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的语文和谐教育

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的语文和谐教育

论文摘要

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要条件,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乃是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人口城市化过程。当代中国正处在“城市社会来临”的前期,因而出现农民大规模的跨区域和城乡之间的流动,形成了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容忽视的“民工潮”。目前涌入城市的1亿3千万农民工多是20至35岁的青壮年,他们的子女教育必须得到全社会的关注。由于父母外出打工,将子女寄养在爷爷奶奶、亲戚或其他人家里,孩子常年不在父母身边,这些在校就读的孩子被称为“留守学生”。中小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在此阶段,青少年儿童会面临许多问题,调查发现在他们身上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学习成绩较差,行为习惯不好,在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不如父母都在家的子女,而在紧张焦虑和学习适应方面与其他孩子没有显著的差异。研究采用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方法,以益阳市十六中学为个案,通过对高中年级留守学生的重点访谈,深入考察了其家庭教育状况及留守子女的父母、代养人的教育观念和他们的学校教育状况,力图揭示出存在于留守子女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研究表明,留守子女教育问题主要存在于家庭和学校两个方面。家庭方面,由于家庭教育“量”的减少,教育力量过于分散;父母及代养人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父亲教育角色“淡出”等缺陷,使得留守子女表现出过早成熟、焦虑和不安全感、强烈的自卑感等行为和心理倾向,影响到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评价。学校方面,学校教育通过升学考试的竞争筛选和“因材施教”的管理等方式来甄别学生,同时教师较为落后的教育观念和目前违背学生发展特点的课程教材和教学等都使得留守子女被赋予了不同的发展道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同时成为了留守子女身心、学业发展的事实上的旁观者,留守子女们最终因升学无望而被迫走向打工之路。与“留守子女”发展相关的问题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作为学校的语文老师来说,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秉持和谐教育管理的理念,会给予“留守子女”更多的他们需要的关爱,有利于促进他们的良性发展。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和文献综述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村留守学生的现状调查与成因分析
  • 1.1 研究方法
  • 1.2 结果分析
  • 1.3 个案调查与研究
  • 1.4 "留守子女"表现的成因分析
  • 第二章 语文和谐教育对留守学生的影响初探
  • 2.1 树立正确的语文和谐教育新理念
  • 2.2 重新定位语文教师角色
  • 2.3 优化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体系
  • 2.4 营造和谐的语文课堂文化
  • 2.5 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
  • 2.6 挖掘语文教材的人文内涵
  • 第三章 促进农村"留守学生"语文良性发展的其它考虑
  • 3.1 校园语文环境的人文价值,创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 3.2 搭建亲情的热线,唱响家庭和谐教育之花
  • 3.3 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发展语文和谐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浅谈农村留守学生的语文和谐教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