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郧县余嘴2号旧石器地点石器研究

湖北郧县余嘴2号旧石器地点石器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介绍了余嘴2号地点的发掘概况和形成过程,在石器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对石器原料、技术与石制品组合进行分析,讨论相应的人类行为。并在石器实验基础上对砍砸器进行研究,同时综合周边遗址的发现探讨汉水流域河谷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的适应特征。余嘴2号旧石器地点地处汉江上游北岸二级阶地。遗址发掘面积共500平方米,出土石器334件。余嘴2号地点的地层从上到下可以分为四层,第①层和第②层出土的石器较少,且根据对地层的观察,为第③层扰动所致,大量的石器出自第③层红褐色粘土层中,第④层未见石器。余嘴2号地点所处的阶地主要是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阶地形成后,除了古人类本身对遗址的改造外,此处至少存在三次扰动过程:①遗存形成之初的流水搬运与磨蚀;②历史时期的干扰;③近现代的农耕活动。根据石器的平剖面分布分析,石器在遗址东部分布最密集,即砾石条带范围,西部也发现了一定数量的石器,中部石器分布比较稀疏,仅发现少量断块和碎屑。这样的分布特点可能是由人类活动程度造成的,东部离砾石条带更近的区域和西部地势较平缓的区域活动频率更高;也可能是流水的冲刷,把东部一些较轻的石器冲到了地势较低的西部,中部反而最少。余嘴2号地点的石器原料以石英为主,角页岩和砂岩其次,另有少量碎屑岩和页岩。剥片方法为锤击法。工具加工方式以正向加工为主。修理方法以锤击修理为主,工具毛坯以块状毛坯为主,片状毛坯利用率较低。石器组合包括石核、石片、断块、断片、打片砾石和部分工具,其中的非成品最多,断块、断片和碎屑分别约占42%、19%、14%。工具约占11%,石核、石片的比例分别为5.7%、5.1%。工具类型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薄刃斧和手镐5类。其中砍砸器最多,刮削器次之,尖状器、手镐和薄刃斧的比例都较低。余嘴2号地点缺乏适用的具体测年样本,故没有绝对年代数据。根据汉水流域的阶地研究成果,广泛分布的红土阶地应可能是中更新世的产物,而二级阶地被归入晚更新世。余嘴2号地点位于二级阶地,故可归入晚更新世早期。石器实验分为复制实验和使用实验两部分。利用当地的石料复制砍砸器,结合与遗址出土砍砸器的对比分析,讨论砍砸器的选料特征、制作工艺、使用状况以及工具的基本性质。实验表明:砍砸器的选料、制作与使用体现出便利合用的原则,反映了其作为即用即弃工具的基本性质。根据周边汉水流域遗址的发现进行分析,综合汉水流域的地理生态环境、动物群和石器工业特点,本文认为在汉水流域的古人有四种适应类型,余嘴2号地点接近郧县人类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遗址概况
  • 2.1 发掘经过
  • 2.2 遗址地层与后期改造过程
  • 2.3 出土物的分布形态和关联
  • 第三章 适用于本地点的石器研究方法
  • 3.1 操作链分析
  • 3.2 实验考古学
  • 第四章 石器的原料、技术与石制品组合
  • 4.1 原料构成、大小分析
  • 4.2 技术方法、流程分析
  • 4.3 石制品组合的构成
  • 4.4 小结:人类行为意义的讨论
  • 第五章 砍砸器的实验研究
  • 5.1 材料、方法与实验过程
  • 5.2 复制实验结果分析
  • 5.3 使用实验结果分析
  • 5.4 与遗址出土物的对比
  • 5.5 实验结论
  • 第六章 讨论——汉水流域河谷地区旧石器时代人类的适应特征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湖北郧县余嘴2号旧石器地点石器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