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自慧蒋振华(四川资阳安岳县镇子建华九义校642364)
【摘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针对“传统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旨在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新课程;数学;学习方式;
转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力图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过分依赖教材、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学习发生实质性的变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即要转变目前在一些课堂中存在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要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习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接受,学生学习方式基本是听讲——背诵——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完全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知识、结论准确的给学生讲清楚,学生只要全神贯注地听,把老师讲的记下来,考试时准确无误的答在试卷上,就算完成了学习任务。在知识激增、信息爆炸的现今时代,贮存许多知识并不是最重要的,而学会如何寻求和获得知识才更有意义。因此,转变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在教学过程中,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增强学生在生活中的数学能力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主张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情境是联系数学与现实世界的纽带,是沟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桥梁。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它所蕴涵的大量数学信息能给学生提供广泛的数学活动的机会。
比如针对“小数的意义”进行教学,首先从学生接触最多的生活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如学生经常使用人民币购买商品,就先明确地让学生在课前收集几种他们经常购买的商品(如铅笔、橡皮擦等)的标价,然后在课堂上对自己所收集的商品价格分别作口头和书面汇报会,教师摘要板书汇报情况:
商品名称口述价格书面标价
铅笔2角5分0.25元
……
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提出问题:(1)人民币的单位有元、角、分,可是商品的标价都是这三种单位吗?为什么呢?学生思考讨论,认识到为方便读、写、算,都习惯用“元”作商品标价的单位。(2)统一用“元”作单位后,商品的价格不是整“元”,如2角5分、8角又该怎样转化为用“元”作单位的标价呢?同学们见到的书面标价“0.25元、0.80元”是怎样由“2角5分、8角”转化而来的?这“0.25、0.80”到底又是什么数呢?
以上例子说明,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联系学生已有知识探究“小数的意义”,让学生亲历了小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会对学生有极大的帮助。
2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习方式的整合
现代信息技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技术,它以通信、电子、计算机、自动化和光电等技术为基础,是产生、存储、转换和加工图像、文字、声音及数字信息的一切现代技术的总称。运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信息与处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构成之一。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因其个体终身发展中的重要性而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因此,在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显得非常必要。
(1)积极开发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教育技术资源,为实现探究式学习、发现式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提供广阔的空间。首先,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主要指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Internet)等。有了全球网后,在网上搜寻、检索知识十分有效和容易;每个上网的学习者都可以方便地进入这一超大型的图书馆,并可以获得各方面专家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使全世界的教育资源为自己的学习服务。
其次,合理利用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使学习内容有形有声有色,这不仅具有较强的直观性,而且能够引导学习者直接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和本质属性。
再次,计算机网络特性有利于实现协作式学习。基于网络的协作探究学习,主要是通过课程中的内容设计探究性主题任务,学习者组合成小组,分别进行组内协作和小组间互动,从事研究性活动,达到学习的目的。如可以利用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创建由学习者及其帮助者(包括教师、专家、辅导者等)共同构成的“学习共同体”,(或称为“学习社区”),他们彼此之间经常在学习过程中沟通交流,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共同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从而在成员之间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人际联系。
(2)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学习,实现学习的生活化。一方面,多媒体技术可以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学习,有利于知识的获取和保持。多媒体技术既能看得见,又能听得见,还能用手操作。通过多种感官的刺激所获取的信息量,比单一地听老师讲课强得多,学习者在现代教育技术营造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各种感官被充分调动起来,思维活跃,更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将使学习和生活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信息化社会,人们每时每刻、每地都在学习,都需要学习,学习就是生活。
(3)现代教育技术的信息资源为实现自我控制的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的学习提供了便利,使学习更具有开放性。在信息时代面前,一方面师生要认识到信息是一种资源,信息就是价值,信息是人们的生活、生产、个人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师生应时时处处注重利用信息资源,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另一方面认识到信息是无处不在的,要引导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走进社会,从生活中积累素材,运用知识,并积极地观察自然、了解社会、思考人生。
3多样化教学组织形式
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主要缺陷在于,过度强调统一化,一体化,没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个别需求。针对班级授课制的不足,提倡教学组织形式多样化,以充分调动师生积极性。
3.1集体教学:以一个班为单位组织的教学活动,这种教学组织形式,体现了一个班中的大多数学生的学习需要。
3.2分类教学:根据一个班中的部分学生的学习需要专门组织的教学活动。还可把班中有着相同学习需要的部分学生组织在一起开展这种分类教学活动。
3.3个别教学:满足个别学生合理的特殊学习需要而开展的教学活动。由教师指导单独辅导学生学习特定的学习内容。
3.4自主独学:学生个体,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自主独学并不意味着是孤独无援地进行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可以运用学校中的各种学习条件(图书馆、实验室等)和各种学习形式(对学、群学、请教老师)帮助自己学习。
4评价方式应力求多元化
对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通过对我校学生、教师目前数学学习评价状况的问卷调查,对教师过去教育教学的反思访谈,普遍反映传统的评价方式多采用测试形式,评价内容过多侧重于学生对事实、概念和科学术语的掌握,测试的覆盖面太宽,需要推理的深度太浅,学生只是被动接受评价,缺乏评价的主体性。显然传统的评价方式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人自身发展的要求,以及无法与教育发展规律和科学技术发展相适应。由此可见,学生数学学习评价改革势在必行。
4.1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家长是参与评价的三大主体,我们过去偏向于老师对学生的评价,如今新课程要实现“以人为本”,教学过程就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旋律,那么我们就不能忽视学生的自评、互评以及家长的参与。
4.2创设活动情境评价:它主要着眼于描述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表现,达到局部教学目标的程度。它使教师更深入地,最大限度地开发和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寻求适合学生的最优化教育方式,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4.3结合日常学习行为观察评价:只有学生经过自己积极的思考,探究发现了数学学习结论,在数学学习上有所发现、有所体验,才能从中去体会数学的魅力和活力。因此,为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转变与发展,给予多次评价机会,我们鼓励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
4.4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对学生进行多元评价:成长袋,即在班级管理中记录学生成长过程的记录袋。成长袋是我们结合本校班级管理的实际,依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把学生在班级生活中的表现以特殊档案的形式记录下来,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更好地适应班级生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管理方法。这种管理方法,主要用学生具体表现说明问题,注重了针对性,避免了随意性,注重了学生的差异性,使学生乐于接受和参与。成长记录袋能有效地记录正规考试所测验不出的内容。它向学生传递的信息是:学习的过程才是最重要的。成长记录袋里可以放学生的各类奖状、学生精彩的学习片段、记录学生数学活动过程的照片等,这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4.5在数学作业批改中使用评语:通常,数学作业的批改,人们习惯于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方法,在评价学生成绩、判断解题过程和方法、比较学习差异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枯燥乏味、缺乏激励性,不能全面评价一个学生的基本素质、学习潜力。作业的满分仅表示“答题正确”,学生的解题思路、方法、习惯、能力、品质等各方面并不能从分数中体现出来,而这些东西正是小学生学习潜力之所在。此外,单纯的用“√”和“×”来评价学习思维、学习成绩,既影响师生之间思想情感的交流,又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因此,将评语引入数学作业的批改中,指出不足、肯定成绩,把批改作业变成师生间的感情交流,这样既呵护了学生的自信心,又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取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