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作者: 张坤
导师: 李其维
关键词: 反事实思维,现实错误,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心理模型,心理理论,幼儿
文献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在心理上对过去已经发生的事件进行否定进而建构一种可能性假设的思维活动,称为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它是人类意识的一个重要特性。以往关于反事实思维的研究其研究对象大部分来自成人。近年来学前儿童的反事实思维也日益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我国对此方面的研究几近空白。本研究首先介绍了反事实思维的概念与类型、产生过程及功能;然后对国外有关儿童反事实思维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等其他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理论观点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文献综述;接下来分析了该领域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两项研究,对3-5儿童反事实思维的发展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有关研究表明,部分年幼儿童不能进行反事实推理,而且出现所谓的“现实错误”。已有研究尚不能对出现这种“现实错误”的原因做出明确回答。鉴于此,研究一进行了4个系列实验,层层推进,从执行性功能的角度(主要是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两个方面)对幼儿在反事实推理中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了系统探讨,以期进一步揭示其内部机制。实验1首先验证了幼儿在反事实推理中是否真正出现所谓的“现实错误”。实验2进一步探究如果幼儿出现了所谓的“现实错误”,那么不能抑制现实的优势信息是否是幼儿出现现实错误的原因。实验3改善了反事实替代物的相对可利用性,维持幼儿获取的现实信息不变,而以此来判定反事实替代物的高利用性是否可以使其更容易抑制现实而影响幼儿反事实推理的表现。实验4对执行性功能中的另一重要成分——工作记忆与反事实思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从而对“幼儿之所以不能进行反事实推理可能就是其工作记忆资源的有限性所致”这一假设进行了验证。 幼儿反事实思维的发展与其心理理论能力的关系近年来逐步成为发展心理学比较关注的问题。幼儿反事实思维是否是其心理理论产生的基础、两者有没有共同的发展主题、还是两者根本不存在任何联系,对此目前尚无定论。鉴于此,研究二引入了新的研究方法——连环画法,连同已往的故事法对两种不同类型的反事实推理(结果反事实推理和前提反事实推理)与心理理论的关系进行了全面考察。 上述两项研究的结果表明: (1) 幼儿在反事实推理中的确会出现现实错误。在现实错误之外,幼儿在三种选择任务中也会选择现实和正确答案之外的第三个选项。 (2) 幼儿在反事实推理任务中出现的错误反映了反事实推理中所特有的困难,而不是由于幼儿不能抑制现实的优势信息所致。 (3) 反事实替代情境的改善(提高反事实替代的可利用性)并没有提高幼儿反事实推理能力的表现。 (4) 反事实推理任务与数数命名和敲击命名两个工作记忆任务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
论文目录: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1 引言
2 什么是反事实思维
3 反事实思维的类型
4 反事实思维产生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4.1 反事实思维产生的两阶段论
4.2 心理模型理论与反事实思维
5 反事实思维的功能
5.1 准备功能
5.2 情绪功能
6 儿童反事实思维研究的概况
6.1 儿童反事实推理的评估
6.2 儿童反事实思维出现的早期信号
6.3 儿童反事实推理的发展变化
6.4 儿童在反事实推理任务中出现的错误及其原因
7 儿童反事实推理与其他心理状态之间的关系
7.1 儿童反事实思维与其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
7.2 儿童反事实思维与假装
7.3 儿童反事实思维与因果推理的关系
8 国内已有的相关研究
9 问题提出
9.1 已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9.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10 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二部分 实验研究
研究一 幼儿在反事实推理任务中出现错误的原因及其认知基础
实验一 幼儿在反事实推理中出现的是现实错误吗?
1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二 幼儿对现实优势信息的抑制对其反事实推理能力的影响
1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三 改善反事实替代情境的可利用性对幼儿反事实推理的影响
1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实验四 幼儿反事实推理的发展与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
1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研究一总讨论
研究二 幼儿在不同类型反事实推理中的表现及其与心理理论的关系
1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综合讨论
1 结果性质对反事实推理的激发作用
2 对时间和可能世界的意指性(aboutness)理解
3 心理模型理论与工作记忆超载
4 执行性功能的作用
5 儿童反事实推理:内隐-外显?
第四部分 结论与展望
1 结论
2 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14
参考文献
- [1].心理理论的认知神经基础[D]. 蒋钦.辽宁师范大学2018
- [2].3-5岁儿童自我调节各成分与其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关系[D]. 王元.东北师范大学2010
- [3].学前儿童欺骗发展的研究——从心理理论视角透析学前儿童欺骗的发展[D]. 刘秀丽.吉林大学2004
- [4].幼儿心理理论与执行功能的关系研究——抑制控制的角度[D]. 丁芳.华东师范大学2004
- [5].汉语幼儿心理理论与语言的关系[D]. 张旭.华东师范大学2005
- [6].儿童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认知特征研究[D]. 于松梅.辽宁师范大学2005
- [7].汉语儿童反语理解的心理学研究[D]. 张萌.华南师范大学2006
- [8].社会互动对幼儿不一致愿望理解的影响及机制[D]. 金心怡.浙江大学2017
- [9].3~6岁儿童嫉妒结构、发展特点及内在相关因素研究[D]. 陈俊嬴.辽宁师范大学2014
- [10].幼儿对信息提供者的选择性信任研究[D]. 丁雪辰.华东师范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预期性、发展性及差异性研究[D]. 王江洋.辽宁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