    1 基于站点的模拟验证
        1.1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1.2 模型校正与品种参数确定
        1.3 模型模拟结果分析
        1.4 模型敏感性分析
    2 区域模拟验证
        2.1 资料的收集与处理
        2.2 参数确定
        2.3 区域模拟结果与分析
    3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小麦生产力评估
    摘要
    1 情景分析方法
    2 黄淮海麦区概况
    3 不同生产水平情景下小麦区域生产力的模拟分析
        3.1 不同生产水平情景的构建
        3.2 不同生产水平情景下小麦区域生产力的模拟分析
    4 不同气候情景下小麦区域生产力的模拟分析
        4.1 区域气候变化情景的构建
        4.2 不同气候情景对小麦区域生产力的影响
        4.3 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对策分析
    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系统
    摘要
    1 系统的组织结构
        1.1 小麦生长模型
        1.2 基础数据库
        1.3 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模型
        1.4 GIS组件
        1.5 人机接口
    2 系统的主要功能
        2.1 文件管理
        2.2 数据管理
        2.3 查询分析
        2.4 产量模拟预测
        2.5 生产情景分析
        2.6 粮食安全预测
        2.7 系统使用帮助
    3 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3.1 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3.2 系统的运行与测试
    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摘要
    1 讨论
        1.1 蛋白质组分模拟模型
        1.2 作物模型区域应用的升尺度连接
        1.3 小麦空间生产力预测模型
        1.4 基于情景的小麦区域生产力模拟与分析
        1.5 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系统
        1.6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1.7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2 结论
    参考文献
ABSTRACT
附录Ⅰ 符号与参数说明
附录Ⅱ 原始数据附表
附录Ⅲ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7)数字麦作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数字农作决策支持系统概述
        1.1 农作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特征与类型
        1.1.1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1.2 农作决策支持系统的基本类型
        1.1.3 农作决策支持系统发展趋势
        1.2 数字农作决策支持系统的关键技术
        1.2.1 "3S"技术
        1.2.2 作物管理知识模型
        1.2.3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
        1.2.4 网络数据库技术
    2 作物生产潜力研究概述
        2.1 国内外作物生产潜力的研究
        2.2 生产潜力计算方法
        2.2.1 机制法(潜力递减法)
        2.2.2 经验法
        2.2.3 趋势外推法
    3 小麦病虫草害管理研究进展
        3.1 病虫草害管理研究
        3.2 信息技术在病虫草害防治中的应用现状
        3.2.1 植保信息数据库
        3.2.2 病虫草害模拟系统
        3.2.3 专家系统
        3.2.4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3.2.5 植保信息网络化
    4 本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4.1 研究目的与意义
        4.2 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研究思路与方法
    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1 研究思路
        1.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与材料方法
        2.1 研究区域
        2.2 资料来源
        2.3 基础数据
        2.3.1 气象数据
        2.3.2 土壤数据
        2.3.3 品种数据
        2.3.4 管理数据
        2.3.5 空间数据
        2.3.6 数据组织形式
        2.4 数据处理
    3 研究方法
        3.1 建模方法
        3.2 模型与GIS集成模式
        3.3 空间分析技术
        3.3.1 反距离权重插值方法
        3.3.2 样条函数插值方法
        3.3.3 Kriging插值方法
    4 系统设计目标与原则
        4.1 系统设计目标
        4.2 系统开发原则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1 研究区域
    2 材料与方法
        2.1 气象数据来源
        2.2 数据处理
    3 气象数据正态性检验与插值方法比较
        3.1 数据正态性检验
        3.2 数据离群点删除
        3.3 全局趋势分析
        3.4 插值方法比较分析
    4 结果与分析
        4.1 日照时数时空特征分析
        4.2 有效积温时空特征分析
        4.3 日较差时空特征分析
        4.4 降水量时空特征分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层次生产潜力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1 研究区域
