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环境纳污能力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环境容量,榆林市
环境纳污能力论文文献综述
顾明林[1](2019)在《榆林市河流纳污能力及环境容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2014年监测统计资料为基础分析计算榆林市河流纳污能力、分析计算污染物排放量、对水功能区环境容量进行了分析;2014年榆林市共有一级、二级水功能区有监测数据的水功能区43个,其中水质达标功能区22个,则达标率为51.2%,达标率明显偏低。(本文来源于《甘肃农业》期刊2019年08期)
任彦艳[2](2019)在《蒲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及水环境质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中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为控制指标,根据蒲河流域各水功能区排污口分布情况,利用纳污能力模型进行了核算,通过与功能区内实际排污量比较,分析了蒲河水环境质量状况。(本文来源于《东北水利水电》期刊2019年06期)
于顺霞[3](2018)在《沈阳市水环境承载现状与纳污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沈阳市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南部,水资源匮乏,加之水体污染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水资源承载能力和水环境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水功能区达标率低,部分水体未能发挥最佳供水效益,对饮水安全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评价沈阳市水环境承载现状与核定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并对水功能区进行了达标目标分解与极限排总量控制,并提出保障措施及建议。(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水利科技》期刊2018年10期)
孟冲[4](2018)在《基于水环境纳污能力的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一直以来,水资源环境问题始终是制约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在水环境治理方面,我国重点强调源头污染控制,要求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行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自“九五”以来,随着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水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十二五”末期,国家颁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系统推进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管理和水生态恢复;《“十叁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明确提出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改革完善总量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水环境保护要求,也意味着我国需向更加科学的容量总量控制制度转变。然而,我国饮马河流域等地区存在水质较差,排污负荷远超水环境纳污能力的现象,单一的控源削减措施势必会严重制约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而难以实现,且由于水环境管理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为落实排污总量指标的科学分配带来困难。本文以饮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以COD和氨氮为污染物控制因子,在对流域水环境进行系统评价的基础上,探寻一种新的途径建立区域排污目标总量与水环境纳污能力之间的平衡关系,为流域实行容量总量控制提供新的思路;并考虑水环境系统的不确定性,采用合理的不确定性规划方法建立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为流域落实水污染物总量指标优化分配提供决策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于饮马河流域水环境系统评价与分析,尝试结合流域水体污染治理和生态恢复研究,提出纳污能力提升理念,并根据指标体系构建原则建立纳污能力提升指标体系,实现水污染防治“源总量削减”和“汇纳污提升”双控制,以期为流域推行容量总量控制以及实现流域水污染物总量优化分配提供理论依据。(2)以饮马河流域重要支流伊通河为研究对象,考虑水体径流变化带来的纳污能力时空和随机变化特性,采用两阶段随机规划方法,构建基于纳污能力提升的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实现基于水环境质量目标的排污总量削减,以及总量指标在各排污部门不同时期的优化分配,为流域水污染总量控制提供决策支持。(3)基于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资源优化配置与水环境治理的互动性,考虑水环境管理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引入区间两阶段规划方法,构建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尝试从水资源优化分配的途径实现污染物的总量控制以及在各行政单元以及排污部门之间的优化分配,以期为流域水资源的优化管理和水污染防治提供决策支持。(4)引入风险控制理论,考虑水环境质量约束下优化模型可能会造成的水资源分配不均,构建基于下方风险的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计算并分析不同风险水平下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污染物总量控制情况,探讨实现流域水污染总量控制和各地区及用水部门均衡发展的最优方案,促进流域水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本文构建的纳污能力提升指标体系为流域推行实施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在规划管理中实现了“总量削减”和“纳污提升”的有机结合;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模型研究,实现了从水资源优化分配的角度实现污染控制的目标,为流域水污染总量控制制度落实提供理论支撑;基于下方风险的水质水量联合调控模型研究,可以实现流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同发展。研究符合国家水资源、水环境的管理和发展要求,可以为流域水环境系统管理和规划提供决策支持。(本文来源于《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期刊2018-06-01)
