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研究采用高度特异引物PCR法、基因条形编码法(DNA barcoding)、限制性内切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通用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末端长度多态性法(UP-PCR-TRFLP)对食品中猪、牛、羊源性成分进行检测,比较四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建立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定性鉴定方法。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试验证实:基于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和细胞色素b(Cytb)基因设计出的引物具有高度特异性,能够对食品中猪、牛、羊源性成分进行准确的定性检测,且能够检测混合样品。(2)利用双脱氧法sanger法对COⅠ基因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多重序列比对,发现猪、羊、牛COⅠ基因的碱基差异为19%~25.9%,物种内的碱基差异仅为0.1%~1.6%。COⅠ基因含有大量的具有物种特征的单核苷酸位点,因此,利用猪、牛、羊COⅠ基因的碱基差基因条码技术能够非常准确地鉴定食品中的猪、牛、羊3种动物源性成分,但是受sanger法测序技术的限制,该方法不适于混合样本的检测。(3)利用PCR-RFLP法对猪、羊、牛3个物种的COⅠ基因进行酶切,经HinfⅠ酶切后均可获得3个物种特征片段长度段,猪的片段长度分别为40bp、411bp、449 bp;牛分别为46p,377bp,479 bp;羊分别为144bp、376bp381 bp。通过电泳检测, PCR-RFLP法能够对食品中的猪、牛、羊3种动物源性成分进行定性鉴定,但不适于混合样品的检测。(4)采用UP-PCR-TRFLP法在COⅠ基因保守区设计一对牛羊通用引物,并对上游引物的5’端用6-FAM进行荧光标记,在下游引物的5’端用ROX进行荧光标记,然后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和BlnⅠ进行酶切消化,再经毛细管电泳建立牛和羊的特有峰谱。牛的PCR产物经过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酶切后在上游会产生373bp长度的片段,在下游产生46bp长度的片段,这两个片段为牛酶切后的特征片段。羊的PCR产物经过限制性内切酶BlnⅠ酶切后在上游会产生515bp长度的片段,在下游产生203bp长度的片段,这两个片段为羊酶切后的特征片段。不同物种可产生不同的峰谱。因此该法可用于牛、羊肉的定性鉴定分析,且能够用于混合样本的的鉴定。(5)mtDNA上的COⅠ基因测序分析和限制性内切酶切分析结果均表明:COⅠ基因含有大量能够用于物种鉴定的碱基突变,在猪、牛、羊的物种鉴定中,具有很好的区分鉴别能力,可以应用于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鉴定工作。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高通量二代测序基因条形码技术在动物源性制品物种鉴定中的应用[J]. 现代食品科技 2020(03)
- [2].食品及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方法及标准概述[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21)
- [3].基于线粒体16S rRNA基因扩增检测动物源性成分的方法研究[J]. 中国畜牧杂志 2016(15)
- [4].天津检验检疫局截获大量进口婴儿液体牛奶[J]. 消费指南 2017(02)
- [5].肉类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鉴别方法研究进展[J]. 生物技术进展 2020(06)
- [6].海洋动物源性糖蛋白研究进展[J]. 食品工业科技 2016(13)
- [7].肉制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鉴别方法研究新进展[J]. 科技视界 2015(25)
- [8].肺炎球菌无动物源性成分培养工艺及纯化新工艺探索[J]. 中国新药杂志 2012(10)
- [9].小芯片同时检测16种动物源性成分[J]. 中国食品学报 2010(04)
- [10].动物源性农产品中氯霉素的残留状况及检测方法比较[J].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09(06)
- [11].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的多重PCR快速检测[J].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8(17)
- [12].大熊猫慢性营养不良综合征治疗[J]. 中国兽医杂志 2016(12)
- [13].论动物源性肉品食用安全隐患与防控措施[J]. 肉类工业 2015(07)
- [14].2型肺炎球菌无动物源性培养基制备精糖检测及比较[J]. 生物技术世界 2015(09)
- [15].新疆霍城县一起动物源性皮肤炭疽疫情调查[J]. 疾病预防控制通报 2013(05)
- [16].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11(09)
- [17].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显微近红外光谱检测分析[J]. 农业机械学报 2011(05)
- [18].基于线粒体16SrRNA基因鉴别畜禽肉中5种动物源性成分[J]. 食品科技 2015(12)
- [19].动物源性肠球菌的研究进展[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3)
- [20].动物源性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事 2012(11)
- [21].动物源性抗菌肽抗菌机理的研究进展[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1(09)
- [22].动物源性抗氧化成分及应用研究进展[J]. 经济动物学报 2011(03)
- [23].小芯片同时检测16种动物源性成分[J].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10(09)
- [24].食品和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的检测和分析方法概述[J]. 中国兽医杂志 2008(10)
- [25].基于基因芯片技术检测6种动物源性成分[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5(06)
- [26].浅析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隐患及解决办法[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4(24)
- [27].饲料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中国饲料 2018(12)
- [28].肉及肉制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核酸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16(10)
- [29].反刍动物源性的乳杆菌的分离鉴定[J]. 天津农业科学 2015(03)
- [30].不同动物源性链球菌的耐药性分析[J]. 中国兽药杂志 20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