    2 材料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处理
    3 模型算法描述
        3.1 光合生产潜力
        3.2 光—温生产潜力
        3.3 光—温—水生产潜力
        3.4 影响因子评价
    4 结果与分析
        4.1 光合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4.2 光—温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4.3 光—温—水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4.4 影响因子评价分析
    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数字麦作决策支持系统的完善
    1 小麦病虫草害管理模型
        1.1 基于病虫草害的产量损失率预测子模型
        1.2 目标产量预测子模型
        1.3 经济阈值子模型
    2 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
        2.1 系统的组织结构
        2.1.1 浏览层
        2.1.2 Web服务层
        2.1.3 应用逻辑层
        2.1.4 数据库服务层
        2.2 系统的主要功能
    3 系统的实现与应用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讨论与结论
    1 讨论
        1.1 我国冬小麦主产区气候要素变化特征
        1.2 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层次生产潜力时空变化特征
        1.3 小麦病虫草害管理
        1.4 今后的研究设想
        1.4.1 病虫草害管理模型的完善
        1.4.2 遥感监测技术的引入
        1.4.3 系统开发与功能的完善
    2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基于农田气候实时监测的玉米产量性能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三合结构"理论的形成和特点
        1.1.1.1 "三合结构"形成的理论基础
        1.1.1.2 "三合结构"理论内容
        1.1.2 作物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1.1.2.1 模型总体进展
        1.1.2.3 国内作物模型发展进展
        1.1.3 生态因子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
        1.1.3.1 玉米与气候生态因素关系的研究
        1.1.3.2 玉米生态气候条件研究
        1.1.4 农业信息化的研究进展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自动气象站的数据传输系统设计
    2.1 整体结构简介
        2.1.1 气象站传感器系统
        2.1.2 气象站主机结构及模块简介
    2.2 气象站数据采集流程
    2.3 气象信息处理软件
第三章 春玉米群体净同化率(NAR)动态变化特征及定量化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春玉米群体净同化率(NAR)动态变化趋势
        3.2.2 春玉米群体相对NAR模型的建立
        3.2.2.1 春玉米群体相对NAR模型的筛选
        3.2.2.2 春玉米群体相对NAR模型的建立
        3.2.2.3 春玉米群体相对NAR模型验证
        3.2.3 春玉米群体平均相对NAR(MNAR_R)的计算及检验
        3.2.3.1 春玉米群体MNAR_R的计算
        3.2.3.2 春玉米群体MNAR_R的检验
第四章 作物高产群体干物质积累(DMA)动态模型的构建及生长特性分析
    4.1.材料与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春玉米群体干物质积累(DMA)变化规律
        4.2.2 作物相对化DMA动态模型的建立
        4.2.3 相对化DMA动态模型的检验
        4.2.4 相对化DMA动态模型的生长特性分析
第五章 生态因子校正模型的建立以及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的应用
    5.1 生态因子校正模型的建立
        5.1.1 温度校正模型
        5.1.2 日照时数校正模型的建立
        5.1.3 光合有效辐射校正模型的建立
        5.1.4 水分校正模型的建立
    5.2 各地模型参数的确定
    5.3 模型验证
        5.3.1 干物质积累模型验证
        5.3.2 叶面积指数模型验证
        5.3.3 净同化率模型验证
第六章 我国光温生产潜力的分析及超高产理论产量指标的制定
    6.1.作物生产潜力的估算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超高产地区生产潜力当量的分析
        6.2.2 我国高产区作物超高产指标的制定
        6.2.3 不同时期高产区产量开发潜力
        6.2.4 实现不同产量层次的技术途径
第七章 春玉米不同产量群体叶面积指数动态特征与生态因子资源量的分配特点
    7.1 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年际间农业气候生态资源比较
        7.2.2 气候生态因素对春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7.2.2.1 年际间春玉米群体LAI变化规律
        7.2.2.2 相对叶面积指数动态变化模型
        7.2.3 春玉米群体生态因子资源量的分配规律
        7.2.4 春玉米超高产群体不同叶面积指数层次生态因子资源量的分配特点
第八章 气候生态因子对"三合结构"产量性能方程构成指标的影响及量化分析
    8.1 材料与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年际间产量性能方程各指标存在的差异以及生态资源比较
        8.2.1.1 产量性能方程各指标年际间比较
        8.2.1.2 年际间农业气候生态资源比较
        8.2.2 生态因素与产量性能方程构成指标的关系
