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研究

全流通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研究

论文摘要

我国从2005年股改正式启动至今,已有四分之三的股改限售股成功解禁而进入流通,随着全流通时代的开启,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行为模式也随之变化。股改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获利渠道变得更加多样而复杂化,由股改前单一从公司内部转移收益,转变为从外部获取资本利得与从内部转移收益两者问的权衡,若继续股改前单纯的“掏空”行为可能让大股东得不偿失,所以,大股东将综合运用“掏空”行为,“支撑”行为和二级市场的交易行为,并分为多个阶段进行,以期获得最大收益。本文在借鉴了前人有关“掏空”行为成本模型、最优减持模型和整体决策模型后,构建了适合本文控股股东行为决策的分析模型,通过特有的三阶段行为决策并进行逆向分析,得到有关控股股东“掏空”行为、减持行为和“支撑”行为的影响因素。针对我国沪深两市完成股改的A股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并剔除2005-2012年间被实施特殊处理的公司,得到了1109个样本,以控股股东减持比例和“支撑”比例作为被解释变量,市净率、初始持股水平、控制权私有收益乘数等作为解释变量,行业属性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是否为国有背景性质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实证回归,得出,控股股东最优减持比例与上市公司市净率、减持前持股比例、外部法制环境和上市公司股改后所有者权益正相关,与上市公司控制人两权分离度、股权集中度和资产注入规模负相关。同时,控股股东最优“支撑”比例与公司注入资产获得的增持股份比例正相关,而其与市净率和股改后持股比例的关系,由于对市场强有效性的前提设置而无法得出确切的结果。最后结合全文的研究分析,在研究所得结论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公司治理,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加强信息披露,建立有效的投资者法律保护体系;创新监管方式,规范大股东行为的各项引导和监管的对策和建议。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股权分置改革与全流通
  • 1.1.2 资本市场资产注入的政策性支持
  • 1.1.3 大股东减持条件成熟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框架
  • 1.4 本文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基础理论
  • 2.1.1 产权理论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2.2 大股东与公司治理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三章 全流通条件下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害的机理和特征
  • 3.1 全流通条件下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3.2 股权分置改革使大股东的获利渠道与方式发生转变
  • 第四章 全流通条件下大股东效用最大化模型
  • 4.1 本文模型的借鉴基础
  • 4.1.1 “掏空”行为成本模型
  • 4.1.2 最优减持模型
  • 4.1.3 整体决策模型
  • 4.2 对上述借鉴基础模型的评述
  • 4.3 全流通条件下大股东效用最大化模型
  • 4.3.1 模型基本框架
  • 第五章 全流通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1.1 减持动因假设
  • 5.1.2 “支撑”动因假设
  • 5.2 样本与数据
  • 5.3 变量定义
  • 5.3.1 被解释变量
  • 5.3.2 解释变量
  • 5.3.3 控制变量
  • 5.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1 控股股东减持行为研究模型
  • 5.4.2 控股股东“支撑”行为研究模型
  • 第六章 完善上市大股东行为的对策和建议
  • 6.1 加强公司治理,健全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6.1.1 完善股权结构,弱化股权集中度
  • 6.1.2 强化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治理
  • 6.2 建立有效的外部法制体系
  • 6.2.1 推行股东“实质平等”原则
  • 6.2.2 完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
  • 6.3 创新监管方式,规范大股东行为
  • 6.3.1 端正监管目标,重视投资者利益保护
  • 6.3.2 转变监管方式,加强事前监管
  • 6.3.3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营建规范透明环境
  • 第七章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非工作时间电子沟通对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基于资源保存理论视角[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20(01)
    • [2].员工领地侵占行为的概念界定与前因探索——基于对某零售企业员工行为的扎根研究[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20(04)
    • [3].组织中的时间侵占行为研究进展述评[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5(09)
    • [4].基于跨期投资视角的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研究[J]. 系统工程学报 2010(02)
    • [5].终极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的理论分析[J]. 财会月刊 2010(06)
    • [6].基于资源保存理论的资质过剩与员工时间侵占行为关系研究[J]. 管理学报 2019(04)
    • [7].我国民营上市公司最终控制人利益侵占行为探析[J]. 商 2012(13)
    • [8].基于控制权配置的大股东侵占行为研究[J]. 天中学刊 2015(04)
    • [9].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演变[J]. 上海商学院学报 2012(01)
    • [10].上市公司终极控制权与大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研究——基于中国A股市场的经验数据[J]. 当代经济研究 2013(08)
    • [11].债务融资对终极股东侵占行为影响的差异性研究——基于企业生命周期视角[J].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9(01)
    • [12].信息透明度与大股东资金侵占的关系研究[J]. 商场现代化 2016(05)
    • [13].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行为的现状研究[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8(02)
    • [14].基于SIR模型的时间侵占行为传播动力学建模与仿真[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8(05)
    • [15].大股东侵占行为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0(01)
    • [16].控制权转移中大股东持股与利益侵占行为研究[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 [17].控制性股东侵占行为及其负外部性研究[J]. 管理科学学报 2010(01)
    • [18].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及其审计规制[J].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1)
    • [19].媒体关注与利益侵占行为的衡量标准值和约束有效性验证[J]. 统计与决策 2018(12)
    • [20].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研究:一个委托代理模型[J]. 区域金融研究 2011(05)
    • [21].市值管理名义下利益侵占行为研究——以金一文化系列并购为例[J]. 财会通讯 2020(24)
    • [22].大股东侵占博弈框架下的信息披露作用探析[J]. 金融监管研究 2013(07)
    • [23].上市公司大股东侵占发生的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 科技和产业 2012(12)
    • [24].消极抑或积极的控制大股东及其投资决策——基于实物期权的理论模型与检验[J]. 投资研究 2016(03)
    • [25].实际控制人性别的公司治理效应研究[J]. 管理世界 2018(07)
    • [26].制度弹性与控股股东利益侵占行为[J].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2011(04)
    • [27].微观治理、地区环境与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J]. 南方经济 2009(10)
    • [28].侵占效率、理性防护边界与财产安全悖论——兼评房地产行业中的强拆现象[J]. 中国经济问题 2014(06)
    • [29].基于跨期侵占视角的控股股东跨期减持行为[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3(06)
    • [30].如何理解侵占罪中的疑难问题[J]. 经济研究导刊 2011(06)

    标签:;  ;  ;  ;  ;  

    全流通条件下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侵占行为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