陈静超[5](2017)在《辽阳市地表水功能区水环境状况及纳污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环境属于水利学科与环境学科的交叉范畴,主要研究水体客观的环境状况及其所能够承载的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带来的影响程度,并能够对人类在涉水方面有序高效的进行生产生活活动提供规范和指导。1、将辽阳市24个地表水功能区按空间布局的承继性、水质标准的异同划分为8个区域,选取季节性kendall检验法分析2010-2014年8个区域的水质变化趋势。研究表明:NH3-N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余控制因子污染状况较轻;辽阳市境内仅汤河、兰河水质状况呈恶化趋势,其余河流水质均有所改善。2、按"污染物纵向上分布"的思想,分别采用一维纳污能力模型、纳污能力预设法核算辽阳市24个地表水功能区的纳污能力,并采用数理统计等方法确定相关参数。研究表明:除TN外,其余4种污染物纳污能力大体逐年下降,其中COD年均纳污能力高达25516.56t,NH3-N与挥发酚均相对较小(分别为269.43t、114.16t);辽阳县年均纳污能力高达21709.46t,弓长岭区最小至1306.46t;太子河干流年均纳污能力高达12617.71t,兰河最小至313.02t;农业用水区年均纳污能力高达17324.49t,工业用水区最小至1591.12t。3、采用空间分解的方法分解辽阳市限制排污总量,并给出总量控制方案。研究表明:辽阳市TP、COD、挥发酚的限排总量呈逐年递减的趋势,而NH3-N、TN未呈现一致性变化,且仅挥发酚不需消减、NH3-N消减任务高达1023.11t;辽阳县年均污染物限排总量高达20978.83t,辽阳市区、灯塔市较为接近,弓长岭区最小至312.70t;汤河、柳壕河河段叁者削减幅度较大,均高于全市平均削减水平。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计算了辽阳市2010-2014年地表水水环境状况、水质变化趋势、纳污能力、限排总量,可为辽阳市今后经济社会发展及相关规划提供参照和依据。(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期刊2017-06-01)
闫峰陵,樊皓,刘扬扬,罗小勇[6](2016)在《基于纳污能力的梯级开发河段水环境保护措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电工程建设一般会显着改变河流原有水文过程,进而影响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根据金沙江攀枝花河段水功能区划及水质目标,采用二维水质模型计算梯级建设前后COD、氨氮纳污能力,分析纳污能力受梯级开发影响程度。按照纳污能力受影响程度大小,通过排污权交易、影子工程、综合治理法比选,确定采用以控制岸边污染带不扩大为基本原则,对排污口及其对应陆域污染源、入库支流及面源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以补偿因梯级电站建设而损失的纳污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水利》期刊2016年13期)
刘润萍[7](2016)在《内蒙古自治区水环境承载现状及纳污能力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论述了内蒙古水环境承载现状与核定的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并提出经济发展与水环境保护双赢的几点建议。(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水利》期刊2016年02期)
任淑娟,权妍丽,喇承芳[8](2015)在《黄河青甘段水环境承载能力系统模拟与纳污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历年水文水资源资料和多次的水质模型试验资料在水功能区划成果的基础上建立河流水体中污染物变化的数学表达式,同时根据黄河各水功能区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值,分析计算不同设计水文条件下COD和NH3-N的动态纳污能力。(本文来源于《甘肃水利水电技术》期刊2015年12期)
刘若秀[9](2015)在《宁德市区水环境纳污能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宁德市区水质和排污现状调查评价,以及近、远期废水量的预测,并针对各种类型的水域分别建立预测模型计算水功能区纳污能力,分析市区的水环境承载能力,为当地水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提供技术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亚热带水土保持》期刊2015年03期)
[10](2014)在《首届国家环境与健康研讨会召开 国人“耐污能力强”的科学追问》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与健康到底有什么样的内在联系?环境是怎样影响健康的?我国学界着手研究这一课题的时间并不长。但是,随着民众越来越重视环境对自己健康的影响,相关研究就显得愈发迫切。6月9日,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的首届"国家环境与健康研讨会"在京召开,环保部的政府官员和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到会,交流了最新的科研成果,提出政策建议。本刊特摘选部分专家的发言供读者参考。——编者(本文来源于《环境与生活》期刊2014年11期)
环境纳污能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文中以化学需氧量和氨氮为控制指标,根据蒲河流域各水功能区排污口分布情况,利用纳污能力模型进行了核算,通过与功能区内实际排污量比较,分析了蒲河水环境质量状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环境纳污能力论文参考文献
[1].顾明林.榆林市河流纳污能力及环境容量分析[J].甘肃农业.2019
[2].任彦艳.蒲河水功能区纳污能力核定及水环境质量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9
[3].于顺霞.沈阳市水环境承载现状与纳污能力分析[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8
[4].孟冲.基于水环境纳污能力的流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
[5].陈静超.辽阳市地表水功能区水环境状况及纳污能力分析[D].沈阳农业大学.2017
[6].闫峰陵,樊皓,刘扬扬,罗小勇.基于纳污能力的梯级开发河段水环境保护措施研究[J].中国水利.2016
[7].刘润萍.内蒙古自治区水环境承载现状及纳污能力浅析[J].内蒙古水利.2016
[8].任淑娟,权妍丽,喇承芳.黄河青甘段水环境承载能力系统模拟与纳污能力研究[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15
[9].刘若秀.宁德市区水环境纳污能力分析[J].亚热带水土保持.2015
[10]..首届国家环境与健康研讨会召开国人“耐污能力强”的科学追问[J].环境与生活.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