        8.2.2.1 生态因素对产量性能方程构成指标的影响
        8.2.2.2 生态因素对产量的影响
        8.2.3 产量性能方程构成指标对产量的影响
        8.2.3.1 物质生产指标对产量的贡献
        8.2.3.2 产量构成指标对产量的贡献
第九章 专家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9.1 模型的实现的主要模块流程图
    9.2 气象资料来源
    9.3 程序的输入输出
    9.4 专家系统的优点
第十章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一作者)

(9)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与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 农业信息化与信息农业关键技术概述
        1.1 农业信息与农业信息化
        1.2 信息农业关键技术概述
        1.2.1 3S技术
        1.2.2 农业数据库技术
        1.2.3 农业系统模拟技术
        1.2.4 农业人工智能技术
        1.2.5 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
        1.2.6 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
        1.2.7 软件构件化技术
        1.2.8 农业管理决策技术
        1.2.9 精确农作技术
    2 农业信息技术在作物栽培领域中的应用
        2.1 作物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2.2 作物形态虚拟模型研究进展
        2.3 农业专家系统研究进展
        2.4 农业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3 农业信息技术在棉花栽培领域中的应用
        3.1 棉花生长模拟模型研究进展
        3.2 棉花形态模型研究进展
        3.3 棉花管理专家系统研究进展
        3.4 棉花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进展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1 模型构建
        1.1 建模思路
        1.2 建模路线
        1.3 资料来源
        1.3.1 田间试验
        1.3.2 资料获取
        1.4 建模与检验
    2 系统开发
        2.1 系统开发思路
        2.2 系统开发路线
        2.3 系统资料来源
        2.4 系统设计与开发
        2.4.1 系统结构设计
        2.4.2 系统工作流程
        2.4.3 系统功能设计
        2.4.4 系统实现方法
第三章 棉花地上部形态建成光温模型研究
    1 模型的描述
    2 生态效应因子和主要参数的确定
        2.1 温度
        2.2 光温影响因子
        2.3 各器官潜在长度
    3 模型的构建
        3.1 棉花叶片生长模型的构建
        3.1.1 叶片长度
        3.1.2 叶片宽度
        3.2 棉花叶柄生长形态模型的构建
        3.2.1 叶柄长度
        3.2.2 叶柄粗度
        3.3 棉花枝节生长形态模型的构建
        3.3.1 节间长度
        3.3.2 节间粗度
        3.4 棉花蕾铃生长形态模型的构建
        3.4.1 棉铃高度
        3.4.2 棉铃直径粗
    4 模型的检验
    5 小结
第四章 棉花地上部干物质分配过程的定量模拟
    1 模型的构建和描述
        1.1 茎水平单位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指数
        1.1.1 主茎叶片分配比例指数
        1.1.2 主茎叶柄分配比例指数
        1.1.3 主茎分枝分配比例指数
        1.1.4 棉株主茎的分配比例指数
        1.2 枝水平亚单位器官干物质分配比例指数
        1.2.1 果叶的分配比例指数
        1.2.2 果柄的分配比例指数
        1.2.3 蕾铃的分配比例指数
        1.2.4 果枝茎的分配比例指数
    3 各器官干物重模型的检验
    4 小结
第五章 基于模型与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的研制
    1 系统体系结构
    2 系统开发环境与软件开发工具
        2.1 系统开发环境
        2.2 软件开发工具
        2.2.1 WebGIS
        2.2.2 WebGIS平台
        2.2.3 SQL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
        2.2.4 Visual Studio
        2.2.5 ASP.NET 2.0
        2.2.6 C#语言
        2.3 辅助开发工具
    3 系统的开发与集成
        3.1 系统数据库设计
        3.1.1 空间数据库
        3.1.2 属性数据库
        3.1.3 数据组织
        3.1.4 数据访问组件的设计与实现
        3.1.5 数据访问优化设计
        3.2 Web应用程序开发
        3.2.1 在IIS根目录下创建新的本地IIS网站
        3.2.2 向网站中添加ASP.NET网页
        3.3 模型组件的开发调用
        3.3.1 模型组件描述
        3.3.2 模型组件的引用
        3.3.3 接口函数的调用
        3.4 系统集成
    4 系统的运行环境
        4.1 服务器端运行环境
        4.2 客户端运行环境
    5 系统的功能及特点
        5.1 系统功能
        5.1.1 系统管理
        5.1.2 棉作区划
        5.1.3 方案设计
        5.1.4 模拟预测
        5.1.5 动态调控
        5.1.6 方案评估
        5.1.7 精确棉作
        5.1.8 生产力分析
        5.1.9 智能学习
        5.2 系统的特点
        5.2.1 业务功能方面
        5.2.2 结构部署方面
        5.2.3 操作应用方面
