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中国责任论”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美国的“中国责任论”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论文摘要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华的战略定位一直模糊不定。美国在“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已经成为老生常谈并且逐渐失去国际市场后,开始寻求用“中国责任论”来影响和塑造中国的行为和未来的走向。本文旨在研究美国对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定位,并进而针对“中国责任论”为中国外交提出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在国际格局演变的框架下分析“中国责任论”在美国出现的背景和起源;其次,在新现实主义、新自由制度主义和建构主义的理论框架下来系统地解读“中国责任论”出现的原因;然后,阐述了“中国责任论”的现状和具体内容;最后,本文将探讨中国对当前国际社会中盛行的“中国责任论”的认知和政策选择。美国对华政策趋于稳定,现在美国对中国的最新的定位是“利益相关者”。这一全新的定位表明美国已经承认中国崛起的事实,不希望中国成为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外的游离者,鼓励中国在现有的国际机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试图从合作的角度来处理同中国的关系。这种建立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战略合作有利于两国关系的健康发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背景、起源
  • (一) 国际格局的演变
  • 1、冷战时期的中美苏“战略大三角”
  • 2、冷战后美国对华战略定位
  • (二) “中国责任论”的起源
  • 1、“中国崩溃论”
  • 2、“中国威胁论”
  • 3、“中国责任论”
  • 二、主流理论的解读与两大流派的形成
  • (一) “中国责任论“的理论基础
  • 1、合作论与国际机制论
  • 2、相互依存论
  • 3、世界秩序新论
  • (二) 不同的思潮和流派解释
  • 1、新现实主义
  • 2、新自由制度主义
  • 3、建构主义
  • 三、内容与现状
  • (一) “9.11”事件的影响
  • 1、美国安全观的转变
  • 2、中美合作的新平台
  • (二) 美国对华的战略诉求
  • 1、地区安全问题
  • 2、军控与防扩散
  • 3、联合国的改革
  • 4、全球性问题
  • 5、中国自身的因素
  • (三) 中美合作的框架与途径
  • 1、中国融入国际体系
  • 2、“中国责任论”的具体内容
  • 四、中国的认知与政策选择
  • (一) “中国责任论”的区别与应对
  • 1、发展中国家的“中国责任论”
  • 2、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中国责任论”
  • (二) 中国对自身的定位
  • 1、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 2、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 3、“和谐世界”的建构
  • (三) 中美合作的前景
  • 1、中美合作的必要性
  • 2、中美合作的局限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理性面对“中国责任论”[J]. 晚霞 2013(16)
    • [2].美国语境下的“中国责任论”:实质与影响[J]. 传承 2012(18)
    • [3].“中国责任论”不等于中国责任[J]. 瞭望 2010(42)
    • [4].“大国责任”幌子下的“捧杀”——“中国责任论”的战略观察[J]. 西安政治学院学报 2014(03)
    • [5].“中国责任论”解读与中国外交应对[J]. 国际展望 2010(04)
    • [6].经济领域中的“中国责任论”剖析[J]. 对外传播 2010(10)
    • [7].荒诞不经的“中国责任论”[J]. 红旗文稿 2009(04)
    • [8].评析“中国责任论”[J]. 复旦国际关系评论 2008(00)
    • [9].“中国责任论”的道德陷阱[J]. 中国报道 2009(03)
    • [10].进一步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国家形象[J]. 公共外交季刊 2011(01)
    • [11].论中国的国际责任[J]. 高校理论战线 2011(12)
    • [12].中国责任论的实质是什么[J]. 企业文化 2010(11)
    • [13].新冠疫情“国际责任论”的舆情、法理与政争[J]. 国际政治研究 2020(03)
    • [14].“中国责任论”语境下“负责任大国”外交理念浅析[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9(04)
    • [15].气候变化正义议题中“中国责任论”的荒谬[J]. 环境经济 2012(12)
    • [16].承担责任越多与西方摩擦越少?[J]. 同舟共进 2009(04)
    • [17].“中国责任”不等于中国埋单[J]. 领导文萃 2012(10)
    • [18].中西方不同语境下“中国责任”的比较[J]. 世纪桥 2009(07)
    • [19].把握中国的国际定位[J]. 瞭望 2010(02)
    • [20].理性看待“中国责任论”[J].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04)
    • [21].从达尔富尔问题看“中国责任论”[J]. 经济研究导刊 2009(28)
    • [22].从“威胁”到“责任”——论中国在国际体系中形象的流变[J]. 才智 2013(29)
    • [23].对中国“威胁论”和“责任论”的评析[J]. 学习月刊 2010(25)
    • [24].把握中国的国际定位[J]. 党政干部参考 2010(03)
    • [25].从“中国威胁论”到“中国责任论”——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变化与应对[J]. 绿叶 2009(05)
    • [26].“中国影响论”露出端倪[J]. 党政论坛(干部文摘) 2009(09)
    • [27].国外中国模式研究新趋势及其启示[J]. 理论探索 2011(02)
    • [28].“中国责任论”考量之上的“均衡责任观”探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1(02)
    • [29].中国崛起背后的“棒喝”与“捧杀”[J]. 国企 2011(10)
    • [30].朝核问题久拖不决的责任在谁?[J]. 军事文摘 2016(07)

    标签:;  ;  ;  ;  ;  ;  

    美国的“中国责任论”与中国的政策选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