    6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6.1 平台构建技术
        6.2 模型结合技术
        6.3 模型与GIS耦合技术
    7 系统开发与实现
    8 系统测试和应用
        8.1 系统测试
        8.2 系统的测试应用
        8.2.1 系统管理
        8.2.2 棉作区划
        8.2.3 方案设计
        8.2.4 模拟预测
        8.2.5 动态调控
        8.2.6 方案评估
        8.2.7 精确棉作
        8.2.8 生产力分析
        8.2.9 智能学习
    9 小节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1 讨论
        1.1 棉花形态建成光温模型
        1.2 棉花干物质分配比例指数模型
        1.3 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4 今后的研究设想
        4.1 定量模型的完善
        4.2 系统功能的完善和扩展
        4.3 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棉作系统用户使用操作手册
    1 编写目的
    2 运行环境
        2.1 硬件环境
        2.2 环境软件
    3 安装手册
        3.1 安装步骤
        3.2 卸载步骤
    4 系统使用
        4.1 系统使用向导
        4.2 登录系统
        4.3 选取生态点
        4.4 结果显示
    5 应用功能
    6 系统操作流程
    7 技术支持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个人简历
致谢

(10)烤烟地上部器官形态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作物生长模拟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1.1 作物模拟模型的涵义和类型
        1.1.2 作物模拟研究现状
    1.2 虚拟植物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生成植物图形的方法
        1.2.1.1 L 系统
        1.2.1.2 分形方法
        1.2.1.3 参考轴技术
        1.2.1.4 植物三维重建法
        1.2.2 植物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研究
    1.3 农业信息技术在烟草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
        1.3.1 农业信息技术在我国烟叶生产领域的应用现状
        1.3.1.1 数据库技术
        1.3.1.2 专家系统和模拟模型
        1.3.1.3 烟叶烘烤工艺的信息化
        1.3.1.4 烟叶检测与分级的信息化
        1.3.1.5 烟叶综合管理信息技术
2 引言
3 材料与方法
    3.1 田间试验设计
    3.2 测定项目与方法
    3.3 模型的构思与组建
    3.4 模型的检验
        3.4.1 数值比较
        3.4.2 统计检验
4 模型的构建
    4.1 模型构建的依据
    4.2 烤烟形态结构分析
    4.3 建模中的几个概念
    4.4 烤烟生长过程及其建模
        4.4.1 环境条件对大田烟草生长发育的影响
        4.4.1.1 温度
        4.4.1.2 光照
        4.4.1.3 水分
        4.4.1.4 其他
        4.4.2 主要生长过程及其建模
        4.4.2.1 烤烟发育及其建模
        4.4.2.2 烤烟总干物质积累模型
        4.4.2.3 烤烟总干物质分配模型的描述
        4.4.2.4 烤烟节间形态的描述
        4.4.2.5 烤烟叶片形态的描述
        4.4.2.6 叶色模型的构建
    4.5 模型的检验
        4.5.1 模型参数的确定
        4.5.2 模型的检验
        4.5.2.1 烤烟发育模型的检验
        4.5.2.2 烤烟总干物质积累和分配模型的检验
        4.5.2.3 烤烟节间形态和叶形态模型的检验
        4.5.2.4 烤烟叶色模型的检验
        4.5.2.5 烤烟叶片叶绿素含量与颜色特征模型的检验
5 结论与讨论
    5.1 本文的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的局限性及今后的打算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四、冬小麦器官建成动态数据库系统的建立及其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空间数据库的灌区用水管理系统的设计 ——以宝鸡峡灌区为例[D]. 杨靖.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2]小麦群体生长可视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苏芳蕊. 河南农业大学, 2011(06)
  • [3]拉萨市主要农区土壤墒情监测预警系统服务平台[D]. 次仁多吉. 电子科技大学, 2010(02)
  • [4]干旱区典型绿洲土壤盐渍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 王雪梅. 新疆大学, 2010(11)
  • [5]龙口市农业水资源优化利用研究[D]. 徐征和.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6]基于生长模型与GIS的小麦生产力预测技术研究[D]. 石晓燕.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7]数字麦作决策支持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李凤菊. 南京农业大学, 2009(S1)
  • [8]基于农田气候实时监测的玉米产量性能模拟研究[D]. 侯玉虹. 沈阳农业大学, 2009(01)
  • [9]棉花形态建成模型与基于模型和GIS的数字棉作系统研究[D]. 郭银巧. 河北农业大学, 2008(05)
  • [10]烤烟地上部器官形态模型研究[D]. 徐光辉. 河南农业大学, 2008(04)

标签:;  ;  ;  ;  ;  

冬小麦器官构建动态数据库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